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05.13 KB
- 文档页数:2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青敏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指导教师:陈玉清摘要: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他的创作中受到了来自象征主义诗歌、古典主义、玄学诗派和浪漫主义的影响,加上自己对西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特有的现代主义文学风格,其中浪漫主义对他的影响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他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道德说教以及他口语化的语言中,体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愫。
可以说,艾略特对浪漫主义有着潜在的继承和发展。
主题词:艾略特;浪漫主义;继承和发展T. S. 艾略特是20 世纪英国的著名诗人、文论家、小说家, 也是后期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清新优美,别具一格,充满了对人生、宗教、自然、历史、哲学等诸多主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见解,1948 年曾因诗歌创作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授奖辞中说他的诗歌“现在屹立在地平线上,宛如升起在大海上的一座岩峰,并无可争辩地形成一座里程碑,……”艾略特本人大量吸取了17世纪玄学派诗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意象派诗歌以及19世纪英国浪漫派狐疑文学等文学传统的丰富养料,加上他自己对西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所以“要真正了解艾略特,总是会遇到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需要克服的障碍,但这样做有时令人鼓舞的。
”这些话语隐含了对于阅读艾略特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困难,特别是他的诗歌确与浪漫主义诗歌风格迥异,但是他确实在十几岁时受到过拜伦、雪莱和斯温伯恩等人的影响,他与浪漫主义诗人的不同在于,引起灵魂再生的不是自然力,而是上帝。
因此,我们可以说,艾略特没有背弃浪漫主义,他对浪漫主义是有着潜在的继承和发展的。
一、崇拜自然是浪漫主义作家共同的选择。
浪漫派的领军人物、“湖畔派”诗人之一的华兹华斯,一生歌颂大自然,醉心于山水之间,如他的著名诗篇《咏水仙》中就写道:“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漂游在山谷之上,/……/粼粼湖波也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悄”诗人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湖畔,尽情的抒发着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爱。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语义学与新批评派48.语义学批评是什么?(1)产生背景: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的重点从以作者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为中心之后,语义学与新批评学派在20年代发端兴起。
(2)发展概况: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此外还有查尔斯•奥格登和詹姆斯•伍德。
(3)理论主张:①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受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以逻辑实证的研究原则重新审视文学批评问题,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②语义学批评又深受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深刻影响,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③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4)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和早期心理学派批评等,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
49.新批评派是什么?(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兰色姆在1941年《新批评》一书中称艾略特、瑞恰兹和温特斯等人为新批评家,新批评派由此得名。
(2)产生背景:①19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导。
实证主义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和心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只强调文学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热衷于谈论灵感、激情、天才、想象和个性。
这两种批评方式都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②新批评的兴起正是对这一理论倾向的反拨,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最薄弱的环节而以一整套完整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进行批判,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流派在西方文论界都占据主导地位。
(3)发展历程:①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论T·S·芰咯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冯文坤+内容提要: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
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在他看来,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历史意识传统个人艾略特在1931年评论道:“当我写完那首名为《荒原》的诗歌时,一些对之颇为赞赏的批评家说,我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幻灭’,这纯属无稽之谈。
也许我替他们表述了他们自己遭遇幻灭的感觉,但那并非我的旨意所在”(转引自桑德斯784)。
诗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个时代的声音,不愿承认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态度直接与他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有关。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
但艾略特却提出“非个入化”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他的“非个人化”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艾略特“非个人 化”理论的真实意图。
艾略特所要确立的,是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而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在艾略特看来,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在此前提之下,艾略特“试图界定和规定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而首要的是丈学传统”(引自桑德斯786)。
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认为:“没有哪位诗人,也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独自拥有完整的意义。
”他还认为,由诗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发的个人情感.并不能有利于创作出“不寻常的和有趣的”诗。
与更大的传统相比,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英语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英语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它是一种对自然美丽和人类情感的强烈追求,同时也是对理性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期兴起,维多利亚时代则是其高峰期,对英国文学以及整个欧洲文学的影响都非常深远。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情感宣泄、想象力丰富、自然主义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追求等特点。
浪漫主义作品的主题内容多样化,既有对爱情的赞颂和渴望,也有对历史和传统的回望,还有对科技和工业的怀疑和对社会霸权的反对。
所有这些主题都体现了浪漫主义对人和自然的独特看法。
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有布雷顿(William Blake)的诗歌集,莱顿(John Keats)的作品,以及拜伦(Lord Byron)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的作品。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突出了个人情感和想象力,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爱和对存在的热情。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进入了高峰期,更多作品关注到了人性的救赎和社会的改革。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包括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雾都孤儿》、艾略特(George Eliot)的《米德尔码头》、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简爱》以及笛福(Daniel Defoe)的《鲁滨逊漂流记》等。
这些作品的主题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关注到了个人的追求,还关注到了社会、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们更加强调了对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的追求。
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是英语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对于人们的思想、艺术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给人们提供了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的探索和思考。
其作品被誉为英语文学历史上最优秀的,赏析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可以增长文学知识,也可以深入了解人性和社会的诸多方面。
《20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陌生化”是最基本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感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制约,增强艺术感受的新奇性。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影响的概念。
文学性:雅各布逊认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通运用是构造原则和变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因此,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外在特征,而是“文学性”。
语义分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从文学语言入手,强调以分析语言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认为一部作品统一、连贯,符合逻辑,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
语义分析其中包含两个理论要素,即语言分析和心理上的分析。
语境:新批评学派理论奠基人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他把意义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称为“语境”,其语境理论一是强调词语意义在作品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游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二是认为词语意义的确定既受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又受具体使用时的环境的制约。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文论观点,艾略特主张的核心理论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抒情原则,倡导一种消除个性、力求科学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诗”本身,“文学传统”才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和价值所在。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提出的文论观念,他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在艺术上失败了的作品,失败原因是在于情感与外界事物没有准确对应。
艾略特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
他强调诗人应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使内在情感变成外部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让诗歌成为诗人感情的简单宣泄。
艾略特文学理论艾略特是新批评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文艺批评理论继承了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理念,并将其贯彻到批评的方方面面。
艾略特提出了“有机整体观”:1. 单个文学作品体现不出其价值,应当将其放在整个文学传统中,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其价值所在。
文学传统包含过去的所有文学作品,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这个有机整体是运动变化的——新作品不断加入,文学传统不断改变、调整和适应。
2. 文学作品的各个部分也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彼此关联,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对某个部分的批评必须与作品整体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客观的解释。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文论传统,将作品乃至整个文学史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辩证色彩。
艾略特还提出了“非个人化”理论:1. 首先,艾略特主张消灭个性。
依据有机整体观,文学作品是从属于文学传统的,也只有进入这个传统才有意义。
所以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对传统的顺从和继承,而不在于张扬个性。
为了顺从传统,作者应当放弃个性。
2. 其次,艾略特主张避开个人情感。
诗人不应当简单地摹写强烈的情感,而是将各种强烈情感——无论诗人是否本身经历过——通过艺术构造过程进一步升华,在诗歌中表现实际情感中所没有的感觉。
“非个人化”是对此前浪漫主义文论以作者的个性和情感为评价标准的反拨,要求文学批评将焦点从作者身上转移到作品上去。
但不幸的是,这一主张完全割裂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温斯特就曾批评说,“非个人化”批评很容易将诗人变成一部自动化机器。
从以上两个论点引申开去,艾略特主张文学评论的标准不应当是批评家“内心的声音”,而是依靠“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同时戒除各种个人偏好和怪癖。
1. 审视文学作品是否遵循文化传统,对传统恭顺乃至做出牺牲。
2. 以事实为基础,尤其是结合作家的创作活动,使读者掌握他们容易忽视的事实,这样的解释才能成为真正合法的解释。
艾略特还有其他一些观点也值得关注,比如诗人表达情感要找到“客观对应物”,这样诗人可以让情感客观化,批评家也可以依据对应物做出解释和评价;还比如对玄学派诗人的推崇,艾略特认为玄学派诗人将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思想就是感受。
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作者:李琪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9期T.S.艾略特(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
1906年入哈佛大学学哲学,续到英国上牛津大学,后留英教书和当职员。
1908年开始创作。
有诗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选》、《四个四重奏》等。
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
主编过文学杂志《自我》、《标准》。
在文学批评方面主要著作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2-1933)等。
在这些批评著作中,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成为新批评派的开拓者之一。
艾略特既是杰出的诗人,也是敏感的批评家。
事实上,艾略特在创作实践中显示出的非凡才华正是来自于他批判的眼光。
在艾略特出现以前,英美文学批评因缺少一种体系、方法、理论和严密的思想体系而苦恼,但是,从他和庞德等人那里,文学批评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重新恢复了活力。
韦勒克在《现代批评史》这一巨著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艾略特二十世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批评家,他对他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
”的确,作为批评家的艾略特对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特别是新批评理论起了开拓、创新与奠基的作用。
菲德勒甚至把整整影响了两代美国人(30 年代末至50 年代末)的“新批评”称为“艾略特时代”。
撰写于1917 年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基本上确定了艾略特的文学批评原则。
《传统与个人才能》是对长期以来统治西方诗坛的浪漫主义的大胆宣战。
浪漫主义者强调诗人的独创性,认为诗歌是诗人个性的表现,并认为文学传统抑制作家发挥个人才能。
艾略特则一反浪漫主义的这些观点,明确、果断并富有哲理地对传统这一概念作出重新评价:假若传统或传递的唯一形式只是跟随我们前一代人的步伐,盲目地或胆怯地遵循他们的成功诀窍,这样的“传统”肯定是应该加以制止的。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自19世纪末艾略特时期开始,浪漫主义就已经在以犹太文化为基础,以艾略特为代表的文学家所创作的作品中得到了发展。
这一文学思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完善,以一种不同的形式从艾略特时期出现,同时也受到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艾略特时期浪漫主义被认为是独特的宗教精神的表达,他的作品具有超越本质的力量,在符合犹太传统的基础上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意识和独特的宇宙意识。
他的作品象征着个人世界观、文化观念和精神理想。
艾略特用他精神主义的语言,想要融合个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表达他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艾略特的继承者很多,从二十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者弗雷德里克·桑斯(FrederickSans)到英国新浪漫主义派的布莱克·威尔士(BlackWelsh),他们都继承了艾略特的思想,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浪漫主义的理念。
它们延续了浪漫主义精神,倡导自我表达和个人世界观,强调时代特性、民族特色和表现力来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浪漫主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它在现代社会慢慢融入到艺术形式中,自由表达和创新价值观以及个人世界观被融汇在网络文学中,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新的文艺思潮。
今天的浪漫主义,以独特的网络文学形式延续着艾略特的理念和思想,探索着新的自我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扩大了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
总之,艾略特的浪漫主义继承与发展背后的思想,是对宗教精神的超越性表达,表现有个人世界观、思想理想和自由表达的独特思潮。
在互联网时代,浪漫主义受到普遍接受,用随性而又独具个性的网络文学,谱写出新的艺术风格,从而丰富了当代文学的生机。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有迹之韵到无弦之乐--由“艾略特与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走向”看新诗发展的第三维度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指导教师:***20090520中文摘要由于诗歌的韵律紧紧附着在语义之上,押韵必然会对诗歌的自由表现与自然美造成伤害,如何调解诗歌的押韵与表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对待诗歌的音乐性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国新诗的发展。
笔者尝试重新界定诗歌的音乐性,认为诗歌的音乐性包括表层音乐性(诗歌的押韵、节奏、格律等附着在语义上的传统音乐性)和深层音乐性(将音乐性融化到诗歌的主题、风格、结构等要素中,呈现出混成、交响的特点)。
从对艾略特和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及理论的对比中,笔者发现他们以不同的姿态走入了诗歌的深层音乐性,由此给中国新诗带来启发:跳出废韵与复韵的循环,超越格律与自由的对立,而走一条诗歌深层音乐化的道路,也就是从有迹之韵转向无弦之乐。
关键词:诗歌,音乐性,中国新诗,深层音乐性中图分类号:1109AbstractAstherhymeandrhythmofpoetryarefirmlyattachedtothemeaningofpoetry,rhymingwouldhurtthefreeexpressionandnaturalbeautyofapoem.Ithasbeenabigproblemtoreconciletherhymeandthefreeexpression,anddealingwiththemusicalityofpoetryhasbeenarestrictiontothedevelopmentofChinesemodernpoetry.Itrytore—definethemusicalityofpoetry.thatpoetryofthemusic,includingsurfacemusicality(poetryrhyme,rhythm,traditionalmusicalitywhichattachedtothemeaningofapoem)andthedeepmusical(themusicalmeltingintothethemeofpoetry,style,structureelements).FromthecomparisonbetweenDaiWangshuandEliot’Spoetryandcriticism,Ifoundtheysteppedintothedeepmusicalityofpoetry,whichbroughtinspirationtotheChinesepoetry:jumpoutofthecircleofrehabi1itationanddepositionofrhyme,andtakeaanotherapproachtothepoetry:thedeepmusicality.Keywords:poetry,musicality,Chinesepoetry,deepmusicality.CLC:11093绪论——艾略特与戴望舒诗歌中的音乐性的可比性探讨1936年,美国人埃德加·斯诺采访大病初愈的鲁迅,在谈到如何评价中国新诗的成就时,鲁迅坦率地说,中国新诗到目前为止并不成功,甚至尖刻地指出:“唯提笔不能成文者,便作了诗人。
艾略特最经典的十首诗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英国诗人Dylan Thomas(1814年-1953年),留给人类最经典的十首诗,诠释了历史上最浪漫的文学作品。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并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说到经典,我们就说到了艾略特,以下是他最精彩的十首诗中的“十大古典”。
第一首《致自由》,艾略特用他浓烈的情感,宣扬了对自由的渴望。
他呼唤着民众,把他们的心乐融入音乐,把他们的血液浇灌到战场,追求自由而不屈服。
这首诗读起来令人动容,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作之一。
第二首《Romantic Poem(浪漫诗)》,艾略特以他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三个浪漫的场景:一个婚礼、一个求婚、一个分开。
他们之间的爱没有被时间所改变,也没有被现实所蒙蔽。
前一段是婚礼的喜悦,两段是求婚的温柔,最后一段是分开的惆怅。
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厚感情。
第三首《The Lover Remorse(恋人的懊悔)》,艾略特饱含悲伤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恋人离别时的心情折磨。
他把恋人离去时的悲伤和痛苦展现出来,没有对无可奈何的爱情让自己把牢,也没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只是孤独的叹息。
这首诗把爱情的挣扎和恋人离去时的悲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人动容。
第四首《The Battle of Ivry(伊夫里之战)》,艾略特以宏伟的诗句,描绘了法国王路易十四所取得的胜利事迹,让人感受到他勇往直前的气概。
他把法国王路易十四以及他的军队出战伊夫里之行,以及他们最后取得的胜利,叙述得更加生动。
这首诗不仅体现出了艾略特抒写正义的技巧,也通过他的文字向人们表达了他的思想。
第五首《The Shade of Pity(同情的阴影)》,艾略特用他的痛苦的文字,把一个悲惨的故事给诉说出来。
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位受伤、失去心灵的士兵,他的血液流向了战场,他的心灵深处也像一片荒凉的荒野,他被同情包围,但却并不安心。
这首诗让人感到悲伤,也让人感受到艾略特对于战争的反思。
第六首《The Darkling Thrush(黑暗树鸦)》,艾略特用富有活力的笔触,描绘了一只渴望自由的树鸦。
概述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含义艾略特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之一,创作了《荒原》、《四个四重奏》等作品,影响了狄兰·托马斯、华莱士·史蒂文斯等英美重要诗人;同时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等文中,提出了“非个人化”理论、“诗歌有机整体论”等观点,使他被公认为“新批评派”的创始人之一。
(1)“非个人化”理论溯源19世纪末,西方文学批评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为主导。
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强调作家个人的生平和心理、社会、历史与政治等方面因素对文学的影响,而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则注重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热衷于谈论作家的灵感、激情、天才、想象和个性。
这两种批评同样都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针对于这两种观点,艾略特提出了“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逃避;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逃避”的观点,也就是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
实际上,在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上,一直都隐藏着一条从未间断过的“非个人化”理论的线索:它滥觞于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消极能力说”,途经潘帕斯派唯美主义诗论,以及福楼拜和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论中的“客观性”美学的观点,再经过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的象征主义诗学中的“契合论”,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在20世纪初期直接受益于庞德的意象派诗艺的“意象说”,还有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克制”的文艺思想,最后由艾略特对它们进行了历史性的批判和创造性的综合,从而建构起了“非个性化”理论。
但是艾略特却没有给“非个人化”理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只是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过一次。
不过,通过对艾略特这篇论文深入的阅读与分析,可以看出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非个人化”理论:诗人艺术情感的非个人化、个人与传统的关系、“客观对应物”。
(2)“非个人化”理论内容①艾略特继承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立场,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立场,为新批评派开辟了道路。
第十二章艾略特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诗的发韧到逐步走向成熟是一个不断接受外来影响的过程。
从五四白话新诗的“别求新声于异邦”开始,法国象征主义、魏尔伦、马拉美、十四行诗、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惠特曼、里尔克、、瓦雷里、艾略特、奥登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流派与诗人在中国诗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外来“营养”被中国诗人们吸收转化,流淌于血液之中,内化成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又一代代相传。
因此考察这些外来因素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关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节艾略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艾略特最初受到中国新文学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是在20世纪20年代。
从现有资料来看,最初艾略特的名字只出现在一些介绍性的文字中,署名以玄的矛盾在《文学周报》1923年8月27日的“几个消息”中谈到英国新办的杂志《阿得尔非》(《Adelphi》)时,提到艾略特为该杂志的撰稿人之一,除此并无过多评价,其时艾略特的《荒原》已经出版,并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
接着到1927年12月《小说月报》第18卷第12号载朱自清(佩玄)翻译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杰姆逊的《纯粹的诗》,译文中提到艾略特的名字,认为爱伦·坡、波特莱尔、瓦雷里的纯诗主张与艾略特的文学激进论反映了同一趋势。
这两篇介绍性文字是艾略特在中国的首次露面。
而第一次真正全面将艾略特介绍到中国的是著名学者叶公超,而此时已到了30年代。
在探讨艾略特何以会在20-30年代进入中国诗人学者视野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新诗的产生及发展的历程,以了解中国诗界对艾略特的接受语境。
新诗作为“五四”诗体解放的产儿,是在背叛传统汉语诗歌的基础上产生的。
先驱者们出于要改变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诗国面貌,便采用了毫不妥协的彻底的反传统的方式。
几乎在一张白纸上诞生了新诗,一切都回到了小孩学步的幼稚状态。
诗该如何做?诗人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诗歌理论。
我们不得不承认,白话新诗是中国新诗的伟大起点,开拓了一代诗风,为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开劈了道路。
艾略特T·S·艾略特(T. S. Eliot)是诗⼈、评论家、剧作家,现代西⽅开⼀代诗风的先驱。
1888年9⽉26⽇,艾略特⽣于密苏⾥州的圣路易斯城,他家境殷实,且富有⽂化氛围。
祖⽗是华盛顿⼤学的创始⼈之⼀,⽗亲是个殷实的商⼈,母亲亦出⽣于名门望族,曾从事诗歌创作。
七⼋岁时,他进了⼀所地⽅学校。
1898年秋⼜转到史密斯学院,他在这⾥学习了希腊⽂、拉丁⽂、德⽂、英⽂和远古史,并阅读了⼤量的⽂学名著,同时还主编《⽕旁》杂志,毕业时获得了拉丁⽂学奖。
1906年6⽉,他进⼊哈佛⼤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学以及中世纪历史、⽐较⽂学、东⽅哲学与宗教等,他的⽼师中有著名的新⼈⽂主义者欧⽂·⽩璧德和美学家桑塔那那,艾略特受新⼈⽂主义者⽩璧德的反浪漫主义观点影响很深。
这期间,他开始了诗歌创作。
1908年,他阅读了《⽂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书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拉福格的诗歌。
1910年,艾略特去法国巴黎⼤学学习哲学和⽂学,听过柏格森的哲学课,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和马拉美等作家的象征派诗歌。
1911年,艾略特⼜到美国哈佛⼤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
1911年⼗⽉,他在哈佛攻读新⿊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
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份去德国。
不久,他⼜前往英国⽜津⼤学撰写博⼠论⽂《经验和知识的⽬的:布拉德雷的哲学》。
1915年开始定居英国伦敦,在⽜津⼤学学习希腊哲学,并在海格特学校教拉丁⽂和法⽂。
1915年,他和埃兹拉·庞德相遇,庞德⼒促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
这⼀年他和有些神经质的英国姑娘维芬结了婚。
为了⽣计他只得到⼀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
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找到了⼯作,不久⼜在《利⼰主义者》杂志做编辑,1919年,他的第⼀部⽂学评论集《圣林》出版。
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待到瑞⼠疗养。
在疗养院⾥,他完成了《荒原》。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艾略特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艾略特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 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定居英国,后入英国籍。
他先后在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学过哲学、心理学、梵文等,作过教师、当过银行职员。
1922年创办并直至1939年主编文学评论杂志《准则》,从20年代始直至去世还任费柏出版社董事。
他从1909年始发表诗歌,在伦敦时曾与休姆、庞德从事意象派诗歌创作,诗作《荒原》(1922)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他的《四个四重奏》(1944)获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金。
1927年加入英国国教会后,倾心于宗教剧创作,鼓吹皈依宗教。
他还留有一些宗教和文化方面的著述。
他的主要的理论批评文章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 (1923)、《诗歌的用途与批评的用途》(1933)、《文学与现代世界》(1935)等。
贯穿他的创作和批评中的基本思想是文学中服膺古典主义,政治上忠于君王,宗教上皈依天主教。
他的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总体论”观点,认为世界文学不是作家作品的汇集,而是有机的整体。
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他主张艺术回复到传统去的传统主义,反对关于社会发展的信念;鼓吹“统一化”的世界主义文化,反对民族民主文化的原则;蔑视群众文化,甚至否定人民评论艺术的能力。
艾略特的文化思想是落后的,有些甚至是反动的。
但他对艺术和理论批评也提出了一一些有益的主张和见解。
对艺术,他针对浪漫主义正面直抒诗人情感的倾向,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非人格化”主张,认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艺术家尊重共同联合的原则,才能赢得地位,而要这样就要牺牲自己微不足道的特点。
同时,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艺术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1820-1860):小说类2008.05.03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AP Images)(此为《美国文学纲要》(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修订本第四章,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作者:凯瑟琳·文斯潘克仁(Kathryn VanSpanckeren)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艾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以及超验主义作家代表了美国本土涌现的第一代文学大师。
就小说家而言,浪漫主义流派大多采取霍桑所说的―浪漫文学‖(Romance)手法,以笔触激昂、情感浓郁和饱含象征性见长,成为小说创作的一种样式。
浪漫主义作品不同于爱情小说,属利用特殊的技巧表达复杂、细腻的意蕴的严肃小说。
大多数英国或欧洲大陆小说家一般通过大量的细节刻划现实人物,但霍桑、麦尔维尔、爱伦∙坡反其道而行之,塑造的是超于生活的神异人物,不时爆发出神秘主义的火花。
美国浪漫主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往往神魂颠倒、情态恍惚。
例如霍桑作品《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的亚瑟∙丁梅斯代尔(Dimmesdale)和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麦尔维尔作品《白鲸》(Moby-Dick)中的亚哈(Ahab)及爱伦∙坡小说中许多性情乖戾和心神不定的人物,均作为孤独的主人公与不可知的、暗淡的命运进行抗争,其行为方式带有某种神秘性,发自于内心最深层的下意识。
这些象征性的情节揭示了痛苦的精神背后隐藏的种种行为。
这类作品以小说的形式探索隐蔽的灵魂深处,原因之一是因为美国缺乏根深蒂固的传统社区生活。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享有盛誉的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威廉∙萨克雷(William Thackeray)──都生活在纷扰繁杂、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社会,与读者有共同的喜怒哀乐,可从中为他们的现实主义小说汲取素材。
一.填空1、贺拉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代表作《诗艺》。
2、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3、贺拉斯“寓教于乐”理论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
4、四义说”是但丁提出的关于文学语言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艺术意义的多层次性,这四义分别指的是语言的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和寓言义。
5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体裁的两次论争,一是围绕“悲喜混杂剧”展开的。
一是围绕“传奇体”展开的。
6、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文论家是的布瓦洛,反映他古典主义理论的主要著作是《诗的艺术》。
7、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和纲领。
8、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
9、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象征性艺术。
10、斯丹达尔的《莱辛与莎士比亚》被视为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论著,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11、庞德的意象派诗论;意象是庞德理论的核心内容。
12、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是公认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
13、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的《美学》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14、歌德第一次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二、名词解释1.摹仿说:摹仿说是古希腊早期流行的观点,是古希腊人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朴素表达与概括,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摹仿。
柏拉图接过“摹仿说”,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式对其进行了改造。
柏拉图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
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2、灵感说: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柏拉图把它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从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获得灵感的过程三个方面予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