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20200523190506)
- 格式:pdf
- 大小:75.87 KB
- 文档页数:15
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从事食品相关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风险控制、依法依规、科学规范的原则,确保从业人员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培训对象和内容第五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的对象包括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与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二)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三)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预防控制;(四)食品生产加工操作流程和卫生要求;(五)食品经营销售管理要求;(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七)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调查处理;(八)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培训方式和时间第七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自学等多种形式。
第八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分别规定如下:(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三)其他从事与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第四章培训组织和实施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承担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制度,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十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自行组织培训,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教育机构、专业团体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培训工作。
第十一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应当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荐的教材或者培训资料,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保障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培训的目的: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培训对象第四条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相关岗位员工。
第三章培训内容第五条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2. 食品安全知识: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污染的类型、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3.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学习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的操作规程,掌握食品安全操作技能。
4.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习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流程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第四章培训方式第六条培训方式:1. 定期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接受培训。
2. 专业培训:邀请食品安全专家进行授课,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
3.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在线培训,方便员工随时学习。
4.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实操演练,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
第五章培训时间第七条培训时间:1. 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2. 定期培训:公司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3. 岗位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岗位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第六章培训效果第八条培训效果评估:1. 考试成绩:培训结束后,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考试,评估培训效果。
2. 实操考核:对涉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的员工进行实操考核,评估员工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
3. 员工反馈:收集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内容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培训对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食品经营单位(以下简称食品经营者)的从业人员。
第三条培训内容食品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二)食品安全知识: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储存运输、食品销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三)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储存运输、食品销售等环节的操作规程;(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五)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条培训方式(一)定期培训: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二)专项培训:食品经营者应当根据食品生产经营特点和需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专项食品安全培训;(三)继续教育:鼓励食品经营者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四)自学:鼓励从业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培训要求(一)食品经营者应当制定食品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二)食品经营者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或者有经验的食品安全专家进行培训;(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四)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档案,记录从业人员培训情况。
第六条培训管理(一)食品经营者应当设立食品安全培训管理部门或者指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培训工作;(二)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最新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待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四)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五)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从业人员。
第三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培训内容全面、实用、针对性强。
第四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培训工作。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五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包括食品污染、食品中毒、食品添加剂等;(三)食品生产加工操作规范:包括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包括报告流程、应急措施、事故调查等;(五)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培训方式与频次第六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应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操作演示、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
第七条新员工入职培训应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
第八条在职员工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第四章培训考核与记录第九条培训结束后,应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十条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应重新参加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第十一条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应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记录在案。
第十二条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训人员名单、考核结果等,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归档保存。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五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制度食品安全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而一个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制度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个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规法律:培训人员应该了解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法规法律,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和义务。
2.食品安全管理要素: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3.食品卫生与微生物学知识: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卫生和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致病因素,以及相关预防和控制方法。
4.食品安全检验与监测方法:培训人员需要学习食品安全检验与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食品检验的操作流程、采样方法和实验分析技术等。
5.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培训人员需要学习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食品召回、投诉处理、危机公关等。
二、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等方式,向培训人员传达食品安全管理知识,让他们了解相关法规法律、管理要素等内容。
2.案例研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培训人员理解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应对能力。
3.现场实操:组织培训人员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现场进行实操训练,让他们亲自感受和掌握相关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考核评估:通过考试、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确保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实施: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的需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培训方式等。
2.选择培训师资: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资,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组织培训活动: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包括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资料的准备、培训场所的预订等。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目标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全体员工食品安全意识,规范食品安全操作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通过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使员工掌握以下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3. 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4.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
二、培训对象1. 企业全体员工;2. 新入职员工;3. 食品安全关键岗位人员。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2.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培训;3. 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培训;4.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培训;5.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及经验分享。
四、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邀请专业讲师进行面对面授课;2.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学习;3.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操作技能;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食品安全案例,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五、培训时间及频率1. 新入职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完成初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2. 全体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小时;3. 食品安全关键岗位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项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小时。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的抽查;3. 结合实际工作,对员工食品安全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七、培训档案管理1. 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方式、效果等信息;2. 培训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3. 定期对培训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和更新。
八、培训责任1. 企业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投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2. 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负总责;3. 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负责;4. 员工应积极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食品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安全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风险防控、全面治理、依法依规、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纳入食品安全工作计划,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障。
第二章教育培训内容第五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二)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三)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四)食品安全文化和职业道德;(五)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
第三章教育培训方式第七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包括:(一)培训班;(二)讲座;(三)网络培训;(四)实践操作培训;(五)其他有效教育培训方式。
第八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章教育培训管理第九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由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应当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考核结果等信息。
第十一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结束后,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证书。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证书应当作为从业人员上岗的必要条件,不得伪造、涂改、租借、转让。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四条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对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第十五条从业人员有权对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拒绝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安排。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由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一、总则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目标1. 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
2. 规范食品安全操作流程,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增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三、培训对象1. 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2. 新进食品从业人员及转岗、晋升的食品从业人员。
四、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2.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
4.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5.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
6. 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卫生要求。
7.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普及。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加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培训效果。
2.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方便从业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 实地操作培训:结合实际操作,现场指导,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食品安全操作技能。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六、培训时间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至少接受40小时的培训。
2. 新进食品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完成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 转岗、晋升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七、培训考核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2. 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直至合格。
3.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信息。
八、培训经费1. 培训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专款专用。
2. 鼓励食品从业人员参加外部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九、监督检查1. 单位领导对食品安全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培训效果。
2. 对培训不力、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管理的员工。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法》、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
2. 食品卫生知识:个人卫生、工作环境卫生、食品储存与运输卫生等。
3. 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
4.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培训方式1. 定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全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2. 新员工培训: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在线学习:鼓励员工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学,并定期组织线上测试。
4. 现场教学:结合实际工作场景,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和模拟演练。
五、培训记录1.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
2. 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培训档案的一部分。
六、监督管理1.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
3. 对未按要求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补训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公司管理层审议通过后执行。
八、签字公司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上述模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旨在确保公司职工对食品安全知识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保障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职工。
三、培训方式
1. 组织内部讲座: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食品
安全知识讲解。
2. 班组内知识轮训:由班组长负责组织并对班组进行安全知识
宣传。
3. 网络学习:提供食品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平台。
四、培训内容
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2.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3. 餐饮服务安全要求
4. 食品采购和储存安全要求
5.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控制和保障
6. 食品销售和配送安全要求
五、培训周期
1. 入职前培训:公司在录用职工前,必须对新职工进行必要的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2. 定期培训:公司每半年组织1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3. 应急演练:公司每年组织应急演练,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应
急处理培训。
六、培训要求
1. 培训记录:公司应对每一位受培训员工进行记录。
2. 考核评估:公司应对受培训员工进行考核评估,对考核不及
格者应加强培训。
3. 证书发放:公司对获得优秀成绩的员工进行证书发放,以激
励员工增加食品安全知识。
四、违纪处罚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规定和相应知识的员工,应当视情节轻重,
给予警告、罚款、停职、辞退等处罚。
以上是本公司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自制定之日起生效。
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及流程一、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1. 目的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制定本制度。
2. 培训对象(1)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3)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
3. 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2)食品安全标准;(3)食品安全操作规程;(4)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6)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
4. 培训方式(1)集中授课;(2)自学;(3)实践操作培训;(4)网络培训。
5. 培训时间(1)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
6. 培训考核(1)从业人员: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相关职务。
7. 培训档案管理(1)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包括培训资料、考核记录、培训证书等;(2)培训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二、食品安全培训流程1.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时间、方式等。
2. 发送培训通知提前向培训对象发送培训通知,明确培训时间、地点、携带物品等要求。
3. 开展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有效。
4. 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对从业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5. 培训反馈收集从业人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6. 培训资料归档将培训资料、考核记录、培训证书等归档管理,确保培训档案完整、准确。
三、培训制度执行与监督1. 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培训工作;2. 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应对食品安全培训工作负总责,确保培训制度得到有效执行;3. 企业应定期对食品安全培训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企业应接受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工作。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直接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餐饮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原则:培训内容应涵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方面。
2. 系统性原则:培训内容应形成完整的体系,确保员工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实用性原则: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持续性原则:培训工作应持续进行,确保员工始终保持较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四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1. 国家、地方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
2.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3.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废止情况。
第五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1.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食品污染类型及危害。
2. 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等基础知识。
3. 食品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方法。
第六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培训:1. 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操作规范。
2.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
3. 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管理第七条培训组织:1. 本单位成立食品安全培训领导小组,负责食品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食品安全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培训办公室,负责具体培训工作的实施。
第八条培训计划:1. 培训计划应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实际需要制定。
2. 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
第九条培训实施:1. 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
2. 培训内容应结合实际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培训过程中,应加强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加强企业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订立本《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包含管理层、生产人员、质检人员、销售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1.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包含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2.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包含食品安全的定义与紧要性、食品安全风险与危害、食品中毒的原因与防备等。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HACCP体系概述等。
4.食品卫生基本要求:包含食品加工环境与设备、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要求、食品接触料子要求等。
5.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包含食品安全事故的识别与处理、食品召回与处理等。
2.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由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培训,包含定期培训和临时培训。
2.外部培训:由与企业合作的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包含食品安全培训机构、协会等。
四、培训计划与实施1.培训计划订立1.依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需要,订立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计划应包含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方等。
2.培训实施1.内部培训由内部培训师或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和实施。
2.外部培训由企业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负责人依据培训计划选择合作机构进行培训。
3.培训期间应供应相应的培训料子和工具,如培训PPT、实物样品等。
4.培训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互动与反馈,培训师应与学员互动、答疑解惑,并关注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培训反馈。
五、培训跟踪与评估1.培训跟踪1.培训完成后,相关部门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2.定期组织员工考试或测试,评估员工对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
3.通过内部评估或外部审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与改进。
2.培训评估1.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2.依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培训计划。
六、培训记录与证书管理1.培训记录1.对完成培训的员工进行记录,包含培训名称、培训日期、培训内容以及参训人员名单等。
一、目的为提高全体员工食品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运输等环节相关的员工。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3. 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 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规范;5.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6.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与培训考核。
四、培训组织1. 公司成立食品安全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食品安全培训工作;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的培训工作;3. 食品安全培训讲师由公司内部有丰富经验的员工或外部专业机构提供。
五、培训方式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内部讲师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讲解;2. 实际操作: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演练;3. 现场演示:通过现场演示,让员工直观了解食品安全操作流程;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食品安全事故案例,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警觉性;5. 在线学习:鼓励员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提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六、培训时间1. 新员工入职培训:入职前进行为期一天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2. 定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4小时;3. 专项培训:针对特定环节或问题,组织专项培训。
七、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核;2. 考核结果:考核成绩达到规定标准,方可认定为培训合格;3. 考核不合格者:重新参加培训,直至合格。
八、培训档案管理1.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信息;2.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九、奖励与处罚1. 对积极参加培训、考核合格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未按规定参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食品安全培训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本制度将予以修订。
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该培训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无论其岗位和职位。
培训内容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员工将接受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和遵守措施- 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和方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员工将研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方面:- 食品安全政策和目标- 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和岗位责任- 食品安全管理流程和流程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员工将接受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策略和方法-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培训形式培训形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 培训课程:结合讲座、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培训材料和资源:提供书面材料和在线资源,供员工自主研究和参考。
3. 培训考核:对员工进行培训成果的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周期公司将制定具体的培训周期安排,以保证全员接受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培训周期可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和职位进行区分,但需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培训评估与反馈公司将定期进行培训评估,以评估培训效果和改进培训内容。
员工也可以通过反馈渠道提供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培训制度的持续优化。
培训记录和证书公司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的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培训情况和成绩。
同时,公司将颁发合格员工培训证书,以认可其在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方面的成果。
培训责任和监督公司将明确培训责任和监督机制,确保培训制度的有效落实。
相关部门和人员将负责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监管,并对培训效果承担相应责任。
结论通过制定和执行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制度,公司能够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这将为公司赢得顾客和市场的信任,促进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实现。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中食品安全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生产质量管理、办公管理等所有岗位的员工。
二、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2.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规范3.食品健康标识4.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知识5.食品中毒知识6.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知识7.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8.食品辐射防护知识9.应急处理和报警方法三、培训形式培训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网络学习等形式,各类培训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培训内容、时间与场所。
四、培训时间1.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由培训负责人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上岗。
2. 生产和管理人员每年进行定期安全知识培训,培训时间至少8小时。
五、教学方式1.集中培训:在集训室进行统一的大规模集中培训。
2.现场教学:在生产现场、库房、食堂等现场进行组织、指导生产操作规范和良好卫生措施落实情况。
3.网络学习:采用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在线知识学习课程,通过观看视频、听取讲座等方式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六、培训考核1.集中培训:首先要填写培训登记表,签到。
然后由培训负责人进行考核,必须达到合格分数方可发放合格证书。
2.现场教学:现场进行操作报告和实践考核,必须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发放合格证书。
3.网络学习:通过查看学习记录、参与网上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核,必须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发放合格证书。
七、讲师与考核人员由企业选派具有丰富食品安全业务、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讲师与考核人员。
八、培训记录1.每位员工参加的培训记录应统一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地点、课程安排、讲师姓名等信息。
2.员工培训成绩由培训负责人统一记录,每个员工的培训成绩可以通过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查询。
九、考核成绩处理1.考核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签发合格证书并交档保存。
2.考核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应有再次培训机会,并重新考核。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食品安全管理,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对象1. 公司全体员工;2.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3. 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环节的从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2.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3. 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环节的操作规范;4.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5. 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四、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公司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邀请专业人士授课;2.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学习资源;3. 实地培训:针对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环节,开展实地操作培训;4. 考核培训: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检验员工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1. 新员工入职培训:入职后一个月内完成;2. 定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3. 专项培训: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开展。
六、考核制度1. 考核方式:笔试、实操、答辩等;2. 考核内容:食品安全知识、操作规范、风险防控等;3.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4. 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奖惩措施1. 对积极参与培训、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补考;3. 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员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实施与监督1. 公司设立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培训、考核工作负总责;3. 公司定期对培训、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公司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管理概述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本公司制定了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食品安全培训的管理流程,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培训目标食品安全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2.培养员工正确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预防食品污染;3.掌握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准确执行;4.加强员工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5.完善员工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培训内容3.1 培训对象本公司全体从业人员,包括生产人员、仓储人员、销售人员、质检人员等。
3.2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集中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管理、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原料认证等。
•在岗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技能培训。
3.3 培训周期•新员工:入职后立即进行初始培训;•在岗员工: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定期培训,建议不低于一年一次。
3.4 培训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将组织进行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主要考核培训效果,包括员工掌握程度、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和食品安全意识等。
四、培训管理流程4.1 培训计划制定食品安全培训计划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
根据员工数量、岗位性质和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方法。
4.2 培训教材编制针对不同岗位和培训内容,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相应的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操作规范等内容,并保持教材的及时更新。
4.3 培训负责人安排根据培训计划,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排相应的培训负责人。
培训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培训经验,并能够熟练掌握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
4.4 培训通知和组织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培训计划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提前组织好培训场地和培训所需设备。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一、背景介绍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
为了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我公司制定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二、制度目的1.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培养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2.了解并遵守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掌握食品安全知识;3.保证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4.加强公司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培训范围所有公司员工,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员工了解国家和地方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和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2.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了解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如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3.面试和实践操作:通过面试和实践操作,考察员工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4.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了解公司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掌握公司内部相关制度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五、培训方式1.专业讲师培训:聘请专业讲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讲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并与员工进行互动交流;2.线上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设线上培训平台,提供相关教材和视频课程,供员工自主学习;3.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室、现场观察和操作等方式,加强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培训周期和频率1.新员工入职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基础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了解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根据员工需要和相关法规的更新,不断更新和完善培训内容;3.应急培训: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组织相关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加强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食品经营者(食品销售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1、食品经营主体负责人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方案,每年制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黑龙江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人员的范围包括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销售从业人员。
3、食品销售从业人员(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当熟悉与岗位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掌握必备的岗位卫生操作技能,经本单位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培训的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对一年内2次以上(含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当提出整改措施,完善培训、考核的方式。
5、培训、考核以及整改措施应当建立档案以备查验,内容应当包括培训、考核以及整改措施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方式、记录人等信息,不得涂改或污损,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承诺人:年月日二、食品销售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渗出性皮肤病等国务院、黑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销售人员(临时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不得先上岗后查体。
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3、对健康证明过期的从业人员,立即停止食品销售活动,待重新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后,才能继续上岗。
4、从事食品销售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或者明示,以备检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明不得涂改。
5、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如出现咳嗽、发热、皮肤伤口或感染等有碍于食品安全的病症时,应当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6、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岗位的卫生管理要求,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保存手部清洁,不得在食品经营场所或储存场所内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7、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健康检查和处置以及日常卫生检查等应当记录并建立档案,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污损,保管期限最低不得少于2年。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承诺人:年月日三、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1、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配备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具体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做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同时加强对其培训与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
2、食品安全管理员根据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授权具体承担以下职责:(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自律自查,督促制度落实;(2)组织实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督促不符合岗位健康卫生管理要求的从业人员调离岗位;(3)制订、实施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计划;(4)审核进货查验管理执行情况;(5)督促处置不合格食品;(6)审核各项食品安全记录,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7)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3、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介绍情况并提供资料。
4、食品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随机进行的监督抽查考核。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承诺人:年月日四、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保证食品安全的自律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自检自查内容、计划,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2、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员组织实施,并负责不合格项的整改工作。
3、食品安全自查一般分为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定期自查应当根据所经营的食品风险等级确定频次,专项自查应当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消费者、媒体舆论等渠道获知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立即实施。
4、经营场所布局、制作工艺流程、内部管理流程等重点管理项发生变化的,应当立即组织食品安全自检自查。
5、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项应当查清原因、立即整改。
有证据表明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待问题排查整改到位后方可重新销售。
6、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应当建立自查档案,如实时记录食品安全自查组织实施的时间、计划、人员、结果和排查整改情况,不得涂改或污损,保存时限不得少于2年。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承诺人:年月日五、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食品采购1. 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 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 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营业执照、食品生产销售的相关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进货发票等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 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快速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 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1. 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可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 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 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 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 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
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 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 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 设置待召回(退回、销毁)食品存放区域并明示。
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9.食品与非食品、生食与熟食应当有适当的分隔措施、固定的存放位置和标识;10.储存冷藏、冷冻等有温度要求的食品,有满足其温度要求的设备设施;(三)食品运输1. 运输食品必须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用运输工具,运输车厢的内仓使用抗腐蚀,易清洁消毒的材料。
运输冷藏、冷冻食品应使用专用冷藏、冷冻设备或车辆。
2. 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3. 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4. 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
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销售1. 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 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 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 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 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 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
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2. 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
3. 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
4. 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及政府监管部门。
5. 不合格食品的处置。
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
6. 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7. 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承诺人:年月日六、食品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1、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2、配备与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
主要设施宜采用不锈钢,易于维修和清洁。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食品经营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
4、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
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
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型切配板(熟食散装食品销售区)。
散装食品(熟食)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示。
7、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应当定期维护食品销售、贮存、陈列、消毒、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并有记录,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8、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应当建立档案,如实记录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时间、对象、方法、频次和人员等内容,保存时限不得少于2年。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承诺人:年月日七、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1. 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对采购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下统称食品)进行检查查验,确保从合法的渠道采购合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