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245.00 KB
- 文档页数:17
同步练习(一)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每秒内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如果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如果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位移图象是一直线,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2.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反映了物体运动的轨迹B 图象的长短反映了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C 图象必定是一条直线,图象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物体的位置D 图象可以确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以及物体是否静止不动3.甲、乙两物体的s —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B 甲、乙两物体在0 — t 1时间内都做 s匀速直线运动 甲C 甲、乙两物体在0 — t 1时间内从不 同位置,同时相向运动 乙D 甲、乙两物体在t 1时刻相遇,相遇后都静止 0 t 14.某物体的s — 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s/m在前2s 内的位移是 ,在第3s 内 1的位移是 。
0 1 -15.某物体的s —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一直线上往返运动 s 0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在第1s 末、第3s 末、第5s 末、 0 2 第7s 末的位置距离出发点一样远D 物体在第2s 末、第4s 末、第6s 末、 - s 0第8s 末又回到出发点6.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若质点运动了143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 最大路程是 。
7.气球升到离地面80m 高空时,其上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 高后开始下落。
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为m ,通过的路程为 m 。
s8.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s —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质点在 段上做匀速运动,在 段静止,在段速度反向,在 段位移为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4.解答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108 m=×1015 m;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 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21 m/s,03.124.9 m/s,236.6 m/s,30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t∆∆=0.35 m/s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100 km/h=27.8 m/s2.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 .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 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C 、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D .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3.A 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a A =0.63 m/s 2,a B =0.083 m/s 2,a C =-0.25 m/s 2a A 、a B 与速度方向相同,a C 与速度方向相反;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1 3.0/10/0.29v cm s cm s ==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2 3.0/27/0.11v cm s cm s == 滑块加速度22710/3.57v a cm s t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115,16,18,19,21,23,24;2如图所示;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2.A 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 ;B 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s 时速度为0;3.1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 s 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0.1x v ∆=、.v ∝Δx ,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图2-94.略;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初速度v 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 2,末速度v =54 km/h根据v =v 0+at 得2.初速度v 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 2,时间t=2 min=120 s根据v =v 0+at 得v =20 m/×120 m/s=8 m/s3.14 s 末速度为2 m/s,最大,7 s 末速度为1 m/s,最小;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34 s 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 末加速度为1m/s 2、最大;41 s 加速度为正值,7 s 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判定;4.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 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 2,时间t=30 s 根据2012x v t at =+得 x =10×30 m+12××302 m=390 m 根据v =v 0+at 得v =10 m/s+×30 m/s=16 m/s2.初速度v 0=18 m/s,时间t=3 s,位移x =36 m 根据2012x v t at =+得220222()2(36183)/4/3x v t a m s m s t --⨯===- 3.位移之比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54km/h2、初速度v 0=10 m/s,末速度v =0, 位移x =1.2 m根据v 2-v 20=2a x 得222220010/ 4.2/22 1.2v v a m s m s x --===-⨯ 3.若飞机靠自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5 m/s 2,位移x =100 m,末速度v x由v 2x =2a x 得50/x v m s ,所以不行;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50 m/s根据v 2-v 20=2a x 得v 20=v 2-2a x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揉成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2.根据x =12gt 2得 x =12×10×3.02 m=45 m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3.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x ,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则有x =12gt 2=12×10×2.52 m=31 m 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t < s,我们估算的x 偏大;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1.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2.略;3.是位于同一点;第2节:弹力1.略2.钢管受到3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 1、绳的拉力F 2图3-11;重力G 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 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 2的施力物体是绳;图3-113.略;4.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6 N/m弹簧伸长量x/m 弹力F/N0 00.012第3节:摩擦力1.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时,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移动的方向相反,阻碍手指的运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手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手指相对桌面运动的阻碍作用越明显;2.1不受;因为瓶子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上;3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处于竖直状态;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纸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3.答:F ma x=40N F=30N μ= 20 N第4节:力的合成1.两个力的夹角为0°时,它们的合力最大,为12 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80°时,它们的合力最小,为8 N;当两个力的夹角由0°逐渐增加到180°时,它们的合力逐渐减小,即合力的大小在12 N和8 N之间;由此可见,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于10 N,不能等于5 N和15 N;图3-142.当两个力的合力为0时,由于一个力向东,大小为6 N,则另一个力的方向必向西,大小也为6 N;将方向向东的、大小为6 N的力改为向南时,二力相互垂直,如图3-14所示,它们的合力的大小为6N,方向为西偏南45°;图3-153.如图3-15所示,选1 cm长的线段表示30 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量得表示合力F的对角线长6.8 cm,则合力的大小F=30×/1 N=204 N,量得F与F1的夹角为17°;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50°时,解答略;4.1正确2错3错第5节:力的分解图3-161.如图3-16所示;与F的夹角为θ,得θ=53°2.1如图3-17甲2如图3-17乙3如图3-17丙图3-1712两种情况的解是惟一的,3的解不是惟一的;图3-183.如图3-18所示;OC 与OB 的夹角为θ;θ=arctan =38.7°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图4-101.1不能炸中目标;如图4-10所示,因为,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如果目标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到目标的前方;2因为,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还回到原处,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2.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3.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4.如果选择了相对于静止的大树做加速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人在车上观察大树,大树做远离汽车的加速运动;大树的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为惯性定律在选择的参考系中不成立;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1.答:没有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ma 中的F 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的很重的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共有三个:手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F1,竖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支持力F2;如果F1<G,只是支持力F2减小,这三个力的合力F=0,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不变;<G,只是支持力F2减小,这三个力的合力F =0,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不动;< p>2.解:由2211F a F a =可得:2211a F F a =; 3.解:由m a m a =甲乙乙甲得: 4.531.5a m m m m a =乙乙乙乙甲甲== 图4-114.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图4-11这两个力的合力为:F =2×14×cos 45°= N加速度的大小为:加速度的方向为:与合力方向相同,与两个分力成45°夹角;图4-125.解:如图4-12,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设小车运动方向为正F -F 阻=ma,F 阻=F -ma =60 N -30× N =15 N -F 阻=ma′加速度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第4节:力学单位制1.解:由v 2t-v 20=2a x 可求出自行车的加速度22222004/0.2/22v v a m s m s x 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自行车受的阻力F =ma =100×-N =-20 N负号表示阻力方向与v 0方向相反;2.解:货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4221.210/6/2000F a m s m s m ⨯=== 从刹车开始到停下来驶过的路程为:221519226v x m m a ===⨯ 3.因为:W =Fl 所以1 J =1 N×1 m =1 kg×1 m/s 2×1 m =1 kg·m 2·s-24.证明:2211/1/1/1kg m s N kg m s kg⋅== 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1.答:涉及木箱和地球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两对,一对是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木箱吸引地球的力;一对是木箱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木箱受到的是重力和支持力;地球受到的是木箱对它的引力和压力;2.物体静止地放在台式弹簧秤上,物体受到重力G 和支持力F N 的作用,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G -F N =0G =F N ;台式弹簧秤受到物体对它的压力F,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弹簧秤受到的压力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N 和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 的大小与G 相等;3.答:当你轻轻地推巨石时,你和巨石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你和巨石均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二者分离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二者的速度不一定相同;如果巨石放在地面上,结果会不同,如果巨石与地面的摩擦力足够大,你将推不动巨石,只有当你给巨石的力大于巨石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巨石才能运动起来;图4-134.1因为A 拉B 匀速运动图4-13,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B 车厢所受的合力为0,故F AB =F 阻;而F AB 与F BA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因为A 拉B 加速行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AB -F 阻=ma,所以AB >F 阻;而F AB 与F BA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AB -F 阻=maF AB =ma +F 阻=×103× N +×103 N =×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F AB 与F BA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 AB =F BA =×103 N5.小强没有注意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的,它们不可能是相互平衡的力;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图4-141.解:如图4-14所示,用作图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F =87 Nv =at=×3 m/s=131 m/sx =12at 2= ××32 m=196 m 2.解:电车的加速度为:电车所受阻力为:F =ma =-×103 N,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3.解:人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4.解:卡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所以:该车超速;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图4-151.取足球作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1和G的合力F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图4-15中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2.物体在五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它们的合力为零;其中任意四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五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依题意,除F1以外的四个力的合力与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撤去F1,其余四个力不变,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与F1相反;3.答: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小孔没有水喷出;因为,瓶和水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瓶中各处的水包括水孔处的水的压强都是大气压强,故水不能从瓶中流出;图4-174.当坐舱离地面50 m的位置时,升降机在做自由落体运动图4-17,人和人手中的铅球均完全失重,所以,球对手无作用力,人没有受到压力的感觉;坐舱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方向竖直向上所以,人手对铅球的作用力为F:F-mg=maF=ma+mg==135 N。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后巩固作业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2。
如图所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绝对值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D.图象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3.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是0。
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200 m/s2 B.200 m/s2C.-100 m/s2 D.100 m/s24.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开始计时及每过1 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下表所示:t/s0123 4 火车v1/(m·s-1)18。
017。
517.016。
516.0汽车v2/(m·s-1)9。
811.012.213.414.6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1时刻,三物体相比( )①v甲=v乙=v丙;②x甲〉x乙>x丙;③a丙>a乙〉a甲;④甲、丙之间距离最大;⑤甲、乙、丙相遇.A.①②③正确B.②③④正确C.①②③④正确D.全正确二、多项选择题6.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7.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A .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尽管空间站做匀速转动,但加速度不为零 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 .0~2 s 内的加速度为1 m/s 2B .4~5 s 内的加速度为2 m/s 2C .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 s 末与第5 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1.A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正,选项A 说法错误;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B 说法正确;若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C 说法正确;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以与速度方向垂直,选项D 说法正确.2.D 图线的斜率没变,说明加速度不变,选项A 错误、D 正确;t 2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 错误;t 1、t 3两时刻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C 错误.3.C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a =Δv Δt =v -v 0Δt=错误!=-100 m/s 2,因此选C 。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习题人教版必修一1.两辆汽车并排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而乙车内一个人却发现甲车没有运动。
根据大地为参照物,这说明()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质点指的是一个非常小的物体B。
当研究汽车的运动时,行驶中的车轮可以看作质点C。
在机械运动中,无论物体的大小都可以看作质点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的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一个小球从4米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米高处被接住。
则整个过程中小球的()A。
位移是5米B。
路程是5米C。
位移大小是3米D。
以上都不正确5.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米/秒,则物体在1秒内一定走了3米B。
物体在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物体在这1秒内的位移一定是3米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物体在1秒内的位移一定是3米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米/秒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哪个具有正确的物理含义()A。
汽车在出发后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B。
第1课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速度1.(多选)A.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20 km/h的速度小于15 m/s2.(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变化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变3.(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4.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5.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矢量,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C.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D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 km/h,则v 等于( )A .22.5 km/hB .81 km/hC .80 km/hD .90 km/h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5.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5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5.0 m/sD .0.50 m/s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ABCDE 运动,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率为1 m/s B .物体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2 m/sC .物体在CD 段的平均速度与在DE 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在AC 段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王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下列有关王明在这4 s内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明在4 s内的速度一直增大B.王明在4 s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可能小于1 m/sC.王明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王明1 s末的速度为1 m/s4.(易错题)物体通过两段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12 m/sC.12.75 m/s D.11.75 m/s5.(易错题)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二、多项选择题6.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运动过程中都没有停留也不返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一定是质点A最大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7.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这段时间位移的方向B.利用公式v=xt求得的速度是平均速度C.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D.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8.(探究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 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 -t 图像,则( )A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B .在汽车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C .汽车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D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x 2t 2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2h t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2ht2.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2 m/s 的图像是( )3.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A.10 m/s,10 m/s B.5 m/s,4.8 m/sC.10 m/s,5 m/s D.0,4.8 m/s4.(真实情境—生活情境)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340 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5.(真实情境—学术情境)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1)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指的是什么速度?(2)你能计算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吗?第2课时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1.(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 .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 .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2.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在图示记录的时间内( )A .纸带均做匀速运动B .丙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C .丁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D .乙和丁纸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f =50 Hz,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取其中的A 、B 、C 等7个点进行研究,这7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1)小车向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 Hz,而计算时仍按f =50 Hz 处理,那么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已知T =1f).4.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中已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图中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由此推测物体的运动是__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3)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替某点瞬时速度,那么,物体在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5.在测定速度的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实验时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给的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2点的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0.60 c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20 s,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0.20 m/s B.0.30 m/sC.0.60 m/s D.3.0 m/s二、多项选择题2.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A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从复写纸上方穿过限位孔B .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约8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 .先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 .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 0,用公式v =x 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三、填空题3.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4.(易错题)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A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50 Hz 的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选填“插孔”或“限位孔”),并压在________(选填“白纸”或“复写纸”)下面;C .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 .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________;E .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 .利用公式v =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5.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为:AC =14.0 mm,AD =25.0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纸带在A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6.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________ s.(2)打第五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5=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非选择题7.(探究题)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用每秒闪光10次的闪光照相机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下图所示.问:(1)照片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是多少?(2)影像C对应小球的速度是多少?(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2.(真实情境—学术情境)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v 声=x 2t 2B .超声波的速度v 声=x 1t 1C .物体的平均速度v =2x 2-x 1t 2-t 1+t 0D .物体的平均速度v =2x 2-x 1t 2-t 1+2t 03.(真实情境—生活情境)(多选)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B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C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D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课时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速度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 正确.由速度的定义式v =x t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运动的时间,而且路程长,物体的位移也不一定大,故A 错误.由速度的定义式v =x t可知,物体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位移的大小,故B 错误.20 km/h =203.6 m/s<15 m/s,即20 km/h 的速度小于15 m/s,故D 正确.答案:CD2.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错误;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C 错误,D 正确.答案:BD3.解析: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运动方向,故A 、C 正确,B 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10 m+4×10 m=60 m,故D 正确.答案:ACD4.解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者一段位移内平均运动快慢,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瞬时速度是指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瞬间时的速度大小,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或者某一瞬间;速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答案:B5.解析:瞬时速度是矢量,表示某一时刻或者某个位置时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A 、D 正确,B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恒定不变,即每一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C 正确.答案:B6.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4x ,则汽车以速度v 1=54 km/h 行驶了前x 的位移,以速度v 行驶了后3x 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14位移的时间t 1=x v 1;汽车通过后34位移的时间t 2=3xv ,全程平均速度v =4xt 1+t 2,解得:v =81 km/h,选项B 正确. 答案:B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由于遮光条宽度很小,故可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d Δt =0.005 m 0.05 s=0.10 m/s,故A 正确. 答案:A2.解析:物体在AB 段的路程大于1 m,所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率v =s t >11m/s =1 m/s,故A 错误;物体在BC 段的位移大小为x BC =12+12m = 2 m,所以物体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BC=x BC t =21m/s = 2 m/s,方向由B 指向C ,故B 正确;物体在CD 段的位移大小为x CD =2 m,所以物体在CD 段的平均速度v CD =x CD t =21m/s =2 m/s,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在DE 段的位移大小为x DE =2 m,所以物体在DE 段的平均速度v DE =x DE t =21m/s =2 m/s,方向水平向左,故C 错误;根据公式v =x t可知,当物体的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不等于在AC 段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答案:B3.解析:题目只给出王明在每秒内的位移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情况,也不能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故A 、B 、D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王明在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1+x 2+x 3+x 44 s=1 m +2 m +3 m +4 m4 s=2.5 m/s,故C 正确.答案:C4.解析:设整个过程的总位移为2x ,则物体通过第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v 1,物体通过第二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2=x v 2,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2xt 1+t 2,代入数据得v =2v 1v 2v 1+v 2=2×10×1510+15m/s =12 m/s,故选项B 正确.答案:B5.解析:设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x .此人往返一次对应的位移Δx =0,其平均速度v =Δx Δt =0.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v =x +x x v 1+x v 2=2v 1v 2v 1+v 2,故选D. 易错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位移/时间,是矢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是标量,因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答案:D6.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们的位移都是从N 到M ,位移是相等的,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 正确;B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故B 正确;三个质点到达M 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无法判断,故C 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等,则平均速率不相等,故D 错误.答案:AB7.解析:平均速度由v =x t求得,其方向就是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故A 、B 正确;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等,也可能相等,而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必相等,故C 不正确,D 正确.答案:ABD8.解析:第二次超声波反射时的距离x 2>x 1,说明距离变大,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故A 错误;由题图可知第一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 1,位移为x 1,第二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 2,位移为x 2,故在两个超声波信号反射时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故B 正确;两次反射时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时间为t 2-t 1,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故C 正确;运动位移x 2的时间不是t 2,根据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x 1t 1,故D 错误.答案:BC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路程与轨迹有关,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2h ,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选项B 正确.答案:B2.解析:由于x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图像可得出v A =24 m/s =12 m/s,v B =63 m/s=2 m/s,v C =-63 m/s =-2 m/s,D 图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由此可得出,B 正确,A 、C 、D 均错误.答案:B3.解析: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设由坡顶到坡底的路程为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2ss v 1+s v 2=2v 1v 2v 1+v 2=4.8 m/s,故选项D 正确.答案:D4.解析:光速和声速相差很大,在传播约4.1 km 的距离时,光运动的时间非常短,对于估算来说可以忽略,其计算方法是声速v =340 m/s =0.34 km/s,所以x =vt =0.34 km/s×t ≈t3km.显然声速加倍后本题估算结果不再成立.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测定距离,认识估算原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答案:B5.解析:(1)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指的是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2)由于前15分钟的运动情况不明确,则无法计算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第2课时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A 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 错;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 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 正确.答案:CD2.解析:甲、乙、丙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均匀,故甲、乙、丙不是做匀速运动,故A 错误;丙纸带上的点迹最多,则所用时间最长,而且位移小,故平均速度最小,故B 错误;甲、乙、丁上均有5个点,但丁上第一个点和第五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故丁的平均速度最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3.解析:(1)由纸带可知,相等时间内,从左向右点与点间隔越来越大,而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小车向左运动.(2)由图可知,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4.15 cm.(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1 Hz,f >50 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偏小,根据运动学公式v =xt,真实的速度值将大于测量值,所以速度的测量值与速度的真实值相比会偏小. 答案:(1)左 (2)4.13~4.17 (3)偏小4.解析:(1)由于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因此右端先打点,由纸带上点迹分布情况可知物体做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v =11.00+12.90+15.10×10-20.3m/s =1.30 m/s ;(3)由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物体在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3和5这两个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可得v 4=11.00+12.90×10-20.2m/s =1.20 m/s.答案:(1)减速 (2)1.30 (3)1.205.解析:由毫米刻度尺可读出0、1、3、4点的读数分别是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由题意知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4×0.02 s=0.08 s,由读数可得1、3两点和1、4两点间的位移大小分别是Δx 1=22.60 cm -12.60 cm =10.00 cm, Δx 2=30.00 cm -12.60 cm =17.40 cm,则1、3和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1=Δx 1Δt 1=10.00×10-20.16 m/s =0.625 m/s,v 2=Δx 2Δt 2=17.40×10-20.24m/s =0.725 m/s,1、3两点更接近于2点,故2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0.625 m/s. 答案: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 0.625 0.725 0.625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已知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宽度为x =0.6 cm ;时间t =0.020 s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 =x t =0.6×10-20.02m/s =0.3 m/s,故B 正确.答案:B2.解析: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面,故A 错误;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约8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故B 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C 错误;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 0,用公式v =x 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 正确.答案:AC3.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d Δt 1=3.0×10-20.29 m/s≈0.10 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d Δt 2=3.0×10-20.11m/s≈0.27 m/s.答案:0.10 m/s 0.27 m/s4.解析:(1)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要将导线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 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下面. D 、若打n 个点,则有(n -1)个时间间隔,故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0.02(n -1)s ;则6个点对应5个间隔为0.1 s ;(2)实验步骤的排列一般要先安装器材即首先进行BA 步骤,然后进行实验即E 步骤,实验结束要先关掉电源,即进行D 步骤,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即进行CF 步骤,故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EDCF.答案:交流 限位孔 复写纸 0.1 s BAEDCF5.解析:打点计时器是根据交变电流的电流方向随时间迅速变化而工作的,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在AC 间的平均速度v AC =x ACt AC=0.35 m/s ;在AD 间的平均速度v AD =x ADt AD=0.42 m/s,AC 段时间比AD 段时间更短,故AC 段平均速度与B 点瞬时速度更接近,即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答案:0.35 0.42 0.356.解析:(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2)利用对平均速度取极限的思想方法,可近似求得v 5,取离5最近的两点4和6,求其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v 5,即:v 5=0.129+0.15102×0.1m/s =1.40 m/s.答案:(1)0.1 (2)1.407.解析:(1)由题意知,该闪光照相机每秒闪光10次,故相邻小球影像间的时间间隔T =110s =0.1 s,由题图知A 与D 间有3个间隔,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时间t =3×0.1 s =0.3 s.(2)求影像C 对应小球的速度,可以用BD 间的平均速度来求.由题图知x B =0.60 cm,x D =3.00 cm,则BD 间的平均速度v =x D -x B 2T = 3.00-0.60×10-22×0.1m/s =0.12 m/s,则影像C 对应小球的速度为0.12 m/s.(3)由题图可以看出,在运动过程中,相邻小球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由v =ΔxΔt知小球速度越来越大.答案:(1)0.3 s (2)0.12 m/s (3)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Δx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 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
一、选择题1.第 18届亚运会于 2018年 8月 18日至 9月 0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最终以 132金 92银 65铜的成绩排在奖牌榜第一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在跳水比赛中,如果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一定是上升的C.本次亚运会的新增项目男女 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 3分 40秒 45的成绩夺得金牌,并且打破了亚洲纪录。
这里提到的“3分 40秒45”指的是时间D.本次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5秒43的成绩夺冠,2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C解析:C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运动员的手形以及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因此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A错误;B.在跳水比赛中,如果是运动员从跳板上跳起上升运动中,离水面越来越远,所以以运动员作参考系,则水面是下降的,B错误;C.这里提到的“3分40秒45”指的是运动员混合泳游完全程所用的时间,C正确;D.泳道长度是50米,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运动员要往复游两次,200米指的是路程,D错误;故选C。
2.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
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A.B.C.D. C解析:CBD.纵轴截距表示的初始位置,BD图像表示丙在起点前面启动,BD错误;AC.横轴截距表示启动时刻,A图像表示甲第一名,A错误,C正确。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C.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平均速度的大小称为平均速率C解析:C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物体是否转动无关,A错误;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才能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快慢,B错误;C.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正确;D.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度率,D错误。
1.(衡水月考)质点与几何点唯一的区别是质点具有一定的质量。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
在一些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体积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研究物体的转动和姿势、姿态时,不能(填能或不能)把物体看成质点。
【解答】解: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质点与几何点唯一的区别是质点具有一定的质量。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
在一些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体积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研究物体的转动和姿势、姿态时,物体的体积与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物体看成质点。
故答案为:质量,质点,不能2.(香坊区校级期中)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看成质点;在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座桥的时间时,火车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故地球可以看作质点;在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座桥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答案为:可以,不可以3.(夏河县校级期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的物体,叫做参照系。
对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
实际选取参考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取地面或者不动的其它物体做参考系比较方便。
【解答】解: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的物体,叫做参照系。
对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
实际选取参考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取地面或者不动的其它物体做参考系比较方便。
故答案为:参照的,往往不同,地面4.(大武口区校级月考)宋代诗人陈与义乘小船出游,曾写下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述“云不动”是以小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以河岸为参考系。
【解答】解: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分层训练「根底达标练」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说,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C.类比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解析:选B 对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我们假设其只有质量,而无大小形状,便抽象出质点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来说,是属于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应当选项B正确.2.如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C.只要物体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解析:选D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但在研究问题时可以把体积很庞大的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有利于问题的研究,故A错误;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都可以看做质点,故B错误;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主要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没有关系,故C错误,D正确.3.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他就说车是运动的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D.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解析:选A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所以选项A正确;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在车厢内走动的人,在没有明确参考系之前就说车是运动的是错误的,所以选项B错误;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考系),所以选项C错误;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所观察到的轨迹可能不同,所以选项D错误.4.(多项选择)如下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撑杆在地面支撑的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解析:选BD A、C选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撑竿的转动情况、运动员的动作将无法研究,故不可视为质点;而B、D选项中的帆船、铅球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对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帆船、铅球可视为质点.5.(2019·浙江杭州高一上期中)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参考系一定要选择地面B.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C.由于太阳的体积过大,不能将其看做质点D.在太空中进展飞船对接时,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做质点解析:选B 依据研究物体运动的需要,任何运动状态的物体都可以选取为参考系,故A错误,B正确;虽然太阳的体积很大,但在研究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动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故C错误;宇航员在太空中观察进展对接的飞船时,飞船自身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6.“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启动了,此时他感到自己坐的火车在后退,实际上,他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这句话的描述中,所选择的参考系有几个( )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选C “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启动了〞,另一火车在动是以乘客所乘火车为参考系;“他感到自己坐的火车在后退〞是以另一火车为参考系;“他坐的火车并没有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该题中描述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有3个,C 对.7.Tomahawk四轮摩托跑车的时速可超过300 km/h,如图为摄影师利用“追拍〞摄影法拍摄的Tomahawk四轮摩托跑车飞驰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摄影师拍摄时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树木C.四轮摩托跑车D.公路解析:选C “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四轮摩托跑车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四轮摩托跑车.选项C 正确.8.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sin 30°=0.5)(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2)根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解析:(1)以O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物体运动的轨迹如图.(2)两点坐标分别为A(5 3 m,5 m),B(5 3 m,0).答案:(1)见解析图(2)A(5 3 m,5 m) B(5 3 m,0)「能力提升练」9.(多项选择)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作为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作为质点解析:选BD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故A错误,B正确;地球很大,又有自转,但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作为质点,故C错误;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作为质点,如果看成质点无法研究其动作,故D正确.10.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解析:选D 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由烟囱冒出的烟向左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左(相对于地面而言).甲车上的小旗向左飘,如此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甲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吹;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甲车向左,风把小旗向左吹;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风仍能把小旗向左吹.对于乙车,如此只有乙车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才能使小旗向右飘.故只有选项D正确.11.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下列图.这标志着我国向建成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为最终实现在2022年前后完成载人空间站的全部建设奠定了根底.根据以上信息,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对接的过程,可将它们视为质点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考系,“神舟十一号〞飞船是运动的C.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实验室是静止的D.载人空间站建成后,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解析:选D 在交会对接的过程中,对“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姿态调整,涉与形状、大小,所以不能将“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看成质点,故A错误;对接成功后,“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运动情况一样,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实验室绕地球转动,是运动的,故C错误;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故D正确,应当选D.12.(多项选择)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外表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下列图,下面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解析:选CD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和地球都是运动的,选项C、D正确.13.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随着球皮材料和致热燃料的普与,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关于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可能正确的答案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选C 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综上所述,C正确.14.如下列图,一根长0.8 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还是位置变化有影响?解析:(1)由于杆长0.8 m,OB为0.2 m,题目给出坐标系向下为正方向,故以O点为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x A=-0.8 m,x B=-0.2 m.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2 m-(-0.8)m=0.6 m.(2)由题意知,AB长为0.6 m,以A为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A=0 m,x B=0.6 m.A 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0 m=0.6 m.(3)选取的坐标原点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位置变化一样.答案:(1)x A=-0.8 m x B=-0.2 m0.6 m (2)x A=0 x B=0.6 m0.6 m (3)位置坐标。
一、单选题(选择题)1. 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相同B.所谓参考系就是我们假设为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C.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D.合理选择参考系,会使问题的研究简捷、方便2. 在研究下列哪些运动时,指定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A.参加比赛的花样滑冰运动员B.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的车轮C.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D.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的地球3. 下列关于对物理学的认知中,表述不当的是()A.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B.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现代意义的物理学正式诞生C.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遵循逻辑推理的理论科学D.物理学很多现象与直觉相吻合,因此物理学并不需要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思考4. 上午9时40分下课后,某同学绕操场跑了400 m,用时3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时40分指时间间隔B.3分钟指时刻C.400 m指路程D.400 m指位移5. 下列各组物理量是均是矢量的是()A.路程、速率、加速度B.位移、瞬时速度、加速度C.位移、时刻、平均速度D.路程、时间、速度6. 2022年2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精彩的冬奥会,比赛中设有7个大项,15个分项,下列关于比赛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用时,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B.研究图乙中自由滑雪运动员的落地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C.裁判员研究图丙中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转体动作时不可以将她看成质点D.图丁为花样滑冰双人滑旋转,女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也可能做加速运动B.比较加速度大小时,3m/s2比–5m/s2大C.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就逐渐变大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8. 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如图所示,OA=AB=OC=CD=2m,O是原点,质点从A 出发,运动到B点后,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点从B运动到D的位移是-8m,路程是8mB.质点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路程是8m,位移是4mC.当质点处于O点位置时,它的坐标是0D.质点从A运动到D的位移是-6m9. 篮球从高5m处竖直下落,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撞击地面后反弹达到的高度为2m,此过程中篮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位移为3m,路程为7mB.位移为-3m,路程为7mC.位移为3m,路程为-7mD.位移为-3m,路程为-7m10.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B.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大于位移的大小C.位移就是路程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11. 以下的物理量哪些是矢量()①路程②位移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率⑤瞬时速率⑥平均速度⑦加速度⑧时间A.只有①②⑥⑦B.只有②③⑥⑦C.只有②③④⑤⑥⑦D.只有②③⑥⑦⑧12. 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二、多选题(选择题)13. 在摩托艇比赛中,两艘摩托艇都向南行驶,前面的摩托艇比后面的摩托艇快。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变化率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做加速运动C.专业赛车比一般的小轿车起步要“快”,是指瞬时速度大D.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答案:A解析:A.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所以物体速度变化率大,其加速度一定大,故A正确;B.在初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专业赛车比一般的小轿车起步要“快”,是指加速度大,故C错误;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火箭点火后的一瞬间,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物体能够看作质点的是()A.正在表演娱乐节目的海狮B.研究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的硬币C.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时的运动轨迹D.研究一辆大巴车出滨海汽车站大门所用的时间答案:C解析:A.研究正在表演娱乐节目的海狮时,要看海狮的肢体动作,不能将海狮看作质点,故A错误;B.研究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的硬币时,硬币的正反面要考虑,不能将硬币看作质点,故B错误;C.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时的运动轨迹时,卫星的轨道比卫星大得多,卫星的大小与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故C正确;D.研究一辆大巴车出滨海汽车站大门所用的时间时;大巴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不能将它看作质点,故D 错误。
故选C。
3、裁判员评判下列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A.太极拳B.马拉松C.自由体操D.跳台跳水答案:B解析:ACD.裁判员评判太极拳、自由体操、跳台跳水运动员进行比赛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ACD错误;B.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时比的是运动时间,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能看做质点,B正确。
故选B。
4、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雪车赛道,总长1975m,设计最高速度是134.4km/h。
其中“1975m”和“134.4km/h”分别是指()A.路程、瞬时速度B.路程、平均速度C.位移、瞬时速度D.位移、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雪车赛道是弯曲的,赛道长度1975m表示路程;最高速度134.4km/h是指在比赛中通过某一位置允许的最大速度,是瞬时速度。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提升训练及详解一、单选题1.在运动会中,下列情况下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A.竞走比赛中裁判对运动员双脚是否同时腾空进行裁决B.观众欣赏运动员跳水动作C.教练分析举重运动员挺举时的技术动作D.教练测算长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很小,但研究原子的结构时不能将其看作质点B.地球的质量、体积都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其看作质点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D.质点就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3.某质点向东运动8m,又向北运动6m,则它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 B.14m、10mC.14m、14m D.14m、2m4.一人晨跑时从A点出发,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CD为一半圆.当人从A经B、C 运动到D点,再沿半圆弧返回到圆弧的最高点C时,其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π=)()( 3.14A.104.2m 70mB.151.3 m 50mC.94.8 m 70mD.137.3 m 50m5.弹跳球是一种高弹性橡胶制成玩具小球。
某同学游戏中,将弹跳球从1.2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撞向地面后竖直向上跳起到3m处。
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第一次着地点、抛出点、最高点的坐标分别为()-mA.0m、1.2m、3m B.1.2m、0m、 1.8-m、0m、1.8m D.1.2m、0m、1.8mC. 1.26.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如图所示,OA=AB=OC=CD=2m,O是原点,质点从A出发,运动到B点后,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点从B运动到D的位移是-8m,路程是8mB.质点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路程是8m,位移是4mC.当质点处于O点位置时,它的坐标是0D.质点从A运动到D的位移是-6m7.频闪照片是用照相机在时间间隔相同的连续闪光下拍摄的,能在一张底片上经过多次曝光,记录下物体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状态,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为0.04 s,则小球在图中三段频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1.80 m/s B.1.50 m/sC.0.50 m/s D.0.42 m/s8.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平均速度B.加速度C.路程D.瞬时速度二、多选题9.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南运动,看到乙车也向南运动。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练习(附答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B、C、D)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CEF)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E. 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F. 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箱子4.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D.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7. 关于参考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CD)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考系D.参考系就是被选做假想不动的物体8.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D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9. 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C.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要看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D.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那么在另外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质点10. 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B.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11. 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几种提法中属于时刻的概念是__________属于时间的概念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第2s初;②第2s内;③2s内;④前2s;⑤前2s初;⑥后2s初;⑦第2s末(①⑤⑥⑦; ③④②)12.在历史上人们观察天体的运动时,往往受生活经验和观察手段的制约。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含答案1、如图所示,某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甲和地面上的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两人对跳伞飞行员运动情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选择的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2、如图所示,在距墙1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最短时到达距墙0.2 m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0.5 m,1.3 m B.0.8 m,1.3 mC.0.8 m,1.5 m D.0.5 m,2.1 m3、(双选)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时通过刹车以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这样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4、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1.2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15 m/s2,向上B.15 m/s2,向下C.1.67 m/s2,向上D.1.67 m/s2,向下5、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 =-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2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6、如图是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900 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 cm.试估算子弹完全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约()A.8.9×10-5 s B.8.9×10-3 sC.2.2×10-5 s D.2.2×10-3 s7、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8、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 m/s B.12.5 m/sC.12 m/s D.11.75 m/s10、(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11、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 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和位置变化是否有影响?1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边长AB=3 m,BC=4 m的矩形从A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5 s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C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为多大?运动的描述1、如图所示,某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甲和地面上的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两人对跳伞飞行员运动情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选择的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答案】D[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做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选项A错误,D正确;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选项B错误;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选项C错误.]2、如图所示,在距墙1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最短时到达距墙0.2 m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0.5 m,1.3 m B.0.8 m,1.3 mC.0.8 m,1.5 m D.0.5 m,2.1 m【答案】D[位移的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距离,可知位移的大小等于AC的距离,即为1.5 m -1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s=(1-0.2) m+(1.5-0.2) m=2.1 m,选项D正确,A、B、C 错误.]3、(双选)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时通过刹车以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这样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答案】AD[单点测速测出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时的速率,是瞬时速率,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区间测速测出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1.2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15 m/s2,向上B.15 m/s2,向下C.1.67 m/s2,向上D.1.67 m/s2,向下【答案】A[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v1=8 m/s,v2=-10 m/s,则a=v2-v1Δt=-10-81.2m/s2=-15 m/s2,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上,选项A正确.]5、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 =-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2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答案】B[由图可知,C到B的位移小于A到C的位移,虽然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只表示方向,比较大小要看长度的绝对值,故A错误,B正确;该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Δx=x1+x2=-7 m+4 m=-3 m,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就是运动轨迹的和,则s=|x1|+x2=|-7| m+4 m=11 m,故D错误.故选B.]6、如图是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900 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 cm.试估算子弹完全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约()A.8.9×10-5 s B.8.9×10-3 sC.2.2×10-5 s D.2.2×10-3 s【答案】A[扑克牌的宽度约为子弹长度的3倍,即子弹穿越扑克牌的过程中位移大小为Δx=4×2.0 cm=8 cm.由v=ΔxΔt知穿过时间Δt=Δxv=8×10-2900s≈8.9×10-5 s,A正确.]7、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答案】B[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尽管速度为零,但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A 错;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匀速行驶,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尽管速度很大,但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零,C、D均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B对.] 8、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答案】D[因为PQ=MN,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B、C错误;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选项A错误;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故选项D正确.]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 m/s B.12.5 m/sC.12 m/s D.11.75 m/s【答案】C[设两段相等位移均为x,则两段用时分别为t1=xv1,t2=xv2,全程的平均速度v=2xt1+t2=2xxv1+xv2=2v1v2v1+v2=12 m/s,故C选项正确.]10、(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答案】AC[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选项A正确;在2~5 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3 s内沿正方向运动,3 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选项C正确;根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错误.]11、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 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和位置变化是否有影响?[解析](1)由于杆长0.8 m,OB长为0.2 m,坐标系向下为正方向,故以O点为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x A=-0.8 m,x B=-0.2 m,从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2)由题意知,AB长为0.6 m,以A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A=0,x B=0.6 m.从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3)选取的坐标原点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两点间的位置变化相同.[答案](1)-0.8 m-0.2 m0.6 m (2)00.6 m0.6 m(3)对位置坐标有影响,对位置变化没有影响1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边长AB=3 m,BC=4 m的矩形从A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5 s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C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为多大?[解析](1)位移大小AC=AB2+BC2=32+42m=5 m,方向由A指向C.路程L=AB+BC=3 m+4 m=7 m.(2)由平均速度公式v=ACt=55m/s=1 m/s,方向由A指向C.由平均速率公式v′=Lt=75m/s=1.4 m/s.[答案](1)5 m,方向由A指向C7 m(2)1 m/s,方向由A指向C 1.4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