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一学案(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0.31 KB
- 文档页数:6
古诗文阅读八琵琶行并序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古义是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商人)妇。
遂命酒.(名词作动词,摆酒),使快.(畅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泛指四方各地)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这个人的话所感动,这夜才觉得有被贬官的滋味)。
因为..(古义是于是创作)长句,歌.(名词作动词,作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指代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悄悄)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迟疑)。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新掌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伤,哀愁),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副词,随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冷涩艰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溅射),铁骑突出..(古义是突然冲击)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古义是冲着弦的中间部位)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收敛面部表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古义是整理)衣裳起敛容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练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5分)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
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
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
唐曰:“成吾志矣!”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
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
迁右赞善大夫。
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
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
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
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
”诏可。
迁正使。
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
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
”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
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
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选自《宋史·许骧传》,有删改) 1.(理解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6分)(1)世以财雄边郡。
()(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4)自今请以隶军。
()(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
()(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近三年江苏卷命题与考情分析1.近三年江苏高考卷文言文选材形式上不断求变:状、记、传。
从表达方式上看,基本上为记叙类,重点在记人叙事,尽管有些文本是几种表达方式兼用。
2.四道题目,题型相对稳定,全面考查五大考点,设题紧扣中学文言文教学实际,又能提供新的角度和知识点,如2017年加大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有利于中学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8~2019年加大对分析概括考查,预计2020年考查分析概括可能性比较大,其他题型相对稳定。
一、(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古诗文阅读二十阿房宫赋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 覆盖 ) 三百余里,隔离( 古义是遮蔽 ) 天日。
....骊山北 ( 名词作状语,从北面 ) 构而西折,直走 ( 趋向 ) 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 ( 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 缦 ( 萦绕 ) 回 ( 曲折 )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长桥横卧在波涛之上,没有云彩,怎么出现了龙?复道横伸在半空之中,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出现了彩虹 )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 古义指天气 ) 不齐。
..②妃嫔媵 ( 音 yìnɡ,陪嫁的人) 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 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来..于秦;朝歌 ( 名词作动词,唱歌) 夜弦 ( 名词作动词,奏乐) ,为秦宫人。
明星( 古义是明亮的....星光 ) 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 远 ) 不知其所之.( 往 ) 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美丽 ) ,缦立 ( 久立 ) 远视,而望幸( 皇帝驾临 ) 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 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 ,韩、魏之经营( 动词作名词,....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 ( 运.输) 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土块,把珍珠当碎石 ) ,弃掷逦迤 ( 连续不断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群文通练一琴棋名士微导语在历史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怀绝技,或善抚琴,或善下棋,或专印章,堪称国士。
不过,读了他们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怀有一技,或别有原因,或胸藏大志,总之,他们还拥有别样人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焚琴子传顾天石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
生遂弃诸生不为。
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
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
又历韶、惠、广、雷诸郡。
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莱公②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
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
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
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
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
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
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
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
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
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
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
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
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
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
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
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
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
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
”居数日,金兰死。
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
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
文化知识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从2015 年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向来持续到现在。
这种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常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波及面较广。
详细来看,高考观察的古代文化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呼姓名、官职科举、地理知识、宗法知识、礼俗常识、衣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
古代文化知识的备考别无他法,惟有累积。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精确高效记忆,是破解古代文化知识题的要点。
知识贮备( 一 ) 官职职掌类示例①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孔雀东南飞》 )..②侍中、尚书、长史、从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出师表》 )③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令人言于项羽曰。
( 《鸿..门宴》 )④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 《廉颇蔺相如传记》)( 二 ) 文化科举类示例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 《师说》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寡人之..于国也》 )③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陈情表》 )..释义“太守”,古代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侍中”,秦汉时是宫廷里应付顾问、来往奏事的官。
为皇帝近臣,魏晋后相当于宰相。
隋唐时为门下省长官。
南宋废。
“司马”,古代武职官职名。
①“上卿”,古官名。
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②泛指朝廷大臣。
释义“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术。
)“庠序”,古代的学校名。
殷商时代叫“序”,周朝叫“庠”。
“秀才”,此处指优异的人材。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
续表示例释义“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本文典、精通史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 《送东阳马生序》)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晓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⑤因入京师,观太学。
古诗文阅读一烛之武退秦师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他对晋国无礼,而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晋军.(驻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如今情况紧急了才求助于你,这是我的过错啊)。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③夜缒.(用绳子把人或物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为出使的...(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人)之往来,共.(通“供”,供给)其乏困..(古义为缺少的东西),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怎么会满足呢)?既东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通“悦”,高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古义为那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吾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①越国以鄙.远(动词,做边邑,以……为边邑)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形容词,见识短浅)③蜀之鄙.有二僧(名词,边境,边邑)2.封①既东封.郑(动词,使……成为疆界)②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动词,划定)3.与①秦伯说,与.郑人盟(介词,和)②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亲附)4.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动词,没有,表否定的假设或条件)②则名微.而寡众(形容词,细小、细微)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副词,稍微、略微)5.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它)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一古从军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1.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运用了叠词,试赏析本诗叠词的运用。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纷纷”,极写凄冷、酷寒的情状,强调从军生活的辛苦;“夜夜”“双双”,写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哀啼落泪,烘托出士兵远戍的悲哀;“年年”,写士兵战死的情况经常发生。
(3分)②全诗叠词的运用,不但强调了语意,增强了抒情效果,而且使诗歌更有韵律感,增强了音乐性。
(2分)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课内所学的《声声慢》理解叠词手法,然后结合本诗叠词的运用具体赏析。
叠词的表达效果通常是“强调语意”“渲染氛围”“增强抒情性”“增加韵律感”等。
2.本诗画线句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最后两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抒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加以比较。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厌战情绪。
(2分)不同点:本诗侧重于抒发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与不满。
连年战争,将士弃尸荒野,仅换得西域蒲桃归种中原,讽刺和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视生命如草芥的行为。
(2分)范词侧重于抒发思归与报国之情。
将士们白发苍苍,思乡而夜不能寐,但仍不畏环境艰苦,承担着戍边重任,表达了诗人深沉真挚的忧国报国之情。
(2分)解析该题考查情感比较,首先要清楚《渔家傲·秋思》两句的情感内涵,再看该诗尾句表现的感情,相同点显而易见。
只是不同点较隐晦,需要推测一下。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诗人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眼泪”等意象;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古诗文阅读二十阿房宫赋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 覆盖 ) 三百余里,隔离( 古义是遮蔽 ) 天日。
....骊山北 ( 名词作状语,从北面 ) 构而西折,直走 ( 趋向 ) 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 ( 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 缦 ( 萦绕 ) 回 ( 曲折 )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长桥横卧在波涛之上,没有云彩,怎么出现了龙?复道横伸在半空之中,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出现了彩虹 )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 古义指天气 ) 不齐。
..②妃嫔媵 ( 音 yìnɡ,陪嫁的人) 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 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来..于秦;朝歌 ( 名词作动词,唱歌) 夜弦 ( 名词作动词,奏乐) ,为秦宫人。
明星( 古义是明亮的....星光 ) 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 远 ) 不知其所之.( 往 ) 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美丽 ) ,缦立 ( 久立 ) 远视,而望幸( 皇帝驾临 ) 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 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 ,韩、魏之经营( 动词作名词,....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 ( 运.输) 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土块,把珍珠当碎石 ) ,弃掷逦迤 ( 连续不断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古诗文阅读八琵琶行并序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 古义是第二年 ) 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 商人 ) 妇。
遂命酒 ( 名词作动词,摆酒) ,使快 ( 畅快 ) 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 泛指四方各地 ) 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被这个人的话所感动,这夜才觉得有被贬官的滋味) 。
因为 ( 古..义是于是创作 ) 长句,歌 ( 名词作动词,作歌) 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指代音乐 )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 ( 悄悄 ) 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迟疑 )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 重新掌灯 ) 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 低沉抑郁 ) 声声思 ( 悲伤,哀愁 )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 ( 副词,随意 ) 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 形容鸟声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冷涩艰难 )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溅射 ) ,铁骑突出 ( 古义是突然冲击) 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 ( 古义是冲着弦的中间部位..) 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 古义是整理 ) 衣裳起敛容 ( 收敛面部表情....) 。
古诗文阅读二十阿房宫赋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古义是遮蔽)天日。
..(覆盖)三百余里,隔离骊山北.(名词作状语,从北面)构而西折,直走.(趋向)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缦.(萦绕)回.(曲折),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名词作状语,像蜂..(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房,像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横卧在波涛之上,没有云彩,怎么出现了龙?复道横伸在半空之中,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古义指天气)不齐。
②妃嫔媵.(音yìnɡ,陪嫁的人)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来于秦;朝歌.(名词作动词,唱歌)夜弦.(名词作动词,奏乐),为秦宫人。
明星..(古义是明亮的星光)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远)不知其所之.(往)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缦立..(久立)远视,而望幸.(皇帝驾临)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运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土块,把珍珠当碎石),弃掷逦迤..(连续不断),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指重量单位,极言其细微),用之如泥沙?使负.(承担)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音yǔ,露天的谷仓、仓库)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古诗文阅读二十阿房宫赋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古义是遮蔽)天日。
..(覆盖)三百余里,隔离骊山北.(名词作状语,从北面)构而西折,直走.(趋向)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缦.(萦绕)回.(曲折),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名词作状语,像..(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蜂房,像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横卧在波涛之上,没有云彩,怎么出现了龙?复道横伸在半空之中,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古义指天气)不齐。
②妃嫔媵.(音yìnɡ,陪嫁的人)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来于秦;朝歌.(名词作动词,唱歌)夜弦.(名词作动词,奏乐),为秦宫人。
明星..(古义是明亮的星光)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远)不知其所之.(往)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缦立..(久立)远视,而望幸.(皇帝驾临)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运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土块,把珍珠当碎石),弃掷逦迤..(连续不断),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指重量单位,极言其细微),用之如泥沙?使负.(承担)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音yǔ,露天的谷仓、仓库)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陈涉率领的戍卒发起了呐喊,接着刘邦指挥的军队夺取了函谷关,楚霸王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偌大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假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传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只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但又不引以为戒,就让更后的人又为他们哀叹了)。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形容词,全,都)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整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动词,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动词,提取)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动词,拿)④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5.焉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意为“……的样子”)②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③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怎么)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⑤于是余有叹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
妃、嫔受皇帝恩宠,叫“得幸”。
B.辇,本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C.工女,在古代指从事蚕桑、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女子。
D.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
答案 D解析“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戎,中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
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称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为东夷、西戎、南狄、北蛮。
B.仪凤,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称号,另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C.妃嫔,是一种用来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总括之称,不论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
D.从祖,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
若年长于祖父则称为伯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
答案 A解析“南狄、北蛮”错,应为“南蛮、北狄”。
二十一六国论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贿赂秦国,而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或.(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古义是它实际上的数量)百倍;诸侯之所亡.(动词作名词,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担心,忧虑),固.(本来)不在战矣。
思厥.(相当于“其”)先祖父..(古义是祖辈和父辈),暴.(通“曝”,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确定,断定)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致六国灭亡,从道理上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古人云:“以地事.(名词作动词,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适宜,得当)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动用法,使……退却)之。
洎.(音jì,及、等到)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古义是不去行刺),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轻易)量.(估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力向西对付秦国),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挟持,胁迫),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削月.(名词作状语,一月月地)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对方久积的威势所胁迫啊)!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兵①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②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③兵.者,国之大事也(名词,战争)2.始①始.有远略(形容词,起初)②始.速祸焉(副词,才)3.之①破灭之.道也(助词,的)②苟以天下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③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代土地)4.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②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借)③以.有尺寸之地(连词,相当于“而”,才)④举以.予人(介词,把)⑤以.地事秦(介词,用)5.与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②与.战胜而得者(介词,和)③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④与.斗卮酒(动词,给)⑤与.会者(动词,参与)⑥与.人为善(动词,帮助)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B.六国:又称“山东六国”,因均在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C.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D.古人在成年以后,其名一般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用于介绍或作传,以及称所厌恶轻视的人时,也会直称其名。
答案 B解析是崤山,而非“太行山”。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城,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
由文中可知,“邑”小,“城”大。
B.故事: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故事”还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C.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D.“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分为史论和政论。
本文属政论。
答案 D解析《六国论》是史论。
二十二伶官传序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原.(名词作动词,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箭)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遗留)恨.(遗憾)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古义是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背着)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驱,及凯旋而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