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0 KB
  • 文档页数:3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颖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与团结,感受课文所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品读文中有新颖感的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与团结及他们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介绍资料。

1.出示课件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片段)

设计意图:

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自己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老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风俗。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2:1.大青树下的小学。

(师板书课题)

5.请大家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交流词句。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3〕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颖感的词句。

2.学生试读。

设计意图:

先出示自读要求,再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这种教学方法表达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老师正音,学生稳固。

4.〔1〕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3、4: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和“词语表〞中的词语)

早晨. 穿戴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亲爱 国旗 敬礼 安静. 树枝 好奇 孔雀..

招引 停顿.. 粗.壮 枝干 影子 绒球..

花 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坪坝. 飘扬. 摔跤.. 凤.尾竹 洁.

白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粗〞为平舌音,“晨、装、摔〞为翘舌音;“汉、艳、扮〞为前鼻音,“静、停、扬、凤〞为后鼻音等。

〔2〕有新颖感的词语。出示课件5、6:(词语及相对应的图片)

坪坝 绒球花 凤尾竹 傣(dǎi )族

景(jǐng )颇(pō)族 阿昌族 德(d é)昂(áng )族

注意读准“傣、颇、昌、昂〞的字音。

设计意图:

这些词语富有乡村气息和民族风情,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到,交流时可以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5.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的词语。出示课件7:

①在空中随风摆动。()

②形容色彩华美。()

③平坦的场地。()

④靠近国界的领土。()

⑤两人徒手比赛,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6.会写生字。

出示课件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静停孔雀粗

〔1〕识记字形。

①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如“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②加一加。如:“氵+又=汉〞“扌+分=扮〞“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③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在书写本课会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出示课件9:

写好生字四步走:①说一说。②看一看。③写一写。④对一对。

①说一说:整体构造上要注意什么?

②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服〞的第五笔是横折钩。

③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

“晨、装〞是上下构造,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中的“日〞要写得扁一些,“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标准书写。

④对一对:和课本对照一下,写得不好看的要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

分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写字的难度,使学生完全、彻底地掌握会写字。

7.再次稳固字词。出示课件10:(连线)

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

8.交流有新颖感的词句。

预设1:

生:我觉得“绒球花〞“凤尾竹〞比拟新颖,因为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师: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第2页左下角的插图是“绒球花〞,第3页左下角的插图是“凤尾竹〞。

预设2:

生:我觉得新颖的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些词语对我来说比拟生疏。

师:这些都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家把书翻到第4页,看最下面的“资料袋〞。预设3:

生:第1自然段第一句话中有三个“从〞,第四句话中有三个“向〞,我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句子。

师:这样的句式叫“排比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从这两个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

“新颖感〞是带有学生个性的主观感受,不同的学生觉得有新颖感的词句可能一样,也可能不同。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加以引导,互相交流,到达理解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反应。出示课件11:(填空)

课文先写(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得意的小学)。

(师板书:得意的小学)

四、课堂小结。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得意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欣赏。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

2.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及他们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考虑。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这节课,我们要深化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知心朋友。如今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出示课件12:

考虑:“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设计意图:

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课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