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山水游记里的寂寞与雅兴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略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表现与审美内蕴1. 引言1.1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背景介绍柳宗元(773-819年),唐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山水游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经典之作。
柳宗元游历过广大山水之间,领略过自然美景,对山水有着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游记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审美内涵而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
柳宗元是一个兼具文学家和政治家的人物,他游历山水之间,不仅是为了放松心情,领略自然美景,更是为了借此思考人生之意义,体悟自然之道。
在他的游记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更表现出他对人生、人情、政治的思考和感慨。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蕴含着丰富的意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在下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情感表现与审美内蕴,以揭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2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意义柳宗元山水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更体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感。
通过柳宗元的笔墨,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眷恋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柳宗元山水游记不仅是一篇旅行见闻的记录,更是一首富有情感抒发和审美表达的诗篇。
其意义在于展现了古代士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感,为后世山水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通过柳宗元山水游记,读者可以领略到古代士人对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深刻思考,感受到他们对世界万物的敬畏与赞美。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体现,更在于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历史地位的彰显。
通过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的精髓和人文情怀,进一步拓展人们对于自然山水美的认识和感悟。
2. 正文2.1 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情感表现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情感表现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之中。
在游记中,柳宗元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他对山川的形态、河流的起伏、瀑布的奔流等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欣赏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
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
郁愤填膺时,憎山恶水,以山水为狴牢(《囚人赋》);一人独游时,又与之同病相怜,并借山水之幽幽窅窅以处休、观妙(《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翻阅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会突出地感觉到,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荒的悲剧命运,如《小石城山记》对小石城山的被冷落深表惋惜和不平,《钴鉧潭西小丘记》直接抒写对唐氏之弃地的同情,都具有借题感慨(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作者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
如永州八记中最为人称道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记游文字,其中不独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而且可以见出作者观察之细,用笔之妙。
开篇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因闻水声,转觅小潭,即表现出行文的曲折变化;篇中写水之清却于水着墨不多,而是借石之底、鱼之游、日光之影来表现,可谓匠心独具;至于篇末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更隐然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令人读后为之怦然心动。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山水游记是清代文人柳宗元的名篇,也是中国古典山水游言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文章以神秘怪异、优美瑰丽的语言对山水美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柳宗元对山水之震撼及感悟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深厚的文人书卷气息,体现出古典山水游言文学的高度完美化的艺术水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所表达的特点,一是注重表达山水美景,文章遍布大自然的声色景物,诗情画意地描绘了山色、水色与植物景象;另外,文章常常将山水景象与时人及历史故事结合起来,使表达更加典雅而生动,形成多样的艺术意象,色彩绚丽多姿,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其次,柳宗元山水游记强调辞藻的精华,深厚的文人书卷气息也被充分体现在文章中,采用豪放险恶、质朴浑厚的句子构成呈现出的崇高美感。
文章还加入了不少诗情画意,例如:“青
山碧鸟殷,草木清风荡;千里沟沟里,月明星稀少”,从中可
以感受到柳宗元对大自然的畅快淋漓乐景。
最后,柳宗元山水游记思想深刻,在文章的最后营造出一种悠远厚重的气氛,提醒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沉着贤达,窥探宇宙的宏观深意。
用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把现实的景色抽象化,把个人的抒情变成宏大的人类观念,从而体现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独特艺术魅力。
总之,柳宗元山水游记以其优美绝妙、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多姿的文字,使山水景色富有流畅的叙述气质,充分表现了柳宗
元丰富的情怀和深厚的文人书卷气息,不仅是一部文学的杰作,也是一部艺术的杰作,值得中外爱好者赞赏、研究与思考。
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心与境安莉内容提要: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写照。
由于遭遇和环境的压迫,他深情地体味大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将自己置身于“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境界之中,在对象中发现生命、发现心灵、慰藉心灵,使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完全融合,从而享受着忘物忘我、魂天归一后的清明阔明、磊落超迈。
他经常以心写境、借境传心。
在他的作品中由写眼中之景而成境,由写心中之景而成境,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或长歌当哭、强颜为欢,或聊为优游、乐而复悲,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通过潜心钻研,细心品味,我认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写作手法上做到了以心写境、以境写心、心境合一,达到了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境界;他用自己的生命深情、决妙之笔书写了中国山水文学史上最为宏伟壮阔的风景长廊,令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柳宗元山水游记心与境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心与境安莉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
近人郑德坤说:“古来善为写景文者,莫如柳宗元。
宗元迁谪永柳,得山水以荡其精神,出之者若不经意,而其书本上之得力,实从郦注脱胎而出,是郦注可为写景之模范也”。
(《水经注引得序》)钱钟书先生说:“郦书刻划景物佳处,足并吴均《与朱元思书》而下启柳宗元诸游记”。
由《水经注》直接导启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就其篇幅、规模以及所涉及地域的广阔而言是不能和《水经注》相比的,但却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地位独特、影响深远,他也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代宗师。
富春山居观后感文人墨客的豪情与意境富春山居,是中国传统文人墨客们追求理想、抒发情感的一片壮丽胜地。
当我走进富春山居,仿佛进入了一个禅宗境界,心灵得到净化,思绪得到放松,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
富春山居位于浙江富阳市竹山镇北郊,是我国历史文化名胜区,被誉为“江南秀丽山水田园胜地”。
这里曾经是文人雅士们寄托情怀、汲取灵感的地方,不少文豪墨客在此留下了他们的千古名作。
漫步在富春山居的小径上,我仿佛能感受到文人墨客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小径两旁的松树苍翠挺拔,映衬着湖水波光粼粼,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而这些幽静的松林,正是文人们常常选择的创作场所。
据说,在这里站立或坐下,只需一根竹竿,一张小几,一笔一纸,便能心无旁骛地写作,达到“落叶纷纷,度风飘情”的艺术境界。
文人墨客们的豪情与意境在富春山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们以深沉的思想感悟,加之纵情的笔触,创作了一幅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他们通过对富春山居的观察和描绘,使作品具备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王善道在《富春山居图》中,以雄浑的筆法,绘制了一幅千古传世之作,展示了山水之间的美妙融合,传达了一种宏大、恢弘的境界。
富春山居还是文人们汇聚,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古代,文人们常常组织酒宴,邀请友人在山居一起畅谈人生、议论诗词。
这里的山水胜景,使得每一次的交谈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文人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他们在这里结交朋友,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激励彼此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
这种文人交流的场景和精神,给富春山居注入了丰富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
富春山居的意境与豪情,不仅源自文人墨客们的创作,也来自于山居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山峦叠嶂,湖光山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当置身于山谷之间,脚踏清澈的溪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感受让我不禁追问,当年的文人墨客们是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那些千古流传的作品的呢?或许,正是因为富春山居的豪情与意境,才能激发文人墨客们追求艺术的热情和创作的灵感。
文言文教学252019·8的参与力度,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当学生进入情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读书认字,感受一件事物,感受世界,感受幸福。
学生在情境中不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认知,而且还会感同身受的产生丰富的情感,健全自身良好品格。
四、灵活运用,锻炼学生语感情境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依靠创设的情境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而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语言。
学生可在文本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灵活运用,如朗读课文、开展读书会等活动,使学生激发语感,提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赞美春天生机勃勃的课文,在他笔下的春天澄澈明净,活泼美好。
其中有大量的修辞手法,如使用反复修辞来表现盼望春天的心情。
教师在创立情境时,可以利用教学时的季节初春,结合作者笔下的春,在对比中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扑来之感,想象着现实情境下的春,体会文章中叠音、拟人、排比、连环等修辞手法运用的巧妙。
文章中有小草、桃花、杏花、梨等具有春天特征的植物的出现,学生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逐渐理解文章的意义与美。
如此,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快速把握知识点。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巧妙应用情境式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创立情境,使学生结合情境,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快速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境式教学法可结合生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品格,通过对文本的运用,可激发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214000)透视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从《答谢中书书》说开去王小梅中国的古代诗文几乎都有“山水”的烙印,难道古代文人很悠闲,有大量的时间去游山逛水吗?其实不然,不少文人都是将他的无奈苦闷、志向乃至隐逸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山水”亦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
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古代文人对山水的情怀,渗透在中国古代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山清水秀、山高水长的山水风光为素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对生活、自然、人情的感悟和理解。
他们用文字和笔墨将山水的情韵、生态的美好、风景的壮阔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与绘画的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中国古代的文人,他们热爱山水之美,抒发了他们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在他们笔下,山变得更加磅礴,水更加清澈,树更加苍翠,花更加娇艳。
他们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山水诗篇和画作,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重要代表。
古代文人对山水的情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楚辞》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中,作者们对山水的形态、地貌、气候、风土民情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描绘,展现出了丰富的山水情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南朝宋代的文人陆机、陶渊明等,更是以山水为素材,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和隐居图画,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山水的宁静、恬淡、幽雅的追求。
他们通过描绘山水秀丽的景色,以及寄托自己对人生、生活的理想和向往,表达了对人文情感和人生境遇的关怀和感悟。
他们借助山水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对社会现实、人生境遇的诗意化、理想化的艺术塑造。
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特别在山水题材的诗词和画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以及吴道子、李公麟等画家,都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创作,形成了以山水为中心的艺术流派,并开创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山水画的鼎盛时期。
他们以山水为媒介,抒发了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感悟和思考,体现了他们对生活、自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怀。
唐代王维的《山居即事》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随君偕老莫辞回。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诗表现了他在山居生活中的凄凉和孤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和感慨。
例谈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作者情感与心境的品析
古代山水游记,既是对美丽山水的描绘,也是对作者观察认知的反映和隐喻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阅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和心境更多的是忧郁和凄凉的意境。
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苏轼描写了蓬莱岛的美景,赞叹古人创造的大坝“横汾路,青山郁郁”,但是后面又提到古大坝淹没霸王山,苏轼写到:“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天上人”,由此可见,苏轼写此诗时心情充满忧伤。
然而,散文中也往往流露出坚持和喜悦的情感。
像辛弃疾的《永遇乐》就有一
种乐观的情绪,他描述苏州美景,抒发了不减的心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诗的出发点是惆怅淡忘,但仍然有一腔热情,“天一涯,同一乐!”,传达了他心中坚定的坚持,期待着新的希望。
可见,古代山水游记中作者情感与心境表现丰富多彩。
有些记叙格调凄婉悠远,有些则奔放动感;有的充满忧伤,有的展露坚持和憧憬;有的抚慰无奈,有的宣泄心灵……由此可见,古代山水游记中作者的情感若隐若现,这也使其具有了时代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同时也使其拥有深深而恒久的独特魅力。
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创造性成就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山水游记》是一部具有创造性成就的文学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柳宗元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游记的叙述,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
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展现了他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他以饱满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华丽壮美的山水风光,使读者仿佛置身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魅力。
在他的笔下,山峦叠嶂,江河奔流,湖泊清澈,树木葱茏,草木葱翠,风景如画,使人心旷神怡。
柳宗元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绘,呈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展现了他对山水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展现了他的独特叙事技巧。
他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述,将自己的游历经历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文中,他不仅仅是简单地描绘山水风光,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融入了自己对人生、情感、理想和对未来的展望,使整个游记更富有深意和情感张力。
他将游记写成了一篇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文学作品,使读者在赏景的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悟和思考,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同寻常的。
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融入了对古代文学和诗词的借鉴和继承。
他在游记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借用了古代文人的笔触和意境,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游历情感和思想感悟。
通过对古典文学和诗词的借鉴和继承,柳宗元赋予了《山水游记》更深厚的文学内涵和历史底蕴,使游记更具有主题深度和艺术张力,也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和源泉。
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还融入了对人生、情感和理想的思考与感悟。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感悟,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表达了对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追寻。
他以山水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使整个游记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张力。
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情感和理想的独特感悟,使整个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一)写景状物,栩栩如生我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
秀丽的景象加上文人卓越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心境如水,啜饮着美酒,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简短两句,把寂静无声的月亮写得宛如八九岁的小姑娘,活泼可爱。
此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老苏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寥寥数笔,作者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当时的江月都已成空,但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却如身临其境一般,扇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亦能看到波光粼粼的万顷碧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头望去皓月当空,在云间穿梭,似乎和人间的儿女嬉戏追逐。
要不是散文对当时明月传神的描摹,又有谁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好?(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优秀的写景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
写景是山水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
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
“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
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
融情与景,用景物来抒写心绪,也算是山水游记散文中的另一番景致吧。
(三)托物言志,含蓄隽永有人说,中外山水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象外国文人习惯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相反的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从而在中国的山水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
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及心境体验研究简介古代文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在文学创作上作出了许多贡献,而且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心境体验。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人游山玩水的背景、动机,以及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心境体验。
游山玩水的背景和动机1. 基于审美的动机在古代,山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审美价值,以其自然和谐的景观成为文人追求的对象。
尤其是自唐代的山水诗流派兴起后,游山玩水成为了文人们展现自己情操的一种方式。
2. 逃避世俗的动机古代社会的严酷现实常常给予文人压力和束缚,而游山玩水则成为了一种逃离世俗的手段。
文人们可以在山水之间恢复自己的心灵平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3. 寻找灵感的动机山水的壮丽景象和自然之美往往能够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
文人们常常在游览名山大川后,回到自己的书斋中,借景抒怀,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
游山玩水过程中的心境体验1. 虚心接纳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古代文人往往以虚心的态度接纳自然的美丽。
他们会用心去感受山水之美,将自己融入其中。
2. 心灵的净化山水之美往往能够带给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古代文人在山水间行走时,常常能够抛开尘世的纷扰,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轻松。
3. 沉思与寻觅山水之间,文人会陷入一种沉思与寻觅的状态。
他们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审视自己的生活与处境,并寻找灵感与答案。
4. 深入感悟古代文人以深入的方式感悟山水之美。
他们会仔细观察山川、水流,体会其气韵和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和人生。
5. 融入自然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古代文人常常试图与自然融为一体。
他们会在山水之间寻找共鸣,与大自然交流,寻求一种超越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古代文人游山玩水的代表人物与作品1. 秋水石秋水石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中描绘了他游览山水的心境体验。
苏轼以豪放的笔墨描绘了壮美的山川,用自然景观来映衬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登高唐代文人王之涣的《登高》是一首写山水之美的诗篇。
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作品赏析古代文人重视修身养性,他们通常会亲自游历山水之间,以触发灵感和培养文学才华。
这些文人游山玩水的经历常常被他们绘画、诗词和散文作品所记录。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和个人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赏析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作品,深入了解他们对自然的独特视角和内心体验。
1. 游山作品中的山川之美自古以来,山一直是文人艺术家们喜爱描绘的主题之一。
文人们游山的目的之一就是亲自领略山川之美,并将其表达出来。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常能发现对山的形态、轮廓以及山势变化的描绘,以及对山的隐喻与象征的运用。
例如,唐代文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百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来表达了对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感慨。
2. 水墨山水画中的游山玩水场景在中国古代的水墨山水画中,游山玩水场景常常成为主题。
文人画家们常常用细腻的墨迹和水的运用来表现山间的湖泊、河流及瀑布等。
与传统的写实绘画不同,水墨山水画强调的是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让观者能够在虚幻之中领略山水之美。
这些画作往往也可以与文人的游山经历相辅相成,为观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游山玩水体验。
例如,南宋文人范仲淹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游人离开草原,画家苏东坡也于画作中注明自己的游山玩水经历,为观者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3. 诗词中的游山玩水意境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作品中,诗词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诗词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将游山玩水的体验和感受转化为文字。
文人们借助诗词的智慧和想象力,将山水之美与情感融为一体。
例如,唐代文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宋代文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以其深远的思想和具体的描绘,打动了世人的心弦。
4. 游山作品中的心路历程游山玩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创作手段,更是文人们将自己内心的历程表达出来的方式。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文人们常常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也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欧阳修山水游记的特点
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是一部文言小说,描写了他的一次赏山游览之旅。
这部作品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欧阳修对自然山
水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山水游记》
的特点。
最后,欧阳修的《山水游记》以抒发情感和美学追求为目的。
欧阳修
在作品中展示了自己对山水之美的感受和审美追求。
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向读者传递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境界。
欧阳修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人生追求高雅、追求自由和追求美好的思考。
他认为山水之
美可以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内心的自由。
总之,欧阳修的《山水游记》以自然山水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
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以细
腻而独特的描写风格展示了山水的壮美和绚丽,以及人的内心感悟和哲学
思辨。
欧阳修通过《山水游记》这部作品,以自然山水为媒介,向读者传
达了他对人生和美的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观察力和文学才华,是中国古
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山水画里看古代文人的诗意栖居多年前,和朋友一起夜游西湖。
带了两瓶绍兴黄酒“太雕”,俩人在白堤上找了西湖岸边一块地方席地而坐,对着不远处的桨声灯影,一边喝酒一边神聊。
夜里的白堤,少了许多熙熙攘攘的游人,多了几分清静雅致的气息。
微风拂过,湖面上氤氲的水气带走白天积淀的暑气,清凉如许。
湖水轻轻拍打着堤岸的声音一层层推过来,细细碎碎又富含韵律。
湖面上偶尔划过一只小船,对面北山路上的灯红酒绿远远望去如同繁华落尽天上人间,这样的环境里,人不知不觉已是半醉。
乘着酒意在白堤上闲闲地走着,一拐弯就到了一处庭院。
这是修建在西湖边上一处水阁凉庭。
院子里点缀着湖石假山,几树花木,水阁伸向湖中,围起一圈石栏。
手扶栏杆,举目望去,水面开阔,皓月当空,湖天一碧,水月相溶。
月光之下,清风徐来,水何澹澹,不知今夕何夕?我不由欢声叫好:“你看,这里像不像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朋友打开手机百度一看,《四景山水图》中《夏景》所绘画的正是一处临着湖面的水榭楼阁,我们站着的地方是“西湖十景”里的“平湖秋月”,历史上确实认为两者有相似之处。
曾几何时,中国古代的文人,曾拥有过一种诗意雅致的生活。
他们建造别致的庭园,坐拥湖光山色,亭台错落,廊檐深深;他们在月下饮酒,在花前品茗,在雨中默默伫立,在风中凝眸夕阳;他们与老僧谈禅,与名妓联诗,吟诵清丽的辞句,谈论古往今来的高士逸人。
他们悠闲,但不空洞;细致,但不颓废。
隔着岁月的河流,远远望去,他们的这份雅致,好似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图,令人景仰,而迷醉。
刘松年把这种极致闲逸诗意的文人生活画进了画里,这便是《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夏景刘松年做过南宋时三朝宫廷画家,因家住杭州清波门,故号“刘清波”,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所以又有俗称为“暗门刘”。
他常画西湖,茂林修竹,山明水秀,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明代书画藏家张丑曾写诗赞美他:“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
古代隐士的山水之乐古代隐士们厌倦官场的纷争与险恶,离开闹市的喧嚣与嘈杂,来到林泉山岩之间,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
那里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树木茂盛,鸟兽成群,完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
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隐士的眼中,具有供人把玩,让人欣赏,使人寄情托志的美的意义。
孔子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隐士当然对山水情有独钟,他们隐于山水,游于山水,在山水中寻找美,寄托情怀。
陶弘景是梁时著名隐士。
读书万余卷,只要有一事不知,便深以为耻。
曾为诸王侍读。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诏许之,隐居于句容之句曲山。
陶弘景特别爱听松涛声,庭院中种了不少松树,每当山风吹过,松涛声响起时,欣然为乐。
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
梁武帝萧衍同著名隐士陶弘景关系很好,曾去信问他,山中有些什么,陶弘景作诗答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隐士逃避正常社会生活,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除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之外,便只有美丽的大自然。
山中的白云,是陶弘景隐居的伴侣,是属于他独自享受的东西,也是远离尘世的象征。
而武帝贵为帝王,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美女财宝享用不尽,但却无法领略陶弘景所具有的那一份清闲,无法以平静的心态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陶弘景把自然的山水烟云与人间的富贵荣华对照来看,他更欣赏大自然赐予的别人不能夺走的景色和美。
隐士常常很喜欢远离社会,居住在“岩穴”之中,因而被人们称为“岩穴之士”。
比如,《后汉书·逸民传》中记录一位叫刘仲卿的隐士,隐居在一个山洞中,里面有三十六间房子,非常广大。
隐士居住在穷山险峰之上,凿穴而居,过一种洞穴生活,以此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认同大自然,希望回复到原始的自然状态。
他们选中山林,是因为还保有一份古老的情调。
在山林中居住,可以不与外界来往,多少体会到一点物我两忘的玄机。
晋代郭文,从小时候起就有归隐大志,而且性爱山水。
他隐居在杭州附近的山中,在渺无人迹的山谷里,用木头靠着大树搭一个棚子,上面遮块苫布,四面连围墙也没有,那里的猛兽极凶,常进入房子里害人,而郭文住了十多年,也没受伤害。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其山水游记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学价值,并体现出了他本身的高洁志趣。
柳宗元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也成为了学生所熟知的一位文学家。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所学过的柳宗元作品包括了《黔之驴》、《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类型多样,影响深远。
但是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游记上,这些作品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同时结合了骈文的形式,将骈文与散文相结合,为山水游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柳宗元的个人经历柳宗元,字子厚,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等人被后世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在我国文坛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柳宗元所处之时,经历了盛世的唐朝已经逐渐没落,面临着内忧外患,唐王朝统治危机逐渐深化。
而柳宗元为了一展政治抱负,投身到王叔文所发起的政治改革中,?M管他自身拥有着较高的政治才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阻力,使得他的政治主张难以施展,最终随着王叔文的倒台而宣告失败。
在这种背景下,柳宗元的政治热情受到了打击,其自身也受到了牵连,被贬永州,满心寂寥。
被贬之后,柳宗元难免抑郁,于是寄情山水,借以抒发内心的失意。
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可以看到,尽管描写的是山水之景,但是却难以掩饰字里行间的失落与惆怅,他挂念社稷,却无法施展抱负,却又因为时代所限,无法畅快地抒发自己的不满,因此只能将这些愁绪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正是因为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包含了真情,因此这些作品被赋予了真正的艺术之魂,在浮夸文风盛行的当时显得难能可贵。
二、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一)景物刻画1.真实性。
在被贬谪的`生涯里,柳宗元悲愤惆怅,满心抑郁无处可诉,只得纵情山水,遍览各处胜地,以抒情感。
每当他寻找到一处景地,都会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将山水之态传神地描绘出来,惟妙惟肖。
他自己在《愚溪诗序》中也探讨,“漱涤万物,牢笼百态”,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置身实景的感觉。
经典读古人山水诗文,感受古风古韵游览山水,是古代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触发文思、寄托情感。
他们在游览山水时往往会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的奥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兰亭集序(节选)【晋】王羲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
它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山水之行为基础,将感受、观察、记忆和想象融为一体,展现出古代人们对山水之美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以下是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的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第一章:山行又到了一个秋天,清晨,我准备独自一人去山中游玩。
我走在山间小径上,看着脚下的落叶,好像是走在一条彩色的地毯上。
时而有微风吹来,带起那些落叶,仿佛是在跳舞。
远处的山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我爬上了一座小山,顶上建有一座小亭子。
站在亭子里,我可以俯瞰整个山谷,远处的山间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银光。
山谷里的绿树和红叶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坐在亭子里,心情愉悦,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第二章:水乡我离开了山谷,来到了一座古镇。
这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
小溪两岸的房屋矗立在花树丛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我沿着小溪漫步,听着潺潺的水声,感受到了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宁静。
我来到了一座古老的桥上,凝视着桥下的溪水。
溪水轻轻地流过,带走了尘世的烦恼,使我心情舒畅。
桥下有一些儿童在玩耍,他们欢快的笑声给整个古镇增添了一丝生机。
第三章:山水画我来到了一间展览馆,里面陈列着一些古代山水画。
这些画作绘制精美,用笔细腻,将山水之美完美地表现出来。
画中的山峦翠绿欲滴,水波荡漾,仿佛能听到山风和水声。
我真的被这些山水画所深深吸引,它们给我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它们让我明白,山水之美在古人心中是那么重要,他们用画笔把这种美丽永远定格下来,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和领略。
第四章:陶渊明的山水情怀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对山水情有独钟。
他以自然山水为题材,描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他的山水诗读来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陶渊明曾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句诗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
他通过登山观海,寻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也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古代文人临水兴叹孔子很早就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水,发出“智者乐水”的感慨。
孔子尚水、乐水,是因为从这水中他看到崇尚的德,水而有德,是孔子每临水必生感慨的主要缘由。
所以《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水是人们生命的源泉,它孕育世上万事万物,滋润哺育,丰富了人们的文化。
水本是无生命,在自然环境和人为的影响下,使它呈现出各种形态,有动态、静态,有雨状、露状,有复杂的感情。
水,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态,给人深刻感染,触景生情,影响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
如明亮洁净的水,令人追述清白,愿望。
水天一色的江湖,广袤无边的大海,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心胸开阔。
凑涌澎湃的水,狂风巨浪、翻江倒海,则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由于水性纯净、平允、坦荡,既有静态,又有易随人意的可塑性、可娱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水也就被用来描写各种精神文化。
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有“近水楼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鸭先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水又跟心胸广阔联系在一起,如“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中国的文人,就在水的氛围中,繁衍生息。
水对于他们,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是精神之源,文化之源。
文人未必都临水,但临水生感叹者,必是文人,他们看到水中的哭与笑、悲与乐、光阴与生命;看到水中的兴旺与衰败,繁荣与没落,看到月映万川,看到远古,看到当下,看到民族之未来。
有水,便有临水者,也便有临水而生之感慨。
水流千万年,临水之感叹,亦会延绵千万年,万代千秋。
长江、黄河、富春江、洞庭湖、西湖、钱塘潮,溪流、山涧等,以及西北之流沙河,东北松花江,西南之金沙江、澜沧江,以及东面之大海,无一不流进文人的视野。
古人山水游记里的寂寞与雅兴
作者:刘波
来源:《闽南风》2012年第12期
高中时学《登泰山记》、《滕王阁序》、《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只觉琅琅上口,并不懂何谓“大家手笔”。
如今毕业后也去旅游了许多地方,再回头看,才发现一篇好的游记是多么的难得,至少要好景色好时机好心境三者配合。
古人条件有限,不能提前查天气,看攻略,只能摸索着去玩,颇有撞运气的意思。
倘若遇上了美景与好天气,就十分珍惜与感激,一定要记下来;倘若去对了地方,但时机不好,也要记下来,给他人一个提醒。
“乘兴而去,尽兴而归”,倒也随意自在。
旅游小品文的高峰当数明朝。
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玩的多,写的也多,可称得上是当时旅游的“骨灰级”写手。
袁宗道游大别山“住山中,饱看二日。
朝则炊烟,暮则返照,浓淡掩映,备注变态”;袁宏道“前后登飞来峰者五,每游一次,辄思作一诗,卒不可得”;袁中道更不得了,游京郊西山,竟能写出十篇,称《西山十记》,辞藻优美,文风清丽,让我辈慨叹帝都变化之大,不得见当时胜景。
古人虽然娱乐活动匮乏,但坐拥着一大片未经破坏的好山水,且怀着一颗天然质朴的心,很容易获得欢喜。
而“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是有一份感恩和好分享的心态,因此纵使传播不便利,看到美景也要记录下来“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既观赏了美景,又不安于只记录景色,总要想写人生道理之类的。
古人的人生哲学,或出世或入世,或虚无或解脱,总脱不了“外物与我”的永恒课题。
而一般有时间游山玩水写文章的文人多是失意的、恬淡的,或隐居或贬谪,看到如此美景,感到自身的渺小,于是把不得之事抛却一旁,尽情享受天地造物的奇妙。
享受之后,自信重回,在文末留个含蓄傲气的疑问句,以表高处不胜寒之意。
比如“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或“微斯人,吾谁与归!”其实人生哲学是早已成形的,只是藉着景色抒发出来而已。
玩既玩了,写也写了,还是不够,古人们还要做一个排名出来,比比三山五岳十大泉水,譬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等等。
这一习惯沿承到现在,成了许多机构牟利的方式,却不知古人这么排名因的也是寂寞——空对着一怀美景无人分享,实在是人生憾事。
写个排名,吸引更多文人雅士来探访,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倘若当时无人知晓,但如果被后人认可,也是一桩流传千古的美事。
明画家李流芳写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而独不宜于游人杂沓之时。
盖不幸与城市密迩,游者皆以附膻逐臭而来,非知登览之趣者也。
”不独虎丘,所有的景点都是“不宜于游人杂沓之时”吧,所以在“附膻逐臭者渐
多”的今日,如果不是藉着山水游记的各类锦绣文章,我们又怎能体会到古人这种寂寞与雅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