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012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初中第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憧憬美好的人生,热
,感受美的力量;步入科学世界,激发求知欲望;聆听亲
,为想象插上神奇的翅膀……此刻,只要你能静下心,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就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共24分)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伫.(zhù)立酝酿.(ràng)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
.藏匿.(nì)御聘.(pìn)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
.堕.落(duò)雏.(chú)形收敛.(liǎn)猝.(zú)然长逝
.玷.(diàn)污泯.(mǐn)灭欹.斜(qī)苦心孤诣.(yì)
.下列各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2分)
.肥硕各得其所慷慨轻飞慢舞()
.倔强班门弄斧磅薄一年之际在于春()
.诀别头晕目眩憔悴获益非浅()
.行乞走投无路弥漫厉厉在目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这支动人的歌声,同学们百听不厌。
、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是决定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参加课外活动的同学比昨天减少了一倍。
、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2分)如果如果你是,何必;
如果你是,何必;
.根据语境,填入下边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
.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B。
我打着青翠的手势走去。
.它打着青翠的手势欢迎我。
D。
每一株树都打着青翠的手势。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①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两句是:, ; ,.
⑥《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
8.综合性学习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市全面启动。
(1)“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
(2)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第二部分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2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
与友期.行:入门不顾.:
10。
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昂首观之 B。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C。
项为之强 D。
使之冲烟飞鸣
11.翻译句子(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2。
两个文段中的孩子,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7题。
(12分)
我们一样爱他们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
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
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
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
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
.。
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
方子儒特别高兴。
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
...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
....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
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
.。
.。
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
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
..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
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
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
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2分)
14.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2分)
15.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
(3分)
有点尴尬→()→()→笑了→()→满怀歉意
16.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方子儒:
年轻人:
17.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2题(12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⑴在气象学上,台风和闪电都属于灾害性天气系统。
世界上每年因受台风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严重。
闪电(雷暴)对人类的威胁,也能使人“谈雷色变”。
2002年夏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场大雷雨,一个炸雷就夺走了8条人命!
⑵在我国每年的5~10月是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袭击的高频季节:这一时期,内陆地区雷电也较多发。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特别是雷暴)。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却能为人类提供(输送)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中等大小的台风,登30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
25%以上。
,如果没有台风
,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地球能量将失去热平衡。
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地球全凭这种能,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加时,大气中的部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
.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
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小时,连世界上最大
78%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闪电时,电流高10万安培,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氨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稀硝酸,并随雨水降至地面与其他物质化合,变成作物可
5亿吨,这5亿吨从
5万个小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闪电对人类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3分)
、文章开头为什么介绍人们对台风与闪电的惧怕心理?(2分)
、第⑻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说其作用。
(3分)
、作者为什么认为“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2分) 、在生活中你看到了有些事物的“另一面"(事物本身好或坏相对的一面)了吗?试举例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3~26题(12分)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
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
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
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
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
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
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
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托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
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的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
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
不断的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剧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
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
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
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
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
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
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
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
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23.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是什么?(2分)
24.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2分)
25.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4分)
26.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
于50字)(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
美,就在我们身边。
27.请以“真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叙述要清楚;③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