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价格竞争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0.61 KB
- 文档页数:2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NO.01,2011
306基于博弈论的价格竞争对策研究
□张爽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摘要:本文利用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来对市场经济的价格竞争作出解释,说明过度的价格竞争会对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并分析了摆脱价格竞争的三项对策-产品差异化、横向并购、成本领先战略,最后提出产品差异化是价格竞争对策中的首选,所达到的均衡对于企业而言是最优的。
关键词: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横向并购;成本领先
一、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价格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
价格竞争是生产经营某一产品的不同企业依靠低廉的价格争取销路、占领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竞争形势或者称之为竞争策略。
价格竞争可以用经济学的博弈理论作出解释,假设在降价前,企业取得的收益相等均为U,为了抢占市场,当某企业A开始降价而其他企业保持价格不变时,降价可以更好地吸引顾客,带来比降价所受损失更多的收益,由此可获得收益增加为U。
;相对于不降价的企业B损失U。
的收益,如果企业B也采取同样的降价策略,那么对于既定市场,双方企业都会因为降价而带来损失,且损失都为U
d(U d<U。
),由此形成的支付矩阵为:
通过比较支付矩阵参数的收益水平可以得出:给定企业A,企业B 选择降价策略占优势,比不降价所得收益较多,同样给定企业B,企业A 的最优策略也是降价策略,因而(降价-降价)构成了一个博弈的纳什均衡(U-Ud,U-Ud)。
随着其他同类企业的竞相降价,最开始降价的企业优势不复存在,并且渐渐转变成劣势,其降价变成了无效策略。
企业的竞相低价竞销行为不仅使自身利益受到伤害,还使整体行业的利益无法保障,最终产生"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减产-失业上升-需求减少-价格再下降"的恶性循环①。
这说明,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尽早从价格竞争中解脱出来,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价格竞争的对策研究
2.1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在一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由于在商品的物理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的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状况。
由博弈论可以分析出,产品同质化必然会引起激烈的价格竞争。
因为买方唯一可以区别产品的特征就是价格,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夺得胜利,保证市场份额,只能采取持续降价的策略,最终的结果是全行业都没有利润。
如果企业着重于产品的差异化程度,顾客对具有特殊性的产品价格敏感度就会降低,这就为企业自主定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具有较高差异化程度的产品会增加买方的依赖度,削弱需求对供应的影响力度,对于企业来说,是在竞争中避免了竞争对手的低价倾销,保证了市场份额。
要做到产品差异化,可以有许多手段,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是在附加某些功能和注意售前售后服务上着重,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品牌效应,品牌会产生一系列功能效应,譬如便利效应、维护效应、价值效应、增值效应和社会效应等。
在市场竞争主体较为繁多的情况下,要想让产品脱颖而出,就要采取名牌战略,走品牌差异化道路;第二是保证质量,企业需要高质量的产品,但还是有一定的"度"的,在一定的生产能力水平和与之相应的消费水平上,买方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有一定的区间,只有在有效质量范围内才有意义,过剩的质量会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市场的不认可,不具有符合现实需求的意义。
2.2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具有竞争关
系的企业间的并购行为。
横向并购是一种竞争者的并购,优势企业与目标公司同属于一个产业部门。
因为实际经济中,大部分产品的生产企业并非两家,而是几十甚至更多,这些企业的行为就是多人博弈,多人博弈不具有针对性,各方自作决定,假定某企业C背叛,其余无从报复,因为大家不知道报复谁以及如何报复。
这种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是横向并购,采取这种办法的目的主要是使市场中的竞争主体数目减少,使市场逼近于两人博弈状态,使社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横向并购具有较强的经济学意义,这种意义就体现在规模经济上,由于同质资本的叠加,也就是生产要素的叠加,生产规模会扩大,资本与管理的结合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一定时期内会出现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总收益增加的规模收益递增的状态。
而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点后,规模收益会受到限制,此时再进一步扩大规模,其收益会发生递减状态。
这主要是因为协调和控制大规模经营的困难增加了,在所有大中型的企业组织中,这种问题都存在。
因此,管理和协调大厂商的困难是造成规模不经济的一个源泉,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形曲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横向并购虽然有益,但是也必须有"度",使并购后的企业成本处于成本曲线的下降状态,达到规模经济。
2.3成本领先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成本领先战略是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成本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从而获得成本优势。
在这种对策下,企业必须积极地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企业如果具备成本领先优势,就可以在博弈中取胜,在积累利润中获得充分的机会。
因此,当企业A成功实行成本领先战略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假设企业A成功地使自身的生产成本降低U1,此时的博弈支付矩阵会产生变化。
通过分析收益矩阵可知,(降价-降价)仍然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虽然还是价格战,但同等情况下企业A可比企业B多获得U
1
的
支付。
当企业A的降价幅度使得U+U
1>U d>U时,企业A仍然盈利,企业B却陷入亏损的境地,此时,企业A又可以通过高利润、高市场份额来继续投资维护其成本领先的地位,长期博弈的结果,即企业B破产,企业A占领市场。
三、价格竞争对策的优劣分析
对于以上三种价格竞争对策,实际上只有产品差异化才是长时间的最优策略,其他两个只能是短时间或者一定规模上的优势。
因为对于横向并购来讲,更多地要强调使企业处于成本曲线的下降状态,达到规模经济,也就是必须有度,过犹不及。
从现实来看,目前未有专门针对横向并购成效的调查分析报告,国内的学者只是从理论上对横向并购的成效做出肯定,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持②。
国外通过对适当数量样本的统计分
2011年01期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NO.01,2011
307
中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李然然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各国经济岌岌可危。
迪拜,依靠金融与房地产捆绑发展的模式缔造出来的辉煌神话,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于2009年11月轰然倒塌。
中国学界迅速掀起"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的热潮,原因是我们与迪拜有着相同的致命隐患,既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因为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俨然成为一个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
所以想要解决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我们就必须从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出发,经过剖析深层的原因才能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指一条明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迪拜房地产泡沫措施析,也得到一些有价值观点,对企业走并购的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没有系统的分析横向并购要达到哪种规模才是适度。
而对于成本领先对策来讲,当企业A 采取成本领先时,由于威胁的存在导致企业B 采取其他战略来应对。
当两个企业同时采取成本领先对策时,这时(降价-降价)仍然是博弈的纳什均衡,相应的收益变成(U-U d +U 1,U-U d +U 1)。
实际上随着降价幅度的变化,这种解决方案同样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双输"结局,可见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并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因此,产品差异化成为对策中的首选,当企业都采取这种非价格差异化战略时,不仅可以避免正面的价格冲突,而且由于其产品特殊性满足了买方不同层次的要求,可以获得溢价报酬U 1。
由于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等原因,当一个企业采取降价策略时,对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影响很小,假设为U 2,U 2远小于U 。
、U d 。
此时给定企业A ,企业B 的最优策略是不降价,对于给定企业B 的情况也如是,因此(不降价-不降价)构成了纳什均衡,此时双方通过非价格策略的竞争,在避免正面冲突的同时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都获得了比最初更大的收益,(U+U 1,U+U 1)
这种均衡对企业而言是最优的。
注释:
①向婷婷.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组织中的价格竞争的经济行
为[J ].商业文化.2007.(6)
②褚淑贞.从博弈论看价格竞争及对策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向婷婷.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组织中的价格竞争的经济行为[J ].商业文化.2007.(6)
[3]褚淑贞.从博弈论看价格竞争及对策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4]李炫锦.博奕论在价格竞争中的应用-从营运面包车车主之间的博奕谈起[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
[5]成中梅,袁晓萍.从博弈论看价格竞争策略[J ].经济论坛.2003.(3)
[6]龚晓瑾,李彬联.从博弈论看我国汽车行业的价格竞争[J ].商业经济研究.2006.(23)
作者简介:张爽(1983-),女,天津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转型经济。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导致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商业银行巨头RBS 等欧洲大型银行纷纷国有化。
2008年这场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无论是强大的欧美还是奢华的迪拜,无一幸免。
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美国、欧盟和日本都陷入大衰退时期,而中国凭借着一系列积极措施保持了8%的经济增长率,撑起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旗,而成就这个数字的正是中国的房地产业。
①足以说明我们与迪拜有着相同的致命隐患: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房地产。
一、中国房地产行业现状
2003年6月13日,为了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业务管理的通知》(史称"央行121文件"),这是一个有关紧缩房贷的新规定,但是在各方面势力的强烈反对下,121文件仅发布两个多月,央行又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史称"18号文件"),自此之后,中国房价开始了它的一路狂
奔。
而且,房价的飙升在一、二、三线城市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
[1]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二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南京、武汉、成都、苏州、大连、厦门、西安、长沙、宁波、沈阳、福州、青岛、济南、合肥、太原、石家庄、中山;三线城市包括环山、无锡、东莞、珠
海、惠州、三亚。
[2]近年来公众一直被大城市的高房价牵动着试听,而就在我们集中注意力炮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时,二线城市也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黑马"的姿态闯入了公众的视线。
青岛作为海滨城市和旅游城市,房价的急剧攀升在众多二线城市中非常典型。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中国房价的非常态增长便显而易见。
位于海尔路与长沙路交汇处的竹韵山色,是一个全封闭的高品质中型社区,占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是城建地产推出的"山色"系列又一精品项目。
2009年2月12日春季竹韵山色一期开盘,起价6180元/平方米。
2010年5月20日竹韵山色二期已获预售许可证,
但还未开盘销售,价格已经公布。
多层的3号7号楼在售,户型以90平套二、116平套三为主,起价13800元/平方米;高层户型以90平套二、70
平套一为主,起价12000元/平方米。
仅仅一年之隔,房价就翻了一倍。
[3]在过去的2009年青岛房地产创造了多个"之最",全年卖出86354套住房,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土地出让数量、总价,都创下了10年之最。
房价更是创下历年之最,已经达到一线城市水平。
在2010年新出台的房价最不合理城市中,青岛位居第七名。
外来人口的增加以及跨海大桥使得红岛、黄岛、青岛的联通,预期青岛的房价会更进一步上涨。
据此,许多经济学家称:中国房地产行业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泡沫,尤其是几个典型的一线城市,包括部分二线城市,甚至部分拥有独特稀缺能源的三线城市。
二、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
通过学者们对美国、日本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比较分析,各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主要有政府宏观调控失误、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等。
中国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也存在复杂的原因。
(一)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
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例,这个指标可以反映整体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
在大国的房地产历史上,美国在1950年出现过6.98%的最高比例,然后一路小幅波动,直到1991年从3.42%开始,一路上扬至2005年的6.2%,随后发生了次贷危机。
而日本在70年代中期由最高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