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992.06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5期
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5058作者简介:李凌锐(1985-),女,汉族,四川广元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病理妊娠。
*通讯作者:杨洁,E -mail :383871471@.
Placent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nd its influence on pregnancy outcome
LI Lingrui,YANG Jie *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chuan,Tongchuan 727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lacent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on pregnancy outcome.Methods A total of 100cases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to March 2020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100cases of non-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deliver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fter delivery,the placenta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fixed and sent to the pathology department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lacental membranes,the degree of chorioamnioniti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s of chorioamnionitis,increased syncytial nodule,placental infarction and villous 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proportio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grade Ⅲchorioamnion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placenta and membranes of pregnant women,and it can induce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the later stag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losely monitor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In prenatal period,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lacenta and fetal membrane can be monitored with the help of pathological sections to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KEYWORDS: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lacent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egnancy outcome
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李凌锐,杨洁
*
(铜川市人民医院,陕西铜川,727100)
摘要:目的研究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分析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20
年3月接收的10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内于我院分娩的100例非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
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胎盘进行统一固定处理,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比较两组产妇的胎盘胎膜病理变化情况、绒毛膜羊膜炎程度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合体结节增多、胎盘梗死及绒毛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Ⅲ级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胎膜早破会导致产妇胎盘胎膜出现显著的病理改变,并且后期会诱发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在临床诊治中需对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密切监测,在产前可借助病理组织切片重点监测其胎盘胎膜病理改变情况,以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胎膜早破;胎盘病理特征;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4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1)05-0161-03
优生优育
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在临产前胎膜出现破裂,孕妇胎膜破裂会导致胎盘出现病理性变化。
据流行病学报道,我国胎膜早破发生率一般在25%左右。
胎盘结构健康,是确保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根本,因此若胎盘出现病理性变化,极易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发生[1]。
临床研究证实,宫颈内口松弛、创伤、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胎膜早破。
调查发现,胎膜早破属于围生期常见并发症类型,胎膜早破会诱发早产,也会增加宫内感染率[2]。
可见,研究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分析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可帮助临床
工作人员提前分析妊娠结局,及时作出合理应对措施。
本研究据此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00例
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内于我院分娩的非胎膜早破产妇100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初产妇66例,经产妇34例;年龄22~43岁,平均(32.50±9.45)岁;体质量指数
161--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5期
表1
两组产妇胎盘胎膜病理变化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绒毛膜羊膜炎合体结节增多
胎盘梗死绒毛间质纤维化
观察组10065/65.030/30.025/25.040/40.0对照组10012/12.06/6.0
3/3.0
7/7.0χ2/P
―
59.3179/<0.05
21.8312/<0.0520.0997/<0.05
30.2897/<0.05
表2
两组产妇的绒毛膜羊膜炎程度比较(n/%)
组别例数Ⅰ级Ⅱ级Ⅲ级慢性炎症改变
观察组6533/50.810/15.417/26.25/7.7对照组127/58.34/33.3
0/0.0
1/8.3χ2/P
―
0.2322/>0.05
2.1937/>0.054.0277/<0.05
0.9872/>0.05
表猿
两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胎儿
窘迫新生儿感染产褥期感染新生儿室息围生儿死亡总发生率观察组1005/5.03/3.03/3.02/2.01/1.014.0对照组1002/2.01/1.01/1.01/1.00/0.0 5.0χ2/P
―
―
―
―
―
―
4.7107/<0.05
25.0~29.5kg/m 2,平均(27.25±1.00)kg/m 2;孕周33.5~41.0
周,平均(39.40±2.02)周;足月产76例,早产14例,延期分娩10例。
对照组初产妇58例,经产妇42例;年龄22~44岁,平均(32.69±9.85)岁;体质量指数25.5~29.5kg/m 2
,平均(27.55±1.15)kg/m 2;孕周34~41周,平均(39.69±2.15)周;足月产80例,早产15例,延期分娩5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同意本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①单胎生产产妇,在本院有完整的档案,产检资料完整;②产检次数≥5次;③无异常产史;④不存在家族遗传疾病史;⑤无原发性糖尿病、高血压病史;⑥未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②合并存在严重贫血;③心血管系统重大病变;④认知障碍;⑤合并内分泌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⑥精神状况异常[3]。
1.2方法
两组产妇入产房分娩后,取出胎盘组织并将其置入福
尔马林溶液(10%)中浸泡,之后送检。
取5片胎盘组织,用石蜡包埋处理,后将包埋后的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5μm 薄片,给予HE 染色处理。
蒸馏水处理切片后,用苏
木精水溶液染色,数分钟后借助纯酒精进行脱水处理,借助二甲苯确保切片透明。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产妇胎盘胎膜病理变化(绒毛膜羊膜炎、
合体结节增多、胎盘梗死、绒毛间质纤维化)情况,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2)比较两组产妇的绒毛膜羊膜炎程度。
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绒毛膜羊膜炎程度分为Ⅰ级(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且分散,<10个/高倍视野,大部分局限在绒毛板下的纤维蛋白沉积物中)、Ⅱ级(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增加,10~30个/高倍视野,在绒毛膜组织、绒毛板组织中呈现扩散分布)、Ⅲ级(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在绒毛膜,>30个/高倍视野,已达羊膜)及慢性炎症改变(绒毛膜及羊膜中以淋巴细
胞及浆细胞浸润为主)[4]。
(3)比较两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妊娠不良结局判定标准:胎儿窘迫为胎心率异常,胎心监护后期出现重度减速;新生儿感染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且伴有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症状共同存在;产褥期感染为新生儿分娩24h 后产妇体温已超过38℃,伴有恶露和异味,血象升高,子宫体压痛明显;新生儿室息为娩出后1min 内新生儿Apgar 评分不足7分[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胎盘胎膜病理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合体结节增多、胎盘梗死及
绒毛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表1)。
2.2两组产妇的绒毛膜羊膜炎程度比较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Ⅲ级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2.3两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3讨论
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改变的主要类型即胎盘胎膜感染。
资料显示,胎膜早破胎盘病理改变内含胎盘胎膜感
染、纤维化蛋白沉积、胎盘钙化等,且胎膜早破超过12h 的产妇,胎盘病理改变以感染最为多见,其引发的新生儿并发症达到22%,且并发症发生率随着破膜后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升高[6]。
但在病理结果未明确之前,胎膜早破中胎盘感染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多数产妇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7]。
本研究中,观察组中胎盘胎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改变者5例,而产后产褥感染仅发生3例,证实了以上观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被广泛使用,致使具有典型症状的胎盘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以亚临床状态为主要表现的胎盘胎膜感染病理改变仍持续升高。
胎盘绒毛羊膜炎是判定产褥感染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胎膜早破产妇开展胎盘病理检查时需确定其是否存在产褥感染,若胎盘病检提示感染,则需密切关注,定期诊治[8]。
胎膜早破产妇的重要病理改变即缺氧代偿反应。
调查发现,胎膜早破产妇多同时伴有胎盘缺血缺氧,极易诱发绒毛病理改变,以绒毛间质及绒毛滋养细胞异常为临床主要表现。
绒毛表面存在大量合体滋养细胞,合体细胞结节的形成标志着胎盘成熟。
机体在低氧环境下,绒毛会增生,致使合体细胞形成,修复受损合体细胞层并增多合体细胞
(下转第165页)
162--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5期
结节,进而导致胎膜早破胎盘病理变化出现。
同时,在低氧环境下,较多的合体细胞结节形成,会减少血管合体细胞,对胎盘气血交换产生阻碍,致使胎盘血氧供应减少,同样促使胎盘发生病理改变,例如最常见的绒毛纤维素样坏死等。
若以上病变过于严重,极易造成代偿失效,引发妊娠不良结局[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合体结节增多、胎盘梗死及绒毛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胎膜早破产妇更易发生胎盘病理改变。
研究显示,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改变的出现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胎膜早破产妇在胎盘病理改变的影响下,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等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增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与该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胎膜早破产妇更易出现妊娠不良结局,影响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胎膜早破会导致产妇胎盘胎膜出现显著的病理改变,并且后期会诱发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在临床诊治中需对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密切监测,在产前可借助病理组织切片重点监测其胎盘胎膜病理改变情况,以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卢丹,陈丹丹,王倩,等.TRAF6/MST4在未足月胎膜早破胎盘组织
中的表达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8):593-597.
[2]余静.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HCA 与无HCA 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
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9):1368-1370.
[3]龚梦,黄琴,张露,等.6例双绒双胎妊娠中期选择性减胎后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9,38(5):
389-392.
[4]王雪飞.胎膜早破及胎盘病理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5]邹薇薇,纪冬梅,徐千花,等.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9,40(12):1315-1318.
[6]周丽佳,陆月梅.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破膜后不同时机引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10):39-42.
[7]廖丽君,聂丽菊.未足月胎膜早破影响因素及不同孕周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疗的妊娠结局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8-11.
[8]孙自红,杨金旭,王君华,等.胎膜早破产妇产褥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
(5):742-746.
[9]钱云英,蔡奚梅,钱桂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13(6):491-495.
[10]金昱,安洪宾.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
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4):87-88.
(上接第162页)
于其康复训练。
以往,临床上针对出院患者主要是在患者出院当天进行健康指导,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但护理方案对患者出院后的关注度不足,导致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效果欠佳。
我院2018年12月开始构建延续护理平台,于2019年7月正式在康复医学科开展以微信平台为主的延续护理。
延续护理是从院内护理向院外进行延伸后形成的一种连贯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不仅在空间维度上对护理措施进
行了延伸,出院后定期上门访视患者或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工具,可对患者实施连贯性的院内-院外健康指导,还在时间维度上对护理措施进行了延伸,其护理覆盖范围更广,可更加全面、更加连贯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7]。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媒介的延续护理可有效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健康素养。
这主要是因为延续护理利用微信作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在出院后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指导,通过微信干预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从而实现对患者出院后的宣教工作,进一步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增强其健康素养。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的FMA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信息化管理平台延续护理可促使患者患侧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媒介的延续护理增强了患者的健康素养,确保康复训练落实到位,使患者坚持完成康复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由患者家属进行协助,可确保康复训练措施落实到位,利用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锻炼,从而增强其肢体功能,再利用微信小程序为患者生成并实时更新康复档案,根据康复档案给予患者科学的康复建议,从而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有效减轻患侧肢体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构建延续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有利于减轻肢体功能障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燕玲.脑卒中延续护理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构建及应用[J].护理学报,2019,26(19):50-52.
[2]袁宝华,陈彩凤,刘秀峰,等.配偶同步回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与健康素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9):
150-152.
[3]卫方红.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183-184.
[4]周建梅,陈祢,王宝兰,等.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影响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39(8):1062-1064.[5]田文娟,梁慧萍.康复护理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4):169-
170.
[6]鲍海琴,万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7):1925-1928.[7]周结霞,钱璐,娄勍,等.以微信为载体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作用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7):149-15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