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沥青混合料面层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噪音小、开放交通快等优点,是现在公路工程施工路面面层普遍使用的材料,但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只有严格的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沥青路面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优点,保证路面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笔者主要对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一下系统的阐述。
标签: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工艺控制;质量控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公路建设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来讲,我国的公路建设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公路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密不可分。
经济的发展为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个是间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沥青混合料作为当下公路面层普遍使用的材料,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表面平整、振动小、行车舒适性高等,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注重对施工工序的过程控制,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非常复杂,涉及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碾压、接缝处理等环节。
文章主要对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业内人士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施工前准备
路基和基层的平整度与沥青面层紧密相关,因此,对于基层的准备工作要非常严格并应该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正式摊铺前,要将下承层清扫干净,泥块等杂质和松散的其他材料不得留在下承层表面,如果局部基层高程略低于其设计高程,不得进行薄层贴补。
使下承层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
熨平板的预热:每次摊铺前,须对熨平板进行预热,由于100℃以上的沥青混合料遇到70℃以下的熨平板底面,混合料将会粘在熨平板底上,造成摊铺过程中拉裂摊铺层表面,形成沟槽和裂纹,影响平整度。
每次摊铺前,对熨平板进行预热,对熨平板加热的火力不宜过猛,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间断式加热,最终温度不小于100℃。
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一般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混合料的拌合时间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施工效率,对于混合料的拌合要求,以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必须要符合出厂温度的要求,混合料应该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者严重的粗细骨料离析现象。
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经对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产生影响时不得使用,已经铺筑在路面上的混
合料应该予以铲除。
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一般采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在装料前,应该将车厢清扫干净,为了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的黏结,需要在车厢的侧板和底板涂一层隔离剂或者油与水为3:1的油水混合液,但是车厢底板不能积聚余液。
为了减少在装料过程中粗细集料离析,自卸车每装一斗混合料应该将车辆挪动一个位置,运料车应该有保温和防雨措施,如遇可能引起降温、污染、雨淋、运输时,应用篷布等覆盖。
4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4.1 为了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贴在受料斗内,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隔离剂或者油水混合液。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根据摊铺宽度,最好采用两台以上的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重叠宽度为5-15cm,并应该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4.2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3m/min 的范围内。
当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及时消除。
4.3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摊铺。
4.4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
为减少摊铺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
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5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5.1 根据试验段的情况,确定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者振动压路机的合理组合方式以及碾压步骤,压路机的数量应该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和摊铺机的速度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厚度不宜大于10cm,压路机应该缓慢均匀的进行碾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5.2 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该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坡道上以及超高段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
复压应该紧跟在初压后进行,不得随意停顿。
碾压段总长度不超过80m。
5.3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总质量不小于25t。
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
破碎。
相邻碾压带宜重叠100~200mm。
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轮宽,并不应小于200mm。
5.4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6 沥青混合料的接缝处理
路面的接缝处理主要是指每天的施工缝的处理,也包括由于特殊原因引起的摊铺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的接缝的处理,在当天摊铺完成后,要将压实度和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尚未冷却的混合料,垂直切除,与下次摊铺时成平缝连接,在第二天摊铺前,在端面切口处涂刷沥青乳液或乳化沥青,以前一天摊铺的平面作为基准面进行摊铺,并按照规范规定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从而降低由于接缝不平整引起的路面平整度差。
7 结束语
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必须依靠优质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来进行操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控制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混合料的拌合、运输、到摊铺再到碾压、接缝施工等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控,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及压实度,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从而使铺筑的沥青面层坚实、耐久、平整、稳定,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顺畅的交通条件,这也是评价沥青路面性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守强,张其禄,任宪富.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2]张新朝,马建永.浅谈沥青混凝土施工接缝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胡伟征.沥青混凝土施工接缝处理施工工艺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
[4]董秀茹.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混合料离析现象成因及解决办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
[5]栗振锋,李素梅.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6]温忠兰.浅谈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平整度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