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教案《蚯蚓的日记》
- 格式:docx
- 大小:12.43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教案《蚯蚓的日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蚯蚓的日记》,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让幼儿了解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关注蚯蚓的生活环境,理解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幼儿通过观察蚯蚓,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学准备
1.绘本《蚯蚓的日记》
2.蚯蚓图片、模型
3.土壤样本
4.画笔、颜料、纸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蚯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生物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蚯蚓的了解。
(二)绘本阅读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蚯蚓的日记》,引导幼儿关注蚯蚓的生活细节。
2.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蚯蚓喜欢吃什么?”“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3.阅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三)蚯蚓知识讲解
1.教师简要介绍蚯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在土壤中的作用。
2.教师出示土壤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土壤中的蚯蚓,并讲解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状态。
(四)观察与表达
1.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土壤中的蚯蚓,引导幼儿关注蚯蚓的生活环境。
2.邀请幼儿回到教室,用画笔和颜料表达他们对蚯蚓的观察和感受。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和绘画作品。
六、教学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农田或公园,观察土壤中的蚯蚓。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家庭科学活动,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七、教学反思
2.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蚯蚓的生活
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让幼儿意识到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教师展示蚯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大家来看看,这个小动物身体长长的,环节分明,猜猜它是什么?对,这就是蚯蚓。
你们知道蚯蚓有哪些秘密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蚯蚓的日记》,看看里面藏着哪些有趣的故事。
”
2.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蚯蚓在土里是怎么样爬来爬去的呢?它吃什么食物呢?”引导孩子们通过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发现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1.教师拿出土壤样本,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状态:“大家看看,蚯蚓在土壤里是不是就像在游泳一样?它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蚯蚓是土壤的好朋友,它们能够帮助土壤变得更加松软,让植物生长得更好。
”
2.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对话:“小明,你说蚯蚓在土壤里工作,那它是怎样工作的呢?是的,蚯蚓会挖洞,这样可以让空气和水分更容易进入土壤,对植物生长很有帮助。
”
教学过程补充:
(二)绘本阅读
教师读蚯蚓的日记中的一段:“三月二十日,今天我差点被一只鸟吃掉。
但要不是我在土里挖的洞,那只鸟可能就抓到我了。
”读完这段后,教师问:“你们想想看,蚯蚓挖洞除了让它自己安全,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处呢?”
孩子们思考后,教师继续引导:“对了,挖洞还能帮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
(四)观察与表达
教师带领孩子们户外活动时,可以这样引导观察:“大家找找看,这里的土壤里有没有蚯蚓?它们在忙些什么呢?”
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们表达:“好,现在请大家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把你们看到的蚯蚓画下来,也可以画上你们想象的蚯蚓在土壤里的情景。
”
教师鼓励孩子们发言:“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这些小卫士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参与感和成就感。
2.注意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反应,对于胆怯或不太愿意参与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创造一个温馨、包容的学习氛围。
3.注意结合实物和直观教具,如蚯蚓模型、土壤样本等,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注意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