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670.97 KB
- 文档页数:2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
自然分娩的影响
彭菊生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咸宁437000)
查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65~90分)和不满意(<65分)三个等级,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
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
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2组护理前后头晕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护理
前,2组患者1个月头晕发生次数、头晕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1个月头晕发生次数、头晕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
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
表3。
3讨论
脑供血不足即短暂性脑缺血,该病的发生与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有紧密关系[3],可引发头晕等症状,且易反复发生,使得患者生理、心理均受到严重影响[4]。
常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但是,该护理不全面、系统,效果并不理想[5]。
全面护理干预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护理服务,能有效满足患者心理、生理需要[6]。
全面护理干预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予以患者不同指导,护理内容更丰富,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1个月头晕发生次数、头晕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
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
总之,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减少患者头晕发生频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严红梅.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23(10):114-115.
[2]尹红.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应用[J/CD].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2(67):232.[3]马娜,王彩虹,牛枫,等.探讨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
预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刊),2014,8(6):283.
[4]周大淑.探讨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
伤残医学,2014,19(12):38-39.
[5]曾从从.探讨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策[J].医学
信息,2016,29(14):220-221.
[6]朴英爱.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探析[J].中外
女性健康研究,2015,21(16):116、139.
(收稿日期:2018-04-17)
作者简介:彭菊生,女,大专,主管护师。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x ±s ,分)
组别例数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98.73±1.22 4.10±0.568.51±1.67 3.85±0.87对照组49
8.75±1.07 6.22±0.938.65±1.53 5.62±1.10t 0.0913.670.438.83P
>0.05
<0.05
>0.05
<0.05
表22组患者护理前后头晕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比较(x ±s )
组别例数1个月头晕发生次数(次)头晕持续时间(min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9 5.98±1.33 1.26±0.7511.52±2.69 3.21±1.73对照组49
5.72±1.28 3.45±1.0111.98±2.24
7.66±1.53t 0.9912.190.9213.49P
>0.05
<0.05
>0.05
<0.05
表3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组别例数非常满意
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49407247(95.92)对照组49
28
12
9
40(81.63)χ2 5.02P
<0.05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
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
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31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产妇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焦虑评分与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选择自然分娩
的产妇比对照组多,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不仅能提高自然
分娩率,还能降低产妇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建议临床应用与推
广。
【关键词】护理新模式产科自然分娩影响
DOI :10.19435/j.1672-1721.2018.21.020
产科护理模式与母婴安全及产科护理的质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1],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以医护人员为主,对产妇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限制,从而致使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不足[2]。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
治的6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31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9.36±1.25)岁;孕周35周~43周,平均(38.22±0.54)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12例。
研究组32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21岁,
护理与临床
平均年龄(29.12±1.06)岁;孕周37周~42周,平均(38.15±0.46)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9例。
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产妇入院后由产科医师对其进行检查,对产妇的生理状况进行观察,每日测量血压、胎心,进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入院宣教在产妇入院后对其进行分娩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首先向产妇介绍医院、病房的环境及相关护士等情况,以消除产妇的陌生感。
之后发放分娩相关知识的小册子,促使产妇了解分娩方式与具体的产程情况。
同时,指导产妇加强产前运动,注意饮食,以满足自然分娩的需要。
1.2.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与产妇进行积极沟通,针对产妇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以缓解产妇的负性心理。
同时,还应对家属实施心理辅导,促使其多支持、鼓励产妇,促使产妇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分娩,避免发生宫缩乏力等现象。
1.2.3肌肤抚触护理当产妇存在宫缩疼痛时,医护人员应对产妇的耻骨至剑突联合处实施来回抚触,并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对呼吸节奏进行掌握;在宫缩间歇期,抚触产妇的全身肌肉,促使肌肉放松,提高其痛阀。
1.2.4音乐疗法分娩时播放柔和的音乐,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同时,轻柔的音乐能抚慰产妇的焦躁情绪,促使其心情愉悦,从而减轻痛感,缓解劳累,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1.2.5家属陪产在产妇分娩时,应选择一位家属进行陪产,以增加产妇的安全感,降低其分娩时的紧张感,防止发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促进阴道分娩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焦虑评分及疼痛程度。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产妇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定,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的焦虑越严重。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总分为10分,分值越低,表明产妇的疼痛越轻。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分娩方式比较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2组焦虑与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产妇的焦虑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分娩是指胎儿与母体分离,作为新的个体独立存在的过程,产妇与家属的知识结构及主观意愿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起到直接影响[3,4]。
产科护理新模式主要以Orem护理模式及Roy 适应模式为理论指导,护理服务的对象从产妇扩展到产妇的家庭,将常规护理工作与产妇的情感、文化、精神等个体特征进行结合,创建温馨的分娩环境,进行选择性镇痛与陪伴分娩等个体化护理,促使产妇感受到人文关怀,降低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5-8]。
此外,该护理模式通过详细地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与自然分娩的优势,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增强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缓解产妇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9]。
在产妇分娩时,通过播放柔和的音乐,能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促使其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从而提高产妇的满意度[10]。
本文给予研究组产妇产科护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7.74%,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焦虑与疼痛评分分别为(38.26±1.12)分、(5.51±0.43)分,研究组产妇的焦虑与疼痛评分分别为(21.32±1.16)分、(2.43±0.3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新模式不仅能提高自然分娩率,还能降低产妇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国茹.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
2016,38(11):1754-1756.
[2]江萍,凌劼慧,赵伟萍,等.产科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
杂志,2016,20(12):206-208.
[3]秦春香,丁四清,向亚利,等.基于博弈论的团队绩效考核模式在产
科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8):57-60. [4]邓菊芳.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5,41(19):2320-2321.
[5]李圣洁,熊振芳,李琳,等.3D虚拟展示技术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
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27):3412-3413.
[6]黄奕,陈利敏,林意.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影响
的临床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1):37-40.
[7]程丽楠,崔文香,崔英善.循证护理对中国自然分娩产妇产程结局
干预效果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3):288-291. [8]顾红.拉玛泽减痛法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对母婴转归的影响[J].中
国医药导报,2015,12(11):97-100.
[9]梁银珠,李淑柳,胡春柳.国际产科管理及服务模式对降低剖宫产
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904-906.
[10]张芳娣,唐英,卯姗姗.综合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
效果[J].西部中医药,2016,29(3):120-122.
(收稿日期:2018-04-07)
表12组分娩方式比较例(%)
组别例数自然分娩剖宫产对照组3120(67.74)10(32.26)
研究组3230(93.75)2(6.25)χ2 6.91
P<0.05
表22组焦虑与疼痛评分比较(x±s,分)
组别例数焦虑评分疼痛评分
对照组3138.26±1.12 5.51±0.43
研究组3221.32±1.16 2.43±0.37
t24.9611.87
P<0.05<0.05
护理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