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周考五
- 格式:docx
- 大小:31.96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考(五)
(总分:60分,完成时间:40分钟)
姓名:班级:学号:分数:
一、基础检测(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
A.虐.待(nüè)怅.然(chànɡ)污涩.(sè)怪诞.不经(dàn)
B.鹦.鹉(yīnɡ)惩.戒(chěng)怂.恿(sǒnɡ)神采奕.奕(yì)
C.蜷.伏(quán)嗔.怪(chēn)柠.檬(línɡ)大相径.庭(jìnɡ)
D.哺.乳(bǔ)叮.嘱(dīn)羞怯.(qiè)敛.翼俯冲(liǎn)
【解析】B惩.戒(chénɡ);C柠.檬(nínɡ);D叮.嘱(dīnɡ)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 )
A.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B.我没有判断明白,便枉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C.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D.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解析】A安详;B妄下断语;D余晖
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
A.已经70岁的他依然神采奕奕
....,在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了一个多小时。
B.王明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期中考试竟然刚刚及格,真是怪诞不经
....。
C.北京的四合院与安徽徽派居民建筑格局和风格大相径庭
....,这体现了南北方建筑理念的不同。
D.围绕建国70周年,一系列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活动陆续展开,汇为普天同庆
....的文化盛典。
【解析】B“怪诞不经”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萌萌这次考试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原因是他平时不够踏实造成的。
B.我们应该接受的大家的意见,改进平时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解析】A句式杂糅;B“改进”与“缺点和错误”搭配不当;D缺主语。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 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B.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C. 恐前后受敌.敌:敌人
D.顾.野有麦场顾:看,视
【解析】C项“敌”,名作动,攻击。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是( D )
A.以.刀劈狼首可以.为师矣
B.其一犬坐于.前于.我如浮云
C.两狼之.并驱如故下车引之.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
【解析】A项的“以”,用/凭借;B项的“于”,在/对于; C项的“之”,主谓间消独/代元方;D项的“而”,都表转折。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A.狼也太聪明了,可是立刻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B.狼也太狡猾了,然后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变化多端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C.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D.狼也太聪明了,可是立刻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变化多端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解析】落实“黠”、“顷刻”、“变诈”的意思。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本文是一篇短小生动的寓言故事,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语言简练而生动,如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
B.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C.屠户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
一是怯懦,这主要是最初的“投以骨”;在狼“并驱如故”后,屠户清醒过来,“弛担持刀”“暴起”杀狼,最后根除狼患,表现了他的勇敢、机智。
D.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如“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
【解析】B,第三段是表现的是屠户在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而第四段才是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三、默写(每空1分,共8分)
9.按要求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3)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名著阅读(2分)
却说那A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挪,脱不得我手。
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
你莫弄神通!”行者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竞?”A道:“不争竞,我肯善自饶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颗活树如何?”A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行者道:“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A谅他走不脱,即命解放了三藏、八戒、沙僧。
10.选段中的A是《西游记》中的哪一位人物?从选文可以看出孙行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答案】A指的是镇元大仙(1分)。
孙悟空是一个自信,有能力(0.5分);有情有义,时刻把别人的安危放在心上的人(0.5分)。
从“A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可知,A指的是镇元大仙。
从“若要树活,有甚疑难”可知,孙悟空是一个自信,有能力的人;从“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可知孙悟空有情有义,时刻把别人的安危放在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画糖人
①迂回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墨绿的青苔,那凹凸不平的褶皱就像是老树身上脱落的树皮,长在岁月的光辉里,却注定要在岁月里去尽光华,在喧嚣中被掩盖真容。
②多年以前,在那段泛黄的时光里,老人的小摊就在其中。
秋日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叶在白色的大理石板上、琥珀色的糖人上缓缓流过,暖暖的,甜甜的。
此起彼伏的吆喝,噼噼啪啪的煎油声,一路的葱蒜香儿,混合着空气里的桂花香,让老人的小摊显得格外宁静。
③老人是一个画糖人。
只见他用一把精致的小铜勺舀上些许熔化的糖稀,透着四季的花香,香气四溢,他一手拿着竹签,一手拿着勺子,双手在白色的“画”板上翻飞舞动,细腻的糖稀随着他的手势勾勒出一个个灵动的形象,凤凰、青龙、白驹就这样从他指缝间倾泻而出。
待到轻咬一口,确实不同于普通糖稀的香甜润滑,隐隐间又是秋日里安宁、恬淡的美好。
一经询问,方知糖稀里藏着桂花和西柚混合的花酱。
④在旁人看来,老人不过是一个穿着布衣、无所事事的老头罢了,我却偏爱老人的小摊。
在喧闹的小巷中,老人的小摊毫不招摇,朴素而又安宁。
小摊身后的那棵大树也如老人那样静静地守候着,披着午后的光晕,拼着清风中淡淡的甜味儿。
时常去老人的小摊,坐在一旁不语,静静地听老人跟我讲述每一个糖人背后的故事,而那故事又是如此流畅鲜活,仿佛就融在他的血液里,生长在他的灵魂里,从未逝去。
偶然间,又听老人说起自己世代都以画糖为生,早些年,糖人的手艺很受欢迎,每每出现在大街小巷中时,都会引来一群孩子和青年。
只是如今的糖人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清香细腻,更多的是掺杂了香精的粗糙和腻味儿,于是糖人也渐渐退出了江湖。
末了,在老人递来一支糖人的同时,也会递上一杯柠檬水,还总不忘叮嘱句:“柠檬水可以解腻助消化,别忘了喝。
”抬头,对上那一双柔和宁静的眼晴,我有点失神,却又莫名安心
..。
⑤每每来到小摊边,我都会惊讶于老人加些许花酱的匠心,感动于老人为每支糖人加一杯柠檬水的细腻,恍惚于老人身上的质朴无华,回味他多年以来的执着追求——坚守着一个小摊,坚持做最质朴的画糖人。
⑥时光一纵,又是几个春秋。
还是那悠长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只是那墨绿的青苔似乎淡了一点。
我悄悄地走着想去嗅一嗅曾经留在我脑海中的桂花香,寻找那香甜的糖人,却一路无果。
沿路的吆喝声已经散去,那一个个朴素的小摊已经被车棚小店代替。
小巷尽头大树底下,空荡荡的,老人的小摊已经不知去向何处。
3
⑦复旦名师陈果在《好的孤独》中写道:“即使在最平淡而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感并享受快乐。
”而我认为即使在最平凡而陌生的人身上,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好的品质如那个画糖老人。
我们都在时间的洪流中,走不出去,也回不来,吾生须臾,了无痕迹,能留下的唯有那一种精神。
⑧小巷深处,大树上,墨绿的叶子漏下几点细碎的阳光,映在长着青苔的老石板上,而树下的画糖人已经不知去向。
11.阅读第④段,请简要概括“我却偏爱老人的小摊”的原因。
(3分)
①老人的小摊毫不招摇,朴素而又安宁(1分)。
②喜欢听老人讲述每一个糖人背后的的故事(1分)。
③老人为每枝糖人加一杯柠檬水的细腻(1分)。
12.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①他一手拿着竹签,一手拿着勺子,双手在白色的“画”板上翻飞舞动,细腻的糖稀随着他的手势勾勒出一个个灵动的形象,凤凰、青龙、白驹就这样从他指缝间倾泻而出。
(赏析该句)(2分)
动作描写(1分),用一系列连贯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动作的熟练,表现了他的技艺高超(1分)。
②抬头,对上那一双柔和宁静的眼晴,我有点失神,却又莫名安心
..。
(解释加点字的含义)(3分)
“安心”是“放心”的意思(1分)。
写出老人做的糖人清香细腻,让人放心(1分)。
老人给顾客递一杯柠檬水让人感到温暖、体贴(1分)。
13.第⑦段中说“而我认为即使在最平凡而陌生的人身上,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好的品质如那个画糖老人。
”阅读全文,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画糖老人的形象特点。
(6分)
①质朴真诚②安宁恬淡③执著④技艺高超(各1分,答出3点即可,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4.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①表达了作者对画糖老人优秀品质的赞美(1分),对老人一样美好品质逝去的怀念、追忆(1分),③对匠心精神缺失的感叹(2分)。
六、语言运用(8分)
15.近年来,中华大地刮起一阵文化风:原创文学、经典文化……请你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完成下列试题。
(1)阅读下面材料,请简要概括“原创文学”有哪些特点。
(4分)
为了改变我国文学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我国原创文学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原创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经典。
原创文学提倡在天地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天地颜色、寻常物事、春酒晚松,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一颗平常心的投射。
原创文学的精髓在于体现人文情怀,这源于文学的内在需要。
答:①现状薄弱;②追求卓越;③提倡万物与日常之美;④体现人文情怀。
(2)请在下面横线序号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内容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4分)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①,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然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文本经典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
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
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答:①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传承文化传统。
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