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9.31 KB
- 文档页数:8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2.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3.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4.病毒: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5.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2.细胞外被:又称糖萼,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寡糖链,是膜正常的结构组分,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4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表及体内各种腔道和腺体上皮细胞之间。
是指相邻细胞质膜直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阻止溶液中的分子特别是大分子沿着细胞间的缝隙渗入体内,维持细胞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5.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最普遍的细胞连接,是在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建立的有孔道的连接结构,允许无机离子及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从中通过,从而沟通细胞达到代谢与功能的统一。
6.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表面分子,多为糖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近代物理学、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乃至分子水平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属于普通生物学的范畴。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提出,其基本内容为:(l)所有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命类型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非细胞生命体现其生命存在的重要平台。
原生质构成生命机体的原始生命物质。
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由于分子量巨大、分子结构复杂并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故称生物大分子。
核酶(ribozyme)具有酶活性的RNA,参与RNA的剪接过程酶(enzyme)是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二硫键的位置和数目。
二级结构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间形成氢键;阿拉法螺旋、贝塔片层、三股螺旋;球状蛋白和纤维状蛋白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侧链非共价键或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氢键、离子键、疏水键等);具有生物学活性四级结构是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一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结构更为复杂;每个独立的三级结构成为功能亚基(亚单位);亚单位间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单位膜:电镜下,生物膜呈“两暗夹一明” 的形态结构。
细胞膜是围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又称外膜,在电镜下表现为单位膜结构。
内在膜蛋白又称穿膜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通过疏水性氨基酸部分,直接与膜脂的疏水区相互作用而不同程度嵌入膜内。
外在膜蛋白又称周边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完全位于脂双层之外,通过非共价键等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膜镶嵌蛋白的亲水部分相互作用而间接与膜结合。
脂锚定蛋白位于膜两侧,以共价键与膜脂分子结合。
膜的不对称性是指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包括种类和数量上都有和大差异,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细胞生物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理解这些名词对于深入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代谢、生长、分化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等能力。
二、细胞膜细胞膜又称质膜,是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它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细胞膜具有分隔细胞内外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三、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是一种半透明的胶体溶液,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四、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
常见的细胞器有: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
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糙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光面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4、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然后运输到细胞的特定部位。
5、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6、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7、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五、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
它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等部分组成。
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六、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2.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亚显微结构和分子三个不同层次上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统一起来研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3.拟核(nucleoid):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内,仅含有一DNA区域,无核被膜包绕,该区域称之为拟核,拟核内仅含有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裸露的DNA链。
4.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周的一层质膜,又称质膜。
5.相变:由同一类型的磷脂合成的脂双层,可在一个凝固点上由液态转变成晶态(凝胶状态),这种物态转变称为相变。
6.核定位信号(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importin 。
7.核输出信号(NES):引导RNA输出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exportin。
8.着丝粒:处于主缢痕的内部,是主缢痕的染色质部位。
9.主缢痕:在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处,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缢痕,称为主缢痕,光镜下,相对不着色。
10.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上除具有主缢痕外,还有另一个染色较浅的缢痕部位称为次缢痕,其大小和范围是恒定的,常存在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可作为染色体的鉴别标志。
11.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
通常由一简单重复的序列组成,进化上高度保守。
人体细胞中序列为GGGTAA。
12.核基质:是真核细胞间期中除核被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一个精密的网架系统。
又称核骨架。
13.核仁(nucleolus):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呈圆球形,一般1~2个,有时多达3~5个。
主要功能是转录rRNA和组装核糖体单位。
14.核仁趋边(边集):在生长旺盛的细胞中,核仁常趋向核的边缘,靠近核膜,即发生该现象15.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充满整个细胞质的空间,以保持细胞特有的形状并与细胞运动有关。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名次解释1.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在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的传递H、电子的酶体系。
2. 氧化磷酸化:指生物氧化过程中所释放能量的转移过程与ADP的磷酸化过程结合起来,而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转移到ATP的高能磷酸键中,又称为氧化磷酸化偶联。
3. 核孔复合体:是内外核膜融合产生的圆环状结构,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蛋白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
包括胞质环,核质环,辐,中央栓和若干纤维。
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物质交换。
4. 核纤层:位于内层核膜内侧,由三种核纤维蛋白形成的立体纤维网络状结构,核纤维蛋白属中间纤维蛋白。
核纤层通过蛋白质嵌入到内层核膜,与中间纤维、核骨架相连。
作用是为核膜及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参与核膜的解体和重建,维持核孔位置,参与染色质和核的组装。
5. 核骨架:又称核基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膜、染色体和核仁以外的部分,是一个以非组蛋白为主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其化学组成多数为非组蛋白性的纤维蛋白,但含有少量RNA。
作用是为DNA复制提供支架,参与基因转录过程,参与染色体和核膜的构建,参与病毒复制。
6. 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核心颗粒与DNA连续纤维组成的圆盘状颗粒,被称为染色质组装的一级结构。
核小体串珠的形成使DNA分子压缩了7倍。
7. 螺线管:是染色体组装的二级结构,由核小体串珠结构盘旋而成的中空结构,螺线管的形成使核小体串珠结构压缩了约6倍。
8.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端粒DNA和蛋白质构成。
端粒的生物学作用在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与完整性,参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及同源染色体的正确配对。
9. 有丝分裂:也称间接分裂,是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纺锤丝,纺锤体,有DNA复制,形成专门执行有丝分裂功能的暂时性细胞结构——有丝分裂器。
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和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1.细胞概述1. 细胞(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
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2. 细胞质(cell plasma)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3. 原生质(protoplasm)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4. 原生质体(p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5.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6.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7. 原生质理论(protoplasm theory) 1861年由舒尔策(Max Schultze)提出,认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并把细胞明确地定义为:“细胞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膜的活物质”。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用细胞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和其疾病关系的科学2、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内、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
3、配体: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及其他细胞外信号。
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与之结合的相应的信息分子叫配体。
4、残留小体:次级溶酶体在完成对绝大部分作用底物消化、分解作用之后,尚会有一些不能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其中。
随着酶活性的逐渐降低以至最终消失,进入溶酶体生理功能的终末状态。
5、马达蛋白:利用ATP 水解酶释放的能量驱动自身沿微管或微丝定向运动的蛋白,如驱动蛋白、动力蛋白和肌球蛋白。
6、分子伴侣: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7、核仁组织区:即rRNA序列区,它与细胞间期核仁形成有关,构成核仁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片断。
这一片段的DNA转录为rRNA, rRNA所在处。
8、紧密连接:是相邻细胞间局部紧密结合,在连接处,两细胞膜发生点状融合,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由相邻细胞的跨膜连接糖蛋白组成对应的封闭链,主要功能是封闭上皮cel间隙,防止胞外物质通过间隙进入组织,从而保证组织内环境的稳定性,紧密连接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管腔面,细胞间隙的顶端。
9、桥粒:上皮细胞等细胞间结合的一种形式,是细胞膜上直径约为0.5微米的圆形区域,在切面上可以看到二个相连的细胞膜之间有相距20—25毫微米严格平行的细胞间隙。
桥粒有增强细胞间结合的效能。
10、粘着带:粘着带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靠钙粘着蛋白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将两个细胞连接起来。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1.细胞(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
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2.细胞质(cellplasma)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3.原生质(protoplasm)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4.原生质体(p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5.细胞生物学(cell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6.细胞学说(celltheory)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7.原生质理论(protoplasmtheory)1861年由舒尔策(maxschultze)提出,认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并把细胞明确地定义为:“细胞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膜的活物质”。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有机体。
2.细胞体积守恒定律: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有关,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与细胞的大小无关。
3.古细菌:一些长在极端环境中的细菌。
4.光学片层:蓝细菌中位于细胞质部分的同心环样的膜片层结构。
5.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有机体。
6.细胞表面:细胞膜及其相关结构。
7.细胞骨架系统: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组装而成的网架系统,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
第四章细胞质膜1.细胞质膜: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2.生物膜:细胞内膜系统和质膜的统称。
3.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一种人工膜。
4.去垢剂:一段亲水另一端疏水的两性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5.成斑现象:在某些细胞中,当荧光抗体标记时间继续延长,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的标记荧光会重新分布,聚集于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
6.成帽现象:在某些细胞中,当荧光抗体标记时间继续延长,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的标记荧光会重新分布,聚集于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进而聚集于细胞的一端。
7•相变温度:膜脂由液态转变为晶态的温度。
8.膜的不对称性:细胞膜中各种成分分布不均匀,包括数量和种类的不均匀。
9•脂筏:一种相对稳定、分子排列紧密、流动性低的膜脂微区结构。
10•膜骨架:一种在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特异性传导功能的蛋白质,它能与特定的溶质结合,通过构型的改变介导分子的跨膜运输。
2•通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跨膜亲水性离子通道,允许特定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3•被动运输: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4•协助扩散:各种极性分子以及金属离子如氨基酸、糖、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产物等借助协助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无需细胞提供能量的进行跨膜转运的一种运输方式。
一、名词解说1.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的构造和功能,论述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基因表达和调控等基本规律的学科。
2.亚细胞构造:细胞膜、细胞核以及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微细构造。
也称亚显微构造或超微构造。
3.原代细胞培育:是指在体外条件下,将细胞从机体中分别出来立刻进行的培育叫着原代细胞培育,有人将培育的第 1 代细胞与传 10 代之内的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育。
4.细胞株:原代培育的细胞传至 10 代左右就不易传下去了,细胞生长出现阻滞,只有很少量细胞能够存活下去,并又进行 40-50 代的培育,这类传代细胞称作细胞株。
5.细胞系:当细胞株传至 50 代此后,又要出现危机,不可以再传代下去,但假如部分细胞发生遗传突变,并带有癌细胞的特色,有可能在培育条件下无穷制地传下去,这类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6.分辨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 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的分辨被检物体细微构造最小间隔的能力。
7.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他们的分子量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8.核酸:是遗传物质,分两类,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9.蛋白质的三级构造:多肽链在二级构造的基础长进一笔盘波折叠,形成的有一条肽链所构成的单位(亚单位)。
10.联合水:是以氢键和蛋白质分子相联合的水分子,是细胞构造的构成部分。
11.等电点:两性离子所带电荷因为简单的 PH 值不一样而改变,当两性离子正负电荷数值相等时,溶液的 PH 值即为等电点。
12.细胞的体积守恒定律:一个生物体的大小和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体积大小没关,而与细胞的数目呈正比关系的定律。
13.生物膜:真核细胞内部存在着由膜环绕建立的各样细胞器,细胞内的这些膜系统与细胞膜统称为生物膜。
14.质膜:即细胞膜。
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
15.整合蛋白:所有或一部分在膜内的蛋白质,也称内在蛋白或镶嵌蛋白。
被动转运: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而将物质以浓度高的一侧经细胞膜转运至浓度低的一侧胞吞作用:对称入胞作用或内吞作用,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初级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成熟面芽生而形成的新生溶酶体只含有水解酶不含底物次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底物融合形成的,含水解酶和底物成熟促进因子MPF):是一种在G2期形成的,能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包括CyclinB和Cdk1蛋白质分选:新合成的蛋白质被特异地分送到需要它的靶部位的现象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形成一些大小不等的有完整胞膜的内含胞质细胞器及染色质片断的球形结构单能性:细胞只具有特定细胞系分化的能力,这种细胞分化的潜能是单能性多能细胞:三胚层的分化潜能虽然进一步局限,失去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但仍具有发育成多种表型的能力,这种细胞叫多能细胞(↓电子镜下,都表现为“暗-明-暗”的结构特征)单位膜:细胞膜和细胞内的所有由膜组成的结构(统称膜相结构)的膜的垂直切面在高倍放大的第二信使:细胞膜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物质,如c AMP, cGMP, Ca2+, DAG, IP3等。
第二信使的作用:对细胞外信号起转换和放大G0期:就是静止期,有些细胞从G1期中退出细胞周期,不进行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当受到一定刺激后,即可进入细胞周期,开始进行分裂G蛋白:全称为鸟苷酸结合蛋白,一般指任何可与鸟苷酸结合的蛋白质的总称,特征①由αβγ等三个不同的亚单位构成的异聚体②具有结合GTP或GDP的能力,并具有GTP酶的活性能将与之结合的GTP分解形成的GDP③其本身的构象改变可进一步激活效应蛋白,使后者活化,实现了把细胞外的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过程管家基因:对维持细胞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此类基因称固有分泌(结构性分泌):指分泌蛋白合成后立即被包装入高尔基体的分泌囊中,随即很快被运送到质膜处,分泌到细胞外,这种分泌过程普遍存在于所有细胞内Hayflick限制:正常细胞增殖能力是有一定界限的细胞最大的分裂次数即:Hayflick界限核仁组织者:核仁内染色质DNA上含有成串排列的rRNA基因即rDNA(这些基因主要分布在13,14,15,21,22号染色体上),这些基因通过高速的转录,可产生rRNA进而在组成,形成核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细胞的概念和分子基础原生质(protoplasm):细胞内的物质总称,其构成基础主要包括无机分子、有机分子和有机大分子。
第三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分辨率(resolution,R):是指在人眼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小间隔。
差速离心法(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通过一系列递增速度的离心,即由低速到高速逐渐沉降分离,将不同大小颗粒分离的方法。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将从活体中分离的细胞或其他建系细胞,在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的条件下(无菌、适当的培养基和温度)培养,使其能继续生存、生长甚至增殖的一种方法。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细胞进行培养。
传代培养(secondary culture):是指适应了体外生长的原代细胞按1:2以上比例进行的连续扩大培养。
细胞系(cell line):是在传代过程中由原代细胞培养经过初步纯化,获得的一种细胞为主的,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
第四章细胞膜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由脂双层(lipid bilayer)构成基本结构,也称质膜(plasma membrane)。
细胞内膜(intracellular membrane):真核细胞中,除了包围细胞的细胞膜(质膜)以外,细胞内还具有非常丰富的与细胞膜相类似的膜性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等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内膜与细胞膜的统称,也称单位膜(biomembrane)。
胆固醇(cholesterol):是细胞膜中另一类重要的脂类物质。
1.细胞膜(Cell Membrane)/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膜是指围在细胞质外表面的一层薄膜,因而也称为质膜。
其基本作用是保持细胞有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内环境,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信息、能量的出入,同时还参与细胞的运动。
2.细胞核(nucleus):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中由双层单位膜包围核物质而形成的多态性结构。
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场所,对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及繁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3.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质是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外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由细胞质基质、内膜系统、细胞骨架和包容物组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4.膜性结构(membranous structure):膜性结构包括真核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和膜性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细胞核、溶酶体和过氧物酶体等)5.非膜性结构(non-membranous structure):包括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中心体、微管、微丝、核仁和染色质等。
6.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观察所呈现的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厚约3.5nm的电子致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7.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膜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8.双亲媒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既亲水又疏水的分子被称为双亲媒性分子。
9.分子团(micelle)/双分子层(bilayer):由于细胞膜的三种主要脂质都有双亲媒性分子的特点,因此在水相中都能够自发地以特殊方式排列起来——分子与分子相互聚拢,亲水头部暴露于水,疏水尾部则藏在内部。
这样的排列可以形成2中构造:球形的分子团和双分子层。
在细胞膜的双分子层中,2层分子的疏水尾部被亲水头部夹在中间。
10.镶嵌蛋白(mosaic proteins)/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占膜蛋白的70%~80%,可能是双亲媒性分子,可不同程度地嵌入脂双层分子中,其与膜的结合非常紧密。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的学科,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以及细胞在发生、发展和功能调控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细胞生物学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的概念。
1.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半透膜状结构,它包围并保护细胞内部环境,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可以选择性地对物质进行运输和信号转导。
2. 线粒体(Mitochondria):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主要负责细胞内能量的合成和储存。
它通过细胞呼吸过程释放出的化学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供细胞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所需能量。
3. 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是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核糖体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可通过翻译mRNA(信使RNA)上的遗传密码来合成蛋白质。
4. 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细胞内的一种结构,位于细胞核内,主要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5. 核膜(Nuclear membrane):核膜是细胞核内外的一层膜状结构,它通过核孔与细胞质相连。
核膜可以控制细胞核内物质的进出,并保护和维持核内的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6.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内质网是一种管状或膜片状的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
内质网参与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和修饰过程,并负责一些重要生物分子的合成和转运。
7.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高尔基体是一种由扁平囊泡和扁平囊组成的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
高尔基体负责处理、分拣和包装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并将其分发到细胞内各个部位或细胞外。
8. 细胞器(Organelle):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从显微、亚显微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2.细胞学说: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核细胞产物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3.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
利用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4.密度梯度离心: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样品中不同组分以不同的沉降率在密度梯度溶液中沉降,形成不同的沉降带,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组分的目的。
5.光脱色恢复技术(FPR):使用亲水性或亲脂性的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绿色荧光蛋白与蛋白或脂质耦联,用于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体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运动及其迁移速率。
6.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一般指培养的第2代至传10代以内的细胞。
7.接触抑制: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贴壁生长的正常二倍体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分裂随之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8.细胞融合:通过培养和诱导,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9.细胞质膜:又称质膜,曾称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10.生物膜:质膜和细胞内膜在起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11.流动镶嵌模型:一种描述生物膜的动态模型。
生物膜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具有流动性,膜蛋白镶嵌在脂双层或结合于脂双层表面。
12.脂筏模型:脂筏是以甘油磷脂的生物膜上,胆固醇和鞘脂形成相对有序的脂相,如同漂浮在脂双层上的"筏"一样,载着具有生物功能的膜蛋白。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它包括细胞增殖期和细胞消亡期两个阶段,其中细胞增殖期又包括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个时期。
2.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到许多生物学过程,如 DNA 复制、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
3.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和分裂过程中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细胞增殖的必然结果,也是细胞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之一。
4.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发生的自发性死亡。
它是细胞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的平衡。
5. 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指细胞周围的基质,包括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和一些多糖物质等。
它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形态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6.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调节细胞内生物学过程的过程。
7.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指研究细胞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细胞基因组是指细胞中所含有的所有基因及其序列。
8. 转录后修饰:转录后修饰是指是指在 DNA 复制和 RNA 转录过程中,对基因序列进行修饰的过程。
这些修饰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
9.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指细胞在增殖和分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10.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指能够识别和攻击外来入侵者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这些名词解释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拟核:原核细胞仅由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
无被膜包围,该区域称为拟核。
2.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呈“两暗一明”的铁轨样形态,
称为单位膜。
3.脂质体:膜脂都是两亲性分子,具有亲水的极性头部和疏水的非
极性尾部。
当这些两亲性分子被水环境包围时,它们就聚集起来,使疏水的尾部埋在里面,亲水的头部露在外面与水接触,形成双分子层。
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自我封闭的脂质体。
4.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
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方式。
5.自由扩散:不需要跨膜运输蛋白协助,转运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方向进行,所需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能量的一种跨膜转运方式。
6.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的物质不能通过简单扩散
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它们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7.协同运输:是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
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8.內吞作用:又称胞吞作用或入胞作用,它是质膜内陷,包围细胞
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分为,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9.核孔复合体:核空上镶嵌有复杂的结构,它是由多个蛋白质颗粒
以特殊的方式排列成的蛋白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
10.核纤层:是附着于内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网。
它与中间纤维及核骨
架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体系。
11.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是一类在细胞质中合成,需要或能够进入
细胞核发挥功能的蛋白质,通常它们是4~8个氨基酸组成的特殊序列来保证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核内,该序列称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
12.常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螺旋化程度低,
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细丝。
13.异染色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结构致密,无转录活性,用
碱性染料染色较深。
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14.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特化部位,由富含G的端粒DNA和蛋白质构
成。
15.基因组:指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
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它含有一个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16.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现,包
括染色体数目、大小的形态特征。
17.核仁周期: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核仁出现一系列结构与功
能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核仁周期。
18.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流动,称为中心
法则。
19.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过程,即将DNA分子上的核
苷酸序列转变为R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的过程。
20.翻译: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1.基因家族:真核细胞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
一组基因,是由一个祖先基因经重复和变异形成的。
22.GT-AG:内含子的5‘端多以GT开始,3’端多以AG结束。
是普遍存
在于真核细胞基因中RNA剪接的识别信号。
23.密码子、遗传密码:在mRNA链上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决定一个特
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因此被称为密码子。
除了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之外,整个mRNA链即是由串联排列顺序叫做遗传密码。
24.摆动性:密码子的前两位碱基在和反密码子配对时,遵循正常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第三位碱基的配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反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可与密码子第三位上的不同碱基配对。
25.细胞骨架: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它对于细胞的
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26.微管组织中心:微管聚合从特异性的核心形成位点开始,这些核
心形成位点主要是中心体和纤毛的基体。
27.细胞呼吸:线粒体中,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
生CO2,以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成为细胞呼吸,也称生物氧化。
P136
28.底物水平磷酸化:有高能底物水解放能,直接将高能磷酸键从底
物转移到ADP上,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
P137
29.氧化磷酸化:是释放代谢能的主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NADH和
FADH2分子把它们从食物氧化得来的电子转移到氧分子。
这一反应相当于氧原子在空气中燃烧最终形成水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生成ATP,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
P139
30.呼吸链(电子传递链)P139 1分子的葡萄糖经无氧氧化、丙
酮酸脱氢和三羧酸循环,共产生6分子的CO2和12对H,这些H 必须进一步氧化称为水,整个有氧氧化过程才告结束。
但H并不能与O2直接结合,一般认为H必须先离解为H+和e-,电子经过线粒体内膜上酶体系的逐级传递,最终使1/2O2成为O2+,后者再与基质中的2个H+化合生成H2O。
这一传递电子的酶体系是由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它们的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呼吸链。
31.内膜系统: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
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转运小泡以及核膜等功能结构。
(线粒体不属于内膜系
统)P97
32.受体、配体:受体是一类存在于胞膜或胞内的特殊蛋白质,能特
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
与受体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配体。
P259
33.第二信使(细胞内信使):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
导信号转导的活性物质。
P263
34.G蛋白:指在信号转导过程中,与受体耦联的并能与鸟苷酸结合
的一类蛋白质,位于细胞膜胞质面,为可溶性的膜外周蛋白,由α、β和γ三种蛋白亚基组成。
P261
35.级联反应:在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中,许多胞内信号分子自身就
是蛋白激酶,而本身又可被上游的蛋白激酶磷酸化而激活,由此引起细胞内一系列蛋白质的磷酸化,称为级联反应。
P271
36.有丝分裂器:在中期细胞中,由染色体、星体、中心粒及纺锤体
所组成的结构称为有丝分裂器,中期以后发生的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向两级移动及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等活动中,有丝分裂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P282
37.纺锤体:是一种出现于前期末,对细胞分裂及染色体分离有重要
作用的临时性细胞器,由星体微管、动粒微管和级间微管纵向排列构成,呈纺锤样外观。
P281
38.动粒微管:由纺锤体的一级发出,末端附着于染色体动粒上的微
管。
P281
39.同源染色体:前期Ⅰ偶线期中,分别来自父母的、形态大小相同
的染色体。
P285
40.减数分裂:发生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主要特征是DNA
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成为仅具单倍体遗传物质的配子细胞。
分为第一次减数分裂(MⅠ)第二次减数分裂(MⅡ)。
P284
41.联会复合体: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成了一种
特殊的结构,称联会复合体(SC),包括,测生成分、L-C纤维、中央成分。
P285
42.联会: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靠近、配对,称为联会。
P285
4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
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分为4期:G1期(gap1)、S期(synthesis phase)、G2期(gap2)、M期又称D期(mitosis or division) 。
44. G0 cell:暂时不分裂细胞:暂时从G1期退出细胞周期,不进行
增殖,有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潜力,又称G0细胞。
45.原癌基因:是指一些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所具有的,异常活化后可
使细胞无限增殖进而癌变的DNA序列,又叫细胞癌基因。
P301 46.抑癌基因:为正常细胞所具有的、能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类基
因。
P302
47.分子伴侣:能够通过与多肽链的识别结合来协助它们折叠和转运,
但其本身不参与和最终产物的形成的结合蛋白。
P101
48.持家基因: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细胞或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中都
持续需要且必不可少的,又叫管家基因。
P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