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19.24 KB
- 文档页数:7
临床检验常用公式
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人体的体液、组织和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在临床检验中,常用公式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估。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检验中常用的公式。
1.MCV(平均红细胞体积)计算公式:
MCV=体积/红细胞计数
MCV反映了血细胞的平均大小,用于诊断贫血的类型。正常成人MCV 值在80-100fL之间。
2.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计算公式:
MCH=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MCH 反映了红细胞内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正常成人 MCH 值在
27-33 pg 之间。
3.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公式:
MCHC=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积
MCHC表示单位体积的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正常成人MCHC 值在32-36g/dL之间。
4.RDW(红细胞分布宽度)计算公式:
RDW=(最大红细胞体积-最小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100%
RDW反映红细胞之间体积的差异,在它加大的情况下,一般说明红细胞尺寸的变异增大,提示出现了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5.ANC(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公式:
ANC=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ANC是测量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常用于判断感染和骨髓抑制的程度。正常人的ANC值在1.5-8.0×10^9/L之间。
6.A-aDO2(静脉动脉氧分压差)计算公式:
A-aDO2=(大气压-水蒸气压)×FiO2-PaCO2/RQ-PaO2
A-aDO2表示动脉和静脉血之间的氧分压差异,用于评估肺功能和肺部疾病。
临床试验公式
临床试验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
1. 样本量计算公式:n=Z²σ²/d²,其中n为样本量,Z为统计量,σ为标准差,d为允许误差。
2. 诊断试验临床灵敏度计算公式: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
3. 诊断试验临床特异度计算公式: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
4. 诊断试验临床准确度计算公式:准确度=(真阳性人数+真阴性人数)/(真阳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
5. 诊断试验约登指数计算公式: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这些公式在临床试验中经常使用,但具体使用哪个公式需要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设计来确定。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及单位换算
临床医学中经常使用各种公式和单位换算,以便于计算患者的生理指标、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和单位换算。
一、体重公式和单位换算:
1.体重公式:
-标准体重(男)=22×(身高(m))²
-标准体重(女)=22×(身高(m))²×0.9
- BSA(体表面积)= 0.0061 × 身高(cm)+ 0.0128 × 体重(kg)- 0.1529
- BMI(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m))²
2.单位换算:
- 1 kg = 2.2 lb(磅)
- 1 lb = 0.45 kg
- 1 kg = 1000 g
- 1 g = 1000 mg
- 1 mg = 1000 μg
二、药物剂量计算:
1.药物溶液浓度计算:
- 溶液浓度(mg/mL)= 药物质量(mg)/ 溶剂体积(mL)
- 例如,如果有10 mg的药物溶解于50 mL的溶剂中,那么溶液浓度为 10 mg/50 mL = 0.2 mg/mL
2.药物剂量计算:
- 药物剂量(mg)= 浓度(mg/mL)× 给药体积(mL)
- 例如,如果药物溶液浓度为0.2 mg/mL,需要给予100 mL的药物剂量,那么药物剂量为0.2 mg/mL × 100 mL = 20 mg
三、输液计算:
1.液体输注速率计算:
-每小时滴数=容量(mL)/时间(小时)
-例如,需要输注1000mL的液体输液,持续8小时,那么每小时滴数为1000mL/8小时=125mL/h
2.滴液速度计算(滴数/分钟):
-滴数/分钟=(每小时滴数×60)/滴液容量(滴/mL)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医学中,常用计算公式涉及患者诊断、治疗、药物剂量计算、生
理学参数等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医学计算公式:
1.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
BMI = 体重(kg)/ (身高(m))^2
2.血液代谢率(BMR)的计算公式:
BMR(男性)= 66 + (13.8 × 体重(kg)) + (5 × 身高(cm))- (6.8 × 年龄)
BMR(女性)= 655 + (9.6 × 体重(kg)) + (1.8 × 身高(cm)) - (4.7 × 年龄)
3.安全容量的计算公式:
安全容量(L)=血容量(L)×(1-血红蛋白下降比例)
4.等速肾功能衰竭(eGFR)的计算公式:
eGFR = 186 ×(血肌酐水平(μmol/L))^(-1.154) × 年龄^(-
0.203)
针对不同性别和种族,公式中的系数可能有所不同。
5.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mg)= 目标浓度(μg/ml)× 容量(ml) / 浓度
(μg/ml)
6.血浆滤过率(GFR)的计算公式:
GFR = 尿肌酐(mg/dl)/ 血肌酐(mg/dl)× 尿量(ml/min)
7.黄疸指数(TBIL)的计算公式:
TBIL = 直接胆红素(mg/dl) + 间接胆红素(mg/dl)
8.肾小球滤过率(RPF)的计算公式:
RPF = 尿量(ml/min)× 浓度(mg/dl)
9.肾疾病临床评价公式(CKD-EPI方程):
eGFR = 141 × min(血肌酐/κ,1)^α × max(血肌酐/κ,
1)^(-1.209) × 0.993^年龄× 1.018(如果是女性)× 1.159(如果是黑人)
常见医学计算公式
在医学领域,有许多常见的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医学计算公式:
1.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BMI常用于衡量一个人的体重是否正常。常见的分类标准是,BMI小
于18.5被认为是偏瘦,18.5至24.9被认为是正常,25至29.9被认为是
超重,30以上被认为是肥胖。
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计算公式:
A-aDO2=(大气压-水蒸气压)×(FiO2-PaCO2/0.8)-PaO2
A-aDO2用来评估肺气肿、肺栓塞等导致通气-血流比例不匹配的情况。其中,大气压通常为760 mmHg,水蒸气压取决于温度和相对湿度,FiO2
指吸氧浓度,PaCO2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为动脉氧分压。
3.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公式:
eGFR=186×(Cr/88.4)^(-1.154)×(年龄)^(-0.203)×(0.742若为女性)×(1.212若为非黑人)
eGFR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健康程度。其单位为ml/min/1.73m^2、其中,Cr为血清肌酐浓度,年龄单位为岁。
4.估计胎儿体重(EFW)计算公式:
EFW=1.07×HC+0.3×AC+4×FL+55.8
EFW用于估计胎儿的体重。其中,HC为头围,AC为腹围,FL为股骨长,单位都是厘米。
5.算法估计心肺复苏(CPR)所需药物剂量:
A.血管加压药:
- 血管加压素:1mg静注,可重复给予。
- 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1mg静注,每3-5分钟可重复给予。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常用的计算公式在医学领域中经常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确定药物剂量、计算生理参数等等。下面是一些临床中常用的计算公式:1.体重计算公式:
-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0) × 0.9
- 体重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m)^2
2.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 药物剂量(mg)= 患者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 治疗持续时间(天)= 治疗总剂量(mg)/ 给药剂量(mg/天)
3.空气中氢离子浓度(pH)计算公式:
- pH = -log10[H+]
4.心脏产量计算公式:
-心脏产量(CO)=心搏量(SV)×心率(HR)
5.白细胞计数计算公式: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总数×1000/血液容积
6.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
- GFR = (140 - 年龄) × 体重(kg) / 血清肌酐水平(μmol/L)× 0.814(男性)或 0.742(女性)
7.A-a氧分压梯度计算公式:
-A-a氧分压梯度=氧气分压(PaO2)-氧化物饱和度(SaO2)×氧气吸入指数(FiO2)
8.尿素氮计算公式:
- 尿素氮(BUN)= 尿素浓度(mg/dL)/ 2.8
9.处方剂量计算公式:
- 处方剂量(mg)= 患者体表面积(m^2)× 给药剂量(mg/ m^2)10.滴定计算公式:
-C1V1=C2V2
以上所列举的公式只是临床中的一部分,医学领域的计算公式非常广泛。医生和医学生在日常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这些公式来帮助诊断、治疗和监测患者的病情。这些公式的准确使用对于正确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同时,需要注意公式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和误差,合理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使用。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一、补钠
1、补Na+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Kg×0.6(女性为0.5)
2、补氯化钠(g)=[142-病人血Na+(mmol/L)]×Kg×0.035(女性为0.03)
3、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Kg×3.9(女性为3.3)
补充说明——
•17 mmoL Na+相当于1 g氯化钠;
•正常血清Na+范围为135~150 mmol/L,正常值常取142 mmol/L。
•100 mL生理盐水含钠0.9 g;
•补钠第一天:补1/2量+生理需要量,剩余量第二天补。
二、补钾
补钾原则——
1、能口服不静点
2、速度≤1.5 g/h
3、浓度≤3g/1000 mL,即100 mL中≤0.3 g
4、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约为60 mmoL,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5、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100 g糖=消耗2.8 g钾。
补充说明——
正常血钾浓度3.5~5.5 mmol/L,生理需要量3~6 g/d(40~80 mmol/L)氯化钾。
1 g氯化钾=13.4 mmol钾
补钾需连续治疗3~5 d
轻度缺钾3.0~3.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 g。
中度缺钾2.5~3.0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 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 g。
三、补液
补液原则——
1、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2、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日生理需要量。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推荐收藏!
临床工作中,如何应对大量的医学计算公式?「背」!今天特此整理了「十大临床常用计算公式」,一起来看看吧~
十大计算公式汇总
1. 平均动脉压(MAP)MAP=舒张压(DBP)+ 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 DBP)
2. 踝肱血压指数(ABI)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3. 休克指数 = 心率(b/min)/收缩压(mmHg)指数为 0.5:血容量正常指数为 1:约丢失 20~30% 血容量指数 > 1:约丢失 30~50% 血容量
4. 心输出量(mL/min)= 每搏输出量(mL/次)* 心率(次/min)正常值 3.5~
5.5 L/min(静息时)
5. 肾衰指数(RFI)肾衰指数 = 尿钠 * 血肌酐/尿肌酐RFI < 1,提示肾衰由肾前性因素导致;> 2 提示肾衰由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
6. 肌酐清除率(Ccr)男性:肌酐清除率=(140 - 年龄) × 体重(kg)/72 ×肌酐浓度 (mg/dL)女性:肌酐清除率 =(140 - 年龄) × 体重(kg) × 0.85/72 × 肌酐浓度 (mg/dL)
7. 肾小球滤过率估测eGFR(MORD)= 186 × [血清肌酐(μmol/L)/] - 1.154 × 年龄 - 0.203 × 0.742(如果是女性)
8. 成人体表面积体表面积(m²)= 0.0061 × 身高(cm)+ 0.0128 × 体重 (kg) - 0.1529
9. 小儿药物计算 - 体表面积小儿用药剂量 = (成人剂量× 小儿体表面积)/1.73
临床上护理常用的计算公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们需要经常进行一些计算,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
物剂量、液体输注量等。因此,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对于护士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上护理常用的计算公式,帮助护士们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1. 药物剂量计算。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计算药物的剂量。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1)药物剂量=体重(kg)×剂量(mg/kg)。
例如,如果患者体重为60kg,医嘱给予的药物剂量为2mg/kg,那么药物的剂
量为60kg×2mg/kg=120mg。
(2)液体剂量=体重(kg)×液体剂量(ml/kg)。
例如,如果患者体重为70kg,医嘱给予的液体剂量为30ml/kg,那么液体的剂
量为70kg×30ml/kg=2100ml。
2. 输液速度计算。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计算输液的速度,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液
体输注量。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1)输液速度=液体剂量(ml)÷输液时间(小时)。
例如,如果医嘱给予的液体剂量为1000ml,输液时间为8小时,那么输液的
速度为1000ml÷8小时=125ml/h。
3. 血糖计算。
在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时,护士需要进行血糖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1)血糖浓度=血糖检测值(mg/dl)÷18。
例如,如果患者的血糖检测值为180mg/dl,那么血糖浓度为180mg/dl÷
18=10mmol/L。
4. 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
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时,护士需要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常用
的计算公式包括:
临床诊断公式汇总
一、引言
临床诊断是医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准确的临床诊断是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的前提。为了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医学界逐渐总结出了一些常用的临床诊断公式。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临床诊断公式进行汇总和介绍。
二、公式一:Glasgow昏迷评分(GCS)
Glasgow昏迷评分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眼睛开启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方面,分别用分数表示。GCS得分越高,意识状态越好。临床上常用于评估头部外伤、中风等疾病患者的意识水平。
三、公式二:Wells深静脉血栓评分
Wells深静脉血栓评分是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临床特征、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总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
四、公式三:CURB-65肺炎评分
CURB-65肺炎评分是用于评估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血压、年龄和是否存在伴随疾病五个方面,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总分判断患者的病
情严重程度。
五、公式四:CHA2DS2-VASc房颤相关卒中风险评估
CHA2DS2-VASc评分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年龄、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或TIA、血管疾病和年龄大于65岁等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总分判断患者的卒中风险。
六、公式五:Child-Pugh肝功能评分
Child-Pugh评分是用于评估肝功能损害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腹水、黄疸、蛋白质合成功能、凝血功能和肝性脑病等五个方面。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总分判断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1.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79.92
正常值约:600~2000 dyn*s*cm-5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 OL%)]*0.1
正常参考值:>3.5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临床检验常用公式汇总
在临床检验中,常用的公式有很多,用以计算各项指标和评估疾病情况。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临床检验常用公式汇总:
1.白细胞计数修正公式:
白细胞计数修正公式可根据血细胞计数仪测定的白细胞计数结果进行
修正,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常用的修正公式有:
-[使用五分类方法]:
修正后白细胞计数 = 检测到的白细胞计数 * (100 + immature granulocytes百分比)/(100 - immature granulocytes百分比)
-[使用十分类方法]:
修正后白细胞计数 = 检测到的白细胞计数 * (100 + promyelocytes
百分比 + myelocytes百分比 + metamyelocytes百分比)/(100 - promyelocytes百分比 - myelocytes百分比 - metamyelocytes百分比)
2.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是用来评估一个人是否超重或肥胖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BMI = 体重(kg) / (身高(m))^2
根据BMI数值可以判断身材的健康情况,常用的体重指数判断标准为:-BMI<18.5体重过轻
-18.5<=BMI<23.9正常体重
-24<=BMI<27.9超重
-BMI>=28肥胖
3.红细胞压积(HCT)计算公式: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的体积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HCT=红细胞计数(×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fL)/1000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计算公式:
护士干货临床常用的30个护理公式总结护理工作中,护理公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护士进行各种临床计算和评估。以下将总结30个常用的护理公式,供护士们参考和使用。
1.生命体征计算公式:
-呼吸频率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
-心率计算:每分钟心跳次数
-血压计算:收缩压/舒张压
2.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男性(身高-100)、女性(身高-105)
- 体表面积计算:BSA (m²) = 0.0061 x (身高 cm)^0.725 x (体重kg)^0.425
3.药物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计算:药物剂量=药物浓度x滴速
- 静脉输液速度计算:滴速 (滴/分钟) = 总体积 (ml) / 时间 (小时) x 滴数 (滴/ml)
-药物排泄率计算:RD=(药物剂量/药物浓度)x时间
4.入量与出量计算公式:
-液体平衡计算:入量-出量
- 泄殖器出血量计算:出血量 (ml) = 引流液体积 (ml) - 引流液(ml)
5.输液计算公式:
- 静脉滴注计算:流速 (ml/h) = 输液总量 (ml) / 输液时间 (h) - 出血估算:出血量 (ml) = (血红蛋白初始测定 - 血红蛋白最后测定) x 血容量系数
6.燃烧面积计算公式:
-烧伤面积计算:BSA(m²)=0.0061x(头部+躯干+上肢+下肢)
-烧伤深度计算:深度=(清创时间x清创速度)/(总面积(+肌力损伤面积))
7.心电图计算公式:
-心率计算:30除以心电图上每个R波之间的格数
-QT间期修正:QTc=QT/根号RR间期
8.液体维持与置换计算公式: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1.体重计算公式:
体重是临床评估和药物剂量计算的重要参数。以下是常见的体重计算
公式:
- 标准体重(kg)= (身高 - 100)× 0.9
- 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 BSA(体表面积)= 0.0061 × 身高(cm)+ 0.0128 × 体重(kg)- 0.1529
2.肾功能计算公式:
肾功能是药物剂量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是常见的肾功能计算公式:
- 肌酐清除率(CrCl)= (140 - 年龄)× 体重(kg)/(Scr × 72)
- MDRD公式(慢性肾病研究组)= 175 × Scr(肌酐)^ - 1.154
× 年龄^-0.203
- CKD-EPI公式(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组)= 141 × min(Scr/κ,1)^ α × max(Scr/κ,1) ^ - 1.209 × 0.993^年龄× 1.018(如
果女性)
3.全血细胞计数计算公式:
全血细胞计数用于评估患者的血细胞情况。以下是常见的全血细胞计
数计算公式:
-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仪计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ANC)/
(100+%幼稚细胞)
-中性粒细胞计数(ANC)=WBC×(%中性粒细胞+%幼稚细胞)/100
-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
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4.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计算是临床用药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常见的药物剂量计算
公式:
- 正常剂量(D)= 体重(kg)× 给药速率(mg/kg/h)× 给药时间(h)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1.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79.92
正常值约:600~2000 dyn*s*cm-5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 OL%)]*0.1
正常参考值:>3.5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医学计算公式
医学资料
1. 补钠计算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