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新人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12.64 MB
- 文档页数:29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共有六篇课文,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课文概述了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最后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但教材没有说明宋代的积贫积弱,没有把解决这一问题的改革活动呈现出来,也没有把宋代的积贫积弱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发展有机地融合。
如果直接从唐朝跳到宋朝,会惊觉这两个时代的气质是如此不同。
从唐到宋,中国转了个180度的大弯。
唐人粗豪,宋人细腻;唐人热烈,宋人内敛;唐诗热烈,宋诗沉思。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两代面貌迥然不同?这一切,源于宋代统治者对武器的深深恐惧。
也难怪,从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220年间,中国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先是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然后是动荡不安的藩镇割据,后来又是乱成一团的五代十国。
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江山的赵匡胤不想再继续这无望的恶性循环,结束它的办法只有一个: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让人们不再凭枪杆子,而是凭笔杆子进行竞争。
因此,宋代政治设计的第一个特点是对武力的全方位防范。
开国不久,赵匡胤就“杯酒释兵权”,戏剧性地解除了几位最有实力的将军的军权。
接着,他又在制度设计上费尽了脑筋,从方方面面限制武将的权力,降低武官的地位。
除了对武将大力防范,赵匡胤也没忘了给文臣套上笼头。
精明的宋太祖运用分权和制衡之术,消除了文臣在制度上对皇权形成威胁的可能:他把宰相大权分割成几块,将军权交给枢密院,部分行政权交给新设立的“参知政事”,即副宰相。
又设“三司”专门管理财政,分掉了宰相的财权……虽然代价是形成难以根治的“冗官”格局,但是赵匡胤终于排除了一切使贵族阶层死灰复燃的可能,独揽军、政、财一切大权,达到“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的乾纲独断境界。
本文将从地理、人文两个角度解析江南经济为何能崛起。
一、地理条件江南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润的气候,这是江南地区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江南地区的水系十分发达,长江、钱塘江等数条大江纵横交错,使得江南地区的交通非常便利。
同时,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农作物生长期长,土地肥沃,这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人文条件1、商贸文化江南地区一直是商贸交流的重要门户之一。
随着商业经济的兴起,江南地区的海港城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商业重镇。
宋代,已有世界闻名的吴中纺织业,以及杭州、苏州等城市的繁荣商业。
明清时期,南京成为当时中国的首都,也是商业、手工业和文化艺术的中心。
江南地区的商业之所以能够发达,是因为江南地区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具有丰富的商业文化。
江南商人注重贸易信誉、重视人情关系,在商业交往中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2、科技创新江南地区在宋代就有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如活字印刷和火药等。
此外,江南地区的手工艺品也十分出名,如绸缎、丝绸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很高的评价,也在国际上广受欢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3、社会制度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中精通文化艺术的人才较多。
同时,南方地区的土地兼并制度较为严格,造成了土地依靠家族世袭,并且土地生产力比北方要高,因此土地所有者有更多时间进行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
这些社会制度为江南地区的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江南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受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江南地区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和经济的重要代表之一。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农业:1、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2、太湖领域的苏湖、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北宋从越南引入占城稻;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二、手工业: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2、宋朝的瓷窑有: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
北宋的景德镇是瓷都。
3、宋朝,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
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繁荣的商业和城市:1、北宋有热闹的夜市和早市;2、宋朝商业都市最大的有开封和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开封。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四、海外贸易的兴盛:1、近到朝鲜、日本;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宋朝重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3、设市伯司管理海外贸易。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五、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本课小结】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商业的繁荣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广州、泉州是大商港;设市伯司管理海外贸易。
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自我检测】1、______(什么时期),南方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2、太湖领域的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的谚语。
_____(什么时期)从越南引入_____;3、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宋朝的瓷窑有:_____窑烧制_____。
北宋的_____是瓷都。
4、_____(什么时期),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
_____、_____造船业发达。
5、北宋有热闹的_____和_____;宋朝商业都市最大的有_____和_____。
人教版初中历史《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与原因》教案是一份让学生探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教学案例,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原因和教学案例三个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幅具有深度、广度和价值的历史画卷。
一、历史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济的主要重心还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
然而,19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向南方转移。
引导中国经济发生重要变化的重要因素是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伟大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南方地区作为改革先锋地带,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时我国南方经济区域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这三个大型经济区,重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开发区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城市蓬勃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原因分析经济重心南移背后有多重原因,以下为我们列出其中较为主要的几项。
1、地理因素中国南方自然资源丰富,如地里的水利、气候资源、自然保护区资源等。
其地理位置也使得南方天然与东南亚、南亚接壤,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同时,南方地区是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具有河流交织、丘陵耸峙的地形特征,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发展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2、政策扶持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南方地区红利的认可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政府对南方地区的海港、交通、电力、信用、金融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使得南方地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人口和市场南方地区的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其中也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家和商人。
这使得南方地区在市场需求和销售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满足国内大多数人口的需求。
三、教学案例的思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本课案例的设计旨在通过南方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推进,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好处,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兴趣。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前置自学1、农业的发展:①为提高粮食产量,从______引进的优良品种 __________ ,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_______。
②棉花的种植,由____、______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2、手工业发达:①宋时,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______ 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________。
宋时棉织业由______ 发展到东南沿海。
②浙江______烧制的______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__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制瓷业重心。
③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3、商业繁荣:①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______和______ 。
出现了______ 和______ 。
②宋朝时,_______ 、 ______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
宋朝的海外贸易近至______和______ ,远达______ 和______ 。
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 _ ,管理对外贸易。
③______ 前期,______ 地区出现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
4、从_________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__________最后完成。
三、展示交流四、合作探究1、材料一:朝代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 1 9.8% 9985785 80.2%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南方北方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继隋唐大一统之后,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辽宋西夏金元时期。
本单元以民族关系的发展为经,以经济重心的南移为纬,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等方面再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同时,这一时期社会的深刻变革为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了铺垫。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陈桥兵变和澶渊之盟2、南方经济的发展3、宋代的各种社会风貌4、元朝的建立和民族融合的发展5、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传播6、司马光、苏轼、辛弃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教学难点:1、客观评价澶渊之盟;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2、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3、正确分析认识社会发展的相承性。
4、正确认识元朝统一的意义;客观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6、正确认识《资治通鉴》和宋词三、单元学情分析:将进一步围绕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而采取纵向对比、横向联系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社会经济情况出发,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五、对学生的学法指导:1、学习本单元的历史要注意理清线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整体上了解历史发展趋势。
2、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宋代与汉唐民族关系的不同特征,强化知识的系统性。
3、通过“交子”研究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探究货币的发展及其反映的社会经济情况。
4、充分搜集课外资料,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中关于服饰、饮食、交通工具、娱乐活动的描绘,更多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直观的认识当时的生活和风俗,进一步拓展有关知识。
5、利用列表的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掌握,如民族政权、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等,提高归纳、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6、民族关系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要正确评价少数民族政权对开发边疆地区作出的贡献,看到民族关系的主流,正确认识民族之间战争的性质及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对历史的贡献。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一篇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文章,它详细地介绍了明清时期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
该文章教案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及影响,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该教材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今天的社会和现实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思,从而提高其了解和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
下面我们将从经济、社会两方面来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经济、社会影响教案”的内容。
一、经济影响华南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的优越等,在明清时期华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的背后,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明代开始,大量的南人向中原地区迁移,而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和人口达到饱和状态,开放的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反而成为了人们迁移的目标地点。
另外,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也为该地区成为经济重心创造了条件。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华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这一过程又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当然,经济重心南移的背后不仅仅是这些因素,同时还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在经济方面,通商制度的开放、商业活动的繁荣、农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兴盛等都是造成南方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方代表着新兴的商业贵族而中原代表着封建官僚,两者在经济利益上发生了冲突和矛盾。
终于,在清代中后期,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革命运动,从而结束了封建统治,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影响从社会的角度看,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北方的矛盾冲突不仅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竞争,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变革过程。
南方阶层和文化的兴起,表明着之前的朝代形式的瓦解、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世界观的不断变化。
在此过程中,新兴的商业贵族代表着大量的南方人迁移到中原,随之发生的地位和文化观念的改变就逐渐反映到社会人群中。
南方社会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层次,引导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1.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脱脱《宋史》“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4分)材料二:(2)材料二图一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2分)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2分)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1分)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2分)(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2分)【答案】(1)现象:经济重心南移;(2分)原因:北方战乱,民众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具,为南方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安定;政府扶持。
(4分,每点2分,答到任意两点给满分)(2)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作用:促进南方经济发展(2分)(3)机构:市舶司;(1分)瓷器、丝绸、棉织品等。
(2分,每点1分,任意两点给满分)(4)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
(2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公史实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北宋时期南方的重要性,“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宋时期苏湖一带经济发展,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既可以依据已学知识从民众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相对安定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纸币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北宋‘交子’”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交子是北宋时期在四川成都使用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反映了宋时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如下:一、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①北方长期战乱,导致经济衰退。
②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④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过程:①唐代以后,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宋代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③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影响:①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②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1.农业: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④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⑤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扩大。
2.手工业:①纺织业:南方的丝织业发展尤其突出,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中心形成。
②制瓷业: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河北定窑、河南钧窑等地的制瓷业也迅速发展。
3.商业:①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②外贸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泉州是著名的外贸港口。
③纸币的出现:南宋时期,纸币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④行会的产生:城市中的商人开始组织起行会,维护自身利益。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意义1.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实际上是南方经济发展、北方经济相对衰退的过程。
这一过程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中心。
2.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南北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3.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
南方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重难点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 右图是一幅冰裂纹瓷器图片,它给人一种别致的美感,这件作品是宋代哥窑的代表作,哥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宋代也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宋瓷把艺术美、自然美和谐而形象地融为一体,开创了制瓷美学的新境界,成为后世长期追仿的榜样,至今都为人们所倾倒。
【思考讨论】 你知道我国哪个地方的瓷器最著名?它兴起于哪个朝代?冰裂纹瓷器的制作过程如何?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1.仔细观察右图,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课本第57页)2.左图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课本第57页)3.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 的发展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 的繁荣 原因: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自然条件的变化 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纺织业: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货币: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什么?(课本第58页)4.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课本第59页)(二)思维拓展1.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