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5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12
《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城关小学唐珊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P67例5设计特色:“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真正理解“至少”和“最多”的意思,正确用“进一法”和“舍余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同时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对子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互相依赖的,保证学习合作交流的开展,为需要用“进一法”和“舍余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提供保证。
学生通过写、画、算、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舍余法”,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全过程。
在教学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应该根据知识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合作交流、对比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法简介: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交流、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写、画、算、比的学习体验,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进一法”和“舍余法”,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应用题1、27个梨,6个6个的圈。
圈了几组,剩下几个?2、有18只,4只4只地圈。
圈了几组,剩下几只?3、22个,4个4个地圈。
圈了几组,剩下几个?4、每个笔筒放6支,可以放几个笔筒,还剩几支?5、17块,4块4块地圈。
圈了几组,剩下几块?6、115只乌龟,平均装在鱼缸里。
第一种装法:第二种装法:第三种装法:我选的是第()种装法。
按照这种装法,这些乌龟可以装几缸,还剩几只?7、4只小鸭,每4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只?8、一件衣服需要5粒纽扣,现有一盒纽扣共32颗,能钉多少件衣服?还剩多少粒纽扣?9、把29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学生,每人最多分得几支,还剩几支?10、一共有35只小动物。
(1)如果都住大房间,至少需要几间房?(2)如果都住小房间,最多可以住满几间房?(3)还可以怎样安排住房?11、一根丝带长50分米,捆一个大礼盒用去了12分米,剩下的丝带每7分米捆一个小礼盒。
剩下的丝带还够捆多少个小礼盒?12、把43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还剩下几个?13、35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14、老师有45个苹果。
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如果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还剩几个?15、把47只兔子,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至少需要几个笼子?16、旅游团每4人住一间,31个人要住几间房才合适?17、兔子妈妈有33根胡萝卜,这些胡萝卜最少拿走几根后,正好可以平均分给6只小兔,每只小兔可以分到几根?这些胡萝卜最少添上几根后,正好每只小兔分到6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18、用33根小棒,最多可以摆成几个独立,还剩几根小棒?19、同学们做早操,47个同学排成一列,每两个女生中间是两个男生。
如果第一个是女生,这列队伍共有多少个女生?20、8个小组共有48名学生,其中每组里男、女生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5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此,教材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划船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重点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并用不同的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以及“去尾法”来确定问题的答案,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余数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现实生活,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对熟悉事例的探讨与探究,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你能试着说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吗?10÷4=2……219÷8=2……3 28÷9=3……1 59÷6=9……5 问: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余数小于除数)提醒孩子在计算时,如果口算有困难,可以列竖式帮助我们计算。
(2)1.有24瓶矿泉水,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分几瓶,还剩几瓶?2.一根绳子长39米,做一根长跳绳要用7米,这根绳子可以做多少根长跳绳,还剩多少米?师:其实孩子在解决这类问题是都是用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的,那我们这节课就继续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材分析:解决问题例5是学生已经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租船、租车、还有拉货这样的问题,会用到除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往往把计算结果中的余数给忽略掉。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合作交流、对比的教学等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感知“进一”和“去尾”两类问题,能够对比辨析得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7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对比辨析中感悟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进一”和“去尾”两类问题的关键“至少”和“最多”,对比辨析得出“进一”和“去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2/ 7师:怎样解答呢?请你动手试一试,可以写一写、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试一试。
反馈:画图法:数字表示:列式表示:生:求要准备几个盒子,就是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解答。
同桌讨论交流,反馈:生:还多出2块,应该再准备一个盒子,所以要加1,一共要准备6个盒子。
生:每个盒子装4块,5个盒子最多能装20块,6个盒子肯定能装22块,解答正确。
口答:他们至少要准备6个盒子。
生:一个是正好分完,一个有余数。
3/ 7师:剩余2人就要再增加一条船,就要把商加1。
2.做一做,出示第一个题目:(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师:你会列式解答吗?请你试一试。
师:这里能不能加1呢?师:说的真好。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吧。
师:说说你的理由。
从儿童生活出发与童心和谐共振——《解决问题》案例(一)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例5,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本单元例1~例4的学习,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掌握计算的方法。
例5是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生活的中问题,并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情分析:在思维水平上,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知识和能力上,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会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在课前我对个别学生做了小调查,发现学生对类似例5中同时出现的“最多”“至少”这样一对反义词的理解有困难,特别是它们在题目中彼此制约的关系是不易理解的。
设计意图: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流程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引出新知识,为后面例5的学习做好巧妙铺垫;第二个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的解决问题。
在情境体验中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最多”、“至少”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
让学生自主的尝试用不同的表征方式以及直观的课件演示,理解“进一”的道理。
再将租船问题和复习中的买糖果问题进行对比反思,体会用有余数解决问题中商是否加1,应结合具体情境去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建构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个环节:在实际运用、拓展延伸,借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并用进一法得到问题的答案,并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灵活判断商是否加一。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灵活判断商是否加1。
2、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