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代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07.05 KB
- 文档页数:5
论中庸之道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作者:周宇航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6期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而现在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改善。
在中庸思想里的一些观点、看法对于大学生人格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问题,以及中庸思想在大学生人格完善方面所起到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中庸思想、人格完善、借鉴作用“中庸”是孔子学说的“一贯之道”,是孔子的人格教养之道。
孔子在修养自身崇高人格的同时,也为世人设计了多样化具有内在联系而合乎“中道”的理想人格。
本文着重就中庸之道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作简要探析。
一、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在本文中,主要论述中庸思想中“执两用中”,力求无“过”与“不及”的思想;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思想,以及运用理智,经权达变,务求“时中”的思想。
“执两用中”,力求无“过”与“不及”。
孔子认为只有抓住事物的对立面并使之相辅相成才是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若只片面的执其一端,势必事与愿违。
“执两”中包含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需要从全局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
“过”和“不及”都是不对的。
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唯有恰到好处,才合乎“中庸”。
“和而不同”、以和为贵。
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是“和”,而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被称为“同”,作为君子既要能容纳万物,又能与万物的相处中不流于世俗;既不固守原则而不善应变,又不丧失原则而过于灵活;“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所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所表达的是一种‘异中求和谐、变中求和谐’的思想” 。
经权达变,务求“时中”。
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和时势的变化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断加以调整,使之适中合度。
比较中西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思想摘要:中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的差异促成了两者在教育思想上的区别。
西方文化中关于如何锤炼人性的讨论由来已久,把人的教育中理性和感性的作用分裂开来,两者泾渭分明。
而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和合”精神,这一特点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上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关键词:西方中国传统文化“人”教育思想一、西方的美育思想美育是对人的整体性教育,关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是在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上的人格教育,是在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上的素质教育,是提高生命质量、人生价值的生命教育。
走出中世纪的西方,在反对宗教神学、高扬人性的道路上,行走着主张相反相成的两个派别:一派把人性的“自由”看成是主体固有的理性自律;一派把人性的“自由”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感性自然。
就两者对人的本质的思考而言,它们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构建生命美的美育问题上,也体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
前者可称之为理性主义的美育,后者可称之为感觉主义的美育;或将其分别称为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和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
(一)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也开启了西方理性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把自由人性看成是完美人性,这也是理性主义哲学能够蕴含着美育思想的基本前提。
尽管不同的理性主义哲学家的出发点有异,主张不一,但是自由来自理性,理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那种具有“高度的完美性质”的自由,却是他们的一致之思。
理性主义不仅对人性自由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且在如何实现人性自由问题上亦如出一辙。
他们普遍认为,实现人性自由的最有效途径是人的“理性自律”。
正是这种理性自律中包含着理性主义关于美德、幸福的人、自由的人等如何构建的美育思想。
理性主义者普遍认为,在人的主体中存在着灵与肉、理性与感性的对立。
由于这种对立,亦即由于放纵的情欲或摆脱理性的肉体的存在,才使人坠落到仅为情欲自身的享乐之中,从而丧失自由,不能成为幸福的人。
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摘要: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原型,也是西方哲学的核心维度,本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追溯中西方和谐思想的起源,分析和谐思想的本质和特性,阐明继承和谐思想和理念对培养和谐社会大学生的和谐人格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思想;和谐人格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研究和谐思想起源的意义在于:历史考察的方法始终是人类认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方法;同时,研究和谐思想起源是为了准确把握和谐概念、和谐思想本质及其特点,实现通过对和谐溯源的认知转换为对社会实践中和谐思想的价值追求。
一、中国古代关于和谐思想的历史考察概括我国古代关于和谐的思想,可以包括以下四层涵义:第一层含义: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里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人是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倡导认识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
“和”在天地宇宙,则指万物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周易·乾·彖》中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天体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律运动变化,公正无私地对待各种事物的生命,保持着完满的和谐,这一切都是以有利万物的正常生长为前提的。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
他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
”统一的道包含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激荡调适,形成了一种均匀和谐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万物得以生成。
老子的宇宙生成说是一种和合,和谐即是宇宙的本真状态也是事物协调完满稳定有序的状态。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什么是天?春夏秋冬皆按照规律运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便生息不止。
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
一、我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范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我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且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
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
说其“博”,是因为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是因为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的和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的德性之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
一是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
儒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
儒家要求人们首先要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
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孟子亦云:“人亦孰不欲富贵”,“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不过,孔子认为富贵有义与不义问题,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并不笼统地排斥富贵,而承认合乎道义的富贵。
儒家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
这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避免因对金钱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导致人的异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和谐思维培养作者:赵娜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5期【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脊梁,将是和谐思想的主要继承者与弘扬者,因此,大学生和谐思想的培育与和谐思维的养成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源泉,其教育作用是不容小视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是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此,将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大学生和谐思维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弘扬和谐思想提供丰富的养料与宝贵的思想资源。
文章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入手,谈谈其对大学生和谐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大学生和谐思维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与社会理想,而高校作为宣传与弘扬和谐思想的主要阵地,其和谐思维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
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资源与和谐智慧,对高校大学生和谐思维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内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显著特征,其包含了和谐、融合、和睦、平和的思想与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和而不同”、“天人协调”、“人人和谐”与“心人合一”四个方面。
(一)和而不同“和”不是“同”,要讲求“和而不同”。
“和”与“同”的区别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
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的史伯曾经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
”史伯认为把不同的事物聚集起来调和统一而得其平衡,叫作“和”,并且这样可以产生新的事物,即“和实生物”;而相反的,史伯认为简单的把相同的事物加起来,叫作“同”,这样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即“同则不继”。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内涵关于中华传统和谐思想,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学界已有一些研究。
一般认为,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天人”和谐、人际及群己和谐、心身和谐。
(一)“天人”和谐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问题。
这一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儒、道等各家典籍中论述颇多。
《周易》较早地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行男女,然后有夫妇,”表达了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一部分的和谐思想。
道家鼻祖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儒家鼻祖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
明确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宋代张载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并且表达了人与自然需和谐相处的愿望。
(二)人际及群己和谐思想这一和谐思想反映的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
首先,在人际和谐方面,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达了他心中的理想人格是既具独立性,又具协和人我能力,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的“君子”。
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主张执政者应该善于协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人和而万事兴。
老子则要求人们“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以此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其次,在群己和谐方面,荀子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强调了人与社会一衣带水的群己和谐关系。
孔子强调“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群己和谐的重要。
在此基础上,他还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
道家老子则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世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理想社会。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甚早,多以单字“和”或“合”出现。
最初来自于音乐,指声音的相应协调。
引申到其他事物,和谐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现象和协同作用。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提出了“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自然论,此处的“合”即和谐。
后来,和谐概念就引申到个人身心、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
当说到个人身心和谐时,是指个人身心的统一、平衡与协调,理想境界是达到“内省修己”的身心和谐;当说到人与人的和谐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处于配合融洽的状态,理想境界达到“和为贵”的人际和谐;当说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时,是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理想境界是达到“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个人身心和谐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注重人的内在性情的和谐,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问题,主张通过个人内在的修炼,实现身心和谐,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典籍《中庸》里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和谐的内心修养方式。
在如何达到身心和谐问题上,儒家提出“安身立命”、“内省修己”主张,强调“修身”为本,视“修身”为通往身心和谐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径选择。
比如,孔子曾提出君子有“三戒”、“三乐”、“五行”、“五美”、“六艺”、“九思”等“修身”之道。
儒家后世更进一步将“修身”放在人生诸大事的首位,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相连,他们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目标,就应做到“身心和谐”,实现“内在的超越”。
而做到这些,需要个人以修身为本,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步步做起。
为了实现身心和谐,儒释道三家都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自治其心”。
(二)人与人的和谐“仁”是儒家确定的最高道德准则,核心是爱人,强调人际和谐。
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力来自于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是一个崇高的人格,他应当秉持仁爱、诚实、美德、正义、宽容的原则,把仁义的道理融入自己的思想,以自身的行为塑造自己的人格,达到超越自身、去追求完善自己人格的目的。
现在,以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为指导,为大学生们塑造道德人格,无疑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
首先,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思想,强调仁爱原则,在古代社会这是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仁爱是实现大众利益的基本准则,只有人人都以仁爱为本,大众才能有安全感,才能互相信任,才能实现快乐,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今天,我们也应该以孔子的仁爱原则为指导,在现实社会中多多做一些为大众服务、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事情,这对于大学生们塑造道德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思想,也强调诚实、美德、正义、宽容的原则。
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就是要实事求是,说真话、做真事,避免虚伪,保持言行一致,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而美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指人们在行为和言谈方面都应当遵守正义的原则,正义才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正义也是一个人应当做到的基本道德,人们应当坚持公正,做到公平公正,以此来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同时也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友爱,从而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最后,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思想,还强调人们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要有宽容的态度。
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社会变迁不断,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这就需要大家有宽容的心态去接受这些新的变化,勇敢的接受新的事物,去探索和实践,去开拓未来。
这对大学生们塑造道德人格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将作为未来社会的一份子,如果他们没有宽容的态度,就不能接受新变化,也就不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为大学生塑造道德人格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仁爱、诚实、美德、正义、宽容是追求道德人格的重要标准,只有有了严格的道德素养,大学生们才能够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19年文档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它反映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协调性、合乎规律性和完整性,以及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协调性。
和谐这一范畴吸引着许多哲学家对其作出阐释。
研究古人关于和谐的思想,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谐”,充分认识自身,认清社会发展状况,为当下所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思想作简略梳理,并讨论其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思想。
亚里士多德把和谐看成是整体的统一性和完满性,是多样性的统一,并主张把和谐范畴应用到现实的一切领域。
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其中音乐教育是和谐教育的核心。
一、更为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灵魂学说在《论灵魂》一书中他这样说:“尚还有一种关于灵魂的理论,……它的拥护者们说,灵魂是一种和谐。
因为:(1)和谐是对立物的一种融合或合成;(2)肉体是由对立物合成的。
”[1]他把和谐看成是对立面的统一,其中蕴涵着辩证法理论。
同时,他用质料因和形式因来论述肉体和灵魂的关系。
肉体是构成生命个体的质料,是潜在的生命体;灵魂则是生命个体的形式,是现实的生命体。
有机的个体生命是肉体和灵魂的和谐统一体。
没有形式,质料只是物成形的潜能;没有质料,形式也仅是物的潜能,并非物本身。
只有物的质料和物的形式完全结合,才能使物成为物,才能是和谐的统一体。
二、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思想的当代启示和谐,一个亘古常新的范畴,一开始就吸引许多仁人志士作探索,至今也不乏对其作研究的人。
研究古代和谐思想,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谐是整体的统一性和完满性。
也就是说,每个事物本身都是构成它的部分的统一体,小到一个原子,一个人,大到整个社会乃至宇宙。
对个人来说,想要达到的一般有两个和谐:自身的和谐(小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大和谐)。
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生命个体所组成的,要达到大和谐,须先实现每个人自身的小和谐。
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作者:王庆美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2年第02期摘要: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原型,也是西方哲学的核心维度,本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追溯中西方和谐思想的起源,分析和谐思想的本质和特性,阐明继承和谐思想和理念对培养和谐社会大学生的和谐人格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思想;和谐人格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18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2-058-02收稿日期:2011-12-1研究和谐思想起源的意义在于:历史考察的方法始终是人类认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方法;同时,研究和谐思想起源是为了准确把握和谐概念、和谐思想本质及其特点,实现通过对和谐溯源的认知转换为对社会实践中和谐思想的价值追求。
一、中国古代关于和谐思想的历史考察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里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人是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倡导认识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
“和”在天地宇宙,则指万物自然的和谐统一。
《周易·乾·彖》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天体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律运动变化,公正无私地对待各种事物的生命,保持着完满的和谐,这一切都是以有利万物的正常生长为前提的。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
他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
”,统一的道包含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激荡调适,形成了一种均匀和谐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万物得以生成。
老子的宇宙生成说是一种和合,和谐即是宇宙的本真状态也是事物协调完满稳定有序的状态。
孔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和谐是人类在生活中的一种理念,是指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和睦相处、互相理解的一种状态。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社会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和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角度,探讨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方式与途径。
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一、“和谐”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谐人格是指个人思想、情感、行为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发展希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尤为重要。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和谐思想是重要的理念。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大学育人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校园文化的和谐内涵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 培养和谐人格: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格,激发大学生勇于探索,勤奋自强的积极意识;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情感交流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2. 拓展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交友关系中体现仁爱、忠诚、和谐等人文情感。
3. 促进社交交流: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社交、交流,解决各种不和谐因素,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二、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启示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与和谐思想密切相关的有诸多的诗文、故事和艺术作品,如《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等。
和谐思想有许多特征和优点,适合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以达到和谐人格的塑造。
1、和谐与日常生活有关和谐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不和谐因素,和谐思想就是要在矛盾与不和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校园中面对各种矛盾和不和谐的因素,需要借鉴和谐思想中的智慧解决问题,同时,也要以此来培养和谐人格。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问题及先秦儒家思想的启示近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同时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有性格压抑扭曲、价值观功利化以及学习生活作风浮躁等现象出现,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和谐、秩序的稳定。
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这些思想家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内圣外王、仁、义、礼、智、信等观点和规范,在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后,依然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具有着不可泯灭的价值。
一、中西方文化对人格的不同理解。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西方文化中,人格一词最早是在罗马法典中出现,意思是作为权力主体的奴隶主、自由公民和法人的特定法律权利和义务,[1]到了公元六世纪,波依悉阿斯给人格下了定义:人格是真正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
[2]而在英语中,对人格的解释,十分强调个性,并经常把个性等同于人格。
在汉语中,格最原始的意思是方形的框子,后来引申为规范和标准,所以对人格的解释就是做人的标准.据张岱年先生考证: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
中国近代,梁启超提出:忠孝二件,人格之要件也,把忠孝等同于人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德性和伦理的角度对人格给予的界定。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养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已经关注到大学生的人格养成问题,并预见到大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对行为进行支配和约束,在未来的生活中就很难把学习到的知识、品性和行为服务于有价值的人类目的。
古时候思想教导对现代大学生的启发作者:聂翔雁单位: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道德教育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的行为规范,建立基本的道德理念,发展道德判断力和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当感性和理性、利益和道德发生冲突时,需要有强烈的道德理念和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道德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实质所在。
因此,教育对古代中国人来说,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对个人而言,教育能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容纳,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以家族而言,具有荫泽后人荣耀门庭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具有使社会保持一定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具有保江山、稳民心的社会教化作用功能。
所以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德性培养,提倡发奋立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不计个人得失成败,不问个人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知识经济是在充满理性的知识化社会中发展的经济,是在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中发展的经济,是在公正社会中发展的经济。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在人格素质方面除了要有现代科学知识,有严守纪律法规的意识外,还必须有一种有理想、有道德、崇尚正义公平、能诚实守信的人格。
我们知道,西方市场经济成功的核心和关键,恰恰就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中一直提倡和强调的“诚实守信”。
英文中的公司集团———托拉斯(trust)一词,就是忠诚、可靠的意思。
知识经济无疑是更高度规范的市场经济,应该有更高度的诚实守信的品德。
中国古代浑厚的教育文化底蕴不仅不是中国人走向知识经济的障碍,相反,正是我们建立规范经济制度的文化优势,这一点已为日本、新加坡的实践所证实,也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所证实。
所以我们应该从古代教育要注重德育、注重人格塑造的传统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德性与理想教育。
主张创造性学习的思想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人有负担,人人有压力。
浅析中庸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借鉴价值[摘要]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他对我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和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和突出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而如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儒家为实现全社会的文明和谐,要求一切个人与群体以中庸之德,行中庸之道,时时、处处、事事都做到恰如其分、恰倒好处,无过无不及;那么,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是否也能够借用儒家的观点,尤其是中庸思想呢?[关键词]中庸; 和谐社会;借鉴价值The brief analysis doctrine of the meanthought in constructs inharmonious social the model value Abstract:Moderatism is one of the e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has greatly improved politice economy and culture in each dynasty in china .Now,china is in a turning era and is facing a series of trouble and problem .Totransform the situatio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announced a great thoughs——to set up a harmonious socialism society, but howto do this is quite a important item .Confucionismin this case ,hold that each indilidual or group of the society should think and do things moderately no matter when .where and what so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want to know whether we can use confactionism.especially moderatism reference when we engage in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nowadays.Key words :Moderatism harmonious society value of using for reference 中庸,也称之为中行、中道,始为孔子哲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后来成为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