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一章人口迎期中复习提纲1.1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⑴基本特点(不平衡性):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⑵分布规律(规律性)①从纬度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③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⑶区域性分布稠密区 分布 东亚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欧洲西部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北美东部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③从国家比较:国家分布不均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最多,有7个(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世界人口大国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④城乡分布总趋势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世界人口稀少地区及形成原因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⑤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4、为什么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01年高考题答案)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2分);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2分)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2分) 5、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2分);地形较平坦,平原面积大,耕地多;水资源较丰富(2分);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2分) 6、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⑴自然因素: 人口稀疏区主要原因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区 地形崎岖,气候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 南极洲亚马逊河、刚果河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北非、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缺乏,不具备人类生活的条件因素 影响案例气候过于寒冷、干旱及湿热的地区人少;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雨林地区人少;20°N -60°N 人口密集⑵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历史;政治(战争、政策);文化(婚育习俗)主要分布在南部狭长的东西走廊地带; 原因:气候较暖;多为平原,适合种植春小麦和牧业;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交通便利;邻近经济发达美国8、拉美人口分布地区及原因人口主要分布在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大陆沿海地区原因:沿海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9、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及原因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10、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很低,是不是高原地区人口分布都很少? 不一定,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人口分布比低地多。
高一地理人口的迁移知识点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的现象。
它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现象之一,通常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人口迁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我们来探讨一下其中的一些关键内容。
首先,人口迁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
内部迁移是指人们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搬迁,而国际迁移则是指人们从一个国家搬迁到另一个国家。
内部迁移通常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驱动。
例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人们从贫困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以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社会因素如家庭关系、教育和医疗资源也会影响人们的迁移决策。
另外,政治因素如战争、冲突和政府政策也会导致人们的迁移。
国际迁移通常由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引起。
经济因素是主要的推动力之一,人们会选择前往经济繁荣的国家,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
政治因素如战争、政权更迭和人权问题也会导致人们逃离自己的国家。
此外,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也可以成为人们选择迁移的原因,如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和海平面上升。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源地来说,人口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问题。
然而,人口迁移也可能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可能提高工资水平。
对于目的地来说,人口增加可能带来劳动力供应增加、经济发展和社会多样性等好处。
然而,人口迁移也可能带来挑战,如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社会不平等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为了应对人口迁移带来的挑战,政府和国际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制定合适的移民政策可以管理和引导人口迁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改善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可以减少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差距,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也可以应对人口迁移带来的挑战。
总之,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多种因素和影响。
了解人口迁移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
通过合理地管理人口迁移,我们可以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可持续发展,实现更加公平和繁荣的社会。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1 人口迁移: (1)必须改变定居地(2)改变定居地须持取一段较长时间(3)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2 人口流动:短期离开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3 分类(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省际迁移和县际迁移(2)按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来划分: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4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与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水源,地形,资源,植被,矿产等)1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 2 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二经济因素 1 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2 经济布局 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三政治因素 1 战争 2 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纳移民)四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5 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人口意愿性迁移较少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人口迁移均以行政调动为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自发性人口迁移较多(城乡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6 人口迁移的影响 P167 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 P21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 婚俗中包含着许多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如初婚年龄的大小、混赢得俄稳定程度2 宗教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鼓励生育)3 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一是从早婚早育(为了增加劳动力)到晚婚晚育二是从多子多育到少生优生三是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四是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二】1 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石油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其开采活动受石油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思维导图】(一)人口分布的特征1.人口分布趋势:①趋向于中低纬度地区①趋向于海拔低于500米的平地地区①趋向于沿海地区。
2.人口疏密区:稠密区:①东亚①南亚①欧洲西部①北美东北部稀疏区:①高纬地区①高海拔地区①热带雨林①沙漠地区。
3.地区差异:①人口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①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①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盂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人口过亿【思考】东亚种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①河流附近,灌溉水源充足。
①土壤肥沃。
社会条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思考】分析我国人口在空间上产生差异的原因?自然条件:①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河流广布,水源充足。
地形多平原丘陵,地势起伏平缓且土壤肥沃。
①西部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河流缺乏,水源不足,自然条件恶劣。
地势起伏大,土壤贫瘠。
社会条件: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①西部地区深居内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第二节人口迁移【思维导图】(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二)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由旧大陆迁移到新大陆①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继续迁移到美洲、大洋洲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外籍工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第三节人口容量【思维导图】(一)区域环境承载力1.区域环境承载力: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通常以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
2.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思考】分析我国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空间差异: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明显,西北部环境承载力小,东南部环境承载力较大。
第三节人口迁移从容说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的重点是列举实例分析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实例,即先引入人口迁移的实例,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或先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每一条原因,使用人口迁移的实例进行实证和说明。
通过学习,学生可能会发现,历史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则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学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状况及产生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社会的兴趣,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有怎样的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3.何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生复习回顾,回答。
推进新课师(投影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材料一:联合国报告: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前超过中国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根据联合国2005年2月24日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2025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3.95亿,而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5.93亿。
而目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2025年人口将达到14.41亿,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回落到13.92亿。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特点: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人口分布的特点包括:不均衡性、多样性、聚集性和集约性等。
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以及土地利用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政治稳定等。
3. 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国际迁移则是指人口跨国界进行迁移。
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等。
4. 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原地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迁移对原地的影响包括减少人口、减少劳动力和改变人口结构等;对目的地的影响则包括增加人口、增加劳动力和改变人口结构等。
5.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城市化又会影响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分布迁移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迁移在当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中的人口迁移现象,包括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人口迁移的类型与原因1. 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口流动形式。
农民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而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往往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教育服务。
因此,他们选择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2. 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主要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
一些发达城市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社会福利,吸引了大量人口从其他城市迁往。
相反,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城市由于缺乏发展机会,人口流出。
3. 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人选择迁移到其他国家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吸引了许多移民。
而一些冲突和贫困的国家则面临大量人口离开的问题。
第二部分:人口迁移的影响1. 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经济有积极的影响。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能够解决城市劳动力的短缺问题,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移民对国家的经济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带来更多的消费和劳动力资源。
2. 社会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移民可能会带来文化、宗教和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丰富社会文化。
然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会导致社会的紧张和不稳定,如社会矛盾、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压力的增加等。
3. 环境影响人口迁移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导致城市规划、交通压力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也可能导致土地荒芜和农业生产的下降。
第三部分:解决人口迁移问题的方案1. 政府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人口迁移的管理和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以减缓人口迁移的不均衡性。
高一地理人口与人口问题的全球分布总结人口与人口问题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人口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分布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人口与人口问题的全球分布进行总结。
一、人口总体分布的特点1. 人口密度不均衡:全球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
一方面,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等开发较早的地区,如中国、印度和欧洲各国;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人口分布非常稀疏,如北非、澳洲等地。
人口密度不均衡主要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2. 都市化程度不同:全球人口趋向城市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较高,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集聚区形成;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分布不均衡。
3. 人口老龄化: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在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医疗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 人口流动性增加: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国际人口迁移、城市间和农村间的人口流动,以及环境因素引发的人口流动等都对全球人口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人口问题的全球分布1. 人口增长问题:全球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然是人口问题的重要方面。
尤其是一些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和非洲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压力巨大,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挑战。
2. 资源分布与利用:全球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使得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些地区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资源开发相对容易;而一些地区人口众多,但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3. 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良好,人口生活水平高,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人口贫困问题突出。
4. 城市化问题: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人口膨胀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压力加大,城市贫困、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凸显。
高一课本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中国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地理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和迁移。
在高中地理课本上,关于人口迁移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城乡人口迁移、经济人口迁移和社会人口迁移三个方面阐述高一课本地理中的人口迁移知识点。
首先,城乡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和迁移。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人口迁移被称为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迁移。
这个知识点是高一地理课本中人口迁移的重点内容之一。
农民工迁移带来了许多变化。
首先,它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挣得的工资,不仅带回了家乡,也用于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其次,农民工迁移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然而,农民工迁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
所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也是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经济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为了追求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条件而流动和迁移。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前往寻找就业机会。
这种人口迁移形成了经济集聚区,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等。
这种经济人口迁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大量的人口进入经济集聚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另一方面,这种人口迁移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形成了经济辐射带动带。
但是,经济人口迁移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矛盾等。
最后,社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为了躲避战争、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等原因而流动和迁移。
在中国的地理课本中,社会人口迁移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内地到香港的人口迁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内地社会动荡和经济问题,大批人口涌入香港,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种社会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方面,香港的人口急剧增加,给香港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大量的内地人口进入香港,导致香港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文化特色。
同时,香港政府也面临着如何管理这些流入的人口的问题。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特点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高一人口迁移知识点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现象。
在高一地理学科中,人口迁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通过介绍人口迁移的定义、分类、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现象。
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例如从迁移的范围划分为国际迁移和内部迁移,从迁移的性质划分为永久迁移和临时迁移,从迁移的原因划分为经济迁移、环境迁移、政治迁移等。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 国际迁移: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
国际迁移通常涉及跨国边界的人口流动,可以是永久迁移,也可以是临时迁移。
2. 内部迁移: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同一个国家的另一个地区。
内部迁移一般不涉及跨国边界,包括城市间的迁移和农村间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原因1. 经济迁移: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人们会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机会而选择迁移,例如寻找更高薪资的工作、发展自己的事业等。
2. 环境迁移:环境因素也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等因素会导致人们被迫离开原居住地,并迁移到更安全、更舒适的地方。
3. 政治迁移:政治因素也可以引发人口迁移。
例如,政治动荡、战争、种族歧视等因素会导致人们离开原居住地,寻求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1. 社会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原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原地人口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目的地人口的增加则可能导致资源短缺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2. 文化交流影响:人口迁移也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迁移人口带来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习俗,这会丰富目的地社会的多样性,同时也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和适应问题。
3. 城市化影响:人口迁移对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从而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指人们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的现象。
这些移动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人口流动的原因人口流动的原因很多,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就业机会因为就业机会的差异,人们可能会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同时,一些地区可能比其他地区更适合特定类型的工作。
教育和培训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或职业培训,人们可能会移动到不同的地区。
家庭关系人们有时也会因为家庭关系而搬家。
例如,出于工作或家庭原因,人们可能需要移动到离亲人更近的地方。
环境和气候气候或环境问题也可能成为人们选择迁移的原因。
例如,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们定居的地方。
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影响:社会影响人口流动对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当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一起时,会出现各种文化和种族的冲突。
此外,流动性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和亲人之间的疏离。
经济影响人口流动对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
当人口流动越多时,城市的经济活动会变得更加活跃。
同时,人口流动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人口不断减少,这可能会影响那些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随着人们更多地靠近城市,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
城市化对周围地区的人口流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通常会导致许多就业机会,并吸引更多的人口迁移到那里。
这种现象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然而,城市化也会带来其他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人口流动对城市化的影响人口流动通常会随着城市化而增加。
当人们移动到城市,他们需要居住、工作和消费等。
这些需要会对城市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产生影响。
此外,大量的人口流动还可能改变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等。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了解人口流动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非常重要。
必修2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人口迁移的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①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新大陆被发现后方向:从旧大陆(欧洲、非洲)向②(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迁移。
原因:1.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2)二战后方向:由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向发达国家(欧洲、北美)迁移特点:①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接受劳务输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
②国际④增加,持续时间长。
⑤专业人才移民。
原因: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1)原因:为了开发⑥。
(2)方向:大批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被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1)特点: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人口向⑦迁移,人口向东部迁移(2)原因: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经济因素就业机会较多、⑧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⑨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曾采取过移民戍边措施,将内地的人口迁移至边境地区。
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
外出求学对人口迁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生态环境因素(1)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⑩的地区迁移。
参考答案:①定居地②新大陆③发展中国家④难民数量⑤发展中国家⑥内地和边疆⑦城镇⑧经济收入较高⑨战争⑩生态环境较好重点一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1.人口迁移(1)判断人口迁移的依据①空间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②时间限度:较长,通常一年以上③居住地变更:必须跨越行政区界线(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
高一地理人口回流知识点人口回流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
它是人口迁移的一种形式,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在地理学中,人口回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许多与人口相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地理课程中常见的与人口回流相关的知识点。
一、人口回流的原因1. 就业机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就业机会的差异,人们倾向于向就业机会较好的地区迁移,从而形成人口回流。
2.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人口回流。
有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前来接受教育。
3. 环境条件: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由于环境污染、气候恶劣等原因,人口会选择回流到较为宜居的地区。
4. 政策调控:政府的政策调控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口的回流。
例如,某地区实施了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
二、人口回流的影响1. 经济发展:人口回流对目标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口回流可以带来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推动经济的发展。
2. 人口结构:人口回流可以改变目标地区的人口结构,增加年轻人口的比例,有利于目标地区人口结构的优化。
3. 城市建设:人口回流会对城市建设产生影响。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会带来城市交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压力,需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 社会文化:人口回流也会对目标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外来人口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会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交流,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人口回流的案例1.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回流较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由于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内陆地区的人口前往东部沿海地区。
2. 英国的伦敦也是世界上重要的人口回流目的地之一。
伦敦作为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人口前往。
3. 在非洲,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是一个人口回流明显的城市。
拉各斯作为尼日利亚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来自内陆的人口迁移到这里。
四、人口回流的挑战和应对1. 城市规划:目标地区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安排人口回流带来的城市发展压力,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人口知识点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高一地理课程中,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一地理课程中的一些人口知识点。
一、人口的增长与变化人口的增长与变化是地理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人口增长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人口变化是指人口数量的结构和特征发生的变化。
人口增长和变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口增长与变化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人口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每一千人口中出生的人口数量。
人口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每一千人口中死亡的人口数量。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水平和健康状况。
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常常意味着人口增长快速,而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则意味着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2. 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数量增长的百分比。
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人口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10。
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往往面临人口压力和社会资源紧张的问题。
3.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按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所组成的比例和分布情况。
人口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结构的不同可能带来不同的社会问题和发展机遇。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通常包括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外出务工(农民工)、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等。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并伴随着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城市化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住房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如城市贫困、环境污染等。
新高一衔接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新高一衔接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知识点。
新高一学习将是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深入了解的阶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下是新高一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包括地球形状、地球的运动、气候与气候变化、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岩石与矿产资源、土壤、地理环境污染等。
(1) 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扁球体的形状,具有南北两极和赤道线。
地球的地理坐标可以用经度和纬度表示。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日夜交替,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3) 气候与气候变化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长期性质的变化,如全球变暖等。
(4) 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水资源。
地下水主要存在于地下水层,是重要的补充水源。
(5) 岩石与矿产资源岩石是地壳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地球表面。
矿产资源是地下的自然物质,如煤炭、铁矿石等。
(6) 土壤土壤是地表的薄层,由有机物、矿物质、水和空气组成。
它是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7) 地理环境污染地理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
2.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人口迁移、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文化与文明等。
(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一个地区居住的人的总数,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有重要影响。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乡村则相对较少人口,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3)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间相互影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4) 文化与文明文化是一定社会中人类创造和人类活动发展出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第一节中人口增长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人口迁移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难点: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移动的动因四、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对人口有所了解,但对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需要细致。
对于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了解更少,讲解时应多提供一些合适的案例。
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六、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前预习学案,内探究学案,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迁移和流动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时安排:2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言: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该市人口达到119万,深圳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人口77万,占总人口的821%。
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深圳市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导入:从全球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人口的迁移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的定义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个方面,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则指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
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
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了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
另处,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2.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特征、原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阅读P8~10,思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迁移?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点拨:(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1~19世纪:地理大发现,人口迁移的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永久性移民减少,迁移形式多样化。
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提问:观察阅读两幅教材插图“图1—2—1和图l一2—2”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列表对比。
点拨:①两图中箭头表示出世界人口的迁出地和迁入地:1~19世纪的人口迁出地主要是欧洲和非洲,迁入地主要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出地主要是亚非拉地区,东欧也是人口迁出地之一,迁入地主要是西欧、美国、大洋洲。
’②从人口迁移的变化看:欧洲由人口迁出变为人口迁入;南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美国和大洋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区。
③人口迁移的原因:1~19世纪。
欧洲人迁往“新大陆”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条是“地理大发现”;非洲人迁往“新大陆”的原因是欧洲殖民者的野蛮“贩运”,是一种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移民。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导致人口迁移;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分治,形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移民;非洲独立的国家遣返原的殖民者等都是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
而大批美洲人返回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人口迁往美国,以及大批外籍工人和技术移民等,属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移民。
当然,一些特殊的原因也可以引发移民,如阿富汗战争引起的移民,非洲荒漠化、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灾害导致的环境移民。
提示:对任何国际移民现象的原因分析,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如,太平洋岛国“瑙鲁”举国移民的原因是什么?应该从岛国的环境特点,地势低平,结合“全球变暖”导致的危害分析,原因是环境变化的结果。
表格如下:人口迁移1—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路线由非洲跨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由欧洲向西到达美洲,向东到达大洋洲由亚洲向东到北美洲,向南到大洋洲,向西到欧洲;由南美洲向北到北美洲;另外还有因为灾害和战争而引起的迁移路线人口迁移特点旧大陆→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末发国家。
欧洲殖民者野蛮贩运非洲黑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移民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
具体表现为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变化大;新兴城市、旅游业和新兴产业也造成人口迁移。
二、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一样,都是人口移动的基本形式。
1.人口流动的概念:人口流动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化发展水平。
思考: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有什么不同?概念区别联系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和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改变、变更户籍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高考资网SU][:su][:su]人口流动su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su]不变更户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强调: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都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但人口迁移强调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提问)请同学们说出下列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1)1世纪欧洲殖民贩卖非洲黑人奴隶到美洲;(2)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中的“民工潮”;(3)三峡工程大移民;(4)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讨论)请同学们再举一些人口移动的例子。
(其中可以穿插本“知识窗”中的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
3、我国的人口流动——民工流活动:学生讨论填表时间流向原因特点作用20世纪0年代以前东部人口稠密区流向东北西北等地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边疆有组织与自发迁移结合调整人口分布,对开发资,加强边疆经济化和国防建设起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区流向发达地区东部、南部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生产力提高解放出大量劳动力有组织与自发流动及盲目流动并存有效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城市发展、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但盲目、无序流动带了一些社会问题过渡: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学习的第三部分: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1.动因①推力: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
②拉力: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
③其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化背景等。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人口移动?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人们之所以愿意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主要受自然环境(气候、土地、水等)、社会经济环境(教育、收入、交通、就业等)影响,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还有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讨论)本第12页的“活动题”。
(活动)请同学们举一些人口迁移的例子,并说出迁移的主要原因。
(承转)从上述内容我们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在分析人口迁移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那么,人口移动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本节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2.效应①人口移动会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对迁入地而言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但也能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增大人口压力。
对迁出地而言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口压力,增加收入,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②人口移动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人口移动,大大促进了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化的交流。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我国大学生赴欧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B.经济条.自然灾害D.河流变迁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A.欧洲B.拉丁美洲.北美D.非洲4、亚洲最大的国际人口迁移出现在( )A.我国“三峡”工程移民B.非洲的殖民者被遣返回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分治D.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6.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