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二)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多篇)(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二课。
本节要求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会找出表示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或者上面形状的图形。
通过搭正方体积木的活动,体验不同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或者上面)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以某一图形为正面(侧面或者上面)形状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这是学生将来进一步认识“三视图”必须具备的基础。
教材还设计了做一做,连一连,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大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有从上面、正面、侧面观察物体的经历,再让他们从这三个方面观察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对学生而言,实际观察、描述,都不太难,但根据图上的物体,想像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就不太容易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准备正方体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摆,再分别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进行观察和辨认,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通过自己亲自实践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1.正确辨认从上面、正面、右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在拼搭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用同样多的正方体并以某一形状为正面(上面或侧面)拼搭物体,拼搭出来的物体的形状不是唯一的。
3.观察有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实际观察中,正确辨认从各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用同样多的正方体拼搭物体,拼搭出来的物体的形状不是唯一的。
学时安排:一个学时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正方体若干学生准备:正方体学具教学准备与过程:一、谈话引入,实际操作1.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能辨认了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也知道了观察类似长方体的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对不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上次的难,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向它挑战?2.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好!我也相信小朋友们可以的。
看一看(二)从观察一个物体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并能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学生来说还是有挑战性的,因此本课设计了两个情境:情境一主要是借助画面中的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想象观察两个物体,探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情境二是从窗外远距离观察人物,再一次经历从相对位置观察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是不同的。
教材让学生先通过想象或空间推理判断,然后实际进行观察验证,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2、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2、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等活动过程中,感悟观察的过程,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应课件、杯子、牙膏盒;学生准备:杯子、牙膏盒。
【复习导入】1.老师带来一个杯子,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想一想2.(分别出示杯子和牙膏盒)师:看一看、想一想从不同角度看这个杯子,形状分别是怎样的?这个牙膏盒又是什么形状的?从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将一个杯子和一个牙膏盒放在一起)教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
揭示并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分别观察杯子和牙膏盒,对这两个物体的外形进行充分的了解,为接下来从不同位置观察这两个物体做好准备。
看一看(二)。
(教材第15~16页)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实物,感受两个物体或一组物体的位置关系,能从某个角度观察的结果,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牙膏盒、杯子。
师: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生:三个面。
师: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结果一样吗?生: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师:在以前观察物体获得的经验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之前获得的经验,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师:下面的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一) 学生可能会说:•第一幅图应该是淘气看到的,因为从淘气所坐的位置看,牙膏盒在杯子的左边,杯子在牙膏盒的右边。
•第二幅图应该是奇思看到的,因为奇思是站起来从高处往下看的,可以看到杯子口的正面。
师: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得对吗?生:杯子把牙膏盒都挡住了,应该是对的吧。
师:是这样吗?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看一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对于叙述正确完整、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境会是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二) 生:可以先肯定的是,淘气看到的是笑笑的背部,这样就排除了第①幅图和第③幅图;然后我们可以假设自己就是淘气,那么从淘气的角度看笑笑的位置在桌子的右边,这样综合起来判断淘气看到的情境应该是第②幅图。
师:与同伴合作,模拟上面的情境做一做,看看你的判断对吗。
学生合作模拟情境,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课程描述这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课《看一看(二)》,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巩固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图形,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1. 认识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并能正确称呼不同的图形。
2. 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并能正确描述和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
3. 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图形和描述图形,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并能正确称呼不同的图形。
2.让学生认识并能正确描述不同的颜色和大小。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准确、更丰富地描述图形。
五、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多幅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体验并描述这些图形。
2. 正式活动(1)认识不同的图形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并能正确地称呼它们,如圆形、正方形等。
(2)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并能正确地描述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如红色、蓝色、大的、小的等。
3. 结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巩固学生学习内容。
六、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展示法、讲解法、操演法、评价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本课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表现进行评价,旨在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八、作业布置1.布置图形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家里或学校周围的图形。
2.布置语言表达作业,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大小。
九、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巩固了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概念,并能更准确更丰富地描述图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平移现象,学习平移的性质,以及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移的性质:通过观察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和形状,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规律。
2.平移的应用: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如拼图、设计图案等。
3.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但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模糊。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对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平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平移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图形平移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2.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滑滑梯、翻书等,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现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简单的物体形状。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形状的命名和识别,以及空间关系的表现。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物体形状,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物体形状,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观察和操作,以及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操作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物体形状和空间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物体形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物体形状的命名和识别,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实物模型。
3.课堂讲解:讲解物体形状的特点和空间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巩固对物体形状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6.课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课后作业:布置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物体形状和空间关系的关键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初步认识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3. 运用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初步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但是,对于具体物体的位置描述,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些折纸、彩笔等动手操作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故事、游戏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一些有关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例子。
二年级上册数学《看一看(二)》教学设计三篇导读:本文二年级上册数学《看一看(二)》教学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教具:特殊长方形、房子模型、各个角度的长方形面图、电脑。
教学学具:课桌、多个正方体、水彩笔和图画本。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到小白兔家玩,好吗?师出示课题。
二、建立模型。
1、认一认。
电脑出示房子模型,你们看前面是小白兔家,你们说出所看到的面的名称。
师贴上正面、上面和侧面。
2、看一看。
(实践活动)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一个位置来观察特殊长方体,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它的哪面;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
后汇报并在讲台上贴出所看到的位置。
师出示两面和三面的图片。
)生1:我站在前面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
生2:我站在侧面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和右面。
生3:我站在这里(角儿)看,能看到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
生4:我蹲着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后面。
生5:我拿起长方体就能看到它的下面。
……师: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如果不停地换位置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生1:站在不同的地方看这张课桌,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师:太好了,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请你们再观察每个位置能看到课桌的几个面。
(学生活动)生1:有的位置能看到一个面,有的位置能看到两个面。
生2:有的位置能看到三个面。
生3: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师用电脑出示各个角度的长方形面图。
3、师出示结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 看一看(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李坑学校李忠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材第2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学习新课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问题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说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连一连。
(出示教材第20页上面情境图)①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小明、小华、小亮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辆小汽车模型,说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并连线,根据他们所在的位置不同来确定他们所看到的物体特征,小明从上而下观察,看到的是车顶,小华看到的是侧面,小亮看到的是后面,想一想汽车的这些位置都有什么显著特征。
②确定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小明站着从上往下看小汽车,他所观察到的是小汽车的整个顶部的轮廓(具体包括小汽车的警灯和车顶盖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所看到的图片是:小华坐在小汽车的侧面,她所观察到的是小汽车的侧面轮廓(具体包括小汽车的车门和侧面的两个轮胎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她所看到的图片是:小亮坐在小汽车的后面,他所观察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尾(具体包括小汽车的车牌和后尾灯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所看到的图片是:问题2: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出示教材第20页下面情境图)①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继续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主要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这些基本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图形的分类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感知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出于好奇和兴趣,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来保持学习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教学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2 看一看(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圣哲学校蔡雨欣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是的有()。
2.正方体①在正方体②的()。
3.看一看,找一找,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从右面看相同的有()
(2)()从正面看和从右面看相同。
4.从左面看,看到的是()。
A B C
5.下面的图形都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答案:1.②
2.上面
3.(1)①和④(2)②和③
4. A
5. 上正右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摘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通过观察我们发觉小鸟在房子的上面,小鸟看到了屋顶,所以小鸟与第三幅图相连,蜗牛在房子的侧面,房子侧面有一扇圆形的窗子,所以与第二幅图相连,而蚂蚁在房子的正面,能看到房门所以与第一幅图相连。
师:淘气和笑笑也遇到了观察物体的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先观察第一组情境图,笑笑面对壶嘴所以在笑笑的视角上壶嘴是正对着笑笑的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而淘气跟我们视角接近,又是背对着我们,所以方向和我们也一致那他看到的回嘴是向右的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我们再观察情景二,笑笑从上面观察茶壶,能看到整个圆形的壶盖,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淘气正对着壶把手,这时壶把手在他的视角上是一条直线,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你做对了吗?同学们,解决了这两道题啊,淘气和笑笑可太欢乐了,可是没欢乐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跑来想我们求助了。
通过观察连一连说一说下图这种哪幅是笑笑看到的,哪幅是淘气看到的吧。
我们先观察笑笑显然笑笑正对着数面,所以她看到的是数的正面,而淘气对着书的侧面,也就是书有厚度的一面。
你连对了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观察物体时,面对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上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的样子。
想快速找出所观察物品所对应的角度,可以找出观察时此角度独有的物品做参照。
北师大版数学二升三暑期精编专项讲义—新课衔接站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看一看(二)》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新知学习:【新知探究】【学以致用】1.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右面这两幅图分别是机灵狗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位置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2.看一看,想一想。
【课堂巩固】1.小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是( )A. B. C.【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小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是: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图可知,小文从窗外看到小女孩的背影及桌子,桌子在小女孩的右边,据此解答.2.左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右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A. AB. BC. CD. D【答案】 C【解析】【解答】根据钟面的形状判断: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看到的钟表的特征,重点从钟表的把手、钟表的底座两个方面观察,判断出是哪个钟表即可.3.下面右边的照片是________拍的。
【答案】③【解析】【解答】观察可知,右边的照片是③号位置拍的.故答案为:③.【分析】观察右边的图形可知,这是从侧面拍摄的,根据小熊的左手图可知,这幅图是从右边③号位置拍的.4.豆豆从窗外看到的是________号图。
【答案】④【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豆豆从窗外看到的是④号图.故答案为:④.【分析】根据豆豆所在的位置可知,从窗外观察,可以看到小男孩的背影和足球,足球在小男孩的左手边,据此判断选择.5.下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答案】解:图形(1)是大象的侧面,是小猴看到的;图形(2)是大象的正面,是小猫看到的;连线如下:【解析】【分析】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判断观察到的两个图形是大象的哪个面看到的即可判断是谁看到的.6.(2019三上·永福期中)看一看,填一填.(1)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2)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谁拍摄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答案】(1)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2)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解析】【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通常看到的图形形状是不同的,据此找准参照物,根据三个人站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图案。
第2课时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观察用实物。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5分)
在观察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找同学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学说一说她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个面?
学生思考并复习
关注学生能否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
二、探究新知(30分)
情境一:出示情境图。
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小朋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桌子上的牙膏盒和茶杯的,他们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观察奇思和淘气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两个看到物体的位置关系。
讨论淘气和奇思看到的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先说说笑笑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再讨论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
小组合作模拟观察。
情景二: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幅图?
1.引导学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哪一边?
2.出示四幅画面,从中选择哪幅图是从窗外看到的。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择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独立观察。
交流思考小朋友们的位置关系。
通过想象和推理进行判断,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根据情境图,想象笑笑的位置和画面的关系,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
小组合作时说说为什么茶杯会把牙膏盒挡住。
独立观察,说清图意。
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并与同伴说明理由。
重点体会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时候,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
关注学生能否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
三、课堂小结(5分)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2.同伴合作,模拟练习题中的情景,做一做,说一说你看到的物体是什么。
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吗?和同伴交流今天的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时候,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