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艺过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90
第六章_固定床反应器的工艺设计固定床反应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的反应设备,其工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反应物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的同时,考虑到反应器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固定床反应器的工艺选择、反应器尺寸设计和操作条件优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在固定床反应器的工艺选择中,需要考虑反应物质的特性以及反应过程的要求。
例如,对于多相反应系统,可选择固液、固气或固液气等不同形式的反应器。
对于固液反应系统,通常采用固定床(如活性炭床)作为催化剂载体,而对于固气反应系统,常使用填充物(如陶瓷珠)来提供大表面积。
此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料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和颗粒大小等,以确定反应器的类型和结构。
其次,在固定床反应器尺寸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反应器的长径比、催化剂的活性、反应器的有效体积等因素。
反应器的长径比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过大的长径比会导致反应物料的流速过小,影响转化率;过小的长径比则会增加压力损失和催化剂层的温度梯度。
催化剂的活性直接影响反应速率,一般需要选择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催化剂。
反应器的有效体积要足够大,以保证反应物集流时间足够,从而提高转化率。
最后,在操作条件优化方面,需要考虑反应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参数。
反应温度会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一般需要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和反应动力学进行调整。
反应压力主要考虑固定床压降和反应平衡的影响,需要在考虑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同时,保持固定床的稳定性。
流速则涉及反应物料的传质和传热问题,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等方法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在固定床反应器的工艺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物质的特性、反应器尺寸和操作条件等因素,以达到高效、稳定、经济的反应过程。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一、单项选择1.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是:()C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D.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A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3.()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AA.工序;B.工位;C.走刀;D.工步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5.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
c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DA .最不利;B.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D.正常加工。
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B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C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9.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1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③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①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AA.同一台机床;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D.同一个加工表面12.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的,其中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所花的时间属于( A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生理与休息时间D.布置工作地13.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C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14.生产产品的品种多而很少重复,同一零件的生产量很少的生产,称(A )A.单件生产B.小批生产C.中批生产D.大量生产15.下列因素中不影响最小工序余量的是D 。
机械制造工艺学局部习题解答第六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第3版教材P309〕6-1 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机器的总装?〔P270〕答: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的。
套件——在一个零件的根底上,装上一个或假设干零件构成的,它是装配的最小单元。
组件——在一个零件的根底上,装上假设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
部件——在一个零件的根底上,装上假设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
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成为总装。
6-2装配工艺规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经过哪些步骤制定的?〔P271-272〕答: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1)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2)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3)计算装配时间定额;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验工具;5)确定装配时零、部件的输送方法及所需的设备和工具;6)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4)划分装配工序;(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6-3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P277-278〕答: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零件加工精度是指一个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而装配精度是装配以后零件之间的位置或者运动精度。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之间的关系是:第一种情况是关键零件的精度直接影响装配精度〔单件自保〕,如P278的图6-17;第二种情况是装配精度与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等有关,如P278的图6-18.6-4装配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P278-279〕答:(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装配尺寸链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