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东尼皮姆的交互文化理论看辜鸿铭的《中庸》英译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8
辜鸿铭英译策略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1. 引言1.1 辜鸿铭英译策略的重要性辜鸿铭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英译策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旨在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度,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和语言习惯。
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来说,英译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辜鸿铭的英译策略可以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通过准确地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品,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这有助于中国形象的提升,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辜鸿铭的英译策略可以提高中国文化作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精准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外国读者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国际读者,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影响力。
辜鸿铭的英译策略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强对英译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借鉴辜鸿铭的经验,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之举。
【2000字】1.2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崛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音乐、文学作品被引进到国际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也吸引着外国人的目光,成为他们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很多中国作品在海外市场上并不为人所了解,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
一些中国作品在海外的宣传和推广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
还有一些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研究和实践,找到适合中国文化特点和国际市场需求的推广方式和策略。
借鉴辜鸿铭的英译策略,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启示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力。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一、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后殖民主义理论逐渐成为学术热点。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学者辜鸿铭的《中庸》译本备受关注。
在这本译本中,辜鸿铭试图突破西方主流文化视角,将我国经典《中庸》重新诠释。
本文旨在探讨辜鸿铭的《中庸》译本在后殖民视域下的重要意义。
二、辜鸿铭的《中庸》译本及其意义1. 辜鸿铭简介辜鸿铭,著名学者、翻译家,长期从事我国文化传播工作。
辜鸿铭凭借其丰富的学术造诣和翻译功底,被誉为当代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家之一。
2. 《中庸》译本的重要性《中庸》作为我国传统经典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辜鸿铭的《中庸》译本在后殖民视域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传统上,西方学者对于我国经典的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他们的诠释往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辜鸿铭的《中庸》译本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以我国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中庸》,从而还原其本来面貌。
(2)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辜鸿铭的《中庸》译本致力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将其传播给全世界的读者。
通过对《中庸》的重新诠释和翻译,辜鸿铭试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庸》作为我国传统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智慧和价值观。
而辜鸿铭的《中庸》译本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和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三、辜鸿铭的翻译策略与成就1. 翻译策略辜鸿铭的《中庸》译本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翻译策略,旨在更好地表达《中庸》的内涵和精神。
(1)文化转换辜鸿铭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文化转换的手法,将《中庸》的思想理念更好地传达给西方读者,使其能够理解和接受。
(2)语言优化在语言表达上,辜鸿铭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语言风格和节奏感,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2. 翻译成就辜鸿铭的《中庸》译本在翻译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从读者接受理论视角论辜鸿铭的英译本《论语》、《中庸》读者接受理论读者接受理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进的完整的文学过程。
它以姚斯(H.R.Jauss)、英伽登(R.In garden)和伊瑟尔(W.Iser)等理论家为代表,要求改变过去文学理论中的“作者中心论”,确立“读者中心论”,认为文本因读者的阅读而产生不同意义,而这些有个性的接受应受到重视。
姚斯注重读者的接受对文本意义生成和文学史的研究方法的启示。
他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中借用并提出以“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为基础的文学接受理论,系统阐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文学接受的重大意义。
期待视野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的定向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由以往的阅读经验和记忆所决定的视野。
主要有两大形态:以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文学期待视野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宽阔的生活期待视野。
读者的期待视野既可能与其阅读实际一致,使其快速完成理解,也可能与其发生偏离或冲突,使读者的理解受到限制。
因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受到作品的制约,又受到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而这两种制约表现在审美的全过程。
因而衡量一部作品的审美尺度就取决于“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
姚斯的理论彰显了对作品审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读者接受的重视,强调读者接受的动态性特点。
翻译活动旨在理解接受源语文本,不仅涉及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接受,还关系译入语文本受众的理解接受。
本文将从读者接受理论出发,以清末明初被世人称为“一代鸿儒”的辜鸿铭的英译本《论语》和《中庸》为例,浅析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以读者接受理论浅析辜氏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由于“接受屏幕”和“期待视野”不同,来自影响者的文学作品或现象在接受者的文化环境中会被选择、改造和重新定位,使其发生超越原先的文化境遇的畸变和新的生长。
妥徽文学AN HU IW EN XUE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摹鸿铭英i f《中庸》的选择性适应朱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摘要:辜鸿铭《中庸》英译本因地道流畅、文采斐然在西方广为流传,被收入《东方智慧丛书》,并多次重印。
对 于辜译《中庸》,学者褒贬不一。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对辜译《中庸》进行解读和探析,得出了辜译《中庸》适应了辜选译《中庸》的生态翻译环境,适应性地选择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翻译策略,成功地完成了 一部整 合适应度高的译作,是儒家经典英译的典范。
关键词:辜鸿铭生态翻译学中庸-'引言清末文化名人辜鸿铭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的第一 个中国人,他打破了儒家经典英译这一领域长期由传 教士和西方汉学家垄断的局面。
他在西学东渐的文化 潮流中逆流而上,推崇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尊严辩护。
他完整地翻译了《论语》和《中庸》,他的译 本广为流传,获得众多的西方读者,对西方人了解中国 文化和中国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他的《中庸》译本由英国《东方智慧丛书》分别在1908J912年和 1913年三次重版印行,销路极佳、风靡一时。
对于辜译《中庸》学者专家褒贬不一,王国维在 《书辜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中指出其大弊两条,小弊若干……对辜译《中庸》基本持全盘否定态度;林 语堂则对辜氏《中庸》大加赞赏、推崇至极,他认为辜 氏《中庸》是“如此的卓越聪明,同时又是如此的正确 和明白”,“它使得现代人易于懂得”(黄兴涛,1995: 97)。
近些年,随着翻译界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研 究学者从多种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在各种层面来解析 辜译《中庸》,但是从翻译生态学视角对辜译《中庸》的研究尚未出现。
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生态翻译 学的视角来解读辜译《中庸》。
二、“生态翻译学”的内涵生态翻译学是译学界新出现的一个年轻、充满活 力的翻译理论,它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 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
其最早于2001年由清华大 学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提出。
阐释人类学视阈下的《中庸》英译研究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阐释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中庸》的英译研究。
文章将对《中庸》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其核心思想、哲学体系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文章将介绍阐释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如何将阐释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庸》的英译研究中。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中庸》英译的历史和现状,评估不同英译版本的优劣,并探讨英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将提出基于阐释人类学理论的《中庸》英译策略和方法,以期推动《中庸》英译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庸》的英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阐释人类学在文学翻译领域的应用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2. 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庸》解读《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仅仅从字面意义和传统注释的角度去理解《中庸》,往往难以全面揭示其深层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本文尝试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庸》进行深入的解读。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传统文献。
在人类学视阈下,《中庸》不再仅仅是一部儒家经典,而是一部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文献。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庸》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并非简单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与平衡的生活方式。
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更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种追求和谐的思想,与古代中国人对宇宙万物的整体观和有机观紧密相连,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中庸》所倡导的“诚”也是人类学视角下值得关注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要求人们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基础上,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纯粹。
这种对“诚”的强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真实、真诚和坦诚的价值观的追求,也是他们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
辜鸿铭中庸双语对照辜鸿铭的《中庸》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庸之道”的理念。
下面是《中庸》的中英双语对照:中文版:1. 中庸之道,天下之大道也。
2. 中,天地之大本也;庸,天地之行也。
3.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4. 天地之情,其犹春秋乎?天者,阳也;地者,阴也。
5. 阳变者,其犹昼乎?阴变者,其犹夜乎?6. 阳和者,其犹秋乎?阴和者,其犹春乎?7. 凡天下之动,其犹发也。
发动而后克静。
8. 和其养也,积其德也,待其时也,天下之动,然后能成。
9.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10.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育也。
11.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2. 人之所恶于食、色、财、求,天之所恶于骄、妄、乱、贼。
13. 不敬信而好善,不畏威而怀义,天之门也。
14.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5. 故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16. 忠信,毅而不动,可以为天下道器矣。
英文版:1.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s the great way of the world.2. The mean is the great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e; constancy is the way of the universe.3.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is it not like a bellows? It is empty and yet does not collapse; when in motion, it produces even more.4. Is not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like the alternation of spring and autumn? Heaven is yang, earth is yin.5. When yang changes, is it not like daytime? When yin changes, is it not like nighttime?6. When yang is harmonious, is it not like autumn? When yin is harmonious, is it not like spring?7.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eir movements are likethe outpouring of water. They pour out and then become calm.8. When harmony is nourished, virtue is accumulated,and the right time is awaited, then the movements of the world can be accomplished.9.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can be summed up in one word. When things are not divided, their production is unfathomable.10.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is broad, profound, lofty, bright, and nurturing.11. All things carry yin and embrace yang, and by their blending, they achieve harmony.12. What people dislike in food, sex, wealth, and seeking, heaven also dislikes in arrogance, deception, chaos, and theft.13. Not respecting trust and favoring goodness, not fearing authority and embracing righteousness, these arethe gates of heaven.14. The virtue of the mean is truly great! Yet, few people can maintain it for long.15. Therefore, it is said, "When heaven is about to confer a great responsibility on someone, it first tests their resolve, exhausts their muscles and bones, subjects them to starvation, and leaves them destitute."16. Loyalty and trustworthiness, firmness without arrogance, can be the instruments of the world.。
㊀㊀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23年3月㊀㊀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Mar.2023第24卷㊀第2期㊀㊀(Social Sciences)Vol.24㊀No.2Җ语言文学Җ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辜鸿铭‘中庸“英译文化解读熊建闽摘㊀要:㊀辜鸿铭跨越中西的文化熏陶所造就的 世界视野 赋予他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和文化使命㊂辜鸿铭应用语言显化㊁情境显化和道德显化策略释译‘中庸“,在译语文本中,营造 文化和谐 的氛围,将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平等观照,试图在清末民初 西学东渐 的文化语境中践行另一种与之相对的文化传播路径,输出中国智慧,希冀以儒家道德文化价值观拯救世界文明㊂关键词:㊀‘中庸“英译;文化传播;文化反拨;辜鸿铭;儒家道德文化收稿日期:㊀2021-12-11作者简介:㊀熊建闽,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㊁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 E-mail:sunrain1688@㊂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中华文化逐渐由中心滑向弱势边缘,在西方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历史语境下,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被不断地抹黑曲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尊严屡遭肆意践踏㊂辜鸿铭以自己横贯中西的世界眼光和卓越的文化实践能力传播中华文明价值,为树立正面的民族形象发声,在西方世界引起积极反响㊂㊀㊀一、辜鸿铭的 世界视野 与跨文化传播意识㊀㊀辜鸿铭出生华侨世家,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欧洲留学生涯,足迹遍及英㊁法㊁德㊁意等西方国家,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等学位㊂在欧洲求学十余年间,辜鸿铭系统地学习与接受了西方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政治㊁民风习俗,通晓英语㊁法语㊁拉丁语等多种语言,西学底蕴深厚,其中对他日后文化主张和文化理想有重大影响的是当时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卡莱尔㊁爱默生㊁阿诺德等著名人文学者的文化思潮㊂大师们 对古希腊罗马的盎然02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兴趣,对古代制度文明的眷恋之情,对近代西方实用主义㊁重商主义的痛恶之感,都已经深深传染给他 1 ㊂近代西方实用主义和重商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 功利主义 和 人性异化 的危害,造成 人的机械性 , 实用 和 有利 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准,人们的社会生活以物质逐利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内心情感的满足则被弃之不顾㊂西方社会在物质文明的绚丽光影下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社会阴暗与丑陋被辜鸿铭敏锐地捕捉到: 在过去的欧洲,这种有效地征服和控制人们情欲的道德力是基督教㊂可如今这样血腥的战争已超越了它,它似乎表明,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已经失去了效用㊂它缺乏一种有效的道德力去控制和约束人们的情欲,于是欧洲人民又不得不重新采用物质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㊂ 2 以暴力㊁军警㊁监狱等国家机器来治理社会预示着基督教的名存实亡,在辜鸿铭看来,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揭示了基督教这种曾经有效约束欧洲人的道德约束力量已经超过了适用期限, 上帝死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 声光化电 为依托的物质力量,但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 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对人类所能造成的伤害,是没法与人类情欲所造成的伤害相比的㊂毫无疑问,如果这一力量 人类情欲不予以调控的话,那么不仅无所谓文明存在之可言,而且人类的生存也是不可能的 3 ㊂看来,物质文明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和平幸福,无止境地追逐物质文明带来的是对物质财富无休止的渴望,让人们的精神家园无所归依;依靠物质力量来维持的社会秩序无法给人类社会带来安宁与祥和,人类社会文明与否的评判标准并不一定掌握在看似进步的西方人手中,西方人强大的以 声光化电 为依托的物质力量也不能抵御由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导致的利益倾轧与战争风险,试图在西方文化世界内部找到解决社会危机的方法已无可能㊂回国后,辜鸿铭就职于 国学大儒 张之洞幕府,受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文化主张的影响,辜鸿铭潜心研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为之深深吸引㊂深厚的西学修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中西文化的比照意识㊂多年之后,辜鸿铭回忆道, 张之洞是一个目光远大的政治家㊂由于这种契机,使得我能够与中国最有修养的人在一起朝夕相处,从他们那儿,我才对中国文明以及东方文明的本质稍有解悟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我很自然地得出了一个重大的结论,那就是,这养育滋润我们的东方文明,即便不比西方文明优越,至少也不比它们低劣 4 ㊂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国内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变法图存之声日盛㊂随着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军事侵略和经济压榨程度的不断加剧,中华古老文明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交锋对撞中颓势尽显, 挞中扬西 ㊁追随西方文化观念和仿效西方政治制度的热潮随之空前高涨㊂在有了自己的中西文明优劣判断后,辜鸿铭并不为这种潮流所动,因为他对121第2期熊建闽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弊端和西方社会内部的真相已有深刻识解,对国人盲目崇洋的热潮既坚决反对又深感忧虑㊂在对中西文明不断比照和深入研究后,他进一步意识到,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中国旧的秩序正在消亡,他们欢呼新知和进步文明进入中国㊂但我个人却不相信在中国古老的秩序会过时,因为我知道旧式秩序㊁中国文明和社会秩序是一个道德的文明和真正的社会秩序,它符合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消亡 5 ㊂中国的道德文明符合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物质利益至上和道德约束力量的缺位,而中国古老文明将永存是因为它是真正的道德文明㊂辜鸿铭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野中,以自身的跨文化眼光洞见中华文明之中可用于拯救西方世界的密钥: 我相信,对于欧洲人民,特别是那些正处于战争灾难之中的欧洲人㊁那些不光要制止这场战争而且要挽救欧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欧洲人来说,良民宗教将是一种使其受益无穷的新宗教㊂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发现这种新宗教就在中国 在中国的文明中 3 ㊂中国文明之中的 良民宗教 是辜鸿铭于中西跨文化视野中觅得的拯救世界文明的文化良方,辜鸿铭将这种良民宗教与道德文明联系起来,他的众多英文著作或译作中常借此不断宣扬和阐发自己的中西文化观㊂辜鸿铭跨越中西藩篱的文化熏陶所造就的 世界视野 ,一方面让他体察到中西方文明的优劣短长,西方的物质文明和中国的道德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观照并有效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他深信,要避免爆发于欧洲的那一场世界大战,要改变西方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蛮横无理,就要高扬以道德为基础的中华儒家文化,让西方人了解并接受古老中国智慧的 文明之道 ,帮助西方社会揭示道德文化与秩序的缺失才是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㊂由此,跨文化沟通与传播意识成为这种 宣道 方式的自觉表述㊂辜鸿铭力图借助中国文明中的道德力量播扬中华文化价值观,从而挽救欧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㊂㊀㊀二、以翻译为名的跨文化传播㊀㊀辜鸿铭一边用英语等文字著书立说弘扬中华文明,一边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探寻道德文明的深邃光芒㊂他盛赞‘中庸“: 就我有限的知识来看,在所有欧洲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没有见过像这本小书中所发现的那样简单明了到了极点,同时又如此完整而丰富的关于道德责任感或道的阐说㊂ 4 既已意识到道德责任感在西方文明中缺位,辜鸿铭遂主动践行自己的文化使命,以翻译为媒,将‘中庸“里所蕴含的道德责任感传扬出去,并且也要像原书那样,做到 完整而丰富 ㊂为此,他批评当时已颇为闻名的传教士理雅各的‘中庸“译本: 无论注释还是绪论中,理雅各博士均无片言只语显示他对孔子学说有整体的㊁哲学的理解 6 ㊂理雅各译‘中庸“虽被学者誉为 皓首穷22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经 ,但西方传教士的身份底色使他或者轻慢或者有意识地误读了包含在‘中庸“中的道德原旨,这也许与他传教的 宏旨 无关㊂而有着强烈跨文化传播意识的辜鸿铭,其 宏旨 正在于以道德学说立场释译‘中庸“,为‘中庸“全书铺就道德文化氛围㊂于是,在整部‘中庸“英译中,绪论㊁译文㊁注释㊁附录等内容相互配合㊁相互印证,试图更完整地表达对这本书道德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感悟㊂他的翻译策略以西方读者的认知方式为导向,通过语言显化㊁语境显化和道德显化手段构建他们熟悉的文化通道,汇通中西文化,促成西方读者对中华道德文明的有效认知与接受㊂(一)语言显化策略语言显化是辜鸿铭借助目的语文化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显性逻辑连贯等特点,将中文古文句段之间暗含的语意连接关系明晰化,并在文体风格上弥合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㊂林语堂指出: 辜之文,纯为维多利亚中期之文,其所口口声声引据亦Mathew,Arnold,Carlyle,Ruskin诸人,而其文体与Amold尤近,此有二事可见,好重叠和好用I Say二字㊂ 7 如: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㊂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㊂故君子之道,本诸身㊂(‘中庸“第二十九章)However excellent a system of moral truth appealing to supernatural authority may be,it is not verifiable by experience;what is not verifiable by experience,cannot command credence;and what cannot command credence,the people will never obey.However excellent a system of moral truth appealing merely to worldly authority may be,it does not command respect;what does not command respect,cannot command credence;and what cannot command credence,the people will never obey.Therefore every system of moral laws must be based upon the man's own consciousness. 5原文中,上焉者和下焉者分别意为 夏㊁商礼法 不在皇位的圣贤 ,辜鸿铭将其释译为两种道德体系㊂译文充分利用英语的行文特色,结构工整㊁严谨,上下逻辑连贯,英语复合句式的反复重叠运用使英文表达庄重得体,语意明晰㊂整体文体风格既贴近原文,也符合当时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㊂这种复合句式(或结构)的重叠使用在‘中庸“译文中经常出现,如第二十六章译文:It is because it is vast and deep that it contains all existence.It is because it is transcendental and intelligent that it embraces all existence.It is because it is infinite and eternal that it fills all existence(原文:博厚,所以载物也㊂高明,所以覆物也㊂悠久,所以成物也)㊂同时,辜鸿铭应用逻辑严密的英文文体解构了原文,意在表明:道德无论是诉诸超自然权威(上帝),还是由俗世圣贤来维系,得到的结果都是 民弗从 ㊂只有儒家的君子之道反诸于己,求诸本心,才是正解㊂辜鸿铭的译文呼应了321第2期熊建闽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中庸“构建的天(God)㊁地(nature)㊁人(human life)三位一体的德性论,即 德性是上至统治者,下至各个层次的从政者首先必备的基本素质 8 ㊂(二)情境显化策略情境显化策略意在跳出原文既定的文化语境,根据目的语读者的 前理解 ,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经验,使西方读者更方便地进入到其相应的文化角色里,在熟悉的文化概念系统中顺利实现文化 视野融合 ,达成文化共识㊂如:子曰: 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㊂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㊂ (‘中庸“第十七章) Confucius remarked:The Emperor Shun might perhaps be considered,in the highest sense of the word,a pious man.In moral qualities he was a saint.In dignity of office he was the ruler of the Empire.In wealth all that the wide world contained belonged to him.After his death his spirit was sacrificed to in the ancestral temple,and his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preserved the sacrifice for long generationsFor God in giving life to all created things,is surely bountiful to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qualities.Hence the tree that is full of life,he fosters and sustains,while that which is ready to fall,he cuts off and destroys. 5此译中, 天 和 物 分别译为 God 和 created things ,‘圣经“中上帝的形象呼之欲出,西方读者如面晤上帝教诲㊂同时,pious㊁saint㊁sacrifice㊁ancestral temple等富含西方宗教色彩的词汇与God一道,为西方读者建构起熟悉的西方宗教文化场域,辜鸿铭有意将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词汇,如 大孝 德 圣人 天子 宗庙 天 以相匹配的西方文化概念词译出,使译文语境本地化,由此设定的文化价值观与读者阅读期待视野充分融合㊂辜鸿铭始终认为,儒家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经典地位与圣经在西方世界中一样,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㊂为此,他在‘中庸“译文中常常将圣经和儒经中的文化意象对比参照,如 天命 译为Commandments of God, 天之道 译为the law of God, 教 译为religion, 圣者 译为holy㊁divine natures, 命 译为divine call, 礼 译为moral and religious institutions,孔子的 弟子 译为disciple等等㊂如此鲜明的圣经文化意象与中国古书中蕴藏的文明智慧汇聚齐观,不仅加深了西方读者中西文化平等相通的印象,也在另一个侧面说明,圣经中展现的所有宗教文明早已在中国古书智慧中一一呈现㊂此外,在译文和注释中,辜鸿铭通过大量中西人文思想的相互类比和印证,搭建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西方读者由此得以在自身文化框架内部了解与吸收中国文明,不自觉地将中西方思想大家关于道德的哲学学说在互文语境中识解消化,如第5章中,子曰: 道其不行矣! (Confucius remarked, There is in the world now really no moral social order42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at all. )辜鸿铭在随后的注释中引用卡莱尔和罗斯金的观点加以互证:Confucius in his time,as Carlyle or Ruskin in modern Europe,considered the world to have gone on a wrong track,the ways of men and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to be radically wrong 5 ㊂中西人物思想观点的类比释译是辜鸿铭翻译‘中庸“的鲜明特点㊂据学者统计,仅双行小注就直接引用了‘圣经“3次,歌德6次,阿诺德5次,爱默生4次,卡莱尔2次,莎士比亚㊁奥维德㊁托尔斯泰㊁康德㊁弥尔顿各1次 9 ㊂众多西方现代 同道 学者的思想加持,有效拉近了西方读者与中国经典的审美距离,有力地诠释了儒家思想所蕴含和释放出的现代意义和普世价值㊂(三)道德显化策略语言显化和情境显化策略的运用是为了在文学和文化诗学层面让西方读者得以在其熟悉的文化系统中体认儒家哲学堂奥,实现中西文化互鉴㊂为此,在译语形式和内容上,大量征用西方宗教语言和著名思想家的观点学说,大都是在当时 西学东渐 文化大背景下,译者不得不逢迎西方读者阅读口味以达成文化融合㊁实现翻译目的的手段㊂辜鸿铭翻译‘中庸“的主旨是传播 道德中国 的思想主题,使欧美人 形成更深刻的道德责任感 ,从而改变他们对中国人的霸凌态度和殖民政策㊂因此,辜鸿铭看似 以西释中 的归化翻译策略,与其说成 解释过度㊁流于附会 ,不如视为包裹在实质核心要义外的一层 糖衣 ,就译者的文化用心而言,它只是 器用 ,绝非 道体 ,是译者为了沟通中西文化㊁实现跨文化传播目的的权宜之计㊂而道德显化策略才是辜鸿铭达成英译‘中庸“目的的核心手段,辜鸿铭更是在‘中庸“英译文内与文外大加铺陈渲染,务使‘中庸“的道德经义从内而外㊁由中及西全面贯通,力求呈现 道德 的整体风貌㊂这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㊂首先,为了便于西方读者对‘中庸“道德哲学的整体性理解与吸纳,辜鸿铭对儒家核心文化词语进行统一且连贯的道德化释译,以彰显儒家道德文化的优势性和普遍性㊂他把 中庸 译为the universal moral order或the true central balance of our moral being㊁ 道 译为the moral law㊁ 性 译为moral nature㊁ 和 译为the moral order㊁ 中 译为our true self or moral being㊁ 德性 译为moral nature㊁ 仁 译为moral sense或humanity㊁ 君子 译为the moral man等等㊂可以看出,辜鸿铭将儒家文化中主要的核心概念都与道德意义紧密相连,同时,西方哲学思想当中的重要元素being㊁order㊁law㊁nature㊁humanity等都一一统摄于儒家普世的道德秩序(universal moral order)框架之中,这明显是在向西方世界阐明中庸思想的强大包容性和普世性㊂西方哲学思想元素被纳入到儒家无处不在的以道德为中心的强大文化体系中,西方人在阅读并欣赏‘中庸“译文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体会儒家道德精髓㊂521第2期熊建闽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其次,借引欧美学者的思想学说,从道德立场角度对中庸核心要义进一步加以佐证与诠释㊂如‘中庸“第四章中: 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㊂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㊂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㊂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㊂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㊂ 孔子认为道之不行与不明的原因是人们具体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的过之与不及㊂辜鸿铭将 过之 与 不及 分别释译为high above their moral ordinary self和not up to their moral ordinary true self㊂ 过之 与 不及 都是针对第一章里的 中(天下之大本也) 和第二章里的 时中 而言㊂在第一章里,辜鸿铭在译文注释里援引阿诺德的观点(Our true self, as Mr.Matthew Arnold calls it,the central clue in our moral being which unites us to the universal order.),把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译为our true self or moral being is the great reality of existence,第二章里的 时中 译为 constantly lives his true self or moral being ,显然他是接受了阿诺德的相关论述,对此做出道德释解㊂在第四章中,辜鸿铭为了说明 过之 与 不及 的问题,引出歌德关于道德本性(moral nature)的论述,并进一步阐明:道德本性,即道德存在,是我们平凡的㊁真正的自我(moral nature,what we call our moral being, is nothing else but our more true ordinary self.)㊂因此,人们如果对生活奢求太多,超出自然的给予(to be more than nature requires them to be),就会散失 大本 (lose the sense of reality),食不知味,活在自我的虚妄之中㊂第二十七章中, (君子)极高明而道中庸 ,辜鸿铭将 道中庸 译为live a plain,ordinary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ral order,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㊂第三种方式是译文注释中对于相关文化现象的道德阐释㊂或许是为了凸显‘中庸“的道德气质,辜鸿铭在中华古经中深挖道德资源,可谓不遗余力,但有些时候显得较为牵强㊂如‘中庸“第六章: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辜鸿铭译文:He looked upon evil merely as something negative;and he recognized only what was good as having a positive existence.)㊂原文中的 恶 与 善 本无道德上的好坏优劣之分,但辜鸿铭在之后的译注中搬出莎士比亚和歌德的言论,声称人性的邪恶(evil in human nature)是人性发展有缺陷㊁不完全,是道德方面的缺失或无度㊂此外,‘中庸“第二十九章原文中的 上焉者 和 下焉者 本与道德无关,却被释译为两种道德体系(a system of moral truth),也是这方面的显例㊂㊀㊀三、以翻译为名的文化反拨㊀㊀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意味着他倡导重拾与回归传统文化精神,而重译儒家经典还暗含着对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审视和抵抗㊂近代以来,在西方强权政治和62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文化霸权的历史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横遭恶意攻击, 西学东渐 式的文化传播热潮渐成主流, 一切向西看 似乎成了解决当时中国一切政治与社会危机的不二途径㊂饱读 西学 的辜鸿铭原本可以凭借着对西方政治与文化的深刻洞见,利用自身的才识和文化资本顺应时代风向,为 欧风美雨 登高一呼,顺理成章地为自己博得更有利的文化地位,然而,或许正是由于他多年来对西方社会的认真观察与审视,使他在中西文化对视中生成出另一种独特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态度㊂(一)对西方强权政治的反拨‘中庸“第十七章: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大德者必受命㊂ 辜鸿铭将 因其材 译为according to their qualities,根据上下文,此处的qualities指的应是moral qualities(德)㊂接着,他在译文中继续解释:The law of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s here announced two thousand years ago.But Confucius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is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means,not the survival of the most brutally strong,but the survival of the morally fittest 5 ㊂从中可以读出,虽然欧洲提出的 适者生存法则(The law of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闻名于世,但辜鸿铭认为中国儒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有自己的生存哲学㊂有所不同的是,就生存法则而言,孔子提倡的是道德本性(the survival of the morally fittest),而不是西方人笃信的野蛮强权(the survival of the most brutally strong)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㊁浩浩荡荡延续数千年,不是倚仗于野蛮强权对弱势文化的殖民掠夺,而是得益于道德生活的普遍性,因而, 大德者必受命 (辜鸿铭译文:It is therefore true that he who possesses exceedingly great moral qualities will certainly receive the divine call to the imperial throne.)㊂所以, 观察中国,你必须看它的本质,它的道德,而不是纠缠于它有没有电灯 10 ㊂中国文明是道德文明,而 如果把基督教从欧美文化中拿走, 除了战舰㊁大炮㊁红旗车㊁飞机㊁六国饭店㊁电影㊁探戈,以及凶猛的㊁吃得好㊁吃得过多的食肉动物之外,他们一无所有 11 ㊂欧美国家凭借科技文明优势,掳掠和积累的大量物质财富提供给自己豪华的现代生活享受,但在辜鸿铭眼中,这种野蛮的暴力文明除了具有物质上的生存优势之外一无是处;与中华文明的道德优势相比,西方物质文明并不贴合 生存法则 , 道德适者 才能把握文明持久之道㊂(二)对西方教育体制的批判辜鸿铭在‘中庸“英译附录A中指出,重视数量而不是质量的欧洲教育制度是一种半教育(half education),半教育的产品就是 本性发展不完善 的人,这类人是歌德眼中 魔鬼的化身 ,这种人 不承认道德 ㊂但不幸的是,全人类的文明与幸福却掌握在这些 理智不健全 的 魔鬼 手中㊂于是,人类社会 缺乏道德社会秩序 ,处于 科学残杀的721第2期熊建闽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战争困境 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㊂辜鸿铭在‘中庸“英译附录B中进一步分析了欧洲半教育制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险㊂由于这些 理智不健全 的 半智之人 控制了西方政府,他们常常只从利益得失而不是道德本性出发来处理一切事物㊂ 它们从抽象的㊁深奥难解的玄学和所谓科学推理出发,来演绎推断人类的起源和命运,推断其道德本性㊁人或民族的行为对于未来的得与失,以及诸如此类人不能预知的问题㊂ 10 于此,辜鸿铭把西方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产品视为 本性发展不完善 的人,这些人原本缺乏道德本性,视道德为无物,一旦参与国家政治的管理,当然抛弃以道德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利用物质和科学的力量,把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得失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基础,这样势必造成不同民族㊁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㊂所以,辜鸿铭以为, 当今欧洲的问题就是应寻找一个与儒家学说一样的道德体系,教你怎样成为一个好公民,同时也像基督教一样的力量,教人们(即使是野蛮人)成为一个好人㊂ 11 辜鸿铭眼中的儒教兼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行使着教会和政府的双重职能,对比于西方教育培养出的 理智不健全 国民,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是适合家庭和社会发展的有礼有德的文明人,这是西方教育体制无法比拟的㊂(三)对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拨晚清以来的 西学东渐 之风催生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㊂基于政治㊁经济和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文明的社会现实,一大批文人学者欲借翻译之力行强国之实,力图把西方的 器用 和 道体 输入我国,为我所有㊂在这一文化背景下, 翻译的主流话语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是启蒙㊁科学㊁理性和革命 12 ㊂他们希望吸取他国的成功发展经验,以西方的启蒙与科学来挽救中国,用西方颇为流行的自由民主思想教化沉睡中的国民㊂然而,在同一时代,翻译行为也并存着另一种文化姿态,即以中华文化的 道德普世性 来抵抗西方文化霸权㊂这种文化姿态不以西学马首是瞻,更不因文化弱势而自叹自贬,而是提倡中西文明平等交往,互补短长,主张两种文明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应共同致力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文明㊂可以看出,两种翻译实践都有各自的文化目的和文化功利色彩,翻译行为早已不是停留在语言或意义层面的简单转换㊂从形式上看,辜鸿铭所采取的后一种文化姿态是对前者的文化逆向操作,而就内容而言,正是表达了对国内崇尚西方自由民主之风㊁一切西化风潮的强烈不满㊂因为,不加选择地接受和 拿来主义 只会让本土文化逐渐萎缩㊁消极退位,最终导致对本土文化的极度不自信㊂当时中国的文化现实就是试图将过去的一切推倒重建,使中华文化完全让位于西方文明,如此文化不自信若任其蔓延㊁弥漫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则中华文明危矣㊂辜鸿铭等文人学者为此深为愤懑与忧虑㊂。
辜鸿铭中庸双语对照辜鸿铭(1893年-1952年),字宗庸,号鹤亭,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是中国史学界著名的“史家派”代表人物之一。
辜鸿铭以其对于中庸思想的研究与推广而闻名于世。
中庸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学派之一,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继者发展而成。
中庸主张“中和之道”,即追求心灵和谐、行为合乎中道的思想。
辜鸿铭在对中庸思想的研究中,特别注重对其双语对照的阐释,以便更好地传播和理解中庸思想的精髓。
辜鸿铭在其著作《中庸义理新解》中,对中庸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双语对照的解释。
他通过对中庸经文的深入研究,将中文原文与英文对照进行对比,以便使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庸的思想内涵。
这种双语对照的方法,为中庸思想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
在辜鸿铭的翻译和注释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庸思想中的一些关键概念。
例如,“中”一词,在中文中既表示“中间”、“中心”,也表示“均衡”、“适度”。
辜鸿铭通过将“中”翻译为“the mean”,既突出了“中”的中立性和中庸之道的中心地位,又强调了“中”的均衡和适度的含义。
另一个例子是中庸思想中的“和”一词。
在中文中,“和”不仅表示和谐、协调,也表示平和、和睦。
辜鸿铭将“和”翻译为“harmony”,既表达了和谐、协调的含义,也突出了中庸思想中对于和平与和睦的追求。
通过辜鸿铭的双语对照翻译,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庸思想中的“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不是简单地追求中庸之中,而是要在不同的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谐。
中庸思想主张人应当遵循中道,既不过分偏向一方,也不过分偏向另一方。
只有在中庸之道上行走,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和平衡。
辜鸿铭中庸双语对照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中庸经典的翻译和注释,辜鸿铭让中庸思想的智慧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辜鸿铭对中庸的双语对照的研究,对于推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们的中庸之道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辜鸿铭《论语》的英译的开题报告Title: Exploring the Translation Norm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Gu Hongming through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Introduction: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written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 is a masterpie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by many scholars and translators. One of the notable translations is by Gu Hongming, a Chinese scholar who lived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Gu'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into English has been praised for its poetic styl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by applying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stated in the Fanyi Guifan (翻译规范), a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ranslation.Objectives:1. To introduce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and understand his translation norms.2. To compare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with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3.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Methodology:This research will rely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Firstly,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will be introduced, and his translation norms will be identified. Secondly,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 will be presented, and the norms will be analyzed. Thirdly,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will be compared to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 to see whether they uphold similar translation norms. Finally, the quality of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will b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Expected Outcomes:1.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norms of the Analects.2. A comparison of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with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3. An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4.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Conclusion: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norm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Gu Hongming through the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in the Fanyi Guifan. The study will provide insights into Gu Hongming'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his translation based on a set of standardized norm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future translations of the Analects and serve as a reference point for translation standards.。
《中庸》中英文版总述The Doctrine of the MeanBy Confucius Written ca. 500 B.C.E纲领(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其下十章,盖子思此夫子之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What Heaven has conferred is called The Nature; an accordance with this nature is called The Path of duty; the regulation of this path is called Instruction.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The path may not be left for an instant. If it could be left, it would not be the path. On this account, the superior man does not wait till he sees things, to be cautious, nor till he hears things, to be apprehensive.There is nothing more visible than what is secret, and nothing more manifest than what is minute. Therefore the superior man is watchful over himself, when he is alone.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While there are no stirrings of pleasure, anger, sorrow, or joy, the mind may be said to be in the state of Equilibrium. When those feelings have been stirred, and they act in their due degree, there ensues what may be called the state of Harmony. This Equilibrium is the great root from which grow all the human actings in the world, and this Harmony is the universal path which they all should pursue.Let the states of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exist in perfection, and a happy order will prevail throughout heaven and earth, and all things will be nourished and flourish.【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从⽂化翻译观看辜鸿铭《论语》中“君⼦”的翻译2019-08-17摘要:辜鸿铭作为⼀位国学⼤师,其论语英译⼤量采⽤了意译,或者归化的翻译策略。
君⼦作为儒家经典中的⼀个重要概念,具有浓厚的⽂化⾊彩。
本⽂从⽂化翻译观⼊⼿,以辜鸿铭英译论语中君⼦⼀词翻译为例,阐述⼀个观点,就是语⾔与⽂化密不可分,同时⽆论何种翻译策略,只要能起到交流作⽤,就⽆所谓⾼低优劣之分,都是互为补充的。
关键词:⽂化翻译辜鸿铭《论语》 “君⼦”的翻译⼀代国学⼤师辜鸿铭,本名辜汤⽣,号⽴诚。
祖籍福建,出⽣在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也就是他⾃诩的“⽣于南洋”。
他学贯中西,被称为“清末怪杰”。
在当时西⽅形成了⼀种说法:“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但是不可不看辜鸿铭”。
他的⼀⽣,可以说是狂⽣真性情的真实流露,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对他有过⼀段描写,⽽⾦秉英⼥⼠在对辜⼥公⼦的回忆录中也提到过辜鸿铭。
“⼀个⼲瘪的⼩⽼头⼉,脑后拖着⼀条细细短短发黄的辫⼦。
”其貌不扬罢了。
对于辜鸿铭的名⾔,世⼈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茶壶理论,也就是他赞成的⼀夫多妻制度,他认为⼀个茶壶是能匹配很多茶杯的,但是⼀个茶杯,却不能匹配很多茶壶。
虽然后世有⼈⼜依样画葫芦,创造出⽐如汤匙理论,认为⼀个汤碗也可以配很多汤匙,以此影射可以⼀⼥多夫。
但是终究不过是⼥权主义者的⽆⼒辩解,难以深⼊⼈⼼。
这个⼈还有恋⾜癖,迷恋⼩脚,康有为曾送他⼀副“知⾜常乐”横幅,辜鸿铭说:“康有为深知我⼼。
”辜鸿铭⼀⽣的成就众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学》,作为英译论语的第⼀个中国⼈,很多学者对他给予了很⾼的评价:“英⽂⽂字超越出众,⼆百年来,未见其右。
造词、⽤字,皆属上乘。
总⽽⾔之,有辜先⽣之超越思想,始有其异⼈之⽂采。
鸿铭亦可谓出类拔萃,⼈中铮铮之怪杰。
”――林语堂⼀、论语中的⽂化负载词论语中,有众多⽐如釜、庾、秉、天、道、忠、孝、礼、义、悌、君⼦等词。
这类词,我们称之为⽂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s),它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化,很多为中国特有的物质⽂化词、制度习俗⽂化词或者精神⽂化词。
从安东尼皮姆的交互文化理论看辜鸿铭的《中庸》英译作者:郑建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8期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传媒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Z431Y14507)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清末怪杰”辜鸿铭致力于向西方介绍儒家文化,先后英译了《论语》、《中庸》和《大学》,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反响。
本文受安东尼皮姆的交互文化翻译理论启发,分析辜鸿铭《中庸》译本的特点。
针对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及对中西文化接受学习的过程,指出辜鸿铭正处于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交叉部分的交互文化之中。
本文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延伸,提出度的概念,即这一交互文化部分的大小决定译者胜任翻译任务的能力。
交互文化越大,说明译者越是双语双文化人,越能出产高水平的翻译作品。
关键词:辜鸿铭;中庸;安东尼皮姆;交互文化;典籍英译作者简介:郑建宁(1986-),山东宁津人,浙江传媒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3一、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愈加重视自身文化的国际输出与传播,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树立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大国地位。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典籍被保存下来,成为中华文化最核心部分。
因而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国际输出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而英语是使用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所以典籍的英译是使其走向世界的必然途径,典籍英译意义非凡。
在典籍英译领域,辜鸿铭是卓越的一位。
晚清的辜鸿铭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是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先后翻译了“四书”中的三部:《论语》英译本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1898年出版;《中庸》英译本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1906年出版;还有《大学》英译本Higher Education,未正式出版。
辜鸿铭的翻译在西方社会反响强烈。
以往辜译研究集中于其《论语》英译,而对其《中庸》英译研究较少,故本文择后者为研究对象。
本文受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Rovira i Virgili University)教授兼欧洲翻译协会主席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提出的交互文化理论启发,分析辜译《中庸》的特点。
基于辜鸿铭特殊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学习过程,指出其正处于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交叉部分的交互文化之中。
本文由交互文化理论提出度的概念,即交互文化部分大小决定译者胜任翻译任务的能力,交互文化越大,说明译者越是双语双文化人,越能出产高水平翻译作品。
二、辜鸿铭及其英译《中庸》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号立诚,祖籍福建同安,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
其父辜紫云为英国人布朗的橡胶园总管,精通闽南话、英语和马来语。
其母是西洋人,精通英语和葡萄牙语。
多语言的家庭环境无疑铸就了辜鸿铭超人的语言天赋。
无子女的布朗先生收辜鸿铭为义子,引导其接受英国文学。
辜鸿铭13岁时随布朗一家前往英国,之后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学习30余年,该时期的经历为其英语语言能力及对西方文化的精通打下扎实基础。
辜鸿铭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土木工程本科学位,在爱丁堡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成为当时中国少有的精通西方文化的学者。
西方归来的辜鸿铭与马建忠偶遇,对其产生较大影响,使其立志成为精通中华文化的中国学者。
辜鸿铭辞掉新加坡的工作,留起长辫,穿起长袍。
回中国后,为张之洞做外文秘书达二十余年,利用这段时间广泛学习中国典籍与中华文化。
通过孜孜不倦地翻译儒家文化典籍,成为向外推广中华文化的先行者。
清朝灭亡后,辜鸿铭去北京大学做英国文学教授,1928年在北京去世,终年71岁。
辜译《中庸》出于对之前译本的不满和对向西方译介中国文化的热爱。
在其《论语》译本前言中,他说“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已有四十余年,任何人,不管他对中国文化知道的有多么少,都会对理雅各译文感到不满”[1]辜鸿铭是英译《中庸》的中国第一人,他的译本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在西方社会反响巨大。
在辜的所有翻译中,《中庸》译本也最有名。
该译本用词准确,语言风格贴切,富含哲理,不仅是忠实的译本,更是创造性的译本。
辜译本的副标题“A Special translation, 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 s”指明其译本融合中西文化特色。
其译本大量借用西方典故阐释中国文化,且能运用准确词汇和地道表达。
辜鸿铭极力反对汉学家的译本,认为翻译应保留原作的本质内涵。
辜鸿铭作为先天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二十余年的系统学习,使其对原文理解强于汉学家。
以上两点都得益于其处于交互文化之中的文化身份。
三、安东尼皮姆的交互文化理论安东尼皮姆(1956-)是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教授兼欧洲翻译协会主席,1956年生于澳大利亚珀斯,在莫道克大学获得比较文学与人类传播学学士学位,之后在法国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与文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他有在多国教学与研究经历,这使他对翻译中的跨文化特性与译者的跨文化身份有独到见解。
其著作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翻译,在其著作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中,他提出了交互文化理论。
安东尼皮姆认为交互文化指:“beliefs and practices found in intersections or overlaps of cultures, where people combine something of two or m ore cultures at once”.[2]他指出“interculturality”勿与“multiculturality”混淆,后者指一社会或国家中存在诸多地域文化。
也勿与“cross-cultural”混淆,后者指从一文化向另一文化的转化。
下图表可解释这一理论:文化1 译者文化2安东尼皮姆指出某些译者由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处于两种文化的交叉区域,其翻译受两种文化共同影响。
其他翻译理论家未指出这一点,例如勒弗菲尔(Lefevere)认为译者“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culture that is theirs by birth or adoption”[3]图里(Toury)认为译者仅属于目标文化:“in reality there would at least be a series of different intercultures, each one pertaining to a particular target culture”[4]安东尼皮姆的崭新理论为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针对安东尼皮姆的理论,笔者大胆设想,提出“度”的概念,即这一交互文化的区域有大小之别,该大小决定译者胜任翻译任务的能力。
交互文化越大,说明译者越是双语双文化人,越能出产高水平的翻译作品。
基于前文图表,现设想有三个图表,表1、表2、表3,“译者”区域面积从表1到表3逐渐增大,即译者双文化身份“度”的增大。
在此仅假设三个图,实际有无数的不同面积的交互文化区域,故而应有无数的图表。
表3的译者因其人生经历与教育背景的不同,其双文化重合度在三个表中最高,最能胜任跨文化的翻译活动。
交互文化越大的译者,其译文在保留原作精神实质与保证读者群接受度方面是最佳的。
四、从交互文化理论看辜鸿铭的《中庸》英译由于辜鸿铭特殊的人生经历,其正处于交互文化之中,且其交互文化面积比同时期译者都要大。
独特的双语双文化背景使其有能力出产高质量的《中庸》英译本。
细读辜译本,确能发现其优于理雅各译本之处,而辜译的高超之处无不与其交互文化的优势有关。
本部分从四方面分析辜译本:核心概念翻译;译文增译;译文改译和创造翻译。
(一)核心概念翻译《中庸》有许多核心概念,如“中庸”、“道”、“诚”等,其译法是一大难题。
辜鸿铭运用对中国文化的透彻理解及对西方文化和西方读者认知能力的把握,游刃有余地处理了这一难题。
限于篇幅,仅举一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5]The ordinance of God is what we call the law of our being(性).To fullfill the law of our being is what we call the moral law(道).The moral law when reduced to a system is what we call religion (教).辜将“道”译为“moral law”,并且阐明其与“性”和“教”的关系,对于三个抽象概念,辜采取意译,相反理雅各用了直译:“What Heaven has conferred is called THE NATURE; an accordance with this nature is called THE PATH of duty;the regulation of the path is called INSTRUCTION”[6]相比而言,辜译更胜一筹,与原文神韵更接近,且更易为西方读者接受。
(二)译文增译辜译本一大特点是大量的增译,其中前二十三章比后十章增译更多,增译分三类:增译引语;增译解释;增译评论。
1.增译引语。
辜译本借用大量西方引语,其目的在于使译本更接近西方读者。
如: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There is nothing more evident than what cannot be seen by the eyes and nothing more palpable than what cannot be perceived by the senses. Wherefore the moral man watches diligently over his secret thoughts.“Keep thy heart with all diligence,for out of it are the issues of life.”-prov. IV此例中,为解释“慎独”,辜引用圣经典故,使译文更贴近读者认知范畴。
2.增译解释。
辜译本还有解释性的增译,同样为更清楚阐释原文。
如: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