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初中政治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过程等方面进行浅析,探讨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一、政治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政治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德育元素,例如学习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学习中外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从政治事件中汲取道德启示。
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制度和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
政治教学内容还可以渗透革命传统和先进人物的道德榜样,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和道德风范,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和政治决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担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政治教学方法中的德育渗透政治教学方法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价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各种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
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政治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观点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从而加深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些先进的社会道德典范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三、政治教学手段中的德育渗透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手段来渗透德育,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政府部门和一些革命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通过参观,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力量,增强对社会正能量的向往和追求。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1. 引言1.1 导言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个人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守纪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举措。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和支持,确保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2. 正文2.1 德育教育在道德教学中的渗透在初中道德教学中,德育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德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更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德育教育在道德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上。
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道德模范讲故事等活动,学校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在道德教学中的渗透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
学校通过案例剖析、道德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道德决策能力,提高他们面对道德困境时的自我调控能力。
德育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德育教育在道德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修养、道德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有担当、有品德的公民。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体现了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实践性。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高师生德育素养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德育素养直接决定教育工作的质量。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提升师生的德育素养。
首先,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
教师要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道德立场分析问题,理解道德价值,掌握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观。
其次,教师要注重法治教育的渗透。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以及传承和弘扬法治精神。
实践法治思想、遵守法律,才是实现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的重要目的。
最后,教师要注重德育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知识丰富、风格优良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也能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发掘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二、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育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合法、合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同时,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坚实支持者。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育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并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活动和实践中,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从而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鼓励性。
三、创建良好的德育氛围创建良好的德育氛围,也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尊重规则、尊重师长、尊重他人、建立诚信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倡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3教育版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教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课德育教育任务,确定学生德育教育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要求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我们教师要完成德育任务,必须注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探索德育教育规律,确定德育教育目标,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例如: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他们一般比较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集体荣誉感强,但是胆子较小,情绪波动大,遭遇挫折就容易丧失信心;八年级学生到新学校一年后,自主、自立意识增强,但也更容易受外界和同龄人的影响;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增强,认识水平、社会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重视学习,而学困生则对学习丧失信心,德、智、体分化十分明显。
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教师可以把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阶段,七年级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为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正直的良好品质;八年级学生要加强遵纪守法、正确学习目的性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制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帮助他们确立成才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要巧妙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实施学生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98学习版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朝气蓬勃、个性冲动,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的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时事,了解现在的学生的思想与喜好,拓展教学范围,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内容中包含的内在情感因素,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借助于讲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灌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只能够被动展开知识的吸收,但在德育教育影响下,学生就可以更加积极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进程中,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学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德育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地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
并且也可以打破以前学生在学习时采用的记忆时理解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真正地对学习内容展开深刻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很好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未能够引起广大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其实,在大多数教师看来,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是一名副科而已。
与此同时,在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看来,该课程的讲授也只不过是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成绩而已,至于课程中所提及的有关个人品质锤炼的内容也逐渐沦为学生正确高分的必要保障和必背知识要点。
因此,想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注意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紧跟时代潮流与发展,在不断强化自身德育意识的同时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进而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篇1一、教材结构七年级(上册)教材设四个单元,共10课。
上册为1-4单元,每个单元2课或3课,每课一般安排2课时,每册安排20课时左右,留出一些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每单元实践活动安排2课时。
二、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了针对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解决适应与学会调适的矛盾,设立了四个单元的内容。
由“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生之间、亲情之间)到“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
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
既是学生整个初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逻辑的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会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全部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渗透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渗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德育观念、德育要求、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贯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概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一、德育渗透的概念德育渗透是指德育理念、德育要求、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
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1. 塑造健康的人格。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渗透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道德和法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贯穿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1. 注重德育观念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注重德育观念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2.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身边发生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对美好事物的敬畏和赞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
4. 贯穿德育内容的渗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案例分析、小故事讲解等形式,贯穿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道德教育的力量。
5.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道德和法治的力量,例如通过参观法庭、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四、加强德育渗透的途径1. 培养教师专业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内容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是当前学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一、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授,更应涵盖道德伦理、公民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社会,了解真实的社会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开展道德讲堂等活动,将道德与法治课内容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同时,学校要建立起明确的校规校纪,严格执行校规,倡导文明礼仪,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校园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其内容渗透到德育教育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在多方合作的共同推动下,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法治意识强的社会新人。
愿我们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法兼备的栋梁之才。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而德育教育则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以身作则,讲诚信、守规矩有效的德育教育首先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讲诚信、守规矩。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教师要讲诚信、守规矩,不做出任何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成为学生学习道德、法治的榜样。
只有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才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真正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守规矩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诚信、守规矩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日常管理实践中,教师要时刻督促学生守规矩,确保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培养学生做一个守规矩讲诚信的好学生、好公民。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教师要通过讲解案例和事例,引导学生正确分辨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判断和态度。
在讨论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时,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金钱并非万能,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准则,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法律知识、举例说明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渗透德育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责任感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做事前要考虑后果,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要敢于承担责任。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活动。
在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礼仪意识。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讲解法律法规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案件背后的道德问题,从而增加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力。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通过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帮助他们建立起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面对道德困境和法律问题时,主动思考和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参与公益事务,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
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修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解法律法规中关于公共场所秩序维护和文明行为的内容,引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注意言行举止,并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
在2024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的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1.道德观念培养: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
2.法治意识提升: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民素养培育:通过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结合时政热点:紧跟国内外重大时事,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3.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项目评估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五、保障措施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法治教育水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1、以德为先,慎言语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德育是首要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德为先,化教育为心灵呵护,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时,不仅要注重处理其事实,更要着重强调道德。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处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力,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树立起道德规范和道德思想。
2、教师言传身教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言传身教。
不仅要扮演知识教师的角色,更要扮演品德教师的角色。
教师要像一个榜样一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
若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言行一致,教育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及时进行自我检视和纠正。
3、注重实践应用教育过程是层层递进的。
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纯理论知识,因此实践应用是很必要的。
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合理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课外的社会实践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约束力和维护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能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把案例教学纳入课堂,通过生动的形象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4、渗透细节,让教育更多元细节是衡量一门课程是否深入的标志。
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重细节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元的教育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级的教育教材,渗透各种大大小小的细节,包括实际案例、权利义务的强化讲解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深入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细节和内涵。
最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授大量知识,也不在于教授法律条文;更主要的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运用道德与法律准则去判断和思考问题,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感。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教育渗透的角度出发,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方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实际教育中提高师生的教育质量。
浅析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1. 引言1.1 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政治教学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政治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正确政治方向和正确价值观的主要学科,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政治是国家的中枢,政治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通过政治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政治制度、政策和重大事件,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念,从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政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参政议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政治课程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知识,更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民主管理,成为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社会正能量的公民。
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其未来成才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政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
1.2 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
德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德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帮助他们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还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德育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德育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理念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国家历史、社会制度、党的政策等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摘要:德育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不仅关乎当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还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黄金阶段。
因此,任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等改变授课方式,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元素,实现德育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明确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育人目标。
一、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在向学生提出生命有哪些特征后,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开展小组合作。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互探讨等方式,最终得出完整的答案: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由于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教师要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而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基于这一现象,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是丰富情感体验、增强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付诸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德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和言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提升人格素养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2024年的初中道法德育渗透计划中,我们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道法德育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
2.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知行合一,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内容与实施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公民道德教育: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法治教育: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4.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5.社会责任感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与方法1.主题班会:每月围绕一个德育主题,如诚信、责任、感恩等,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关爱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3.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法治讲座、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4.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共同推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评估与反馈1.过程评估:通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策略。
2.结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成绩、社会评价等方面,对教育活动的成效进行综合评估。
3.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参与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升教育质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有效渗透研究引言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法治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德育要想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就必须有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有效渗透,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关键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治意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课堂德育的有效渗透是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必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案例、故事等,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且能够转化为对自己言行的指导和约束。
2.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德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布置丰富多彩的德育公告栏和德育主题板报,开设德育沙龙等方式渗透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3.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重要环节。
管理者要注重德育工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加强学生的管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尊重师长,团结友爱,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4. 家长协助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家长可以通过关心孩子的成长、督促孩子遵守纪律、教育孩子要守法等方式帮助学校渗透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
1. 关注学生兴趣点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点。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道德和法治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在这方面,道德与法治课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研究,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道德观和法治意识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名人事迹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增强其道德素养。
二、开展生活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活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这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活动,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
学生还可以通过互助、合作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温馨的故事、感人的影视作品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法治的信仰和认同,培养他们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道德与法治课要渗透德育,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了解法律的实施和司法的过程,让他们深入了解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座谈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现实,深刻认识到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
五、设立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环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立实践环节,是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道德和法治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法律和道德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途径与方法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教育日常教育是德育的基础,也是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基本方式。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行为应该符合的道德和法律标准。
比如在课堂上讲述各种现实或者历史案例,以案例分析、交流等方式来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在班级组织各种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入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等。
二、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方式之一。
老师是孩子们的楷模,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法律和道德的榜样。
在日常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表示自己的法律意识,以此影响学生的正常行为规范。
比如在生活中刻意遵守交通规则,让学生见到老师是如何遵从红灯领导过马路的;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时,老师要积极参与,完美地完成每一项活动任务,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努力和行为规范等等。
三、评价激励评价激励是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又一有效途径之一,是通过评价和奖励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与道德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平时考试或者实践课中针对法律、道德知识等专业技术要求开展评价。
在学生表现出色时,适当给予表扬奖励,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并不断推进学习效果。
四、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种新型方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按照法律和公民责任要求行事,促进其道德方面的成长和学习。
比如通过模拟法庭审判、模拟警局调查等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法律与社会真实情境,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了解社会。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渗透方法丰富多样,无论是日常教育、示范引导、评价激励、情境创设,都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坐标来塑造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
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和老师可通过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效果。
七年级道法德育渗透计划上册道法德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七年级道法德育渗透计划上册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一、课程设置与内容在七年级的道法德育渗透计划上册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设计并安排一系列的课程与内容。
这些课程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道德伦理课程在道德伦理课程中,我们将向学生讲述各种道德理念和伦理原则,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尊师重道”等。
2. 社会公德课程通过社会公德课程,我们将向学生传授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培养他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能力和意识。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规范、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
3. 民族文化课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民族文化课程中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文明礼仪。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实施方式与方法为了有效实施道法德育渗透计划上册,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与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接受教育和培养。
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我们将向学生介绍道德理念和价值观,让他们理解并接受道德教育。
我们将采用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
2. 模拟情境运用模拟情境的方式,我们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道德冲突和抉择。
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的道德选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正确、自觉地行使道德选择的能力。
3. 亲身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公益事务和社区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将能够体验到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于道德理念的理解与信念。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道德素质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的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观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丰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手段,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1. 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意识。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2.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渗透德育的另一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德育主题的活动和比赛,组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题讲座和讨论会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和网络平台等宣传渠道,加强德育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既要当好“学生的朋友”,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行为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4.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渗透德育的生动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观法庭、听取法官和律师的讲座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严峻现实和法治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奉献精神。
二、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案例和事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案例看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作者:黄盛发
来源:《数码设计》2019年第13期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进行更深入学习到重要基础,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们可以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将德育教育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学进行有效渗透和结合。
本文将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从“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三个角度,浅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204-01
Abstract:the learn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more deeply. Therefore, teacher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an effectively penetrate and combine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knowledge teaching of moral education and rule of law 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is paper will first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then discuss how to infiltrat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setting up clear teaching objectives", "setting up correct teaching concepts" and "creating reasonable teaching situations".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ethics and rule of law;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teaching; Strategy research
引言: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们应当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将德育教育不断渗透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保障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是学生们接受德育教育的良好空间和机会[1],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们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存的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们没有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进教学课堂中是阻碍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同时,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也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们应当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们不明确教学的目标,并忽视学
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形式极为单一。
首先,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建立和培养初中生们明确的道德思想与品质,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机会,导致学生们无法合理地分析和研究需要学习的内容。
其次,教师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权利。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应当改正现存的问题,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们能够在优良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2 渗透德育教育——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需要在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与教学观念,从而将教学目标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促使学生们能在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也明确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们能够在了解中,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德育思想的内涵和基础。
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形成自主学习观念的前提下,对德育的本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学案例一,在“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们就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入手,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防止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离教学核心。
所以,在有关“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网络,同时,在使用网络时,遵守法律法规绿色健康的上网。
当然,在教学时,教师们需要不断提醒学生们在高质量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合理利用。
通过在课堂中的不断提醒,学生们就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到与德育相关的知识。
因此,教师们需要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通过渗透德育教育来让学生们认识到德育教学的意义。
3 渗透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们除了要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以德育教学内容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学案例二,在“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道德教育的内容为载体,不断挖掘课本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使得学生们在进行课堂学习活动时,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参与社会活动时,经过良好道德思想的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并且,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教师们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接受德育的洗礼[2]。
4 渗透德育教育——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们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內容,就需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思想。
并且,根据教师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们能够更加明确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到底应不应该做。
教学案例三,在“社会生活讲道德”的教学中,教师们就需要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情境下,明确德育学习的内容。
当然,在教学时,教师们应当在课前将德育教学的内容整理成案例,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教师们可以以生命为教学分析的情境,让学生们思考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倒在路上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除了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外,教师们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出他们的具体看法。
在学生的深思熟虑下,能够有效地升华学生的道德意识,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5 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将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渗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起自身对德育知识学习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们在接受德育知识的渗透教学时,不断感受并升华,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
这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不再迷失方向,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胡晓旭.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J]. 中华少年, 2018(11).
[2]周芙蓉. 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渗透[J]. 吉林教育, 2018(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