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
- 格式:doc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9
考点76 自然灾害与环境
1.(2012高考真题广东卷)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
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D
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答案】(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4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荒漠化的防治【考点1】荒漠化的成因(2012大纲全国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及农业的区位条件。
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时关键是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结合经纬度及图例可知该区域为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从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及水源条件去分析。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6分)[答案] 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干。
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有关。
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广阔。
(3)说明该区域上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6分)[答案] 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棉花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本地区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2分)[答案]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第一卷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边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完成1~2题。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 能耗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第2题表 德班气候观测站:29º50′S ,31º2′E 海拔:5m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完成3~4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3.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丙丁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自2011年7月开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 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厂家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价格上涨。
完成5~6题。
5.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6.全球知名IT 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A.软件产业发达B.国内市场广阔C.运输条件优越D.劳动力价格较低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 .常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1.(4分)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4分)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4分)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如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4~5题.4.(4分)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5.(4分)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完成6~7题.6.(4分)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4分)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如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8.(4分)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4分)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10.(4分)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1.(4分)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自然灾害应对策略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自然灾害是一个人类无法完全掌控的现象,然而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解析2012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中关于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的问题。
1. 题目:根据2012年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下列灾害对人类造成积极作用的是()。
选项:A. 暴雨对补充土壤水分有利B. 龙卷风有助于风能发电C. 地震导致火山喷发,增加地壳岩浆资源D. 台风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正确答案是A. 暴雨对补充土壤水分有利。
解析:暴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但在农业领域,暴雨也可以对土壤水分起到积极作用。
持续而适宜的降雨可以补充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 题目:对于地震来说,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A. 地震可以通过预测减少灾害损失B. 地震灾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是改善房屋结构C. 发生地震应尽量躲避室内高大的固定设备D.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正确答案是C. 发生地震应尽量躲避室内高大的固定设备。
解析:地震的发生很难进行准确预测,且地震预警系统目前尚未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强度,因此选项A和D都是错误的。
改善房屋结构是地震防治的重要措施,但并非最主要,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
当地震发生时,应尽量躲避室内高大的固定设备,以减少受伤风险。
3. 题目:2012年北京市遭受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以下作物影响最大的是()。
选项:A. 小麦B. 大豆C. 水稻D. 玉米正确答案是C. 水稻。
解析: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于水稻生长非常不利,而水稻在北京地区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对水稻的影响最为显著。
4. 题目: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森林火灾的应对措施()。
选项:A. 抑制火势发展B. 高温天气时控制点火C. 提前疏散人员D. 进行森林灭火训练正确答案是C. 提前疏散人员。
解析:在森林火灾时,疏散人员不属于应对火灾的措施之一,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5. 题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新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 太湖平原B. 洞庭湖平原C. 汉江平原D. 成都平原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B. 生产规模大C. 机械化水平高D. 人口较少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1,完成4~5题。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完成6~7题。
6.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8. 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5选修六环境保护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5)选修六环境保护【考点1】环境与环境问题(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的特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2012广东卷文综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答案】A【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2012重庆卷文综5~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题。
3.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D.水温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流向和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德班地处非洲东岸,沿岸附近有厄加勒斯暖流自北向南流经,该洋流是南赤道暖流受非洲大陆的阻挡后向南偏转而形成,因此该洋流的流向主要受控于陆地阻挡。
4.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D.石油资源丰富【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碳排放量的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含碳物质,南非是非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矿业发达,人均收入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均碳排放量高,故A项正确;人口数量大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较低,故C项错误;石油资源丰富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没有关系,只有石油消耗量大,才会导致碳排放量高,故D项错误。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行星地球一、单选题1.(2012年高考广东卷)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 .人口迁移加快B . 风力电厂增产C . 生活耗能降低D .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D【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2012年高考上海卷)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回答下列2小题。
2. 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 . 亚洲B . 亚洲和欧洲C . 亚洲和北美洲D . 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D 3.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 .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 .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2012年高考江苏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4.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 . ①线B . ②线C . ③线D . ④线 答案:A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180度附近,所以A 选项最合理。
5.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 . 云雾B . 流星C . 太阳活动D . 太阳辐射 答案:C 解析:航天器和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主要靠无线短波进行,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70°-80°N ,157°W-81°E 12个测站降水量 60°-70°N ,166°W-41°E 22个测站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年) 黑子相对数(个)100 100 100 200300200 0 0年均降水量(m m )100 太阳黑子数(2012年高考大纲卷)6月上旬某地约5时 (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1(21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2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4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 (μg/m3)甲学校。
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乙老城改建区。
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丙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丁居民区。
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戊煤化工区。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⑴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⑶大气中的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⑷为降低大气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54.(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I卷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解析】读材料把握住几个关键词,“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来分析:粮食增产的原因,可据材料首先排除A和D。
改进农田的水利设施可以使部分耕地粮食增产,但要达到2004年来粮食的连续增长,应该是科技兴农,使粮食的单产增长了。
选B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解析】读题干材料:“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分析问题。
应该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太湖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解析】粮食商品率指的是粮食生产总量中商品量所占比重,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人口比河南省少,所以粮食消费量少,商品量高,商品率就高。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解析】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本题考查湖泊的“调蓄”功能,经过湖泊的分流调蓄,河流流量会变的更加平稳。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九: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一、单选题1.(2012年高考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2.(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答案:D下图(2012年高考北京卷)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答案:B【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答案:D【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后救灾措施。
【思路点拨】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不属于地震灾后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二、综合题5.(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解析】【本题立意】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解题思路】】(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2广东卷文综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解析】本题提及的海洋“生物泵”作用,从其概念“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02浓度进行调节”,可知它对于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减少C02浓度,进而可缓解全球变暖。
1.(2012广东卷文综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答案】 B【解析】理解提示“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海洋通过辐射等形成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境。
赤潮的形成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
(2012天津卷文综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 a 增加B. b 增加C. c 减少D. d 减少【答案】:B【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2012重庆卷文综5~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题。
3 .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D.水温特征【答案】C【解析】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应该是“厄加勒斯暖流”的一部分,故应该属于补偿流,受大陆阻挡改变方向。
【备战】2012年高考地理历年真题专题18 环境保护选修【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体的途径有▲和▲。
(4分)(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
(2分)①②③(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其主要来源是▲。
(2分)(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2分)【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2)③(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2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4)环境保护(10分)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1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1976 2 251 88 893 42.991986 3 721 39 639 19.172005 1 973 19 230 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解析】对比表中不同年份的数据的变化,可知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导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结合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可知湿地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晌有: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命题剖析】综合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命题,本部分知识多考查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近期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来考查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区分布、造成的损失及防御措施,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人类活动的不合理与自然因素相结合所引起的灾害,也是在高考应试准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高考冲刺策略】2011年以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在高考中,往往以近期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地理事实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图、统计资料、气候资料等考查相关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及预防措施。
要注意具有典型性的灾害,如雪灾、冻雨、台风、地震、干旱、洪灾等。
在防灾、救灾方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现代技术,对灾害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
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结合最新典型案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3.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核心考点一、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掌握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在我国的分布。
1.自然灾害的类型四大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
(1)大气圈中有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雨、雪灾、霜冻等气象灾害。
(2)水圈中有洪涝、风暴潮、内涝等水文灾害。
(3)岩石圈中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生物圈中有病害、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
2.自然灾害的分布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称为自然灾害带,主要有两大自然灾害带。
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毫米。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一、单选题1.(2012年高考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2.(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答案:D下图(2012年高考北京卷)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答案:B【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答案:D【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后救灾措施。
【思路点拨】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不属于地震灾后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二、综合题5.(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解析】【本题立意】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解题思路】】(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6.(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7.(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答案:(10分)(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解析】⑴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求量大。
由上题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8.(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源。
(4分)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⑶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答案:⑴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⑵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⑶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任答两点即可)⑷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任答四点即可)9.(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图21(3分)(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答案:(1)c d(2)风力作用 (3)③⑤土地荒漠化(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解析】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10.(2012年高考福建卷)【环境保护】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9分)(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6分)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11.(2012年高考浙江自选模块卷)【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 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4分)答案:(1)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12.(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1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⑴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4分)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答案:⑴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⑵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⑶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任答两点即可)13.(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解析】【本题立意】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解题思路】】(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
(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答案:【自然灾害与防治】(1)6月份,受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14.(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
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答案:答案1:海啸灾害。
(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
(3分)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4分)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