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女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36.91 KB
- 文档页数:2
1例20岁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
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The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nursing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Results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timely treatment and care, in stable condition. 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mergency, illness development is rapid. Therefore, proficiency in critical care and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lso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treatment.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ursing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间断剑突下疼痛1w,再发1h入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1.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心肌缺血引起的严重疾病,具有急性发作、高死亡率的特点。
护理干预在AMI患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AMI患者的医疗记录和护理措施,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并评估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的效果。
3. 案例分析和结果呈现3.1 患者1:男性,55岁,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包括氧疗、镇痛、药物治疗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继续定期随访。
结果显示,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3.2 患者2:女性,65岁,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未及时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药物治疗。
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最终导致死亡。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的不及时和不全面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4. 结论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定期随访和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手段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理解和配合程度,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总结而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护理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在临床实践中推广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为AMI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972020年 第28期病史介绍患者,女性,7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2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入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在我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
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
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我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
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
意识清,体型稍胖,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 导联ST 段抬高,宽而深的Q 波,T 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 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 升高,AST 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功能Ⅳ级2、原发性高血压3、糖尿病4、高脂血症治疗要点入院后立即置于CCU 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2周后无明显胸闷气闭,无胸痛心悸,CK-MB,AST 结果正常,患者要求出院,医嘱与出院。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
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
工作单位:421002衡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心血管老年内科收稿日期:2012-03-231例心机梗死致呼吸心跳骤停15min 患者救治成功的护理石纠纠陈雪萍罗玲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2)11-0155-02心肌梗死(AMI )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典型临床表现为持续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可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率极高。
因此,早期现场急救成为患者成活与否的关键因素。
现将本院成功救治1名AMI 致呼吸心跳骤停15min 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3岁,胸闷胸痛1d ,于当天下午15:00左右由家人扶至医院门口时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家人发现其心跳、呼吸均消失,约5min 后送至本院急诊科,当时患者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心电监测示一条直线,立即实施紧急救治。
2急救措施2.1一般急救措施立即吸氧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2.2心肺复苏和人工辅助呼吸患者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min 后心电监护提示为室颤。
立即给予300焦耳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后继续行心肺复苏(CPR ),静脉推注急救药肾上腺素2mg 、多巴胺20mg 、可拉明0.75g 、洛贝林6mg 。
15:20分出现室性逸搏,瞳孔缩小,同时不断进行CPR 。
15:30血压为70/40mmHg ,四肢开始转温暖。
15:40分心跳恢复,心率96次/min ,律齐,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无自主呼吸,予以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
心电图检查: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早博,急性高侧壁心肌损伤s -t 段改变。
立即在全程监护下送心内科救治。
2.3复苏后的救治患者于19:00仍呈深昏迷状,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家属选择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1例急救与护理典型案例患者,男,57歲,既往身体健康。
因胸闷、心前区痛20分钟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差,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浅快。
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立即给予卧床、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随即患者发生抽搐,意识丧失,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迟钝,颈动脉搏动消失,叹息样呼吸,心电图示直线,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请麻醉科医生会诊,气管插管,吸入高流量氧,6L/分。
建立2条静脉通路,1条静脉输注升压药,给予多巴胺80mg,阿拉明4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另1条静脉补充液体,主要给0.9%生理盐水,同时遵医嘱给肾上腺素3mg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洛贝林3mg静脉注射,心电监护仍呈直线,继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给肾上腺素20mg静脉注射,心电图示室颤,给予200J 电除颤1次,未转复。
给肾上腺素2mg静脉注射,300J电除颤1次,仍未恢复。
给予利多卡因80mg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50mg+利多卡因400mg,以3mg/分的速度持续静滴。
再次给予360J电除颤,仍未恢复窦性心律和自主呼吸。
22:45给予肾上腺素5mg,心电由细颤转为粗颤,再次给予360J电除颤1次,未转复。
给肾上腺素5mg,360J电除颤1次,于23时心电监护显示恢复窦性心律,125次/分,血压100/70mmHg,继续给予CPR,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60mg静脉注射,安定2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静脉注射,继续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并给予冰帽,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脑细胞耗氧量。
23:20病人出现自主呼吸3次/分,23:25病人颜面由苍白转为红润,外周可触及搏动,心电监护示:心率100次/分,血压125/90mmHg,呼吸14次/分,血氧饱和度95%,遵医嘱留置导尿,导出淡黄色尿液约500ml,由医护人员陪护转入心脏监护病房治疗。
于次晨4:00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呼吸稳定,但对发病时的情况失去记忆,气管插管不能耐受,给予拨出插管。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及规范如下:
立即停止活动、躺下。
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可能会出现胸痛剧烈、冒汗等。
患者一定要立即停下活动,躺下休息,可将患者平趟在床上或硬地板上,同时打开窗户,保证空气流通。
口服药物。
患者躺好后,如果携带有急救药的,可以让患者及时服药,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
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如果患者的呼吸突然停止或心跳骤停,家人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可以拳击心前区进行心肺复苏,帮助患者恢复心跳。
如果无效,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1例急性心肌梗塞致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02-01【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致心源性猝死的救护要点。
方法回顾一例急性心肌梗塞致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的过程。
结果心源性猝死心肺脑复苏成功,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成功,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结论提高群众急救意识,提供快捷、高效的院前救护,做好院前救护与院内急诊救护的紧密衔接,实施正确、有紊、及时的院内急诊救护是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致心源性猝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塞猝死急救护理心脏骤停一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性中最严重的情况。
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1]。
2006年11月16日本科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肌梗塞致心源性猝死的病人,使病人痊愈出院,随防6年,病人无复发,生活质量好,现将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个体老板。
既往高脂血症10余年,发病前一晚喝酒,熬夜。
清晨7时解小便时突发胸痛,呈心前区压榨感,无向他处放射,稍气促,无恶心、呕吐、无晕厥。
休息不能缓解,当时未自行予特殊处理,呼”120”入急诊科。
患者住院14天,治愈出院。
2 院前救护2.1 病人求救意识强2.2120急救指挥系统通畅,处警反应快。
本次接警完成时间为1分钟30秒2.32分钟出车、6分钟到达现场。
2.4 准确评估,初步处理,医护配合。
与家属沟通,安全转运。
2.5 在不停止救护的情况下,安全转送医院。
考虑病人病情紧急,边转送病人,边通知院内急诊人员作好急救准备,做到院前救护与院内救护的紧密衔接。
3 院内急诊救护7:50到达急诊科时病人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等心源性猝死症状,即实施一系列的救护措施,复苏成功,生命体征平稳,护送入介入室,行ptca,术中见前降支冠脉完全闭塞,予球囊反复扩张后,结束pci术,送入icu监护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AMI护理的目标是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损伤,并防止AMI的并发症。
以下是AMI护理的几个重要措施:1.快速诊断和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ECG)和血清心肌酶谱能够确认AMI的诊断。
ECG监测应从入院开始,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新的心电图变化。
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恶化的情况。
2.疼痛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或不适,应尽快给予镇痛治疗。
通常使用硝酸甘油快速缓解血管痉挛和减轻胸痛,可以通过舌下含片、静脉注射或静脉泵给予。
如果疼痛无法缓解,可以尝试吗啡等强力镇痛药。
3.血栓溶解治疗:AMI患者血栓溶解治疗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UK)、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物(rPA)等。
溶栓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并在特定时间窗口内使用。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包括血管再通及出血等并发症。
4.维持血液循环稳定:AMI患者往往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补液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来维持血流稳定。
5.心脏监护和治疗:AMI患者需要进行心脏监护,包括持续ECG监护和定期测量心室功能。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给予负性肌力药物、抗凝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
6.控制危险因素:AMI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护士应帮助患者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合理饮食、定期运动、戒烟和药物治疗等。
7.心理支持:AMI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打击。
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并指导患者和家属适应疾病和生活变化。
以上措施只是AMI护理的一部分,具体的护理措施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AMI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判断和处理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和紧急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超早期的护理
杜丽华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1(25)7
【摘要】@@ 1 病例介绍rn病人,女,57岁.因活动后胸闷,心前区疼痛4h入院.入院后病人心率50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成对RonT,T波高尖,ST 段无明显抬高,无病理性Q波.血清LDH为3.26μmol-s-1/L,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超早期).
【总页数】1页(P536-536)
【作者】杜丽华
【作者单位】绥化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术后护理的体会 [J], 任玉娇
2.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再通1例 [J], 何俊民
3.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并发症的影响 [J], 何玲玲;唐世春;黄钊燕
4.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再通1例 [J], 何俊民
5.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评估 [J], 黄娇;黄婵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