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 7 评价、确认、改进
- 格式:ppt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22
1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为使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3质量信息系统:为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由一定的人员、组织、设备和软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质量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反馈与交换以支持和控制质量管理活动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
4质量信息工作流程: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反馈与交换、信息传递5质量控制(品质控制):是一个设定的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
6质量保证:为了达到一定的质量目标在组织上制度上合物质技术条件上所提供的实际保证7质量成本: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8标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9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0质量功能展开:根据消费者需求相对主要程度赋予权重,再请消费者对公司和市场竞争对手的主要产品进行比较和排序,确定对消费者重要的产品特性,更深刻的理解和关注那些需要改进的产品的特性。
11交叉功能设计:根据并行工程原理,把相关的部门组织起来,他们来自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市场营销、高级管理等岗位,对产品的直接接触程度各不相同,但都熟悉公司业务的一方面或几方面,不同人员的知识互补性强。
12并行工程:将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进行设计。
13交叉功能小组:为了在多项约束的产品开发中做出明确决定需要各个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单靠一个专家显然是不够的,往往需要组织交叉功能小组去解决。
14质量数据:质量管理以数据为依据。
15质量诊断:组织既有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经资格认可得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考察,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方案,指导实施质量改进的服务性活动。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设计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建立设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图。
1.1本工程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控制到位、措施得当、保障有力、服务周到达到以下质量目标:1)、工程勘察设计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3)、实现双不双无: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达标投产,无一般勘测设计事故,无顾客投诉;4)、顾客满意度:满意或很满意达100%;5)、产品交付:按合同规定时间、地点、数量交付,产品交付合格率100%。
1.2设计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设计策划:与顾客签订设计合同前,经行文聘任按照投标文件承诺安排的项目设总。
开工准备任务下达后,由项目设总组织召开有关主任工程师、主设人(主勘人)参加的开工会议。
由项目设总传达顾客要求,明确设计范围,确定工程进度和互提资料安排,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并研究本工程应实现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措施。
编制工程设计计划根据完工集会或设计任务书要求确定的原则,项目设总编制工程设计计划,作为组织工程设计的依据性文件,各专业遵照执行。
工程设计计划包罗产品实现策划的要求,其典型内容为:勘测设计合同、任务书录用设计总工程师、组建勘测设计项目组下级部分或顾客的要求勘测设计输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勘测设计工作计划勘测设计输出勘测设计确认勘测设计变更设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图工程竣工、勘测设计工作总结、分析、改进勘测设计输出正式出版按确认意见分析改进勘测设计验证勘测设计评审按验证看法分析改进按评审意见分析改进勘测设计项目实施a.工程名称及编号;b.人员组织及分工;c.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措施;d.评审、验证和确认体式格局的安排;e.设计形象(综合)进度(包孕接口资料交接);f.设计输入;g.设计文件编制的统一规定。
工程设计计划按设计阶段进行编制,并确保随设计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 19273-2003)前言GB /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是对建立标准体系的企业进行标准体系符合性评价与改进的指导性文件。
企业可根据需要对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适当剪裁,以满足评价的需要。
评价、确认的结论,主要作为企业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企业对社会明示和向顾客承诺的证据。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原则和依据、评价条件、评价方法和程序、评价内容和要求以及评价、确认后的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对建立标准体系的企业进行标准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self review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活动。
CNAS技术报告能管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技术报告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能源绩效改进的确认提供指导。
本文件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不包含要求,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及CNAS认可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技术报告由CNAS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目录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5 能源绩效与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的关系 (5)6 能源绩效评价 (6)6.1 可比性确认 (6)6.2 评价方法 (7)7 能源绩效改进的确认 (13)7.1 能源绩效改进确认准则 (13)7.2 能源绩效改进表现形式 (14)附录A(资料性)能源绩效改进确认示例 (14)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为准确评价组织所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依托组织所建立的能源绩效参数体系,确定组织能源绩效是否持续改进,为认证机构证书的授予和保持提供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不同行业,在不同的生产/运行状况下所制定的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等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最终确认能源绩效是否改进的方法。
CNAS在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时,收集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有关方法应用的证据,判定认证机构所进行认证的有效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3234-2009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28750-2012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ISO 50006:2014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energy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anceISO 50015:2014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Measuring energy performance using energy baselines (EnB) and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nPI)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ance3 术语和定义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实施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实施指南一、引言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QMS)标准化与优化过程中,为确保各类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本指南旨在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评价的实施方法与标准,以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产品过程固有特性2。
固有特性要求3。
寿命安全性4. 全过程全员5。
为顾客服务的思想6. 质量策划质量改进7. 制造使用8。
指挥和控制活动9。
顾客全部活动10。
产生实现11。
满足不满12。
输入输出活动13。
质量检验全面质量管理14. 质量全员参与顾客满意15。
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16。
规定功能总时间17. 时间内条件下能力18。
质量目标运行过程19. 事前预防因素20. PDCA21. 核心价值观共识22。
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23. 期望向何处去24.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持续改进25.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26。
卓越绩效核心价值观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分系统27。
满足超越28。
功能组织要实现什么29. 输入输出活动30。
体系(系统) 管理有效性效率31. 指挥控制32. 最高管理者、全部意图、方向33。
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34。
管理成熟度35。
领导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经营结果过程结果36。
识别管理相互作用37。
凝聚功能约束功能38。
自主管理39。
最高管理者40. 组织目标效率41. 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42. 3。
4ppm43。
数据波动44. 定义分析控制45。
统计技术识别、分析、诊断和改进46。
定性数据定量数据47. 分布中心接近48。
少数关键因素49. 成对变量50。
原因因果51。
定点定容定量52。
整理53. 装置或方法54. 5S活动目视管理55。
透明化界限化56。
问题解决课题达成57。
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58. 人简化尽善尽美59. 原材料成品价值60。
信息系统61。
最佳秩序规则62。
系统性63。
有意义的数据64。
管理标准技术标准65。
测量结果被测量真值66。
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67。
质量改进68。
顾客满意69. 整顿清洁素养70. 整顿71。
采取措施72。
关注过程依据数据73。
比例总体74。
计量值计数值75. 关键影响因素76。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需确认过程攻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确认过程是指在实施和运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步骤,确保体系的设计、文档的编制和实施的有效性。
以下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认过程的攻略,供参考:1.制定确认计划:在确认过程开始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确认计划。
确定确认的范围、时间表、资源分配以及各个确认活动的责任人和方法等。
确保确认过程的顺利进行。
2.建立确认团队:根据确认计划,组建一个专门的确认团队。
确保团队成员具有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了解ISO9001标准的要求和程序。
3.了解组织需求:对组织的内外部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
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以及法律法规等其他要求。
从这些需求中获取信息,为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4.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编制适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记录表等。
确保文件的编制符合标准的要求,并反映出组织的实际情况。
5.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员工培训、流程改进、内部审核等活动。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并提供持续的改进机会。
7.进行管理评审:定期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审查业绩数据和客户反馈,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根据评审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8.多方参与和合作:在确认过程中,多方参与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与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员工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营。
9.坚持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不断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找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培养持续改进的文化和意识,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10.外部审核和认证:在确认过程完成后,组织可以选择进行外部审核和认证。
通过外部认证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确认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质量确认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
质量确认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确认体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质量确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二、建设目标。
1. 建立全面的质量确认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2.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4. 建立完善的质量确认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建设内容。
1. 确定质量确认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2. 制定质量确认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
3. 建立质量确认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4. 设立质量确认检查点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5. 建立质量确认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质量确认体系建设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任务。
2. 开展质量确认培训,对各岗位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其理解和掌握质量确认要求和操作规范。
3. 实施质量确认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执行质量要求。
4. 设立质量确认检查点和反馈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确认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并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5. 建立质量确认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效果评估。
1. 对质量确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员工质量意识提升等方面。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确认体系,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六、总结。
质量确认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系统性、计划性的过程,旨在评估和确认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审核,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一、引言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质量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审核验证其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是规范和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手段,也是组织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旨在评估和确认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组织制定的内部程序和规范。
通过审核,可以发现潜在问题,推动组织改进,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2. 原则(1)客观性:审核人员应客观、中立地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2)透明度:审核过程应透明,相关文件应及时提供给被审核组织,避免信息不对称。
(3)综合性:审核应全面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流程、资源、记录等。
(4)合法性: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合法且有效。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步骤1. 准备阶段在审核开始之前,审核人员需要对被审核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仔细审查,并准备好必要的审核工具和文档。
2. 开会阶段开会阶段是整个审核过程的核心,主要包括与组织管理层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访谈,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3. 获取审核证据通过观察、记录和文件检查等方式,审核人员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4. 问题识别和记录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非符合项或改进机会,审核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并与被审核组织讨论和确认。
5. 编写审核报告根据审核结果,审核人员应编写一份详尽的审核报告,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建议等。
6. 审核结果确认审核报告应提交给被审核组织,被审核组织需要核实并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以解决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
iatf16949质量体系各章节管控要点
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 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组成
2. 规定部门间沟通方式
- 规定部门间沟通的沟通方式和流程
-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问题
- 设立问题反馈机制
3. 管理资源
- 规划、分配、监督并优化资源的使用
- 确保设备、人员和资金的有效管理
4. 产品和过程设计
- 设计、开发、验证和确认产品和过程
- 资源管理和适用标准要求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 供应商管理
- 遵循公司供应商管理流程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
- 对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6. 质量控制
- 确定产品和过程的测量、分析和控制要求
- 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满足规定的标准
7. 过程控制
- 确保了解、分析和控制各个过程环节
- 开展各种预防措施以降低质量成本
8. 持续改进
- 识别持续改进机会
- 设立改进目标并实施计划
- 评价改进效果并持续追踪
9. 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 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价,明确问题、异常和趋势
- 基于数据制定决策,并跟踪执行的效果
10. 管理体系审计
-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
- 确保预防和改进行动已得到实施和改正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内容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