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论方法的自动优化排课模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1.85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动态规划的排课优化模型设计动态规划是一种常用的算法思想,在排课优化问题中同样具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通过基于动态规划的排课优化模型设计,探讨如何有效安排课程,最大化资源利用和满足学生需求。
排课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的考虑,如教师的时间安排、教室资源的利用、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而动态规划作为一种高效的算法思想,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并通过子问题的最优解来推导整体的最优解。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排课优化的目标。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最大化教室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重叠课程的安排以及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将目标函数定义为最小化课程冲突的数量和增加学生满意度的量化指标。
接下来,我们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动态规划的模型。
首先定义子问题的状态,可以考虑每个时间段的每个教室的状态作为一个子问题的状态,即dp[i][j]表示第i 个时间段的第j个教室的最优安排。
然后,我们可以定义状态转移方程,根据前一个时间段的安排情况来决定当前时间段的最优安排,即dp[i][j] = min(dp[i-1][k])+conflict(j, k),其中conflict(j, k)表示第j个教室和第k个教室的冲突数量。
在确定状态转移方程后,我们需要定义边界条件和初始值。
边界条件包括第一个时间段的教室安排和最后一个时间段的教室安排,初始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可以将第一个时间段的安排都设置为0。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动态规划算法来求解最优解。
可以采用自底向上或者自顶向下的方式求解,通过填表格的形式逐步推演出最优解。
除了基本的动态规划模型,我们还可以对排课优化问题进行一些改进和优化。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约束条件,如教室容量、教师的教学需求等,通过增加相应的约束条件来进一步优化排课结果。
此外,可以引入启发式搜索等策略来加速求解过程,提高算法的效率。
总的来说,基于动态规划的排课优化模型设计可以帮助学校或机构更好地安排课程,最大化资源利用和满足学生需求。
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
排课问题是在排定学期课程表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特定的条件,寻找出最优解来解决该问题是解决之道。
排课问题可视为一种约束优化问题,是应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的一类复杂问题,其运用约束条件,求解一组变量使得整体成本最小,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来制定,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贪心算法、费用流算法、回溯算法、动态规划算法等多种算法来解决。
贪心算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算法,原则就是每一步取当前最优解。
其优点是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缺点是无法保证全局最优解。
费用流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排课算法,它采用图论中的费用流模型,追求最大流量决策,可以找出满足资源约束条件的最优解,即满足每一节课最少需要的资源。
回溯算法又称为试探法,按照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全部节点,枚举所有可能的情况,最终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动态规划算法是一种优化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每个时期的课程安排,给出最优解,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最终求出最优解。
排课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实用性很强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数学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历来受到各大学者的关注。
通过贪心算法、费用流算法、回溯算法、动态规划算法等,可以找到满足条件的最优解。
只要模型,算法和数据得到合理的设计与使用,
排课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可能实现。
总而言之,数学模型是解决排课问题的重要手段。
模型的设计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寻求出真正能够满足需求的优化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准确地解决排课问题,实现客观有效地排课。
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排课问题是指如何有效地将教室、教师和学生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安排,使得课程的安排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排课问题属于一类组合优化问题,它经常用于求解学校中教学计划的安排。
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排课问题也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复杂的特征也意味着它的解决非常困难。
在许多排课问题的研究中,数学模型是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解决排课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模型解决思路。
具体而言,数学模型是一种量化方法,将排课问题表达为一个数学模型,使其问题能够明确表达,从而可以帮助解决排课问题。
首先,引入数学模型可以减少排课问题复杂性,并且使求解更加高效。
将排课问题表示为数学模型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模型的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排课方案。
即以最优的方式将教室、教师和学生等资源安排起来,以满足学校课程的安排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在求解排课问题时,数学模型可以提供改进算法的方法和优化方法。
通过研究优化算法,可以探索如何有效的求解排课问题,并探究应如何使用优化算法解决排课问题。
此外,研究优化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指导实践,从而可以为求解排课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将排课问题表示为数学模型后,可以运用计算机计算,求解排课问题,提供更优质的排课方案。
这是因为,模型可以将排课问题表示为精确的数字形式,可以快速计算出最优的排课方案,提高效率。
总之,排课问题属于一类深度优化问题,在求解排课问题时,数学模型可以提供有效的优化方法。
通过将排课问题表示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的缩小问题的规模,从而求解排课问题,提供最佳的排课方案,满足学校课程的安排需求,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图论在教师排课管理中应用图论在教师排课管理中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程度也不断提高,教师的排课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教师排课工作中,使用图论的方法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选择。
图论的定义----------------图论是一种数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网络问题,它可以用来分析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
图论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其核心是由图像构成的数学结构。
它主要由顶点和边组成,这些顶点和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图论在教师排课中的应用----------------------图论可以用于教师的排课工作。
因为教师排课时,可以将不同学生的要求看做是一张图,用图论来分析不同学生要求之间的关系,以便找到最优解。
例如,当教师要为不同学生分配课程时,可以使用图论来分析不同学生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最优的课程安排方案。
此外,图论还可以用于分析教师上课时间安排。
例如,可以使用图论来分析不同教师上课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最优的上课时间安排方案。
此外,图论还可以用于分析教师的上课地点安排,以便找到最优的上课地点安排方案。
总之,图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分析复杂的教师排课问题。
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复杂的课程安排和上课时间安排问题,从而使教师能够高效地安排好课程和上课时间。
优势和不足--------------图论在教师排课中的应用有很多优势。
首先,图论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复杂的课程安排和上课时间安排问题。
其次,图论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不同学生要求之间的冲突,从而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安排好不同学生的课程。
此外,图论还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室安排、考试安排、作业安排等复杂问题。
尽管图论在教师排课中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使用图论来分析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其次,使用图论来分析复杂的问题往往也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
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
学校要面对各类课程的排课问题,势必要考虑如何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而且要保证排课的合理性、灵活性和可行性。
因此,排课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最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
排课问题是一种典型的优化问题。
实际上,它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类比较复杂的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问题,其目标是在给定的一定条件下实现最佳的排课效果。
因此,研究排课问题的最佳数学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确定排课问题的决策变量,包括课程的内容、教室的容量、上课的时间和日期、以及教师的有效期限等等。
其次,要确定排课问题的目标函数。
排课问题的目标函数可以是最小化总课程时间或最小化总优化成本,也可以是最大化总满意度,还可以是最小化总不满意度。
确定目标函数之后,下一步就是定义求解模型。
求解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排课目标,求解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五类:标量函数优化模型、统一考虑模型、单项满足约束模型、多项满足约束模型和模糊排课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是标量函数优化模型,即以满足所有限制条件下最优解为约束条件,设计一个目标函数,以最优解使得目标函数最优值最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求解排课问题的优化软件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使用计算机计算技术和软件,可以有效地求出满足所有限制条件下排课最优解,从而实现高效、准确地求解排课问题。
总的来说,求解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复杂的优化设计问题,涉及到许多学科,包括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而且它也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很重要的问题。
所以,要有效地求解排课问题,必须对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以达到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提高课程安排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是排课系统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诸多学科,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达到更好的优化排课效果。
图论在高校排课中的应用作者:黎贵云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0期[摘要]课程表的编制是高校教务管理中非常重要与关键的一个工作。
排课问题需要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情况下,制定出相应的课程的时间安排及地点安排,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
本文从某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种比较适合高校教学实际课程的比较通用的模型,并且针对这个模型给出一种实用的算法流程,并将这种算法应用到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排课的相关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排课组合优化图论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05-011 概述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办公越来越受到重视[1]。
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校园网信息化建设,但是目前学校的排课系统相对比较落后,主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学校的规模大小、约束的复杂程度不同,而且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其他因素等的影响导致[2-3]。
在排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学校学生、教师与教室之间不能够产生相应的矛盾,同时还需要满足学校目前的各种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的相关约束。
本文主要是从图论的角度针对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排课进行研究与分析。
2 问题提出近些来年,由于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学生的人数是在不断的增加。
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师、教室、实验室的机房等相关硬件资源增加相对来说比较的落后。
一些专业的课程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一些专业课程还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这些不确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务排课方面的负担。
对于传统的手工排课来说,过去的学生人数比较少、课程的变化情况比较小,针对这种情况还会出现一些问题。
通过采用自动化的计算机排课系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合理利用,还能够根据实际的数据变化情况动态产生变化。
通过采用图论算法能够解决一些排课方面的问题,但是基于图论算法的排课系统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组合优化问题的图论模型及算法研究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组合优化问题在各个领域中频繁出现,从物流运输的路径规划,到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再到生产流程的优化安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图论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为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模型和算法。
组合优化问题通常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从众多可能的解中找出最优解。
例如,在旅行商问题中,需要找到一条经过若干城市且总路程最短的路径;在背包问题中,要在背包容量限制下选择价值最大的物品组合。
这些问题的求解往往具有很高的复杂性,而图论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观且有效的方式来理解和解决它们。
图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结构。
在组合优化问题中,顶点可以代表问题中的元素,如城市、物品等,而边则可以表示元素之间的关系,如城市之间的距离、物品之间的相容性等。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图的形式,我们能够利用图的性质和算法来寻找最优解。
以最经典的旅行商问题为例,我们可以将每个城市看作一个顶点,城市之间的道路看作边,边的权重表示城市之间的距离。
这样,旅行商问题就转化为在这个图中找到一个经过所有顶点且总权重最小的回路。
同样,在网络流问题中,图的顶点可以表示网络中的节点,边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边的容量限制了流量的大小。
通过构建这样的图论模型,我们能够清晰地描述问题的结构和约束条件。
在建立了图论模型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有效的算法来求解。
贪心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在每一步都选择当前看起来最优的决策。
然而,贪心算法并不总是能得到最优解,但其在一些情况下能够提供较好的近似解。
动态规划算法则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保存子问题的解,避免了重复计算,从而有效地解决一些组合优化问题。
但对于规模较大的问题,动态规划可能会面临空间复杂度过高的问题。
分支定界法是一种精确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不断地分支和界定搜索空间,逐步缩小范围,最终找到最优解。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时表现出色,但计算量通常较大。
图论在高校排课问题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普通高校排课特点和难点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排课方法。
文章首先根据教学要求构造出排课模型图,然后用图论的边着色理论对课时进行分配,针对教室不够用的情况,根据图论中的相关定理,对排课模型图中的一些边赋了权值,然后选出权值最大的加权图作为最优的排课方法。
通过对高校的实际排课数据进行测试,表明该模型可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排课效率。
关键字:排课、图论、边着色、匹配、加权图1问题的提出排课问题是典型的多类资源组合优化问题,它是针对有限的教师、教学场地及教学时间资源,为达到最佳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有效规划,其实质就是为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安排一组适当的教学时间与空间,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能够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在排课问题中,其主要任务是将具有多种属性的各种资源,如教室、班级、教师、学生、课程、时间等,以一个周期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匹配,使其不发生冲突。
事实上,在排课问题中,每节课可抽象为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
因此,课表是协调教师和上课班级在上课时间、上课教室两个要素的总调度。
一般而言,在教师讲授课程、班级及各部门课程的课时数量确定的前提下,排课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教学场地要满足教学任务的条件需求;(2)同一教学班级、教学场地及教师,在同一时间均只能进行一次教学安排。
2 图论在排课中的应用 基于图论的排课模型两点约定在建立数学模型时,为了简化问题,这里假设:1)学校从周一到周五上课,每天上8节课,上午4节,下午4节,每两节课为一个授课单元,所以每周共有2O 个授课单元。
这里每个授课单元从周一上午(1,2)节到周五下午(3,4)节,分别由课时1,2,⋯ ,2O 来表示,例如:课时1O 表示周三上午(3,4)节。
2)不考虑教室和教学设备的因素,即认为教室和教学设备总是可以使用的。
构造教学要求关联矩阵排课表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要求。
要求要表达一些主要的关联关系,即教师、课程、班级以及授课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这一关联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关联矩阵加以量化,并用计算机存贮和处理。
UML 实验报告一 自动排课系统——用例图一:所建系统名称: 自动排课系统 二:自动排课系统功能分析:本系统收集教师的个人意向,教室的多媒体安装情况、座位数,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等自动排课系统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排课,使尽可能满足各种用户的要求;支持教师对课表更改进行申请,在小范围内给予修改。
教师可以提前申请教授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代课课程提出对媒体教室的需求以及合班授课的申请。
教室管理员有权进行预留专用教室和待用教室,根据对教室设备的更新情况修改教室的基本信息。
课程规划人员必须在排课之前规划好本学期各专业的课程,并且要保证各个专业学生学期总学时不高于某个规定值。
系统管理员规定一确定时间进行系统自动排课,到这一时间时,系统将自动进行排课,生成课表。
课表生成后,所有用户将有权对课表按班级、教师、教室等不同方式进行的查询。
同时考虑学生课间更换教室的实际需求,系统将尽可能使同一天上、下午两节课程在同一幢楼上课,所有班级同一课程授课教室固定,便于教师和学生的记忆。
三:自动排课系统用例图安排代课教师(from Usecase)课表生成(from Usecase)申请课表更改(from Usecase)<<include>>安排上课教室及时间(from Usecase)<<include>><<extend>>提交个人意向(from Usecase)<<extend>>课表更改(from Usecase)<<extend>>规划专业课程(from Usecase)<<extend>>学生(from Actor)任课教师(from Actor)系统管理员(from Actor)课程规划人员(from Actor)课表查询(from Usecase)<<extend>><<extend>>教室使用状态设置(from Usecase)教室管理员(from Actor)<<extend>>四:几个重要用例的用例描述用例名:教师代课安排。
基于图论与排队论的人员疏散优化模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在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人员,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应急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结合图论与排队论的理论基础,构建一种新型的人员疏散优化模型,以期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论作为一种研究图的结构和性质的数学分支,为分析复杂网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人员疏散问题中,可以将疏散路径、节点等要素抽象为图论中的节点和边,从而构建出疏散网络模型。
通过图论的分析方法,可以优化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
排队论则主要研究服务系统中排队现象的统计规律,为合理组织和服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人员疏散过程中,人员的流动和聚集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排队现象。
通过排队论的理论指导,可以合理设计疏散过程中的等待区、缓冲区等,避免拥堵和混乱,保证疏散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图论与排队论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图论与排队论的人员疏散优化模型。
该模型将综合考虑疏散网络的拓扑结构、疏散过程中的人员流动规律以及疏散资源的配置等因素,通过数学建模和算法优化,提出一种有效的疏散策略。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介绍图论与排队论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人员疏散问题中的应用背景;详细阐述基于图论与排队论的人员疏散优化模型的构建过程;接着,通过实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人员疏散理论体系,还为城市规划和应急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提升公共场所的疏散能力和保障人员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图论与排队论基础理论图论和排队论是数学和运筹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为研究和优化复杂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人员疏散问题中,图论和排队论可以分别用来描述疏散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人流的动态行为,从而构建出更为精确和实用的人员疏散优化模型。
前言这是我本科阶段做的毕业设计,之后不断有网友来邮件或留言询问算法的问题,所以在这里贴出与大家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搬砖头(呵呵~~~~)1 绪论1.1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2课题的应用领域1.3 课题的现状1.4解决NP问题的几种算法及其比较2 目前流行的几种排课算法的介绍2.1. 自动排课算法2.2 基于优先级的排课算法3 基于时间片优先级排课算法描述与分析3.1排课中的基本原则3.2排课的基本要求3.3基于时间片优先级排课算法描述3.4算法分析1 绪论1.1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排课问题早在70年代就证明是一个NP完全问题,即算法的计算时间是呈指数增长的,这一论断确立了排课问题的理论深度。
对于NP问题完全问题目前在数学上是没有一个通用的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
然而很多NP完全问题目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
大家熟悉地路由算法就是很典型的一个NP完全问题,路由要在从多的节点中找出最短路径完成信息的传递。
既然都是NP完全问题,那么很多路由算法就可以运用到解决排课问题上,如Dijkstra算法、节点子树剪枝构造网络最短路径法等等。
目前大家对NP 完全问题研究的主要思想是如何降低其计算复杂度。
即利用一个近似算法来代替,力争使得解决问题的时间从指数增长化简到多项式增长。
结合到课表问题就是建立一个合适的现实简约模型,利用该简约模型能够大大降低算法的复杂度,便于程序实现,这是解决排课问题一个很多的思路。
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是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有一系列管理工作,其中,教学计划的实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每学期管理人员都要整理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下达教学任务书,然后根据教学任务书编排课程表。
在这些教学调度工作中,既有大量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更有严谨思维的脑力劳动,还要填写大量的表格。
因此工作非常繁重。
加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及“211”工程的实施,新的教育体制对课表的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工排课时,信息的上通下达是极其麻烦的,而采用计算机排课,教学中的信息可以一目了然,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进程,评估每位教师对教学的贡献,领导合理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会大大推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基于图论的网络优化模型图论是一门研究图结构的数学分支,广泛应用于网络优化问题的建模和解决。
网络优化模型基于图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交通优化、物流配送、电力网络规划等。
本文将探讨基于图论的网络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1. 图论基础在开始讨论基于图论的网络优化模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图论的基本概念。
图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节点表示对象,边表示对象之间的连接或关系。
图论研究的是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分析这些连接或关系。
有向图是包含有向边的图,边有方向,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箭头。
无向图是边没有方向的图,表示节点之间的双向连接。
路径是指在图中通过边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序列。
最短路径是连接两个节点的路径中,边的数量最小的路径。
2. 网络优化模型网络优化模型利用图论的概念和方法,描述和解决各种实际网络问题,通过优化路径、流量分配等策略,提高网络效率和性能。
2.1 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是网络优化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涉及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中,Dijkstr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算法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
通过不断迭代找到从起始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2.2 最小生成树问题最小生成树问题是在一个连通图中找到一棵包含所有节点的生成树,且其边的权重之和最小。
Prim和Kruskal算法是解决最小生成树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
Prim算法从一个起始节点开始,逐步扩展生成树。
Kruskal算法则是按照边的权重进行排序,逐个添加边,直到生成树包含所有节点为止。
2.3 最大流问题最大流问题是在有向图中,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最大流量路径。
Ford-Fulkerson算法是解决最大流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算法通过在网络中找到增广路径,并根据路径上的最小剩余容量来增大流量,直到无法找到增广路径为止。
3. 应用案例基于图论的网络优化模型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1 交通优化交通优化问题是指如何在城市交通网络中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拥堵等问题。
基于UML的自动排课系统的需求分析
杨威;喻国平
【期刊名称】《科技广场》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UML是建立系统模型和分析业务处理流程的强有力的可视化建模工具.文中探讨了基于UML的系统需求分析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基于并行处理机调度算法思想的高校智能排课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实践表明:与传统的以文字说明方式的需求分析方法相比,用UML进行需求分析具有良好的优越性.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杨威;喻国平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昌,330029;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11
【相关文献】
1.基于UML的高职高专两级排课系统分析 [J], 单喆煜
2.基于UML的实验室选课排课系统需求分析设计 [J], 万飞
3.基于UML的网络自动选排课系统的建模设计与实现 [J], 余剑生
4.基于UML的高校排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J], 周方; 万臣; 彭云
5.基于UML的高校排课系统分析与设计 [J], 熊少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图论算法的高校排课系统研究
林晶;林恒青;陈丹青
【期刊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1)006
【摘要】针对高校排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排课模型.首先根据教学要求,利用图论的边着色理论,对排课资源进行建模,然后构造出一权值函数,选出其中权值最大的加权图对排课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用MATLAB语言的GUI功能开发一个简易排课管理系统.
【总页数】5页(P608-612)
【作者】林晶;林恒青;陈丹青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数理系,福建福州350118;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工程学院数理系,福建福州35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57.6
【相关文献】
1.基于图论算法的高校排课系统分析 [J], 杜衡吉
2.基于动态模糊逻辑的高校排课系统研究 [J], 孙琳琳
3.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高校排课系统研究 [J], 李琪;陈雯祎
4.基于TOPSIS算法优化高校实验排课系统研究与实现 [J], 谢旭;李艳玲;吴仁寿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排课系统研究 [J], 胡娟;殷志祥;张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