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同学们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
会主义。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前面两部分的内容,现在我们开始学
习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分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我们主要分为三讲,第一讲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第二讲
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第三讲是共产主义及其实现。今天先讲
第一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在这一讲,主要向大家阐述四个问题,即空想社会主义的由来
及其产生原因、发展阶段、贡献和不足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依据。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词源及其产生原因
1.空想社会主义的词源
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惑,空想社会主义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词既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创作和使用的,也不是由最早
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等人首次创作和使用的,而是从日语里头
翻译过来的。
大家都知道莫尔,莫尔的著作《乌托邦》被认为是空想社会主
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一词的乌是没有的意思,托是寄托的意思,
邦指城邦,国家之意,组合起来就是没有可以寄托的国家,也就是
空想的国家。到了19世纪圣西门第一次创作和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
词之后,人们把对美好社会的寄托称作“乌托邦社会主义”,后来
这个词经由日语翻译,在中国清末民初的报刊上,才真正出现了空
想社会主义这个词。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这个词是在19世纪圣西门才创作出来的,那为什么把16世纪的莫尔当做社会主义思想的鼻祖?这个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圣西门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莫尔之前的思想家所描述的社会,都是有高低贵贱和阶级之别,人和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到了莫尔这里他思考的社会是人人平等,没有阶级的社会,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所以把莫尔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其著作《乌托邦》被誉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章节目录第一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人类自古就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三、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代表人物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地位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理论和实践活动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
六.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主导思想
第三章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俄国革命运动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二、时代变化与”—国胜利论”的提出
三、俄国十月革命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四、巩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斗争
五、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第四章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与苏联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工业化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向多国的发展
四、20世纪20—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经验与教训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近代中国的艰难选择与必然结果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巩固
四、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五、英定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础
第六章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
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探索及其曲折历程
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过程
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
四、万马齐喑中的重新奋起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社会主义新纪元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
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这段时间有330多年。
2.第二个阶段:提出了直接的社会主义理论。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前,这段时间有69年。
3.第三个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53年列宁逝世之后,这段时间有36年。
4.第四个阶段:苏联模式逐渐形成。从1953年列宁逝世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前,这段时间有23年。
5.第五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这段时间有26年。
6.第六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到现在,这段时间已经过去了21年。
社会主义发展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新时代以后,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2.第二次飞跃: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从建立、巩固、完善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不断探索规律、创新理论、完善制度、推进实践。
3.第三次飞跃:人民军队迎来了从建立、巩固、现代化到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飞跃。我们军队在保卫祖国和人民利益中不断增强战斗力、改革力量体系、提高科技水平、拓展国际合作。
4.第四次飞跃:中华文化迎来了从传承创新、繁荣昌盛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伟大飞跃。我们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创造新时代精神文明成果、增强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邓小平:“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
江泽民:“四个如何认识”:这里,我想提出几个需要全党同志共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大问题,请大家一起来思考。第一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三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第四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摘自江泽民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
社会主义思想或理论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内容:
(1)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未来的理想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
(2)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3)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对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式的设计。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包括对过渡时期的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遗产
“社会主义”含义演变:
从词源看,社会主义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伴”、同志、同盟、善于交际等。
18世纪欧洲最早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指人的社会性。
社会主义在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法国开始流行,指一种以合作为基础、以大众的共同幸福和福利为目标的人类社会制度。它与个人主义制度相对立,强调社会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一般含义:社会主义是指一种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为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这表明:它是思想、实践、制度的统一。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回顾过去的一百余年,社会主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可将其划分出六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有的还试图把社会主义理论同群众运动联系起来,甚至进行了通过暴力推翻当时社会制度的尝试,空想社会主义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第二个时间段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深入进行科学研究中,批判地吸取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了自己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根本转变,形成了自己的不同于古典学派和空想思潮的崭新的科学思想体系,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践行社会主义。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六个时间段提供了一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来看世界社
会主义发展史的线索,是一条主线,但并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全部。但无论如何,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托马斯哦-莫尔《乌托邦》;
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托马斯-康柏内《太阳城》;摩莱里《自然法典》;巴贝夫《平民宣言》;
圣西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傅立叶《四种运动论和普遍命运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基础:
1831-1834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基础;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成立第一国际;
1871年3月爆发巴黎公社革命;
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第二国际;
1919年3月,在莫斯科建立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
1881年,马克思在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提出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
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人物》中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方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1921年3月,额共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1925年4月,斯大林在党的十四大提出请全党注意军事问题,同时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新经济政策逐步中止;
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以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
1、什么是平均社会主义
要求平均分享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平均主义产生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平均主义者企图用小型的分散的个体经济的标准来改造世界,幻想把整个社会经济都改造为整齐划一的平均的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进而要求消灭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现绝对平均。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农民要求平分封建阶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第二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用真实的情感和准确的语言,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这门课程深入阐述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深刻了解到,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的权益无小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门课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发展和取得的成就。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秉持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成功的经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还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这门课程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支撑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凝聚了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价值追求,对于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门课程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摘要:
一、引言
二、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
1.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三、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3.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与发展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发展理念,自从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逐渐摆脱了空想的束缚,发展成为具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的社会制度。本文将从空想社会
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
1.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
空想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为代表的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空想理论。他们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建立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主义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但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他们关注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但未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未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他们的理论缺乏实践基础,无法付诸实践。
三、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的诞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