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与基本准则矛盾及其协调
- 格式:doc
- 大小:4.65 KB
- 文档页数:2
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一)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概念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基本特征:①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尺度作为辅助性补充。
②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本质特征)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和报告(财务报表)。
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交易事项实质、会计要素、是否列入财务报告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报告:形成财务报表监督职能: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其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功能。
国家监督: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各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等实施的监督检查。
社会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达到不断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乃至经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目的和要求。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投资人——关注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债权人——关注企业偿债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关注企业纳税情况潜在投资人/债权人——关注投资方向内部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关注经验管理所需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是指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过程。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需要遵守,分别是货币计量、企业实体、会计时期、持续经营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原则。
首先,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货币计量是指会计记录和核算的对象必须是以货币来衡量的,即所有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货币计量。
这是因为货币作为衡量和比较经济业务的普遍媒介,能够方便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企业实体是会计核算的另一个基本前提。
企业实体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经济组织存在的事实和其独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
会计核算应将企业与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被其他实体混淆。
第三,会计时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会计时期是指企业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常用的会计时期有年度和月度。
通过确定会计时期,能够便于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对比分析,并提供连续和可比的财务信息。
第四,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开展业务活动。
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企业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
如果企业发生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会计核算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会计核算还应遵守一般会计原则。
一般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一般会计原则包括实体计量原则、成本原则、收益确认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核算主体一致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统一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能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参考。
总之,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构成了会计核算规范的基础。
遵守这些前提和原则,能够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并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参考和决策。
论会计准则的五个关系问题一、会计准则实践与理论我们历来认为,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对会计的理性认识,反转过来又指导会计的实践。
会计理论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会计应用理论,等等。
上述的内容相对独立、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会计理论体系。
应特别指明的是,在上述会计理论体系中包含了“会计准则基本概念”这一内容,它同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基本理论的关系如何?对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所谓“会计准则基本概念”这一范畴,经国内外不断研究与总结,目前主要包括以下这些要素: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等。
它是进行会计准则制订时所直接依恃并赖以为基础和指导的一组概念,它在评价现有会计准则和指导制定未来会计准则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这一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它大致类似于西方诸多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所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考虑到名称的通俗易懂及同会计准则的紧密关系,我们建议称之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第二,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介于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理论之间。
以会计的本质、对象、职能等内容为主的会计基本理论是抽象的、具有很浓的学术争论性,一般不能直接用于会计准则的制订,更无法直接用于指导和规范会计实务。
因此,会计基本理论要成为对实践有用的理论并发挥其理论的意义,就势必要借助于这一“中介”的环节来实现。
正是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的“中介”性质,我们既可以把它当成会计基本理论,也可以把其看作是会计准则理论。
对会计准则基本概念这一性质的理解,使得我们所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有别于我国改革、开放前会计理论的内容和体系。
有了这个“中介”,从而将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自然地衔接在一起,成功实现了会计基本理论到会计应用理论的过渡(实际上,这也体现了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即由辩证理性认识过渡到价值理性认识);再加上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对全部会计理论研究的统率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我们所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的浑然一体与前后一贯。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矛盾及协调作者:陈兰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2期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税法也不断改革。
2007年初,我国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新准则的内容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但也导致了我国税法与会计进一步分离。
文章旨在通过研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的矛盾,寻求造成二者矛盾的原因,并试探求二者矛盾协调的可行思路。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矛盾;协调税收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会计联系在一起。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与会计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会计制度与税收的处理不仅是税务部门与企业的重要工作,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关系,既是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设计的理论问题,又是征纳双方确定征纳税额和反映会计信息的实践问题。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于规范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它既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又使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接近国际惯例。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各类企业,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并统一和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这就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会计与税法的矛盾。
一、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产生大量矛盾的原因会计准则是按照会计原则和投资者、债权人的要求,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为己任,允许有选择地使用计价方法并着重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税法依据要求,根据国家的需要确立纳税所得的范畴,对会计中可能对税收产生影响的风险估计、收益确认、费用扣除等加以限制。
【摘要】近年来,利用实证方法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文献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对外国学者会计准则实务协调化的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并对我国学者财务报表数据可比性的研究进行总结,希望外国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探索能对我国目前的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实证研究一、引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使会计协调成为国际会计研究的热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分为形式上的协调和实质上的协调。
形式协调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的协调,即会计管制、规则或规章的协调,旨在消除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而实质协调是指会计准则执行的协调,即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协调,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为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国内外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从多个研究视角进行研究。
其中,会计准则实质上的协调的研究角度主要有三个:会计方法的可比性、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比性和会计信息含量的可比性(如图1所示)。
近年来,财务报表数据差异是主要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大胆细致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首先对外国学者提出的会计准则实质协调化的研究方法进行回顾,进而对国内学者针对我国情况进行的财务报表数据可比性的研究进行总结。
二、西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方法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外国学者利用开放的市场环境,很早就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计量会计准则的协调化。
这些方法为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这些研究方法按照研究角度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一)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原理研究为了能够从数量上考察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状况,一些学者考虑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来考察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程度,他们弓I入多个指数衡量会计准则协调的效果。
指数法的开创性研究是Van Der Tas (1988)提出了H指数、C指数和I指数的应用。
会计核算的国际统一与协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会计准则的差异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进行跨国经济活动的评估和比较,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化组织的发展成为了必然。
本文将探讨会计核算的国际统一与协调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国际会计统一的解决方案。
一、会计核算国际统一与协调的背景1.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衡量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
2. 跨国公司的崛起: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会计准则的不一致导致其财务报表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成本。
3. 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对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进行评估,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差异给这一过程带来了困难。
二、会计核算国际统一与协调的重要性1. 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透明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跨国经济活动。
2. 提高信息的可比性:统一的会计准则可以消除跨国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差异,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3. 降低信息成本:统一的会计准则可以降低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理解成本,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三、实现会计核算国际统一的解决方案1.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国际会计标准化组织(IASB)应当加强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普适性。
2. 跨国公司的会计准则适用:跨国公司应当根据各国的会计准则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并同时披露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以提高其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3. 国际会计师资格认证:国际会计师资格认证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加其在国际会计领域的竞争力和地位,推动国际会计的统一与协调。
四、会计核算国际统一的挑战与对策1. 国情和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不同,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尊重和保护各国的独特性。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利润表的矛盾与协调【摘要】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的基础,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会计等式是会计基础,表现了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利润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情况。
在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中,会发现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之间存在矛盾,即使某些项目在利润表上被确认,但在会计等式中却无法体现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利润表进行协调,确保它们之间的逻辑和内在关联。
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一致性,以及进一步完善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推动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利润表、矛盾、协调、概念、分类、基本结构、编制、分析、结论、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计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为公司和组织提供了资金运作和财务状况的记录和报告。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利润表是会计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协调关系。
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在财务报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会计等式则体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利润表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报表,记录了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情况。
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情况,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利润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在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是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形式记录的,而在会计要素中,收入和费用是根据会计准则和原则来确认的。
这种差异会导致会计等式的不平衡,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深入研究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实务及基本准则矛盾及其协调一、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概念辨析(一)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标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比较认同的有两种标准:一是支出的效益,二是支出的属性。
所谓“支出的效益”是指由于一项支出发生而产生经济效益时间的长短,如果一项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反之,属于收益性支出。
以“支出的属性”为标准对支出进行划分时,如果一项支出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则属于资本性支出,否则为当期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
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可见,会计制度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采用的标准是“支出的效益”。
2006年《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基本准则中虽然没有提及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则,但是从其规定来看,仍然有相似的含义,只是其采用的标准变为了“支出的属性”标准。
(二)两种标准的比较“支出的效益”标准,重点在利润表,但是却忽略了“资产”这个核心要素的确认问题。
按照“支出的效益”标准,如果一项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应该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但是这些支出可能并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这将导致“资产”不实,如“待摊费用”。
“支出的属性”标准,重点在资产负债表,按照“支出的属性”标准,企业发生的支出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标准严格了资产的确认,避免了资产不实,但对于一些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又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
会计实务与基本准则矛盾及其协调首先,会计实务是指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如会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等。
由于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会计实务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这可能与基本准则存在一定的矛盾。
例如,当企业面临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时,会计实务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调整,但这可能与基本准则中的规定不完全一致。
其次,基本准则是指会计规范和原则,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用于规范会计实务的行为。
基本准则的制定是基于公平、真实、可靠和可比等原则,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和一致性。
然而,基本准则的制定往往是相对抽象的,不能完全涵盖各种具体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会与会计实务产生一定的矛盾。
为了解决会计实务与基本准则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来实现:1.核心原则的引入:核心原则是一种高层次的原则,旨在统一会计实务和基本准则之间的矛盾。
通过引入核心原则,可以平衡不同的利益关系,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允。
2.解释性公告的发布: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以发布解释性公告,对于会计实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解释。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基本准则,并规范其会计实务。
3.领导层的参与:企业的领导层在会计实务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合理的决策和管理,可以减少会计实务与基本准则之间的矛盾,确保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靠性。
4.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培训和指导是解决会计实务与基本准则矛盾的重要手段。
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对基本准则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好地处理会计实务中的问题。
总之,会计实务与基本准则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可以通过核心原则的引入、解释性公告的发布、领导层的参与以及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等方式进行协调。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会计实务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又不违背基本准则的规定。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八项基本原则之一。
但是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谨慎性原则有时会与其他会计基本原则发生冲突。
本文研究谨慎性原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原则冲突的表现以及如何协调可能发生的冲突。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冲突;协调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及作用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新会计准则中的这一规定被称为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由于经济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
由于经济活动存在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实务处理上会产生较多风险。
如果会计实务不能够保持足够的谨慎,这些风险就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从而增加企业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风险。
谨慎性原则的作用就是降低企业经济风险,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对风险和损失要有足够的谨慎意识。
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期,既不要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要低估负债或费用。
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这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或谨慎,能够让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保持足够的警惕,回避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对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产生的一种稳健的反应。
虽然谨慎性原则对于降低由于会计信息质量不准确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使得谨慎性原则可能会与其他相关会计原则发生冲突。
(一)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冲突。
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而谨慎性原则却强调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关于会计的“矛”与“盾”“矛盾”一词泛指逻辑上的不一致,是指由于违反了形式逻辑的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而作为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指事物本身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及其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无论是作为形式逻辑意义上的“矛盾”,还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同样普遍存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
会计有没有“矛盾”呢?从事物的普遍规律出发并结合目前的社会现实考量,答案是肯定的,若将范围再缩小一点,具体看一下现在的中国资本市场上会计的“矛盾”。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资本市场上博弈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方,即政府(或称为市场管理者)、上市公司、市场投资者。
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有时是一致的,但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
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有时也是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是整个市场平稳有序健康的发展,从而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完成经济运行中靠其他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它追求的是本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往往不考虑整个市场的问题;对市场普通投资者而言,获利并且尽快地获利是其主要目标,市场的健康与否,上市公司能否长久发展,不是市场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他们侧重的是交易机会,这一点在我国目前“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特征下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不同的利益目标,博弈三方的博弈行为就出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又起了什么作用呢? (一)会计的“矛盾”说 众所周知,会计是用具体的数字去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经济组织甚至是一个自然人的经济活动结果,但这仅仅是会计的基本含义。
在具体的实践中,会计能否完成它的使命,这就是另一层次的问题了。
一般而言,会计依靠它的理论,依靠政策制度、法律规定、技术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具体操作,但由于上述环节和诸多人为因素的存在,最终的会计结论往往是矛盾的。
会计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语言和市场管理者、上市公司以及市场投资者的管理或者运用的工具,多少年来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收入准则与其他准则间不协调的解决浅见
在公司或组织内部,可能会存在多个准则或标准,例如收入准则、财务报表准则、管理准则等等,这些准则或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不协调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种不协调的情况,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将不同准则或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并尝试协调它们。
例如,如果收入准则要求报告所有收入,而管理准则要求将某些收入分配到特定的部门或成本中心,那么可以尝试成立一个特定的团队来处理这些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找到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两种要求的解决方案。
其次,需要对不协调的准则或标准进行权衡。
这意味着需要考虑每种准则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公司或组织的影响,从而确定哪种标准应该排在优先位置。
例如,如果管理准则要求对成本中心进行更详细的记录,但这会使得收入报告出现延迟或不准确,那么应该权衡哪种准则是更重要的,然后做出决策。
第三,如果不协调问题无法通过协商和权衡解决,那么就需要寻求更高层面的帮助,例如公司或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
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可能要求涉及的部门或团队进行更多的磋商和协调,或者可能会建议采取其它策略来解决问题。
最后,为避免不协调情况的发生,可以考虑制定一个更具综合性的准则或标准,该准则可以尽可能地涵盖各种要求,从而减少冲突和不协调。
当然,这也需要经过全面的考虑和妥善的规划,因为新准则的制定可能会带来其他问题。
总之,当在公司或组织内部存在不协调的准则或标准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了解每个准则的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权衡、协调和决策。
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或组织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作。
中国企业会计及税法的协调准则一、协调会计和税法的目的协调会计和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既能够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又能够满足税法的要求,从而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税收的合法性。
二、协调会计和税法的原则1.独立性原则:会计和税法在各自领域内具有独立性,不互相干涉和侵扰。
2.一致性原则:在会计和税法的处理上,应该力求一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税收的公平性。
3.公平原则:会计和税法在对待企业的原则上应该具有公平性,不得给企业创造额外的税务负担。
4.科学原则:会计和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以科学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协调会计和税法的方式1.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应该符合税法的规定。
企业应该根据税法的规定,合理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
2.税法的规定和要求应该被纳入到企业的会计政策中。
企业应该将税法的要求与会计政策相结合,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满足税法的要求。
3.会计和税法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企业的会计和税法人员应该保持紧密的合作,交流彼此的需求和要求,促进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协调。
4.会计和税法的培训和教育。
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和税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和税法协调准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协调会计和税法的具体措施1.确保会计政策符合税法的规定和要求。
企业应该根据税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会计信息的报告应该符合税法的规定和要求。
企业应该根据税法的规定,编制符合税法规定的财务报表。
3.合理使用税法提供的减免政策。
企业应该根据税法的规定,合理使用税法提供的减免政策,降低税收负担。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的会计和税法操作符合规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总结起来,中国企业会计及税法的协调准则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税收的合法性而制定的相互配合和协调的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根据会计和税法的原则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满足税法的要求,同时合理使用税法提供的减免政策,降低税收负担,从而达到企业会计和税法的协调和统一的目的。
2024年当前会计工作与其所处环境的矛盾及对策一、当前会计工作面临的矛盾信息化与传统模式的冲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正逐渐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
然而,这种转变并非一帆风顺。
一方面,许多企业仍然存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根深蒂固,会计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信息化推进困难。
法规变化与实际操作的不适应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准则。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深,会计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面临新旧法规的冲突和不适应,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会计准则和习惯做法各不相同,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如何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是当前会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量的会计数据被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
这些数据不仅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还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安全。
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成为当前会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矛盾的对策加强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广先进的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
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人为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及时更新和适应法规变化会计人员应密切关注会计法规的最新动态,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企业可以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的法规知识,确保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应用。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法规执行中的问题和困惑。
培养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交流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会计研究2005.9两种基本财务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和协调王华张程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510632)【摘要】投资者为满足决策需要和增强契约有效性产生了两种基本的信息需求,即有关公司未来业绩和风险的信息和与经理努力程度高度相关的业绩衡量信息。
现实环境的财务会计无法同时在一份报告中完美地提供上述信息,对两种基本信息需求的权衡和报告成为经理利益驱动的会计选择结果。
管制和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投资者和经理之间的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
认识我国当前的财务会计及其报告的环境,对会计研究者和准则制定者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需求与供给准则制定一、理想环境与问题的提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想环境假设是指经济以完美和完全的市场机制为特征,即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影响市场公平有效的运作。
在这样的理想环境下,一方面,投资者的信息是完备的,公司经理的努力程度也是可以观察的;另一方面,公司的期望价值也能很容易地计算出来,因为这样的理想环境为现行价值会计提供了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可以建立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基础上,且套利行为保证了现值和市场价值是相等的,这使得财务报表既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经济前景,同时又是精确的和不偏不倚的,即具有了完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因此,投资者和经理之间不存在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上的不一致,也不存在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然而,信息完备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现实的财务报告环境也远比理想状态复杂,投资者与公司之间以及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经理的努力程度也是难以直接观察的;折现率并非固定,影响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事件不可以完全预计,并且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只能进行主观的估计,这使得现值会计在现实环境中的可靠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而且,现实中的不完全市场也使得并不是公司所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市价都会存在,因而企图以市场价值进行会计计量亦不可行。
环境假设的改变致使现值会计遇到了极大的障碍。
原载于《预算管理与会计》2013年第8期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在双重会计目标间的矛盾与协调广东省预算会计研究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上承会计目标、下驭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在会计准则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2012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提出了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全面性、及时性等6项质量要求。
这些质量要求在反映预算执行与反映财务状况的双重会计目标间有何矛盾、如何协调?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些探讨,以期能准确理解并有效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质量特征的比较《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附录2概括了财务报告的四个主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
该准则第32段还把“提供相关的、可靠的、可比的和可理解的信息”作为“公允列报”的要求。
我国2012年发布的《事业单位准则》在第二章“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除了按照《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提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四个质量要求外,还提出了全面性、及时性等质量要求,总共六条。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或特征,下同)既有共同点,也有少许差异。
共同点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四个基本质量要求的内容相同,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会计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信心与决心。
差异之处,一是在质量要求的层级结构上,《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把及时性、重要性作为相关性的二级内容,把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作为可靠性的二级内容,总体上采用两层的层级结构。
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各质量要求并列于同一层次。
二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没有提出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质量要求,而是提出了全面性的质量要求。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什么要强调“全面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什么要强调“全面性”?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及其信息质量的现状出发。
一、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概念辨析
(一)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标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比较认同的有两种标准:一是支出的效益,二是支出的属性。
所谓“支出的效益”是指由于一项支出发生而产生经济效益时间的长短,如果一项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反之,属于收益性支出。
以“支出的属性”为标准对支出进行划分时,如果一项支出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则属于资本性支出,否则为当期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
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可见,会计制度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采用的标准是“支出的效益”。
2006年《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基本准则中虽然没有提及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则,但是从其规定来看,仍然有相似的含义,只是其采用的标准变为了“支出的属性”标准。
(二)两种标准的比较“支出的效益”标准,重点在利润表,但是却忽略了“资产”这个核心要素的确认问题。
按照“支出的效益”标准,如果一项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应该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但是这些支出可能并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这将导致“资产”不实,如“待摊费用”。
“支出的属性”标准,重点在资产负债表,按照“支出的属性”标准,企业发生的支出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标准严格了资产的确认,避免了资产不实,但对于一些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又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
基本准则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转变为“支出的属性”标准,保证了资产的真实性,体现了资产负债表作为第一报表的重要性,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但是,对于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受益期长于一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基本准则规定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与配比原则显然是矛盾的。
另外,基本准则的这一规定与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会计处理也存在矛盾。
下面将以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二、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的矛盾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
(一)经营租赁(1)会计实务的处理。
租赁准则规定: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以下简称1号解释)规定: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2)基本准则的处理。
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与出租人购置资产的支出性质不同,购置资产的支出形成了出租人的资产,可用于多次经营租赁,而初始直接费用只对应单独的一次经营租赁。
初始直接费用,按照基本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由于初始直接费用的受益期可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完全由发生当期负担,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因此1号解释中对金额较大的初始直接费用,规定可以分期计入损益。
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规定不一致。
(二)融资租赁(1)会计实务的处理。
租赁准则规定: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这种处理将高估未实现融资收益,与内涵报酬率的规定相矛盾,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规定,做一步抵消分录,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贷记“长期应收款”,将初始直接费用从“长期
应收款”中抵消。
两步合并后发现,初始直接费用实质上是抵减了“未实现融资收益”,再通过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分期计入了损益。
(2)基本准则的处理。
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与购置租赁资产的支出性质类似,都是为完成这一次租赁安排而发生的支出,符合资产的定义。
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今后需从租金收入中获得补偿,初始直接费用越多,其所要求的租金就越多,预期将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且成本能可靠计量,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根据基本准则应当计入资产价值。
会计实务的处理与基本准则的规定不一致。
三、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协调的建议
虽然基本准则采用的是“支出的属性”标准来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但由于其对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受益期又长于一个会计期间支出的规定与配比原则相矛盾,在会计实务处理当中,并不完全按照基本准则的规定来处理。
而是兼而有之的采用了“支出的效益”和“支出的属性”双重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具体准则的制定应与基本准则前后一致,这样才能形成一套逻辑严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本着更好的实现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的目标,在兼顾资产的真实性和配比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基本准则第三十五条的表述做如下修订:企业发生的支出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且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资产。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分期计入损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