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3.16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二○○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油气储运专业综合考试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说明: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得分。
一、油库设计与管理部分1、判断对错及选择填空 (共16分)(1) ○ (2) ○ (3) × (4) × (5) ○ (6) ○(7) PC16型泡沫产生器 4 , PH32型泡沫比例混合器 2 ; 泡沫液耗量为 9.2 m 3。
(8) A(9) A2、综合题( 17分)(1) 设:状态1:吸气过程刚刚结束,罐内空气质量M k1,状态参数 p k1、V 1、T 1 ,油蒸气浓度c y1;状态2:呼气过程刚刚结束,罐内空气质量M k2,状态参数p k2、 V 2、T 2 ,油蒸气浓度c y2;由状态方程可得:1111RT M V p k k k μ= ( 1分)按照道尔顿分压定律,空气的分压p k1与混合气体的总压p 1、油蒸气的分压p y1有如下关系:)1(1111p p p p y k -=)1(111y k c p p -=总3页 第3页11111)1(RT M V c p k k y μ=-11111)1(RT V c p M ky k μ-=( 1分)同理可得: 22222)1(RT V c p M ky k μ-= ( 1分)状态1到状态2,排出罐外的空气质量为:21k k k M M M -=∆R T p c V T p c V M k y y k μ⋅---=∆])1()1([22221111 ( 2分)在整个呼气的过程中,油蒸气和空气必然成比例呼出。
现在假设k V ∆、y V ∆分别表示状态1到状态2油罐呼出的空气和油蒸气的体积,以k ρ、y ρ分别表示空气和油蒸气的密度,则有:k y k y k y V V M M ρρ⋅∆∆=∆∆k y k y c c ρρ=k y y y c c ρρ-=1k y y y c c μμ-=1 ( 2分)可得,状态1到状态2呼出罐外的油蒸气质量为:k y y y k y c c M M μμ-∆=∆1即,储油罐发生一次小呼吸的油品蒸发损耗量可用下式计算:R c c T p c V T p c V M y y y y y y μ-⋅---=∆1])1()1([22221111 ( 1分)(2)影响蒸发损耗的主要因素包括:(1) 昼夜温差 (1分)(2) 呼吸阀控制压力范围 (1分)(3) 气体空间体积 (1分)(4) 油蒸气浓度 (1分)(5) 蒸气压的变化范围(或油蒸气浓度增量) (1分)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主要包括:降低油罐内温差; (0.5分)提高油罐的承压能力 ; (0.5分)消除油面上的气体空间 ; (0.5分)使用具有可变气体空间的油罐 ; (0.5分)安装呼吸阀挡板 ; (0.5分)储罐温升阶段发油、温降阶段收油; (0.5分)(注:答出其他合理措施均可得分)二、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部分1、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A (2) B (3) A (4) A (5) B (6) B (7) D (8) A (9) A (10) B2、简答题(5分)①积累运行资料,为以后设计新管线提供选择K 值的依据;②通过K 值的变化,了解沿线散热及结蜡情况,帮助指导生产。
中国⽯油⼤学(华东)油⽥开发地质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油⽥开发地质学复习重点总结(⽯⼯学院40学时)第⼀章:油⽓⽥地下流体的基本特征1、名词术语(1)⽯油:是储存于地下深处岩⽯孔隙和裂缝中的、天然⽣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性有机矿产。
(2)油⽥⽔:油、⽓⽥区域内与油⽓藏有密切联系的地下⽔,⼀般指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
(3)天然⽓:地质条件下⽣成、运移并聚集在地下岩层中、以烃类为主的⽓体。
(4)⽯油的荧光性:⽯油及其衍⽣物(⽆论其本⾝还是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荧光的特性。
(5)⽯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油时,使偏光⾯发⽣⼀定⾓度旋转的特性。
2、原油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组分组成(1)主要元素:碳、氢、硫、氮、氧碳、氢占绝对优势,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是组成⽯油的主体;氧、氮、硫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化合物:烃类化合物(碳、氢)、⾮烃类化合物(碳、氢、硫、氮、氧)①烃类化合物(按结构分类):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②⾮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元素硫、硫化氢、⼆硫化物、硫醇、硫醚等)、含氮化合物(吡啶、吡咯、喹啉、钒卟啉、镍卟啉等)、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脂肪酸、酚、醛、酮等)。
(3)组分组成:根据⽯油不同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划分。
①油质:⽯油的主要组分,淡⾊粘性液体,由烃类化合物组成;溶解性强、可溶解的有机溶剂很多,不被硅胶吸附(评价⽯油质量的标志);②胶质:胶质—粘性玻璃状半固体或固体,淡黄、褐红到⿊⾊,由芳烃和⾮烃化合物组成。
溶于⽯油醚,能被硅胶吸附;③沥青质:沥青质—脆性固体,暗褐⾊到深⿊⾊,由稠环芳烃和⾼分⼦⾮烃化合物组成。
不溶于⽯油醚,能被硅胶吸附。
注意:(1)异构烷烃中类异戊⼆烯型烷烃可能来⾃叶绿素的侧链,卟啉同系物也存在于动物⾎红素和植物叶绿素中,均可作为⽯油有机成因的标志;(2)油质主要指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物质,胶质和沥青质指含有氮、硫、氧的⾮烃物质及不饱和的芳⾹烃。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1999-2005)1999年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2000年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总2页第1页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总2页第2页
注意:考生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所有试题答案必须标明题号,按顺序写专用答题纸上。
以下是试题内容:
三、论述题(共60分)
1、试述油气晚期成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对油气勘探的指导意义。
2、从石油地质理论出发,阐述油气成藏研究应该着力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3、假如对某凹陷的区域地质条件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已做过系统的勘探研究,试问若要继
续勘探并取得探明储量,应如何开展后续的勘探工作?请阐述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4、试述断陷裂谷盆地中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
四、综合应用题(30分)
编图与图件分析,要求如下:
(1)分别编绘以砂岩层为储集层的圈闭的有关图件。
设储层厚为100m,上覆良好盖层。
(2)圈闭类型:背斜圈闭、断鼻圈闭、断块断层圈闭、岩性尖灭圈闭。
(3)图件要求:分别绘制能反映上述圈闭的平面构造图和对应的剖面示意图。
(4)在平面图中标识圈闭溢出点、闭合范围、闭合高度,在剖面中标识剖面位置。
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工学院油气田开发专业复试笔试题开发地质学1、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三大核心理论答:(1)成烃理论。
60-70年代-80年代初:干酪根生油理论。
80年代后期-90年代:未熟低熟油理论,煤成烃理论是我国学者,特别是地球化学在成烃理论方面对石油地质学的突出贡献,开辟了我国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2)成藏理论。
对成藏动力学因素的重视,从温、压等动力的角度研究油气的成藏过程,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流体封存箱理论、成藏动力学呼之欲出。
(3)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思想与方法进展。
从定性—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系统、盆地模拟技术以及含油气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2.、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答: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包括:联通孔隙、裂隙、断层、底层不整合面。
3、盖层的封闭机理答:盖层封闭机理:(1)物性封闭:依靠盖层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封堵油气、一般只能阻止游离相油气进一步运移,难以封堵水溶相及扩散方式运移的油气(2)超压封闭:依靠盖层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封闭油气。
超高压盖层的封隔能力取决于超压的大小,超压越高,封盖能力越强c烃浓度封闭: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的底层作为盖层,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止下伏油气向上扩散运移。
主要对以扩散方式向上运移的油气作用。
4、圈闭的三要素答:圈闭的三要素: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
5、油气富集的两个基本条件答:(1)充足的油气来源;(2)有力的生储集盖合。
工程流体力学1、静压强的两个特点答:静压力方向永远沿着作用面内法线方向。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力大小相等,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2、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的含义、区别,适用的方程答:(1)理想流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指不可压缩的、没有粘滞性的流体。
(2)粘性流体是指在流动中表现出粘性的流体。
粘性流体亦指实际流体。
3、欧拉法与拉格朗日法的区别答:(1)拉格朗日法是以研究单个流体质点运动过程作为基础,综合所有质点的运动,构成整个流体的运动。
2009年一、油库设计与管理部分1、选择填空题:(共6分,每题1分)1) 在下列影响储油罐“小呼吸”损耗的诸多因素中,对储罐发生“小呼吸”损耗影响作用最大的是A 、罐内油蒸气浓度;B 、油品浓度;C 、昼夜温差;D 、当地大气压2) 储油罐气体空间内,夜间静止储存时,起主导作用的油蒸气传质方式为A 、分子扩散B 、热扩散C 、强迫对流3) 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灭火系统中,通常不采用液位很高的水罐,而采用较低液位的水池储水。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A 、水位太高可能出现清水倒灌进泡沫液储罐的现象B 、低水位有利于离心泵的吸入C 、低水位有利于比例混合器的工作D 、水位太高离心泵运转能耗大4) 下列哪个设备只有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中才采用的灭火设备。
填空A 、泡沫产生器B 、泡沫管架C 、比例混合器D 、泡沫泵5) 储油罐防雷接地体的电阻R 应当满足A 、R≤10ΩB 、R ≥10ΩC 、R≤5ΩD 、R ≥5Ω6) 静电放电有多种形式,其中放电危险程度较大的是A 、电晕放电B 、火花放电C 、刷形放电D 、不确定2、判断题(共16分,每题2分)1)在铁路油罐车装油过程中,油蒸气逸出油罐车外造成油品损耗。
一昼夜不同时间装车,损耗量有所不同。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白天装车的损耗量比夜间装车小。
( )2)安装呼吸阀挡板降低蒸发损耗的机理在于:减少了储油罐的排气量。
( )3)在油罐车灌装作业中,将鹤管插到罐底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 )4)同重柴油相比,汽油燃烧速度快。
油罐火灾中,汽油上层液面温度比柴油高。
( )5)根据避雷针设计原理,油库安装避雷针后,储油罐可以完全免遭雷击危害。
( )6)油库灭火系统设计中需要计算第一次灭火泡沫消耗量。
可以肯定,容量越大的储罐,灭火所需的泡沫消耗量也越大。
( )7)立式拱顶罐罐顶安装有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
呼吸阀的排气动作压力的设定值要比液压安全阀高一些才是合理的。
( )8)油品闪点越高,其火灾爆炸危险性也越大。
石油地质学综合:
名词解释:1轴迹2走滑(平移)断层3递变层理4正常浪底
5生油门限6回流渗透7疏导体系8油气田
问答:1岩屑砂岩2相模式3温度时间关系4断层作用破坏5坳陷中古隆起
论述:1沉积重力流基本类型2试述岩性圈闭
给出地质剖面图,要求判断各个圈闭的形成过程和先后顺序
地质学综合:
生物礁四个阶段及与油气关系
古生物:(1)给出古生物图,要求写出种属以及生长年代;(2)各个时代的生物特征无障壁滨海岸沉积环境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纵弯褶皱和横弯褶皱
张解理和剪节理
福克石灰岩分类。
201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1.岩石粒度组成
2.天然气相对密度
3.润湿反转
4.吸吮过程
5.平面渗流场的复试叠加原理
6.压力降落试井
7.稳定状态
8.活塞式水驱油
简答
1.毛管力曲线测定原理,常见……,画出曲线标出PT、pc50、最小……(14分)
2.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如何影响?(12分)
3.已知油气平衡相态方程说明各符号含义,推导露点压力方程、说明如何用露点压力
方程求露点压力
4.比较线性渗流与非线性渗流区别?它们‘’‘(10分)
5.已知不稳定渗流honer公式,Pi-Pws(t)=mlg((t△p+△t)/△t)参照公式参数写出MDH
公式,……(8分)
计算题
1、油藏初始压力15.5MPa,饱和压力10,原始压力下体积系数1.025m3/m3,饱和
压力下体积系数1.15
求1、原油储量2、平均渗透率3、平均孔隙度4……
2、带气顶油藏,原始含油量N(地面)原始压力pi(pi小于pb)下气顶容积与油区容积比值为m,油气体积系数与溶解气油比分别为Boi,Bgi、Rsi(m3/m3),且目前压力P(P小于pi),采出油量Np(地面m3)平均生产汽油比Rp(标m3/m3),目前压力下油气体积系数及溶解气油比BO,Bg,Rs(标m3/m3),不计束缚水及岩石弹性膨胀,写出气体物质平衡表达式。
(原始自由量+原始溶解量=采出气量+目前油藏中剩余自由气量+目前溶解气量)
3、如图,无限大地层中直线封闭与定压边界相交成直角,一生产井据封闭边界为a,定压边界为b,以稳定产量Q生产,油层厚度为h,推导…………表达式(12分)
4、无限大油藏中距直线断层a处一生产井,以Q稳定生产至t1后关井,至t2又开井,继续以Q生产,推导生产至t时刻井底流压表达式(12分)
5、圆形水平等厚底地层中一生产井,渗流为为稳定定向流,流体粘度Uo,有层厚度ho,沿径向有两个区域构成,沿井筒向外渗透率分别为ks和k,渗透率突变处半径为R供给边界Re处压力Pe,井底Rw处压力为Pw
求:1.油井产量表达式
2.……
3.渗透率
计算题2油层物理第一章课后题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