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疾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3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浅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科43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41例中,髂股静脉完全栓塞4例,股静脉完全栓塞4例,股浅静脉完全栓塞6例,大隐静脉入口完全栓塞1例,腘静脉完全栓塞5例。
股静脉、股浅静脉不全栓塞13例,腘静脉不全栓塞8例。
结论:多普勒超声是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最好方法,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静脉;血栓;价值【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3-02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疾患,深浅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多种疾病,首先危害是急性肺动脉栓塞,直接危及生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1例,男19例,女22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42.5岁。
病程3d-2年不等,其中急性血栓3例,慢性血栓38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证实。
1.2 仪器:西门子g-50型及飞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5-10mhz,低频探头频率3.5-5.0 mhz。
1.3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及卧位,下肢稍外展、外旋,每一静脉段均进行横、纵切检查,确定股总动脉与股总静脉的关系。
观察静脉走行、静脉壁、静脉管腔内情况,cdfi观察血流是否充盈完全,有无充盈缺损和侧枝循环情况,pw测量流速,观察是否随呼吸运动而变化,深吸气做valsalva实验,观察静脉管腔的压闭性,大小静脉内有无血流信号充盈显示。
2 结果超声检查41例下肢静脉完全栓塞患者中,髂股静脉完全栓塞4例,股静脉完全栓塞4例,股浅静脉完全栓塞6例,大隐静脉入口完全栓塞1例,腘静脉完全栓塞5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声象图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51例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声象图特征,通过观察血管内径、血栓范围、血栓回声及血流情况,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进行探讨。
结果急性下肢静脉血栓39例,慢性下肢静脉血栓12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栓呈均质低回声,慢性血栓呈强回声,血栓形成部位管腔无血流或血流充盈缺损。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并可通过动态观察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较其他检查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下肢静脉血栓较常见,可并发肺栓塞,危及病人生命。
静脉血栓后遗症严重,可致残或影响工作能力,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极其重要。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1资料与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检查出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共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43-81岁,平均62岁,病程1d-1y不等,其中急性血栓15例,亚急性24例,慢性12例。
使用日立8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hz,根据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部位,可以选择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探头置于大腿或小腿皮肤表面,检查髂股静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每一根静脉段均应进行纵切和横切检查管壁、管腔情况,记录血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栓塞情况,特别是血管分叉处和关节周围,注意要双侧对比。
cdfi观察彩色血流充填、有无充盈缺损和侧支循环情况。
脉冲多普勒(pw)测量血流速度。
配合valsavas试验,局部加压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2结果下肢静脉血栓根据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1]①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1例,其中左侧7例,右侧4例;②周围型,包括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其中左侧20例,右侧11例;③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4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作者:张少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分析、血管损害及判断阻塞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0例患者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主要有3种,而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占多数(28例),单纯浅静脉曲张占少数(12例),与下肢静脉造影相比,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等特点,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血管疾病诊断以来,下肢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偶有报道。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诊断主要靠下肢静脉造影[1]。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
笔者对4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行CDFI及下肢外科查体,以探讨CDFI对诊断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月间以下肢静脉曲张收住院的患者40例。
其中男26例,女14例。
左下肢15例,右下肢17例,双下肢8例。
年龄41~68岁,平均(54±3.5)岁,病程4个月~5年。
全部病例临床表现为不等程度的浅静脉曲张、小腿胀痛和足部肿胀、足靴区色素沉着及慢性溃疡。
1.2 检查方法 CDFI检查:采用Acuson 128XP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0 MHz。
患者先取仰卧位,患肢轻度外展外旋,沿血管走向从上至下依次显示髂、股总、大隐、股浅、股深、腘、小隐、胫前、胫后静脉,辅以Valsalva试验了解瓣膜功能情况,远端挤压试验了解小腿深静脉通畅情况,最后用站立位以Valsalva试验再次了解瓣膜功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诊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静脉血栓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度。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超声组与造影组,每组各50例,最终诊断结果以造影组的诊断结果为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准确度。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比较,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准确度略低,但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比较,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当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率下肢深静脉血栓英文简称为LEDVT,是术后以及长时间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LEDVT的发生与患者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减少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相关,部分学者认为,患者的血管壁损伤与LEDVT亦有联系。
LEDVT的主要表现是肢体局部疼痛,站立时尤为明显,皮炎、色素沉着以及皮温的变化也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LEDVT在产后、手术后以及长时间卧床患者的群体当中尤为多见,容易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工作当中需要重点进行预防[1-2]。
静脉造影是诊断该并发症的“金标准”,但是检查当中需要使用造影剂,造影剂的使用对患者的加纳可能给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静脉造影的可操作性逐渐受到临床学者的质疑。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已经逐步成为了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检查方式,超声检查主要通过对回声特点的观察分析血管局部的病变情况。
近年来,超声检查与静脉造影对LEDVT的诊断价值成为了临床关注的焦点,为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开展了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超声组和造影组,所有患者均存在LEDVT的危险因素,患者均符合研究涉及到的检查方式的适应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疗中的运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下肢深静脉管壁、管腔及血流速度,判断血栓是否形成,以及血栓发生的部位和范围,是确诊DVT的首选方法。
其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检查操作技术正不断发展,在诊断DVT和随访疗效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标签: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彩色多普勒超声1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流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
在西方国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年发病率约为1‰[2]。
在我国DVT的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DVT的严重后果和复发常见于未能及时正确诊断而延误治疗的患者。
因此,DVT的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尤其重要。
2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发生于人体四肢深静脉内的病变,血液因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凝固,阻塞血管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要比上肢多见[3]。
2.1 DVT发生的病因血栓形成的病理条件: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凝固性增高[4]。
临床主要病因:①导致静脉炎的各种原因,如局部感染、静脉内插管、静脉推注、肢体外伤;②静脉血流缓滞,如大手术卧床、充血性心力衰竭、下肢静脉曲张;③血凝状态增高,如外伤、烧伤、分娩或严重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等[5]。
人体解剖结构也可能成为DVT发生的原因:正常人在L4、L5椎体处,由腹主动脉分出的右髂总动脉走行于左髂总静脉上,两者紧密相接,前者跨越后者交叉而过,使左髂总静脉受压,是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多于右侧的原因之一[6],相关研究显示,左侧占70.27%,右侧占18.92%[7]。
2.2 DVT的临床表现和预后DVT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肿胀、增粗、疼痛、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约半数以上患者无明显症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8]。
DVT的预后各不相同,有的可以完全治愈而无任何后遗症,也有的后果严重,急性期血栓脱落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晚期常遗留致残性静脉血栓后综合征[9]。
·诊疗技术·下肢静脉栓塞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X射线血管造影,但这种传统的检查方法有创伤性及射线损害,可重复性差,并有发生过敏及血栓的危险。
有20%的患者显影不好而导致近端的血栓常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1]。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无创地诊断该病。
本文对43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均来源于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28~90岁,平均64岁。
1.2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公司ACUSON Aantares、西门子公司G60及GE公司LOGIQ7,高频探头频率7.5~10MHz,腹部探头频率2~5MHz。
超声检查时沿着髂外、股总、股浅、腘静脉及胫后静脉的血管走形进行纵断面及横断面扫查,测量静脉管腔的内径、彩色血流频谱,发现云雾状回声或低回声团后重点观察其范围、形态、回声强弱度、活动性、周围血流通过情况等,并观察瓣膜开放情况及探头加压后能否变形。
2结果43例患者下肢静脉栓塞共167段血管,其中左下肢栓塞29例,右下肢栓塞12例,另有2例双下肢深静脉同时栓塞。
有11例股静脉穿刺造影证实后行静脉滤器植入术植入滤器,占患者总数的25.6%。
13例发生于术后,占患者总数的30.2%;2例发生于产褥,占患者总数的4.7%;3例发生于骨折后长期卧床,占患者总数的7.0%。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证实。
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显示静脉管腔与健侧静脉相比较明显增宽,管腔内显示均匀或不均匀的实质回声,有时如血栓急性期,表现为极低回声如云雾状,但探头加压后静脉管腔不能被压扁可以帮助诊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栓回声渐渐略有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管腔内彩色血流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
随访主要观察血栓再通情况,为临床治疗评估提供了依据。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方法,并与健侧血管对比,仔细观察,不放过一处可疑血管,结果显示优良,诊断准确率达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引起血液倒流性疾病[1]。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要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进一步了解,需对静脉瓣膜进行深入解析。
以往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诊断主要依靠的是一般物理检查和X 线造影术,但此方法具有创伤性,会产生过敏和血栓的危险,不适合反复多次进行检查[2]。
日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的应用普及,为下肢静脉曲张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检查手段。
也为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对其治疗与诊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而在临床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
为了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分析、诊断价值中的应用,对我站2010年~2013年因下肢静脉曲张前来就诊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其效果进行总结讨论,以提高诊断水平,增加临床价值。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应用下肢静脉曲张这种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病因较复杂。
以往的诊断需要依靠一般的物理检查和X线造影术,但这种方法不仅缺乏准确性,而且易引发并发症。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原理和下肢静脉曲张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我站对2010年至2013年因下肢静脉曲张前来就诊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通过具有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技术,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安全、无创、无禁忌症、可反复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图像直观、可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学结构、血流状态的优点[4]。
1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多由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股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的浅静脉血液反流,增加了下肢的静脉压力而引起的。
此外,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也是一重要原因,此类患者会常伴有合并性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因而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会产生静脉迂曲[5]。
其次,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还与重体力劳动及长期站立有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体会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中的价值。
方法对19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血栓累及的范围、阻塞程度及疗效判定。
结论超声是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首选方法。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 肌间静脉丛血栓在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中,无股腘静脉血栓,单纯出现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不易诊断,而且容易忽视,导致漏诊。
还可能上行导致股腘静脉血栓,甚至发生肺栓塞的严重后果。
本文通过分析其超声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06年4月~2009年9月19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共计19条下肢,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8岁。
患者均有单侧小腿后方或前外侧胀痛,腓肠肌压痛,均无明显水肿表现。
不典型病例经血管造影或经临床综合分析及溶栓治疗观察得到证实。
1.2 检查方法使用IU22及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
暴露受检下肢,取仰卧和坐位或站位,先常规自上而下检查下肢静脉,排除股-静脉血栓后,重点扫查小腿肌间静脉丛中的腓肠肌静脉丛和比目鱼肌静脉丛以及疼痛最明显处的邻近区域。
2 结果所有19条下肢均为单肢病变,其中左侧14条,右侧5条。
所有病例股腘静脉均未见血栓征象。
由于肌间静脉丛不是常规检查,只有在出现小腿局部疼痛的临床症状才做检查,所以本组病例数较少。
高频超声可以显示血栓累及的范围、阻塞程度及治疗后情况。
3 讨论腓肠肌静脉丛及比目鱼肌静脉丛是小腿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二维超声显示血栓静脉丛管径不规则增宽,管壁-管腔界限不清晰,管腔内见实性低回声(图1)。
彩色多普勒显示没有血流信号,远端挤压试验无血流信号增强。
但由于肌间静脉位置较深,多数患者图像质量不佳,管腔内血栓显示不确切。
另外腓肠肌静脉与比目鱼肌静脉正常亦可较宽,所以不能据此独立诊断。
由于周围肌肉的束缚,加之肌间静脉数目较多,又有很多交通支存在,血栓远端管腔未必一定扩张(图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与表现刘艳;陈梦宇;罗慧军;何小萍;张惠媛;胡春梅【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6例,均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的检出率为97.82%(45/46),常规超声为86.95%(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检出率更高,具有临床指导作用.【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8(039)014【总页数】3页(P19-20,40)【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者】刘艳;陈梦宇;罗慧军;何小萍;张惠媛;胡春梅【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新余 338000;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新余 338000;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新余 338000;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新余 338000;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新余 338000;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新余 3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1]。
因此,早期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是尽早对症治疗的前提与保障。
目前,下肢静脉血栓多行常规超声诊断,虽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检出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准确把握血栓大小、血流充盈状况、栓塞程度等[2]。
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及超声表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0~71岁,平均(58.1±6.48)岁。
下肢静脉疾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体会
作者:邓振刚王树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06期
下肢静脉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就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体会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因下肢肿胀、疼痛、浅表静脉曲张前来就诊,临床怀疑下肢静脉疾病而行检查者78例。
其中住院患者17例,门诊患者61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83岁,平均54岁。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韩国麦迪逊8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血流方向和声束夹角≤60°。
检查时患者仰卧位、俯卧位,必要时站立位。
扫查顺序按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深、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腓静脉,同时扫查大、小隐静脉。
扫查方法包括纵横扫查静脉,探头加压法、Valsalva试验,肢体远端挤压试验等。
分别测量内径,观察管壁、管腔及瓣膜回声,彩色充盈情况,有无返流及程度。
2 结果
2.1 探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例(见图1),其中左侧17例,占68%(17/25),右侧6 例,占24%(6/25),双侧2例,占8%(2/25),超声表现:静脉内径增宽,管壁界限模糊,压之不闭,管腔内有柱状极低回声至稍强血栓回声充填,在充满极低回声的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不能检测到血流信号;在充满稍强血栓回声的管腔内可见细线状明亮血流信号,呈持续性,不随呼吸而变化,并出现返流,频谱呈双相。
2.2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45例见图2。
超声表现:二维图像显示静脉血管呈条状暗带,内径增宽,管壁平滑回声较弱,瓣膜增厚变短。
平静呼吸时患肢深静脉瓣口及静脉内均显示部分及完全的逆向彩色血流,频谱均显示为逆向和单向或双向频谱,持续时间均> 1 s。
乏氏试验及挤压远端肢体血流颜色发生改变,频谱出现返流并记录时间,判断功能不全的程度。
2.3 静脉炎患者8例。
超声表现:管径增宽明显,管壁不均匀增厚、毛糙,回声增强,腔内可见低、等回声团,探头加压时血管壁弹性减弱,不被压瘪,病变区域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3 讨论
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多于右侧的原因可能与解剖有关,腹主动脉在L4、L5椎体处分出的右髂总动脉走行于左髂总静脉上,跨越左髂总静脉交叉而过,使左髂总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1],管腔相对狭窄,血流回流受阻,易造成血栓形成。
由于下肢静脉的变异,以及解剖的复杂性,对超声医生熟练掌握超声显像仪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最佳显示血管、血栓、血流信号的条件下,熟悉下肢血管的解剖,在较短时间内准确地判断有无血栓形成、有无阻塞、阻塞程度,以及有无静脉返流,对临床的参考、指导作用尤其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疾病安全、简便、迅速、可重复性好,可了解血管、血流状态和血管周围情况,提供血流时空特性信息能力,对于识别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轮廓有着重要价值[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血栓的形态、大小、分布范围,管腔有无闭塞,观察静脉管腔内血流通过情况及侧支循环建立与否,确定血栓形成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改变,为动态观察临床治疗转归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可根据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
[2]张云山,贺声,朱世华,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价值.中国医学影象技术,2002,18(7):69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