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校勘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古典文献学中的文本校勘技巧有哪些在古典文献学的领域中,文本校勘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就像是为历史文献拂去尘埃,还原其真实面貌的精细工艺。
那么,究竟有哪些关键的文本校勘技巧呢?首先,我们得谈谈对校法。
这是一种最为基础和直观的方法。
就是将需要校勘的文本与其他可靠的版本进行对比。
比如,有一部古籍,我们找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包括早期的刻本、后世的抄本等等。
通过逐字逐句的对照,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差异。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直接,能够快速发现明显的文字出入。
但它也有局限性,比如如果所依据的版本本身都存在错误,那就可能导致校勘的不准确。
接下来是本校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同一文献内部的逻辑和行文规律来进行校勘。
比如说,在一篇文章中,前面提到了某个事件或人物,后面再次提及的时候,如果表述不一致,那就可能存在问题。
又或者,文中引用的典故、史实,如果前后矛盾,也需要进行考证和校正。
本校法需要对文献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逻辑漏洞和不连贯之处。
还有他校法。
这就需要我们广泛涉猎相关的其他文献资料。
比如校勘一部史书,我们可以参考同时代的其他史书、笔记、方志等。
通过这些旁证来判断文本中的正误。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多的参考依据,但也需要注意不同文献之间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理校法在文本校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当没有其他版本可对照,也没有相关的旁证时,就需要依靠校勘者的学识、经验和推理能力。
比如,根据文字的语法、语义,结合历史背景、文化常识等,对文本中的疑难之处进行判断和校正。
但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强,需要校勘者具备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态度,否则很容易出现误校。
除了这些主要的方法,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技巧也不容忽视。
比如,要注重对避讳字的研究。
在古代,为了避讳皇帝、尊长的名字,常常会对某些字进行更改或替换。
了解避讳制度,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文献的时代和版本的先后。
再比如,对字词的通假现象要有清晰的认识。
古代文字的使用相对灵活,通假字的存在较为普遍。
文献学作业校勘古文学号:1102404011 姓名:杨丽芳《左传》校勘这是以《四部丛刊初编·春秋经传集解》为底本,阮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为对校本,《景刊唐开成石经·春秋左传》为参校本,结合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敦煌写本《春秋经传集解》、《春秋左氏传集解》、《春秋左传杜注》等残卷,《文选》李善注、《原本玉篇残卷》以及其它后世典籍征引《左传》的相关材料,对《左传》白文进行了系统校勘,今择取六则,整理成文,以就正于方家。
文中《左传》引文皆据《四部丛刊》本。
第一则:纳桓叔《左传·桓公二年》:惠之三十年,晋潘父弑昭侯而纳桓叔,不克。
晋人立孝侯。
“纳”,《十三经注疏》作“立”,《景刊唐开成石经》作“纳”。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下简称“阮校”)未出校记。
按:“纳”有“立”义,即国君即位之义,但是和“立”又有不同。
《公羊传·庄公六年》:“其言入何?篡辞也”。
何休注曰:“国人立之曰立,他国立之曰纳。
”更为重要的一点不同是:“纳者,内弗受也”,这句话在《谷梁传》多次出现,分别见于《谷梁传·僖公二十五年》、《谷梁传·宣公十一年》等处,就是说被“纳”的国君一般都是不受国内人欢迎的。
比较这些对“纳”和“立”理解的区别,虽说桓叔是依靠晋大夫潘父的力量登上君位的,并非“他国立之”,但更非“国人立之”,且桓叔的即位是不受国人拥戴的,很快晋人就立了孝侯,杀了潘父。
因而,此处用“立”远不及用“纳”确切。
用“纳”,还能与下文“不克”以及“晋人立孝侯”形成照应,凸显“纳”和“立”的意义差别。
另,考之其它文献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亦有可资旁证者,如《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潘父杀昭侯,纳成师(笔者注:成师即桓叔),不克。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平王三十二年》亦载此事:“晋潘父弑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3课校勘学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 ?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校勘篇》:“校勘为读史先务,日读误书而不知,未为善学也。
”校勘及其简史古书致误的原因和类型校勘的流程与方法数字时代古籍校勘的拓展胡适《校勘学方法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序》。
王念孙《读书杂志·读淮南子杂志书后》。
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下》。
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
推荐书目第一节校勘及其简史一、校勘概说二、校勘简史述略(一)“校勘”名义《说文解字》:“校,木囚也。
”《说文新附》:“勘,校也。
”勘亦作刊。
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古书用竹简,故校勘字作刊。
《广雅》刊训定。
《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
’义并与勘合。
”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佚文:“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
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一、校勘概说《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校篆籀,篇章毕觌。
”李善注引《风俗通》曰:“案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序》:“执卷唱读,案文雠对。
”注:湖南长沙晋永宁二年墓中出土的校雠俑,两人相向跪坐,一人读书,一人执笔校正讹字,十分形象地展现出当时人们校勘书籍的活动。
“校勘”一语,出六朝时期,乃稽核审定,评定是否与事实或制度相符之意。
–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博士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 –《封氏闻见记·定謚》:“太常博士掌谥,职事三品已上薨者,故吏录行状,申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闻奏。
”宋代以后,“校勘”开始逐渐专指校正书籍文字错误。
–《南宋馆阁录》卷三:“校雠式绍兴六年六月史馆修撰范冲、秘书少监吴表臣参定:诸字有误者,以雌黄涂讫别书;或多字以雌黄圏之,少者于字侧添入;或字侧不容注者,即用朱圏,仍于本行上下空纸上标写;倒置,于两字间书乙字。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校勘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恢复文献的原来面目。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主要有四种:讹——将原有的文字写错了;脱——将原有的文字弄丢了;衍——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文字;倒——将原有的文字变换了位置。
此外,便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错误。
现分别举例述之如下:一、讹:讹也称误,是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
二、脱: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
较多的现象为脱简。
还有脱页、脱篇、脱卷。
三、衍:原稿所元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衍文,亦称衍字、羡文。
衍一字或数字较常见,也有衍一句或数句的。
四、倒: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现象。
先后次序被弄颠倒了的文字称倒文,纠正之则称为乙正或乙转。
字数较多的倒文习惯上称“错简”。
这其中又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不同情况,甚至目录、表格也有错乱现象。
五、多重错误: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
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
第二节校勘的资料:校勘的目的既然是纠正文献中的各种错误,尽可能地恢复其本来面目,那就应当尽可能地掌握可以用来比勘与佐证的资料。
这些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本书的异本、他书的引文、其他有关资料等三类,现分述如下:一、本书的异本:1.稿本:稿本一般指作者成书时的最初文字记录,亦即此书的本来面目,因此它是校勘最可靠的依据。
2.抄本:稿本为数甚少,留存无多。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是以抄写的方式流传的;即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特别是其初期,抄本仍不失为书籍的一种主要形式。
因此,抄本特别是旧抄本的校勘价值是相当高的。
就文献载体而言,抄本有简书、帛书、纸抄本之分。
第五讲文献校勘古典文献学,包括版本、目录、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多项内容,但其中校勘是文献整理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其它整理工作的基础。
古书在刊刻流传的过程中,常常是一个层层叠加的构成,会产生种种讹误,使人难以读懂。
只有经过认真校勘,发现并改正已有的错误,原文才能文从字顺,才可以顺利阅读,为古籍整理的其它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否则标点、注释等工作也会随之而错。
另外,掌握一点校勘学知识,不仅是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所必需的,也是一切需要利用古籍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关于校勘的界定校对、校勘和校雠的区别:所谓校对,一般是指按原稿核对抄件或校样,发现并改正其中的错误。
一篇稿子请人抄写完毕,或者让人打印出来,要和原稿核对一下,看有没有错误,这是校对;一部书稿,由出版社交给印刷厂,由排字或照排人员排版,印出校样后也要和原稿认真对照一下,看有无错误,这也是校对;校对一次不行,还有二校、三校。
校对是图书、报刊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所谓校勘,是指用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或用其它的方法,考订文字的异同,恢复一部古籍的本来面目。
校对和校勘有同有异。
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为了消除讹误,保持和恢复原文的本来面目。
不同点表现在:第一,范围不同:校对是出版部门的一项工作,凡是经这个部门出版的图书、报刊,不管是中文的还是外文的,不管是作者的新作,还是再版重印古籍,只要是重新制版的,均需要校对。
第二,有无原稿的不同:校对有明确可靠的底稿作为判定正误的依据,凡是与原稿不一致的就是错的,不用校对人员通过考证去判断是非。
古籍则不同。
明代以前的著作,原稿全部失传了,只有个别明朝人的著作和少量清朝人的著作存有原稿,也就是说,古籍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原稿,也就不能像出版今人的著作那样根据原稿校对。
第三,难易程度的不同:校对工作虽要一定的知识,但因有原稿作依据,难度远不及校勘。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给09历史开第二章在历史研究的广袤领域中,历史文献学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厦,而文献校勘则是其中坚实的基石。
对于 09 历史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深入理解文献校勘的重要性、方法和意义,无疑是打开历史研究宝库的关键钥匙。
文献校勘,简单来说,就是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比较、校正,以恢复其本来面貌,保证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眼光、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
为什么要进行文献校勘呢?首先,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抄写时的笔误,也可能是后人的篡改,甚至可能是因为理解的偏差而导致的误传。
如果我们不加以校勘,就可能被这些错误所误导,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次,不同的版本之间往往存在差异。
通过校勘,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差异,判断哪个版本更接近原始的文献,从而为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再者,校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的内涵。
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的错误,可能会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发生巨大的变化。
只有经过校勘,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原意。
那么,文献校勘都有哪些方法呢?常见的方法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就是将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有一部古籍的宋刻本、元刻本和明刻本,通过将这三个版本逐字逐句地对照,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本校法,则是依据文献本身的内容进行校勘。
比如,某部史书在不同的篇章中提到了同一个人物或事件,但描述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通过相互参照来判断哪个说法更准确。
他校法,是用其他相关的文献来校正某一文献。
比如,我们在研究一部史书的时候,可以参考同时代的其他史书、笔记、方志等,看看它们对相关内容的记载是否一致。
理校法,是在没有其他版本和相关文献可参考的情况下,根据历史常识、逻辑推理等来判断文献的正误。
这需要校勘者有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就可能造成新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校勘术语:
1. 目:指书籍的目录,也可称为目录。
2. 卷:古代书籍分卷存放,卷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3. 页:书页。
4. 行:书页上的行数。
5. 字:每行的字数。
6. 段:文本中的一段。
7. 句:文本中的一句话。
8. 音:古代书籍中标注读音的注释。
9. 符:古代书籍中标注符号含义的注释。
10. 义:古代书籍中解释词义的注释。
11. 校勘:校勘是指审定古籍时对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查找和修正。
12. 考据:考证古籍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地理等问题。
13. 补遗:在古籍中缺失的内容,通过考据补充进去。
14. 删补:在古籍中一些错误或不合适的内容,通过校勘删去或修改。
15. 校异:在不同版本的古籍中,出现的差异点。
训诂术语例析——校勘2008-10-28 18:00校勘,又叫校雠、校订,其中所作用的术语叫校勘术语。
一、脱、衍“脱”就是脱落的意思。
“脱”是指古籍在传抄、刻印过程中造成的文字脱漏现象,又称为“夺”。
这些因为失误而漏掉的字叫做脱文或夺文,脱字或夺字。
衍,就是多余的意思。
指古籍在传抄、刻印过程中造成文字增加的现象叫“衍”。
误增的字叫“衍文”。
古人用这组术语来指明漏掉或误增文字的现象。
如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汉书·艺文志》)“安国”下脱“家”字。
王者之政也。
(《荀子·王制》)王念孙《读书杂志》云:“‘王者’上当有‘是’字。
‘是王者之政也’乃总承上文之词。
……今本脱‘是’字,则语意不完。
”堂下得无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微”、“无”同义,“无”在此实乃多余,为衍文。
是以圣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
(《管子·白心》)王念孙《读书杂志》:“引之曰:‘名自’二字因下文“正名自治”而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朱熹《章句》:“子曰”二字,衍文。
二、倒文因为抄写、刊印古书而误倒的文字称倒文。
例如游微物,鹜恍惚。
(《淮南子·原道训》)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恍惚”应该是“惚恍”。
三、或作或为由于抄写,刊印古书时造成了不同的版本在文字上的差异,即甲版本与乙版本或丙版本虽然内容完全相同,但有文字上的出入,古人便在训释内容里用“或作”加以说明。
有时也用“本作”、“一本作”、“本又作”、“或为”等说法,指出该字在不同版本中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指出“异文”。
例如:来者信也。
(《易经·系辞》)陆德明《经典释文》:“信也,本又作‘伸’。
”处终而能全其终。
(《易经·乾卦》)陆德明《经典释文》:“能全,一本作能令。
”温润而泽。
(《礼记·聘义》)郑玄注:“润,或作襦。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给09历史开第二章在我们探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历史文献学就如同指引方向的明灯,而文献校勘则是这盏明灯中至关重要的一束光芒。
对于 09 历史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深入理解文献校勘是打开历史真相之门的一把关键钥匙。
文献校勘,简单来说,就是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比对、纠错,以恢复其原本的面貌和真实的内容。
为什么要进行文献校勘呢?这是因为历史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错误、遗漏、篡改等问题。
比如说,抄写过程中的笔误、传抄者的主观理解和修改、版本的差异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纠正,就会导致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文献校勘有着一套严谨的方法和原则。
首先,要广泛收集各种版本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
就像破案一样,要从多个线索中寻找真相。
不同的版本可能会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不同,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判断哪个版本更接近原本。
其次,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风格来判断文献的内容是否合理。
比如,某个说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不符,那就很可能是错误的。
再者,还要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知识来解决文献中的疑难问题。
比如,通过对古代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来理解那些模糊不清或者容易误解的字词。
在进行文献校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是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某个版本就是正确的,要以证据和逻辑来判断。
二是要谨慎对待前人的校勘成果,既不能盲目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要进行自己的思考和验证。
三是要注重校勘的记录和说明,把自己的校勘过程、依据和结论都清晰地记录下来,以便后人查阅和验证。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献校勘,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史记》,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但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多个版本。
其中,在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记载上,不同版本的文字有所不同。
有的版本说“某某战于某地,大破之”,而有的版本则说“某某战于某地,小败”。
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对当时的战争形势、双方的实力对比、其他相关文献的记载等多方面的分析,来判断哪个说法更合理。
1、《新唐书·艺文志》史部伪史类著录:萧方《三十国春秋》三十卷萧方等:性爱林泉,特好散逸。
尝著论曰:「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
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
生在蓬蒿,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
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远矣。
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
举手惧触,摇足恐堕。
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屣耳。
」方等注范晔后汉书,未就。
所撰三十国春秋及笃静子行于世。
2、有人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这四句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原来就有的,你的看法?其一,添加说。
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中认为“小姑始扶床”与“今日被驱遣”为后人伪附,因为二三年的时间小姑就如我长,于事理不合。
又认为以上四句见于唐顾况的《弃妇行》,因此怀疑本篇四句为后人所添,故应删去。
其二,夸张说。
“‘始扶床’,刚能扶着床走。
按‘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
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的快。
”一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句,焦仲卿说“共事二三年”,即谓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年时光;二是焦妻自称“新妇”,新嫁之女,或出嫁时间只有两三年未生育者,才叫新妇,时间长了,如何还叫“新妇”?!三是焦妻被休回家后不久,“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这个县太爷的三公子,“年始十八九”,如果焦妻年龄较大,县太爷的十八九的三公子如何看得上她呢?!这首诗的字句,各本颇不同,文词也有费解的地方。
最可怀疑的便是,前言“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后言“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在二三年中小姑决不会由扶床而走的孩子,骤长至与新妇同长。
即以二三为相乘之数,言新妇在焦仲卿家已六年,而六年的时间,也不能使小姑由扶床而走,而长至如新妇之长。
1、《新唐书·艺文志》史部伪史类著录:
萧方《三十国春秋》三十卷
萧方等:
性爱林泉,特好散逸。
尝著论曰:「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
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
生在蓬蒿,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
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远矣。
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
举手惧触,摇足恐堕。
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屣耳。
」
方等注范晔后汉书,未就。
所撰三十国春秋及笃静子行于世。
2、有人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这四句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原来就有的,你的看法?
其一,添加说。
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中认为“小姑始扶床”与“今日被驱遣”为后人伪附,因为二三年的时间小姑就如我长,于事理不合。
又认为以上四句见于唐顾况的《弃妇行》,因此怀疑本篇四句为后人所添,故应删去。
其二,夸张说。
“‘始扶床’,刚能扶着床走。
按‘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
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的快。
”
一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句,焦仲卿说“共事二三年”,即谓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年时光;
二是焦妻自称“新妇”,新嫁之女,或出嫁时间只有两三年未生育者,才叫新妇,时间长了,如何还叫“新妇”?!
三是焦妻被休回家后不久,“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这个县太爷的三公子,“年始十八九”,如果焦妻年龄较大,县太爷的十八九的三公子如何看得上她呢?!
这首诗的字句,各本颇不同,文词也有费解的地方。
最可怀疑的便是,前言“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后言“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在二三年中小姑决不会由扶床而走的孩子,骤长至与新妇同长。
即以二三为相乘之数,言新妇在焦仲卿家已六年,而六年的时间,也不能使小姑由扶床而走,而长至如新妇之长。
《乐府诗集》载此诗,将“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二句删除。
宋本的《玉台新咏》也不曾载此二句(据丁福保《全汉魏六朝诗》附注)。
但考《古诗纪》及通行本《玉台新咏》则皆有此二句。
丁福保以为“此二句乃后人添人”,实为臆断之言,不足信。
细读原诗,“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语气融成一片,决非后人添人,且后人也无故将前后矛盾之句添人之理。
如删去“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二句,则“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二句,便变为毫无意义了。
宋人最好臆改古书。
《乐府诗集》及宋刻《玉台新咏》见此处不可解,便删去二句,以求其无病。
而不知斧痕显然.反失原诗低徊悲惋之意。
丁氏不从《玉台新咏》,而信宋人,更强造后人添人之言,殊可笑!我以为古书偶有错,并不要紧,决不会因此便失其真价。
我们遇到这种地方,只应该明明白白的把它举出,不宜巧辞强解,代古人掩护。
这种无理的武断的掩护,中国人最喜为之。
对于古书,是有害无益的。
3、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桔黄柑此地无。
”“此”一作“北”,试联系全诗判断孰是孰非。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杜臆》谓朝行所视之园树,专指果园。
于甘林无预。
故云‘丹橘黄甘此地无’。
今案‘此地无’,正言柑橘之独盛。
篇中‘林香’、‘出实’二语。
明说丹橘矣。
4、同恕《矩庵集》卷十二《壽趙翁九十》詩:“白閑春染黑絲絲”,指出詩中錯字,並分析致誤原因
同恕《榘庵集》卷十二《寿趟翁九十》诗:“正大天兴事不遣,白闲春染黑丝丝。
绿酒办谁留此日,青山能我对当时。
”
閒,隙也。
从門从月。
徐鍇曰:“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隙也。
閑,闌也。
从門中有木。
引申爲防閑。
古多借爲淸閒字。
閒暇、閒宂與閑音同義別
閒註:俗作閑。
分閒、閑爲二。
白閑春染黑絲絲”中的“闲”应作“鹇”。
亦作“白鷳”。
鸟名。
又称银雉。
雄鸟的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皓鹤夺鲜,白鷳失素。
”
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5、《战国策》:“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史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战国策》、《史记》孰是孰非?请试证明之。
《战国策·赵策》之“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云:“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
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意不明。
据姚云‘一本无“言”字’,则姚本有‘言’字明矣。
而今刻姚本亦无‘言’字,则后人依鲍本改之也。
《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
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师触龙。
’《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皆其明证矣。
又《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有‘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詟’者。
”
6、《列子仲尼》: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
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
俞樾:“‘有母’下当更疊‘有母’二字。
本云:‘孤犊未尝有母。
有母,非孤犊也。
’《庄子·天下篇》释文引李云:‘驹生有母,言孤则无母。
孤称立,则母名去也。
’此可证‘有母非孤犊’之义。
”意为:既称“孤犊”,便不能有母;当它有母之时,尚未成为“孤犊”。
7、《全唐诗》卷七九三载皮日休、陆龟蒙联句诗有云:“烟重回蕉扇,轻风拂桂帷。
”
8、《西游记》第一回“嵾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袜,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三个字有错,为什么?
“嵾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袜,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
9、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
怕凤鞵(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怕凤鞾(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漫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犹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
怕凤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如敦煌曲子词之一首《浪淘沙》
有“五里竿头风欲平”句,
任二北(中敏)《敦煌曲校录》改作“五里滩头风欲平”。
潘重规《天真质朴的敦煌曲子词》:
伦敦斯二六〇七号作“五雨(两)竿头风雨平”,伦敦写本“雨”和“两”往往不分,……《文选》郭璞《江赋》云:“觇五两之动静”,李善注云:“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立军营中。
’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原来古人测候风力的仪器叫做五两,而五两是系在旗杆之颠,所以这句词应作“五两竿头风欲平”。
10、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自序中提到“兴衰治之源”。
嘉泰時,彭叔夏撰《文苑英華辨證》十卷。
《文苑英華》是北宋前期所修四大書之一,南宋嘉泰初,周必大校勘刊刻時,彭叔夏參與其事,刊成後他考慮到必大所加校語“散在本文,覽者難遍,因粹其說,以類而分,各舉數端,不復具載”(《辨證》自序)。
所分類為用字、用韻、事證、事誤、事疑、人名、官爵、郡縣、年月名氏、題目、門類、脫文、同異、離合、避諱,異域、鳥獸、草木、雜錄共二十一類,有些類還分子目,所列校語較必大原本也頗有增損。
《提要》謂“此書考核精密,大抵分承訛當改、別有依據不可妄改、義可兩存不必遽改三例”,“用意謹嚴,不輕點竄古書”。
實是校勘學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