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课时——不等式的证明(2)
- 格式:doc
- 大小:387.00 KB
- 文档页数:8
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数、两个算式或两个函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数学研究和实际问题中,不等式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进行相应的证明。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传递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c,若a < b,b < c,则有a < c。
即如果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而另一个数又小于另一个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小于第三个数。
证明:设a < b,b < c,用反证法。
假设a ≥ c,那么由于a < b,根据传递性得知b ≥ c,与b < c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得证。
2. 加法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c,若a < b,则有a + c < b + c。
即两个不等式的同侧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证明:设a < b,用反证法。
假设a + c ≥ b + c,那么由于a < b,根据传递性得知a + c < b + c,与假设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得证。
3. 乘法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正数c,若a < b且c > 0,则有ac < bc。
即两个不等式的同侧同时乘上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若c < 0,则有ac > bc,即两个不等式的同侧同时乘上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反向。
证明:设a < b,用反证法。
假设ac ≥ bc,若c > 0,则由于a < b,根据乘法性得知ac < bc,与假设矛盾;若c < 0,则有ac > bc,同样与假设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得证。
二、不等式中的常见定理及证明1. 加法定理: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若a < b,则有a + c < b + c。
证明:设a < b,令d = b - a,根据传递性得知0 < d。
由于c > 0,根据乘法性可得0 < c × d。
不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中,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新的不等式,这就需要借助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证明。
本文将重点介绍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1.不等式的性质(1)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可以推出a<c。
这个性质可以简单地通过比较大小关系来理解,如果a比b小,b比c小,那么a当然比c 小。
(2)加法性:如果a<b,那么对于任意的c,有a+c<b+c。
这个性质也比较直观,如果a比b小,那么加上同一个正数c,a+c就会变得小于b+c。
同样地,如果a>b,那么对于任意的c,有a+c>b+c。
(3)乘法性:如果a<b,那么对于任意的正数c,有a×c<b×c。
这个性质也比较直观,正数的乘法会拉大不等式之间的差距。
同样地,如果a>b,那么对于任意的正数c,有a×c>b×c。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c是负数,那么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翻转。
(4)反身性:任何数a都满足a=a。
这个性质是显然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自己。
2.不等式的证明方法(1)数学归纳法:对于一些给定的自然数n,如果我们可以证明当n=1时不等式成立,且对于任意的n=k时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证明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证明关于自然数的不等式,其中k为任意自然数。
(2)反证法:假设不等式不成立,然后通过推理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不等式是正确的。
反证法通常用于证明数学问题中的一些结论。
(3)矛盾法:假设不等式不成立,然后通过推理推导出矛盾的前提,从而证明不等式是正确的。
矛盾法通常用于证明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一些条件才能得到结论的情况。
(4)代入法:将不等式中的符号用具体的数值代入,通过对具体的数值进行计算来验证不等式的正确性。
代入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更直观、容易理解。
2008届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 第42课时
课题:不等式的证明(2)
教学目标:了解用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等方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重点:证题思路的探求.
(一) 主要知识和方法:
1.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反设——推理——导出矛盾(得出结论);
2.换元法:一般由代数式的整体换元、三角换元,换元时要注意等价性; 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有:
已知222a y x =+,可设θθsin ,cos a y a x ==;
已知122≤+y x ,可设θθsin ,cos r y r x ==(10≤≤r ); 已知122
22=+b
y a x ,可设θθsin ,cos b y a x ==; 已知122
22=-b
y a x ,可设θθtan ,sec b y a x ==; 3.放缩法:“放”和“缩”的方向与“放”和“缩”的量的大小是由题目分析、多次尝
试得出,要注意放缩的适度。
常用的方法是: ①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a a >+12,n n n >+)1(,22
131242a a ⎛⎫⎛⎫++>+ ⎪ ⎪⎝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③真分数的性质:“若0a b <<,0m >,则
a a m
b b m
+<+” ④利用基本不等式,如:4lg 16lg 15lg )2
5lg 3lg (5lg 3log 2=<=+<⋅; 2)1()1(++<+n n n n ⑤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⑥利用函数的有界性:如:sin x ≤1()x R ∈;2x x -≥14
()x R ∈;20x >()x R ∈ ⑦利用常用结论:
2
=>=()*,1k N k ∈>,
2
=<=()*,1k N k ∈> Ⅱ、k k k k k 111)1(112--=-< ; 111)1(112+-=+>k k k k k
(程度大) Ⅲ、)1111(21)1)(1(111122+--=+-=-<k k k k k k ; (程度小) ⑧绝对值不等式:a b -≤a b ±≤a b +;⑨应用二项式定理.
4.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
(二)典例分析:
问题1.求证:21
<++<()*n N ∈(多种证法)
问题2.()1设2()13f x x x =-+,1x a -<,求证:
()()()21f x f a a -<+;
()2求证:2231111
12212n n n -<++⋅⋅⋅+<-+(n ≥2)
问题3.已知332x y +=,求证:2x y +≤.
问题4.已知 1≤22x y +≤2,求证:
12
≤22x xy y -+≤3
问题5.在数列{}n a 中,23sin sin 2sin 3sin 2222
n n n a αααα=++++ ,对正整数,m n 且m n >,求证:12
m n n a a -<.
问题6.设1a b c ++=,2221a b c ++=,a b c >>,求证:103
c -
<<.
(三)课后作业:
1.设实数,x y 满足22(1)1x y +-=,当0x y c ++≥时,c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1,)+∞ .D (1]-∞
2.已知221x y +=,求证:y ax ≤-≤
3.下列三个式子22a c -,22b a -,22(,,)c b a b c R -∈中
.A 至少有一式小于1- .B 都小于1- .C 都大于等于1-,.D 至少有一式大于等于1-
4.设0,0,,111x y x y x y A B x y x y
+>>=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5.,,
x x y R x 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6.求证:3
11112≤+--≤
-x x x
7.求证:
122x x x <-()0x ≠
8.求证:2221111223n
++++<
9.
||||||1||1||1||
a b a b a b a b +≤+++++
10.已知01x <<,01a <<,试比较|log (1)|a x -和|log (1)|a x +的大小
11.设,,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求证:
3a b c b c a a c b a b c ++≥+-+-+-
12. (07临汾二模)设关于x 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110n n a x a x +-+=有两根n α,n β,且满足()()1120n n n n n αβαβ--+= ,1,2,3n =,…,11a =. ()1试用n a 表示1n a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设1211n T a a =
++…1n a +, 求证:1≤2n T <()
*n N ∈
(四)走向高考:
13.(07浙江)已知数列{}n a 中的相邻两项21k a -,2k a 是关于x 的方程
2(32)320
k k x k x k -++= 的两个根,且21k a -≤2(123)k a k = ,,,. ()1求1a ,2a ,3a ,7a ;()2求数列{}n a 的前2n 项和2n S ;
()3记sin 1()32sin n f n n ⎛⎫=+ ⎪⎝⎭,(2)(3)(4)(1)
123456212(1)(1)(1)(1)f f f f n n n n T a a a a a a a a +-----=++++…, 求证:1
6≤n T ≤5
24()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