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导学案课例)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3
端午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欣赏品味赛龙船场面描写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3.学习课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4
课前准备:
1、搜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2、了解屈原;了解作者
自学提纲:
1、识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找出茶峒人过端午日有哪些风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的?作者详细介绍了那些风俗?
3、在赛龙舟前人们做了哪些准备?画出原句。
合作探究:
朗读第一段,回答:
1、文章开头用了3个“莫不”,有什么作用?
2、仔细品味描写一下赛龙船活动的语句,试着找出其中的三个场面。
3、作者是从哪几个侧面来写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的?找出课文原句。
找出描绘“桨手”、“带头的”、“罗鼓手”外貌的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堂清检测:
1、生字
茶dòng( ) 泅()水蘸()酒擂()鼓
戍()军缠guǒ ( ) 鹳()河划桨()
2、填空:
(1)《端午日》选自《》,作者是代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
(2)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
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大体有以下几个:、、。
3.联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1)文章写龙舟赛前全茶峒的人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2)文章的结尾写“人和鸭子的竞赛”,似乎与龙舟竞赛没有多大关联,能否
删去?为什么?。
端午日【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
3.品析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4.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精神。
【重点难点】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
2.品析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自主导学】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8分)(1)zhàn()酒(2)划jiǎng()(3)缠guǒ()(4)nà()喊《________》2、《端午日》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____》等。
3、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4、作者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
5、这些风俗中详写的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什么?【自主合作探究】6、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文章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叙述赛龙舟的场面?②描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用了哪些准确生动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现赛龙舟的场面有什么作用?7、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这在描写角度上应该是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8、你认为龙舟赛获胜的重要条件是什么?9、就在全国纷纷举行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却传来这样的消息:韩国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反馈检测】(40分)10.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4分)(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粗壮 B.结实伶俐 C.健康伶俐 D.结实粗大(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纯粹B.即刻单纯 C.即刻单调 D.顿时纯粹11、填空: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
第十一课《端午日》导学案班级:姓名:教师导学:“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流传于我们身边的民谣讲的就是端午节。
其实,各个地方庆祝端午的风俗都不太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湘西端午节的节日氛围把。
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3.通过找关键句、解读关键词语,说出湘西端午节习俗的特征,感受过节时人们的心情。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见练习册)2、关于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流传于汉族和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时在夏历五月初五。
起源说法不一,大都认为是悼念投汨罗江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也有认为是古越人举行的龙腾图祭俗;也有认为是由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的。
于时,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禳除灾疫,去毒虫。
南方各省区节前举行龙舟竞渡等娱乐活动课前导学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茶峒()(2)干燥()(3)擂鼓()(4)洞穴()(5)泅水()(6)节拍()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zhàn()酒(2)划jiǎng()(3)缠guǒ()(4)nà()喊3、填空。
(1)《端午日》作者,代小说家、散文家,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等。
(2)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
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大体主要有以下三个:、、。
(3)端午节,亦称“” 或“”,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等。
4、找出直接描写赛龙舟场面的句子5.指出下列诗句描述的节日名称。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端午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节及其风俗;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3.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的道理。
【知识链接】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学习内容】一、资料收集1.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它们的日期分别是哪一天?2.话说端午二、基础积累1.字音(正音辨形)茶峒()蘸酒()擂鼓()伶俐()()老鹳河()戍军()泅水()嘭铛()()2.填空(文学常识)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岳焕。
小学毕业,大学教授。
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这篇课文选自《》。
三、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探究问题1、文中茶峒人过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2、全文以什么顺序来描写端午节的3、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情?(二)精读片段,思考问题1.阅读龙舟赛部分,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文段采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进行描写,找出并品析其有什么作用2、除了直接描写船员外之外,作者还写了什么来突出赛龙舟的激烈与紧张?③作者在写到比赛的时候,还想到什么情景?这属于什么写法?2.片段练写(任选一项来描写或写其它内容)上课铃响以后地铁站里夜晚的广场运动场上生日会的蛋糕大战足球比赛课堂实况四、理解主题1、龙舟赛的奖品并不丰厚,为何人们还是争先恐后?这展现了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五、拓展延伸1、能否从现实生活中,举几个例子来解释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六、学习评价(根据自己完成的学习状况,在选项下方打√)。
《端午日》表格式导学案9学习内容十一、端午日(第1课时)课型编写人审核人年级7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进一步夯实双基。
2、体会美好情感,培养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培养阅读能力学习过程说明预习板块1、填空:《端午日》作者,(民族),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等。
端午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月初,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著名大诗人而设立的。
2、给黑体字注音:茶峒()蘸酒()呐喊()戍军()泅水()擂鼓()探究板块1、你能说出除了赛龙船,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吗?你喜欢哪些习俗?为什么?2、仿写:在下面横线上紧接上文,再举一个例子,句式大致相同心正则笔直。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板块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给着朱红颜色长线。
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只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坐在船头上的,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着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端午日主备高萍学生姓名订正栏【学习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3、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先、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风俗、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难点】1、品味准确、简炼的语言。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收集本地的民风民俗,感受家乡人们过端午的气氛。
【导学设计】一、自主学习(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出处、代表作等,补充到书下注释①。
(二)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了解端午日的由来,说出我们家乡有哪些习俗。
(完成补充习题P56四)(三)字词积累很重要,通过反复阅读,圈画重点生字词。
1、浏览全文,划出生字词,完成补充习题P55一。
(提示:注意峒、老鹳、蘸酒、擂鼓等加粗字的读音;学会辨别形近字,如:燥zào干燥、躁zào急躁、噪zào噪音、澡zǎo洗澡;戍shù戍边、戊wù戌xū戊戌、戎rónɡ戎马生涯。
)2、按照文后题二的要求,圈点相关词语,并完成补充习题P56二,试着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并了解湘西端午日的民俗。
(提示: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看划船、赶鸭子等,可见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同一个节日,各地的过法却颇有地方特色,通过文字好好感受湘西端午的活动气氛。
)2、理清课文思路,并概括文段大意。
三、探究写法,精读品味。
1、欣赏赛龙船的精彩片段。
朗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直接描写龙舟比赛的精彩场面的?(解说直接描写)(提示:找出具体描写“赛龙船”场面的句子,如文后二中提到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品味这些圈画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的作用。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探究写法。
①这些外貌和动作描写的方法都是直接描写的,那么,除了这些直接的描写方法外,作者还从什么方面来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解说侧面描写)如:“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端午日》导学案(附参考答案)一、目标导学1.理清课文思路,分析赛龙船精彩的场面描写。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选材方法。
3.关注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了解并领悟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二、自主预学(一)一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 )酒泅( )水峒( ) ...鹳( ) .燥__( )躁__( ) 呐( )喊 .一律( ) .2.辨字注音组词。
浆__( ) 戍__( ) 桨__( ) 戌__( ) 擂( )鼓 .戊__(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________(1902~1988),原名_________,湖南凤凰县人,__________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了解民俗搜集我国传统节日资料,说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我们当地端午节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画出并掌握文中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并作适当批注。
2.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风俗民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文3个自然段,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
端午日【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
3.品析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4.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精神。
【重点难点】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
2.品析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自主导学】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8分)(1)zhàn()酒(2)划jiǎng()(3)缠guǒ()(4)nà()喊《________》2、《端午日》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____》等。
3、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4、作者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
5、这些风俗中详写的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什么?【自主合作探究】6、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文章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叙述赛龙舟的场面?②描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用了哪些准确生动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现赛龙舟的场面有什么作用?7、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这在描写角度上应该是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8、你认为龙舟赛获胜的重要条件是什么?9、就在全国纷纷举行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却传来这样的消息:韩国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反馈检测】(40分)10.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4分)(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粗壮 B.结实伶俐 C.健康伶俐 D.结实粗大(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纯粹B.即刻单纯 C.即刻单调 D.顿时纯粹11、填空: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
端午日学习目标1、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精彩并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2、联想的作用。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课刖先学:读课文两遍后完成下列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醵酒()茶岬()老整河()泅水()2、沈从文原名,湖南凤凰人,作家,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等。
3、阅读课文,了解湘西端午节的习俗,向长辈了解我们当地端午节的习俗,比较异同。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4、阅读中我发现了这些有价值的或不懂的问题:(读文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它能提高你的阅读水平)二'课堂探究:1、自学交流。
(1)茶炯人端午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2)这些风俗中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2、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练习。
(联系课文内容,抓住具体语句)(1 )仔细品味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
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
到底好在何处,会如此吸引你们的?(2)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3)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
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作用是什么?(4)请你们开动一下你们的脑筋,也来试着联想一下,假如你处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之中,耳朵里充满了呐喊之声,你会联想到什么?(5)能不能从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龙舟赛热闹欢腾场面的侧面描写的内容?除了龙舟赛的船手们,最热闹的应该是谁呀?(6 )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7)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那他们图个啥?(8)除了赛龙舟,课文还写了什么节目,目的是什么?3、组际交流4、拓展延伸。
端午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此外还包括一一春节、中秋,请你从这两个节日的众多风俗中选择一种,来谈一谈它所蕴涵的文化或民族精神。
《端午日》导学案(附参考答案)一、目标导学1.理清课文思路,分析赛龙船精彩的场面描写。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选材方法。
3.关注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了解并领悟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二、自主预学(一)一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 )酒泅( )水峒( ) ...鹳( ) .燥__( )躁__( ) 呐( )喊.一律( ) .2.辨字注音组词。
浆__( ) 戍__( ) 桨__( ) 戌__( ) 擂( )鼓.戊__(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________(1902~1988),原名_________,湖南凤凰县人,__________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了解民俗搜集我国传统节日资料,说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我们当地端午节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画出并掌握文中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并作适当批注。
2.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风俗民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全文3个自然段,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