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示例
- 格式:docx
- 大小:21.63 KB
- 文档页数:8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江苏无踢市第6中学范钧江苏无锡市第2中学何宪存(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棉花种植的发展。
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手工工场的出现。
机户和机工。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廉政措施,促使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对明太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应予肯定。
②明朝时期,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
使学生充分理解当前控制人口是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①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②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①明朝是什么时候由谁建立的?②明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表现在哪些方面?2.导入新课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空前加强,并非表明封建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政治表现。
我国的封建制度,从战国时期形成,经过秦汉时期的初步发展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的繁荣和两宋时期的继续发展,到明朝时,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其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明朝中后期(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在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
那么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出现的呢?它的标志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22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3.讲授新课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要弄清三个问题:①明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②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③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结果?先讲第一个问题:明朝社会经济为什么能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乱,大量的土地荒芜了,人口减少了。
第18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棉纺织业、制瓷业和矿冶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能力培养目标1.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讨论、分析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地图归纳明朝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知识点,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概括和识图的能力。
3.通过学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初步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三者的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2.通过学习明朝手工业的成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用具编制教学课件,内容包括地图、图片资料、阅读提纲及反馈练习。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明朝初期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废除丞相加强君权,设立锦衣卫和东西厂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这些措施虽然使君主专制统治得到空前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但是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反映了封建制度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那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有什么表现呢?它又是怎样出现的?标志是什么?这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第18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讲授新课〕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那明朝初期社会经济是怎样得到恢复发展的?让我们先来分析其原因。
(板书)一、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视屏展示:阅读提纲)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
1.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什么是休养生息政策?2.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其目的是什么?3.休养生息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教师积极引导,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回答的闪光点)休养生息政策是根据“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减少政府开支,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给人民以宽松的生产生活环境,以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分析:1、单元地位:本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具体表现。
分析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和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像西方这样成长起来。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再加上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近代中国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国家,使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与侵略。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农业和商业的关系,要坚持改革开放,要与时俱进,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才不至于落伍挨打。
2、单元特点:本单元线索清晰,教材主要分两条线条。
第一条是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资本主义萌芽意义、缓慢发展的原因以及后果。
第二条是介绍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所在地造成的严重后果。
3、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难点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较多,很多概念学生觉得很抽象和难懂。
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建议教师在讲授和解析时要直观一些,尽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对比一下开放政策和封闭政策的好处和危害。
要让学生理解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课时安排:共1课时四、单元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概述明清两朝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资本主义萌芽意义、缓慢发展的原因以及后果。
(2)了解明清政府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所在地造成的严重后果。
(3)简单对比一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欧洲“重商主义”政策所造成的不同后果。
以及汉朝、唐朝的开放政策和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所造成的不同后果。
让学生了解到经济政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关于《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教学的探讨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
政治上的表现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即“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教材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是通过阐述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从而引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概念新、知识点多,教师讲解和学生接受,都存在较大难度。
讲课前我调查了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初中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头脑中没有这方面概念。
教学中,我采用了把教材知识内容倒叙的方式,从标题讲起,先突破“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难点,然后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逐步调动学生,对其内在的规律性问题逐层分析,课后学生反映能够接受、理解。
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l)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什么?(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点。
(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出现“机房”。
机房就是手工工场,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再请学生们讨论:怎么能判断机房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呢?(讨论并回答)综合为: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织机和原料(板书:机户出资,他们是早期的资本家),机户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进行生产。
被雇佣的劳动者就是机工(板书:机工出力),他们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
他们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板书)这就证明,机房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接下来再让学生思考:机户和机工来源于哪些人呢?(学生讨论并回答)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他们有一张织机,养几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
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先加价购买,施复夫妇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之后。
他们购买了三四张织布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金,又买了两间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由物工业者发展成机户,也就是早期的资本家。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教学设计示例第十八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
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的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
通过对朱元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廉政措施,促使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以身作则行为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当今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明朝时期,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
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当前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
导入新课:1.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l)背景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社会十分贫困,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社会不稳定,统治者也很难剥削到很多财物。
(2)目的使安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
(3)内容①奖励垦荒(并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②实行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③兴修水利;④提倡节俭。
(4)作用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到明太祖后期,田地大量开垦,军队的粮食基本自给,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西汉初年,统治者也采取过休养生息政策,访问有哪几位统治者?实施这种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2.农作物引进新品种(1)原因明初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加的速度较快。
从洪武十四年到永乐元年22年中,人口增长了12%.平均每年增加人口30万。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粮食供应日益紧张,给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的国情。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即使经济搞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
因此,现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非常正确的。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教材分析本课从纵向介绍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明朝初期,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农业方面,引进、推广新品种,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品种增加。
手工业方面,纺织、制瓷、采矿、冶炼业技术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到了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明初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纺织、制瓷、采矿和冶炼技术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2.思想教育:①通过新的农作物引进,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这一现象,使学生加深对国际间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②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它表明封建制已渐趋衰落。
3.能力培养:通过对生产力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进而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这一因果联系过程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其本质,即规律性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休养生息政策。
②农作物引进新品种。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讲了明朝的建立和明初统治者加强君主权力所采取的措施。
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
1.明朝是谁在什么时间建立的?2.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学生回答略)我们已经了解了明朝政治的概况,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明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资本主义萌芽就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明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明初统治者休养生息的政策。
一、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板书)“休养生息政策”同学们都不陌生,请大家回忆一下,明以前哪个朝代实行过休养生息的政策?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学生回答略)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实行过这一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产生的时间、地点。
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表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表现。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概念、原因和影响,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比较法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如繁华的街市、繁忙的商船等,引导学生思考商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知识讲解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简单介绍资本主义萌芽的定义,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讲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明朝中后期)和地点(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出现等。
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举例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如“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手工工场的出现等。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示例第十八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通过本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
在教师指导下,看本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的能力。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的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
通过对朱元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廉政措施,促使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以身作则行为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当今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明朝时期,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
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当前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
导入新:1.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l)背景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社会十分贫困,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社会不稳定,统治者也很难剥削到很多财物。
(2)目的使安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
(3)内容①奖励垦荒(并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②实行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③兴修水利;④提倡节俭。
(4)作用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到明太祖后期,田地大量开垦,军队的粮食基本自给,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西汉初年,统治者也采取过休养生息政策,访问有哪几位统治者?实施这种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2.农作物引进新品种(1)原因明初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加的速度较快。
从洪武十四年到永乐元年22年中,人口增长了12%.平均每年增加人口30万。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粮食供应日益紧张,给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的国情。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即使经济搞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
因此,现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非常正确的。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教案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一条鞭法;更名田;摊丁入亩与地丁银;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贸城市和市镇的蓬勃兴起;闭关政策。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商品经济发展的学习,了解与认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3通过对闭关政策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2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明清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3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教学要点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1一条鞭法2更名田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三、农业生产的发展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1手工业的进步2资本主义萌芽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1商业的繁荣2清朝的闭关政策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闭关政策的内容闭关政策的影响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闭关政策的内容。
本难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二、讲述本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回忆世界近代史教材有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阐述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让学生对比1、16世纪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异同点,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三、“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1从我国封建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上看,明清时期处于衰落阶段。
第18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基础知识目标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否是社会的进步一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我国江南一些地方,开始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表明中国的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四、重点: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资本主义萌芽。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朱元璋建立明朝当上皇帝之后,除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之外;还大力恢复在元末红巾军起义中到摧残的经济,因为发展经济,才能巩固统治。
那么,我们这一节课就讲述明朝的经济。
2. 讲授新课〔板书〕第18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朱元璋针对明朝初年人口减少,财力馈乏的现象,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板书〕一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板书〕1. 措施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主要侧重农业方面。
首先针对长期的战争导致的土地荒芜,人口减少现象,实行奖励垦荒,实行屯田和兴修水利政策。
〔板书〕2. 作用奖励垦荒,使大量的荒芜田地得到开垦,国家的耕地面积增加了。
实行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流亡农民的生计和土地荒芜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兴修水利,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
再加上明太祖本人是穷苦家庭出身,懂得百姓疾苦,提倡节俭,(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P82中间的小字部分)经过明太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明朝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哪些发展。
〔板书〕二农作物引进新品种首先应该介绍农业发展的背景。
经过明太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明朝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增加较快,到明成祖时期,人口已达6600多万,是明初的一倍。
人口增加后,粮食等显得紧缺,针对这种情况,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八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明初的休养生
息政策;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棉花种植的发展;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手工工场的出现。
在教师指导下,看本课地图及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想象能力。
分析机户和机工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
关系的原因,提高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识的能力。
通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
方出现的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的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
通过对朱元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廉政措施,促使社
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以身作则行为的讨论,加
深学生对当今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明朝时期,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
要使学生充分
理解当前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
意识。
导入新课:
1.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l)背景
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社会十分贫困,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社会不稳定,统治者也很难剥削到很多财物。
(2)目的
使安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
(3)内容
①奖励垦荒(并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
②实行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
③兴修水利;
④提倡节俭。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到明太祖后期,田地大量开垦,军队的粮食基本自给,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西汉初年,统治者也采取过休养生息政策,访问有哪几位统治者?实施这种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2.农作物引进新品种
(1)原因
明初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加的速度较快。
从洪武十四年到永乐元年22年中,人口增长了12%.平均每年
增加人口30万。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粮食供应日益紧张,给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众多,是我
国的一个突出的国情。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人
口控制不住,即使经济搞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
问题。
因此,现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
非常正确的。
那么,明朝政府是怎样解决粮食紧张这个
问题的呢?
(2)措施
①种植高产的小麦、稻米;
②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海南出现三季稻;
③从国外引进高产作物,如美洲的甘薯、玉米等。
(指出这是明朝农业的一大特点。
)
3.技艺先进的纺织、制瓷和采矿业
(1)纺织业
纺织业有两种,分别是棉纺织业和丝纺织业。
书中说“松江仍是棉织业中心”,言外之意在明代以
前的元朝它已经是棉织业中心了。
明朝的棉织业很发达,我们除了掌握松江外,还应该
掌握另外两个地点——杭州和湖州。
明代时候有一句谚语:“买不尽松江市,收不尽魏塘纱。
”这句话主要形容松江的布和魏塘的纱特别多。
丝织业在我国历史悠久,西汉时候就有“丝绸之路”。
发展到明代,仍然很发达。
苏州、杭州的丝织品产量大、质地优。
(2)制瓷业
中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到了明朝,制瓷业继续发展,
制作技艺更加高超,进入了以青花瓷为主的时期,代表
作就是“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景德镇在明朝仍然是
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景德镇瓷器质量好、品种多、产量大,名扬海内外。
英文中称中国为CHINA,而CHINA的解释之一就是“瓷器”。
可见,制瓷业在中国的影响确实
是很大的。
(3)采矿业
明代的采矿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用火药爆破开采矿石,这在当时是采矿技术的一大进步。
那时,冶炼金属
已经采用焦炭作为燃料。
焦炭是用煤干馏而成的固体燃料,质地坚硬,多孔,发热量高,多用于冶炼。
并且,
使用活塞式风箱,加大风压和风量,提高炉温,所以冶
铁的技术和质量都高于以前。
著名的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广东佛山等地。
在采矿、冶炼技术提高的同时,铸造工艺也达到了较
高的水平。
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华严钟就是一个代表。
(教师向学习出示钟的图片)该钟钟体高6.75米,重46.5吨,钟身内外铸有佛经23万多字,是一座闻名世界
的大铜钟。
它虽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钟声依旧,它在北京的大钟寺内,向世人展示着我国人民高超的冶
铸技术。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国人民又成功地铸造出一个世界奇迹——“世纪钟”。
它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
中国人民的聪明与才智。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期以后的商品
经济空前活跃。
4.空前活跃的商品经济
(1)商品种类繁多
当时投入市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达200多种。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农产品的上市?(因为明政府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粮食有了大量剩余。
)
手工业品种多的原因是什么?(明朝手工业发展快,纺织、棉织、制瓷、采矿、冶金等各行业都超过了前代的
发展水平。
)
(2)城市繁荣
明代商业城市很多,除了北京、南京,繁华的城市有
30多座,当时,南京的商业决不亚于北京。
尽管南京、
北京的商业已经极其繁荣,但是仍然比不上苏州与杭州,当时流行一句谚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可见
其繁荣程度绝非一般。
(3)集市贸易的发展
这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课文中提到的苏州吴江的盛泽镇,从明朝初年的一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发展成为明朝中后期上万户人家的市镇,就是一例。
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时间和地区——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
(2)表现形式——“机户”和“机工”的出现。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个、几十个劳动者进行生产。
被雇佣者就是“机工”,他们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着贫困的生活。
这就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3)实质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既不同于奴隶制下的人身占有关系,也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
比如封建制
度下的手工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有时也带几个学徒
和帮工,但学徒和帮工“衣食于主人”,对主人有人身
依附关系,学徒没有工资,帮工除衣食外,工资也很少。
而手工工场主即“机户”,则是利用手中的资金雇佣
“机工”劳动,成为完全靠剥削机工剩余劳动为生的早
期资本家。
当时,苏州城内有数千“机工”,他们自己
没有织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计日受值,自食其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文,仔细理解。
(4)地位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商品经济繁荣的
江南一些地方稀疏出现,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总结:
明朝中后期的这种资本主义萌芽,还只是在封建社会
内部“孕育”着。
从地域看,只是出现在商品经济比较
发达的江南一带地区;从行业上看,也仅仅限于纺织、
制瓷业等少数行业中。
在全国范围内农业与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着主要地位。
但这种新的生产关
系的出现却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进入了衰退时期。
它的出现和缓慢发展,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初
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