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实践与思考(一)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数学思想方法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思想方法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篇120xx年10月,我有幸成为田老师“省能手工作站”中的成员。
在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团队积极开展活动,首先确立了第一个研讨主题—————“关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首先收集了许多资料、文献,进行基础理论学习,为后面的研究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交流,让我对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小学阶段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
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是离不开一节节数学课的积淀的。
我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孩子创新独立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使其终生受益。
一、注重独立思考当我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空间。
如:这个问题中已经给出的条件是什么,要干什么?需要用到哪些知识,怎么来解决比较合理等等。
当学生的思维判断有困难时,我们进行适当的点拨,或跟他们合作进行研究来解决。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力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强调实践操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创设有利于质疑、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合作。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思结合,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中感受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三、提倡逆向思维课堂的40分钟是有限的,但学生的思维方向不能是单一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是,充分研读教材、整合资源,同时把握顺向、逆向这两条思维主线,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活动,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小学数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去,而且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不宜要求过高。
根据“数学思想方法隐含于数学之中”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应遵循下列模式:操作——掌握——领悟。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教师掌握深层的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我经常深入地研究教材,发掘教材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把它渗透到自己的备课中,渗透到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中,渗透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渗透到课堂小结中,渗透到学生作业中,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操作中亲身经历、感受、理解、掌握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思想方法在与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生成。
《课标》(修订稿)把“双基”改变“四基”,即改为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演绎和归纳不是矛盾的,其教学也不是矛盾的,通过归纳来预测结果,然后通过演绎来验证结果。
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之所以用“基本思想”而不用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要与换元法、递归法、配方法等具体的数学方法区别。
每一个具体的方法可能是重要的,但它们是个案,不具有一般性。
作为一种思想来掌握是不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很可能就忘却了。
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方法。
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
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本质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
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到转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对末知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可享用终身。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比传授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之处”。
教师应把隐含在知识中的转化思想加以揭示和渗透,让学生明确转化思想的作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整体把握,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转化思想数学知识中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都是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发掘教材中蕴含的转化思想。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在理清知识网络的同时系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各阶段、各章节中的分布,例如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加法与减法的转化、乘法与除法的转化,分数与小数的转化,除法、分数与比的转化,二维空间(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三维空间(立体图形)之间的转化、二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等等。
这样才能结合双基的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逐步培养他们初步地掌握相关的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数学教学论告诉我们,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载体,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要注意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隐藏于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揭示出来,使之明朗化,这样才能通过知识传授过程达到思想方法教学之目的。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与思考的角度探讨了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比较单一和直观,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示范等方式,鼓励学生采用逻辑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从简单的观察和归纳开始,逐渐形成抽象、推理和推导的思维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设计合适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的数学活动应以游戏和探索为主,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如拼图游戏、数学角色扮演和数学实验等。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推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和克服困难。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合理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根据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特点,采取个别化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反思(精选1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反思篇1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
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
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
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本文由编辑整理。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欢被动的接受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05-28T14:54:56.63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作者:徐少千[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学目标、要求等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教育需求,而是要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等,如模型思想。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西街小学徐少千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学目标、要求等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教育需求,而是要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等,如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的形成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从而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模型思想方法;实践与思考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兼具的学科,因其学科特征使小学生在学习时倍感困难,再加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无疑让处于认知和学习困难阶段的小学生更为沉闷,降低学习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当前有研究者提出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即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知识形象化与具体化,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建模积极性,培养数学模型思想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个人学习状态受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
为将数学模型思想有效渗透至教学内容中,教师应针对学生该项特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建模的课堂活动当中,进而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并掌握相应的数学模型思想,达到教师课前预期。
例如,在《平均数》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在课堂导学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小明与小刚在公园中带领自己的伙伴进行射气球比拼,小明一组有5个人,小刚一组有6个人,如何比较这两组的射击水平呢?”通过该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在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构造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如今,在学校日常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构造认识,过分依赖教材的单元和课时划分,局限于单课时教学,割裂了知识构造,削弱甚至偏离了数学学科的课程目标;二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设计,满足于当前情境或活动的设计,筹划的视野短期化,忽略甚至局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长期培养。
作为教师应该树立系统教学理念,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及其育人价值通过整体架构、有机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基于此,笔者进展了如下的实践与思考。
一、小学数学构造化教学的实践策略1.整合知识板块。
构造的关联能使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开展呈现一条清晰的脉络,但这样的构造设计不是唯一,不应成为教学的桎梏,同样这样的构造也不应该固化,使教学陷入枯燥的模式化。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单元知识之间的并联关系、递进关系灵活设计教学流程。
〔1〕整合课时知识。
受40分钟教学时间的限制,有些容被划分成两个或三个独立课时,比方:在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完全外表积计算〞和"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完全外表积计算〞这两个课时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对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研究了它们的展开图的根底上进展的,两课的容联系严密,探究方法、教学过程根本一致。
于是,笔者尝试对这两课进展如下调整: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尝试是成功的,学生不仅能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还能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形成清晰认识,对实际遇到的各类完全外表积或不完全外表积均能正确灵活的计算。
这样深入知识部去整体把握、科学设计,摆脱了原有课时的桎梏,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使用教材,从而到达让教材为教学效劳、为学生开展效劳的目的。
〔2〕整合单元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年段单元知识前后的联系非常密切,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知识的整体性,还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整体性。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小学阶段是每个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数学思想的渗透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成为了教师们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需要以问题为引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问题的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推理、演绎和归纳等操作。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创新。
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反思和评价。
只有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中的一些经典问题或者是数学概念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进行数学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数学艺术、数学趣味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第一篇: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数形结合,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
有些数量关系,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量和分析,得以严谨化。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并适时地加以渗透呢?一、在理解算理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比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法”,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蚂蚁做操”一课的第二个问题教学中可以借助点子图把12×4拆分成2×4和10×4,并与竖式计算中的每一步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同时还把列表的方法与两者建立了对应关系,沟通了表格、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对学生来说,这样处理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二、在教学新知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新知时,不少教师都会发现很多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基于此,把从直观图形支持下得到的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沟通图形、表格及具体数量之间的联系,强化对题意的理解。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美妙。
实践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在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和推理,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的思想和原理。
在学习边长为整数的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拼接正方形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边长不同的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面积与边长的数学公式。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学习集合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特点,并通过归纳总结得出集合的概念。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抽象思维,通过对不同集合之间的元素关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在解决购物找零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运算的方法来计算找零的金额,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计算的准确性。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数学游戏时,学生可以分工合作,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深入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导致实践活动的难度不同,一些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数学的思想和原理。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关于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对其后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在小学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性。
一、实践1. 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学习数学常常偏向于概念的记忆与运算的机械操作,缺乏实际应用的体验。
为了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
在学习小学数学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2. 引导发现,培养思考能力数学思维是推理、思考、发现和创新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老师讲解、学生听写,缺少思考和探索。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整理等方式来寻找规律,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
3. 分组合作,促进交流合作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同,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学习。
在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角色或任务,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思考1. 及时反馈,个性化教学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不均衡,有的学生较快掌握了一部分知识,而有的学生则进展缓慢。
所以,及时反馈对小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2.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而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机械运算和单一的解题技巧。
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3. 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所以要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
探索篇•教学研究数学思想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是老师经过长期积累以及经验概括,得到的具有广泛性、基础性及概括性的知识精髓。
数学思想可以是数学定理、数学方法、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思想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思想的渗透方法相当落后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思想的运用。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健全,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所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但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有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仍然使用灌输性教学,只是单纯地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没有很好地融入数学思想,导致数学思想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
老师在面对新的知识时,无法做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行有效的深度教学,只是遵循一贯的说书式教学,给了学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二)小学老师的素养不高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相同,师资力量的分布也不均匀,农村和城市也存在差距,每个老师的能力也存在差异。
如今,我国有很多学校招聘教师只看学历,可是存在一些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缺乏钻研精神,不研究课程标准、不研究课本,更不研究学生,导致能力不足的现象。
还有一些小学的经济条件差,师资不足,很多情况下一个老师带好几门课程,数学学科也不是数学专业的教师任课。
在这种大背景下,数学思想运用在数学课堂中成了不可能,从而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数学思想运用在小学课堂中的思考(一)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对教学思想进行重视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是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编制的数学课本,其包含了一定的数学思想。
小学老师要做到对原来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认识到数学思想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对课本中应用的数学思想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做到真正对教材的认识,有效地运用在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
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发布时间:2022-10-24T05:58:47.62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月第12期作者:张红梅[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张红梅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槐林镇中心小学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是数学思维的完整体现。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思维和理解都比较简单。
另一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很难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整合数学模型的思想,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困难,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达到了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
在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模型思维,将数学模型思维运用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模型思想引言:数学模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明确的目的。
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对真实原型进行简化和抽象,正确表达数学结构,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和吸收。
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建模的过程。
只有深入模型层面,抓住思想层面的本质,才能引导数学学习,充分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
1 简要介绍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建模就是将真实的问题进行抽象,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数学,是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
因为模型具有很强的思维目的性,可以对真实的原型进行有效的抽象和简化,因此,教师通过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的规律,并从现实中得到了简明的认识。
从广义上讲,数学的学习内容包含了大量的概念和抽象的运算法则,其结构可以被视为数学模型。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数学问题,并结合有关的知识。
小学数学建模思维的渗透呈现出明显的前期和阶段性特点。
运用数学模型思考对数学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模型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数学教学需要琢磨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反思,才能把研究结果、教学实际与模型思维有机地联系起来。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刘春麟
【期刊名称】《今天》
【年(卷),期】2022()21
【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要。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是学生公认比较难的一门学科。
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应该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总页数】2页(P0123-0124)
【作者】刘春麟
【作者单位】永靖县黄河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教学思想方法
2.深研数学教材渗透转化思想——试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一)
3.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堂“活”的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4.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方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方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5.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堂『活』的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实践与思考(一)作者:陈明荣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深层知识,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化归思想方法、符号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建模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
具体渗透策略:在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落实教学效果中,有意识地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中,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在小结、复习中,有意识地画龙点睛,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设计一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时也要防止负面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实践一、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
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是研究数学理论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
它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把知识的学习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且它本身也蕴涵了情感素养的熏染,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充分强调的。
二、为什么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育中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一)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早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的一致共识。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日本数学史家米山国藏所指出的:“不管他们(指学生)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现代社会更多的要求学生从小就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与启迪,以便为将来能够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打好基础,这也已成为我国的共识。
不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种严重缺陷。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中提到了若干重要的数学观念、意识和能力,但没有提及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要求。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界定和刻画适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领悟和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目前积累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
(三)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
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
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
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
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三、小学阶段主要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不宜要求过高。
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化归思想方法、符号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建模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
其理由是:(1)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几乎包摄了全部小学数学内容;(2)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4)掌握这些思想方法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一)化归思想方法数学研究中,解决数学问题,往往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的,而是将问题进行变换,使其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思想方法叫做化归思想方法。
利用化归法转化而得到的新问题与原问题相比较,应该为已解决的或较容易解决的。
所以,化归的方向应该是化隐为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和化未知为已知。
(二)符号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方法。
在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来表达大量的信息,把复杂的语言文字叙述用简洁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来,便于记忆,便于运用,正如华罗庚所说的“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正因为如此,用符号表示就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优越性”。
这种用符号来体现的数学语言是世界性语言,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综合反映。
如在教学五册人教版新教材《搭配》一课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初步能够表示多种搭配方案后,出示生活中例子:衣服搭配、早餐搭配、奖品搭配(本质上用符号来表示是相同的),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搭配方案表示出来。
学生反馈时,如果是用文字等表示,一看就知道学生表示哪幅图;当一位学生用符号或数字来表示时,教师提问:你猜这位同学表示的是哪幅图?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也使学生了解了用符号表示的优点,原来用符号可以表示这三幅图,不仅如此,而且还可以表示更多其它的搭配。
(三)类比思想方法数学上的类比思想方法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它能够解决一些表面上看似复杂困难的问题。
就迁移过程来分,有些类比十分明显、直接、比较简单,如由加法交换律a+b=b+a的学习迁移到乘法交换律a×b=b×a的学习;而有些类比需在建立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比较复杂。
(四)分类思想方法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有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扩展变化的,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质变到量变的关系。
要正确的认识这些概念,就需要具体的概念依据具体的标准具体分析,这就是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即指按某种标准,将研究的数学对象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分析研究。
一般我们分类时要求满足互斥,无遗漏、最简便的原则。
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可让学生辨析提问:一根小棒的1 /2与1/2米哪个更长?学生就要分类说明:如果这根小棒比1米短,那么1/2米长;如果这根小棒正好1米,那么一样长;如果这根小棒比1米长,那么1/2米短。
(五)建模思想方法所谓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目的,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而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如握手的次数、打乒乓球的次数问题可以通过建模成组合的问题等。
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诸如还有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序的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优化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等等。
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突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将更好些。
四、怎样在小学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一)在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落实教学效果中,有意识地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首先要有意识地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落实等各个方面来体现,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获得和谐的统一。
因而在备课时就必须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钻研教材中加以挖掘。
例如,在备《工程问题》这一节课时,就要挖掘假设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要明确为什么可以把工作问题假设成为“1”;在备《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节课时,就要挖掘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如何把除数是小数除法转化成已经会的除数是整数除法的等等。
(二)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中,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往往就是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或揭示数学思想方法之处。
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更新交替、综合运用、跳跃性较大有关。
因此,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更要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组织教学。
如圆的面积教学,重点是化归思想的渗透,难点是极限思想的渗透。
因此,我们是这样设计的:1、能不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回忆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2、能不能用几个相同圆拼成我们已学图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3、能不能把圆剪拼割补成我们已学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前两个问题学生异口同声:不能!而第三个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能,这时老师就与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折纸剪纸——利用化直为圆(与推导方法逆向)使学生看到直能变圆,同时渗透极限思想,接着问学生:圆能不能剪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都点头说:“能。
”那么如何分比较好?为什么?一学生答:“平均分成16份”。
(这位同学已预习过)另一学生回答:“平均分的越多越好,越多拼成的图形越像我们已学过图形。
“教师说明实际上我们做不到分的很多,于是老师请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平均分4份,一人平均分8份,两人合作平均分16份,然后拼成已学图形。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有的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拼成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等。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如果分的份数越来越多,这条线将怎么样?这个图形将怎么样?再多呢?再多呢?……无限多呢?这样的教学虽然练习做的很少,但学生对极限思想,化归思想领悟较深。
因为“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其头脑中的数学观念,数学教给他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以及使用数学的意识等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