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第一月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351.00 KB
- 文档页数:20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2018. 3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上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
这主要反映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5.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
这主要表明泰汉时期 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26.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发生的同一件事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宋太祖的死亡不仅突然而且离奇B.皇后与晋王合谋杀害宋太祖C.宋太祖死前与晋王之间发生争执D.宋太祖有意把王位传给晋王27.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28.“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29.(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
据此可知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B.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30.按规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权力机关,可以选举、罢免边区政府主席委员及高等法院院长;制定边区单行法规,批准民、财、教、建、粮食及军事等各项计划;督促、检查边区政府对参议会决议的执行,等”。
24.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
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
这反映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25.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这表明墨子主张A.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C.国家应加快生产金属工具 D.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26.《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B.古代小说悄竹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27.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一地。
”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
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A.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B.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C.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D.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28.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29.下面是19世纪未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
下图信息用以反映出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30.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
2018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材料体现的理念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君主专制D.家国一体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4.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
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
材料体现了()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
此转变()A.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C.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6.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7.如表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
试卷类型:A2018~2018学年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注意事项: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⑵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⑶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⑷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⑸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
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5.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性突破B.古代世界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C.古代最早出口创汇的货物是瓷器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26.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这段话显然是在描述古希腊A.不够完善的民主制度 B.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C.粗糙暴烈的法律体系 D.狂热殖民的经济生活2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美洲开启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24、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作者、出处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谭其骧《秦郡新考》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2002 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B.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25、“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
”汉代出现的这一思想A.维护了君主统治B.解决了王国问题C.背离了儒家思想D.完善了监察制度26、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A.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27、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甚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
永佃权A.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C.增强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8、1877 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
”这表明。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设置了()A.御史大夫监察百官B.节度使控制地方军权C.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D.三省六部削弱相权2.(2分)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人享有公民权利B.实行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C.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D.梭伦改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3.(2分)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大宪章》的颁布B.查理二世复辟C.《权利法案》的颁布D.“光荣革命”4.(2分)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陷落,丧心病狂的侵略军开始了屠城,这是天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屠城,天津人民曾将“7.14”这一天作为天津的祭日。
屠城的“侵略军”是()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日本军队D.八国联军5.(2分)我国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青年节②建军节③国庆节④劳动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2分)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7.(2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指()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8.(2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A.1945年B.1951年C.1967年D.1993年9.(2分)如图形象地描绘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A.经济贸易自由化 B.政治民主化C.政治格局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10.(2分)如图所示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C.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1.(2分)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海外贸易12.(2分)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人类文明之路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③殖民掠夺之路④欧洲发展之路。
二O一八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2018.1.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
这说明战国时期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考古发现的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
这主要说明( )A.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26.表1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A.政权中心籍贯分布稳定性强B.政权中心逐渐呈现出南人化趋势C.学术中心逐步由北向南移转D.文化中心南移引发政治中心南移27.明代晚期,南京的士大夫仅是所戴头巾,就有汉巾、晋巾、唐巾、不唐不晋巾、诸葛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多种,可谓殊形诡制,日异月新。
这表明当时南京A.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生活B.成为全国商业中心C.传统道德观念已经沦丧D.文化复古之风流行28.表2城市名1891年1901年1911年称镇江135000140000184000苏州500000500000—杭州700000350000—宁波250000255000350000温州8000080000100000表2为江南口岸城市人口(1891—1911年)统计。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五)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一、:本大共 20 ,每 3 分,共 60 分。
在每列出的四个中,只有一最符合目要求。
1.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服他部,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改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
”下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A. 周的商族微子启封于宋 (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 (即晋,夏故地 ) D. 周族召公奭封于燕2.班固《·食志》:“食殖嘉谷可食之物,布帛可衣,及金、刀、、,所以分布利通有无者也。
二者,生民之本⋯⋯食足通,然后国民富,而教化成。
”由此可知,班固 ()A. 有商皆本的意B. 有儒家重利的思想念C. 推崇重抑商政策D. 主商品取代小3.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及山水画的作,提出“春山烟云,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落,人;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 反映其追求是()A.注重用画面达主情致与神韵B. 以花主要描内容C. 达自然的生命状以感染者D. 逼真描四季山水不同特征4.活字印在明代曾盛极一,大体上是海内外学界的共。
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源,原料昂,以及的硬度太高,中国去缺乏大量刻制字的技手段,事上明朝并不存在活字印刷。
此理解正确的是()A.史料在独一B. 研究者立影响史解C. 史研究无法达成共D. 史研究的可以争5.炎武:“君子之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文而已,所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扶危定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有所未尽。
” 明他都()A.反君主制B. 以天下己任6.有学者痛:“当 20 世揭开帷幕的候,中国是那、衰,任人布,仿佛已奄奄一息,亡的。
”下列各中体一法的是()①《关条》开州、福州商埠②北京交民巷被划“使界”③英法洗劫并火明园④八国狂坏中文明A.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7.王《瀛蠕志》中道,清季上海服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而沪尤甚,洋浜之学,猝有厚,即御狐貉,炫耀市⋯⋯衙署隶役,不著黑衣,近直与交⋯⋯恬不怪”。
24、“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
”材料意在说明A.郡县制度有利于克服分封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C.官僚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是历史进步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5、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多发区域中心在西汉、唐代以陕西为多,东汉以河南最多。
此外,宋代以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中上游,宋元以后,重灾区的记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江浙一带。
这反映了A.政治动荡易引发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制约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C.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变动D.自然灾害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6、理学被认为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北宋时受到外界强烈的抨击,以至于程颐被朝廷禁止授徒讲学。
理学“反动”表现为A.用“天理”来阐释儒家思想B.过分束缚思想压制人性C.强调伦理道德忽视君权D.利用佛道宗教抑制儒教27、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清议攻讦,晚年曾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
”这反映了A.李鸿章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B.李鸿章因洋务成效显著被同行妒忌C.洋务运动学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李鸿章力倡洋务与传统观念相冲突28、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 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年份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合计公布法令、条例数目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A 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军阀统治出现意识形态认同危机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29、1935年,南方的红军突破重重围剿,在甘肃哈达铺邮局意外得到不少报纸,如1935年7月23日天津《大公报》载,“陕北匪共甚为猖獗,全陕北23县,几无一县非赤化,完全赤化者有8 县,半赤化10余县……”红军因此奔赴陕北。
这表明A报纸舆论受到国民政府的严格控制 B.遵义会议后革命形势得到根本好转C.国民政府时期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D.中共有效地利用新式媒介获取信息30、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1949 -1980年中国钢产量情况(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2007)》,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时期中国钢铁生产开始艰难起步B.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促成了钢产量第一个高潮出现C.1960 年国民经济比例调整导致钢铁产量回落D.“文革”内乱导致钢产量急剧下降31、古雅典在公民大会上对于重要问题可能进行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可能在下一次会议上被修改。
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历史第一部分(必考题共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 尊卑观念根深蒂固25.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旁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A. 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 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 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 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26.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27. 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
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
这一事件凸显出A. 地方吏治腐败严重B.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 财经制度严重僵化D. 君权至上不容挑战28.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A. 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B. 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C. 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D. 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29. 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A. 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B. 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 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D.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0. 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
2018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1、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描写了XXX时期XXX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的一支6000人的队伍,但最终韩、XXX、XXX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表明了()。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2、XXX时期,他一方面选派XXX出任XXXXXX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XXX,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这反映了()。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3、XXX认为,“良知是天理之XXX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XXX的话表明了()。
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4、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显示,可以推知()。
B、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
5、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XXX”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
事件发生后,知县XXX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
”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C、机器生产冲击手工业者的生计。
6、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XXX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
这一材料主要表明了()。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7、1935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XXX’字,而拒绝用‘她’字…”。
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他’‘她’和‘斗也’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上述争辩集中表明了()。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
13、中国宗族慈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宗族慈善在宋朝有哪些发展形式?中国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宋朝时期,由于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XXX、义塾等。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含解析)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o满分140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
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这一变化A.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B.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C.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D.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君王由相信天命到否定天命观,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要求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求,A符合题意;B说法不正确,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措施均着眼于维护自身的统治;C是近代西方思想;商周时期没有宗教神学,D不正确。
点睛: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为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王权通过借助神权来提高自身的权威,材料中的占卜即是表现之一。
2. 汉武帝元朔五年之前,凡是做宰相的都是侯爵。
之后武帝广开门路,宣招四方之士,任贤序位,量能以授官。
据此说明A. 汉代已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B. 异性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出于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起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为相,说明其对宰相的政治素养的要求不高,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代选官制度的相关信息,A不正确;材料所述选取的是有识之士,不是诸侯,B不正确;材料所述是皇帝旨在削弱相权的措施,不是对丞相的猜忌,D不正确。
点睛: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频繁更换宰相,启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做宰相,实行内外朝制度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3. 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这表明宋仁宗时期A. 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 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C.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D. 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租佃关系的规定,即佃户不能随意在中途退租,地主也不能随意强占佃户的土地,需双方协商解决,该诏令的颁布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租佃关系的紧张,A正确;佃户是相对独立的各题,不是隶属于地主的,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D“缓和了”说法过于绝对。
2018年高三年级学业水平学科能力第一次诊断测试卷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其中,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6分,29题12分) 26.(1)趋势:参与政务,实权扩大。
(2分)原因:为解决君权高度集中与个人精力不足的矛盾,为保证国家政务的及时处理。
(2分)(2)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对王权的限制;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步形成。
(4分)不同:明代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的国家行政决策机构。
(4分)27.示例:观点:团体的明智需要传统的延续。
(史论结合)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现代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继续担任英联邦元首,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综述:对于传统的延续,有利于改革,保障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0分)28.(1)特点:古丝路贸易与中国商品生产同步发展,与消费需求扩大同步发展。
国家对贸易的态度和政策直接影响古丝路贸易的兴衰。
(4分)(2)同:都加强了沿路地区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都促进了沿途多种文明的交流。
(2分)异:前者更多体现经济文化交流,后者伴随着殖民扩张;前者的商品多为奢侈品,后者的商品多为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商品;前者属于地区性市场,后者属于世界市场。
(6分)(3)影响: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4分)29.(1)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动;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地方教育体统的发展。
(6分) (2)作用: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仿真测试卷文科历史(一)第Ⅰ卷(选择题)24.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25.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
”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B.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C.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D.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26.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制进一步完善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发展D.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27.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
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
”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
材料反映清朝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28.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肤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作者旨在A.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B.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C.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D.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29.梁启超认为:欲解决社会问题者,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
资本若不收归国有,只以土地收归国有,其结果必南辗北辙。
这说明梁启超A.强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B.其主张与“平均地权“有一致性C.主张逐一解决社会问题D.明确反对进行社会革命30.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趋于下降。
2018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历史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表1有学者根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整理出战国七雄的士兵数(表1),并根据“把‘数十万’看做是‘六十万’,战国时期各国平均每户约6人,各出士兵2人”的研究成果,推算出战国中期七国人口总数约1500万。
该推算A.数据来自史学名著,完全合理B.史料依据不够充分,有待商榷C.因运用了统计方法,科学准确 D.完整统计七国人数,可靠属实25.汉武帝后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
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官职被罢。
这表明A.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B.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C.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26.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
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
……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
这说明A.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B.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 D.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27.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描述了浙江嘉兴一带植桑的情况:“一亩可养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
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C.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 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28.严复晚年曾劝谕青年留学生:“学得一宗科学,回来正及壮年,正好为国兴业。
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
”这反映出晚年严复A.主张放弃实业救国思想B.认清了近代科学的本质C.主张恢复旧的传统文化 D.审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29.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
2018年高三第一月模拟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见,与商代相比,西周A.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B.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C.依靠分封以开疆拓土D.王权政治得到一定加强2.史载楚国从武王熊通(前740前~690年在位)时开始对外进行征伐兼并,先后吞并了一些周边的小国,灭国所得之地,直属与楚王成为县。
由此可见,当时A.楚国率先发动兼并战争B.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C.北方诸国政局相对稳定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裂变3.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
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已,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
据此可知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4.商鞅自卫国入秦,宣讲法家理论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励军功等发展战略,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支持变法。
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A.秦孝公下决心要变法图强B.当时群雄并起争霸战争不断C.变法主张迎合了现实需要D.奴隶主贵族势力已普遍衰落5.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
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
当时的自由讲学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6.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
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7.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
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
这反映出当时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8.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两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
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宴,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
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区A.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9.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期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无根”的条文。
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
据此可知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10.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
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集权C.避免了决策失误D.平衡了中央权力11.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次三次极少数短暂的反派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
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12.宋代服饰具有清冷消瘦的文人风格,表现出反对奢华、艳丽、裸露,追求简约质朴,别具清雅、潇洒的风度。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是由于A.国家的积贫积弱B.理学思想的影响C.民族融合的加强D.战乱的频繁发生13.明正德、嘉靖年间,“苏徽大贾,招贩鱼盐,多置田宅”,安徽的大多数耕地“皆绅衿富商之产”,扬州大盐商,既“腰缠万贯”,也“坐拥一县之田”,安然衣食租税。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C.商帮和会馆在全国兴起D.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14.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
据此可知A.儒学影响得以扩展B.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C.选官注意地域平衡D.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15.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估计有织机12000台。
据此可知,当时苏州民间丝织业A.超过官营手工业B.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C.专业化特征明显D.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16.南宋建康府所属各县计有十六个市镇,其中有十二个市镇位于距县城六十里以内的地方。
会稽府有十个市镇,其中的八个距离县城在六十里以内。
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
据此可知,南宋市镇的兴起A.直接受限于交通条件的限制B.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C.集中分布于经济富庶的地区D.均由于政治中心的带动17.“江南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
这些诗句反映了A.文人具有重农思想B.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C.区域农业特色明显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18.《韩束五行志》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发生过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到明末,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常将天象附会于人事B.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C.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D.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19.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8.4%,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
这种状况A.说明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B.表明进口棉制品取代了国内棉制品C.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D.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尚20.综合下表可知,近代中国A.人地矛盾始终突出B.与世界经济联系愈加密切C.农村经济普遍凋敝D.社会稳定造成了人口剧增21.慈禧在1862年11月17日的上谕中,命沿海各口岸挑选民兵,接受西法训练,说:“官兵不能得力,暂假洋人训练,以为自强之计。
”并且表示:“除学习洋人兵法外,仍应认真学习洋人制造各项火器之法。
各项得其密传,能利攻剿。
”据此可知当时A.洋务派已掌握地方大权B.清政府统治危机依然严重C.清政府正筹建近代海军D.慈禧认识到“制夷”的关键22.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梁等人并未将定宪法和开国会列入议事日程。
光绪帝所发上谕虽然有100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反复强调的主要是练兵和筹饷。
这反映出A.光绪帝没掌握朝廷实权B.君主立宪制不符合中国国情C.光绪帝变法决心不坚定D.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23.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华的外国传教士纷纷要求列强出兵,迫使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并为“联军”直接镇压义和团摇旗呐喊。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甚至叫嚣:“把势力伸展到中国的好机会到了,上帝不允许我们放过这个机会。
”这表明当时在华外国传教士A.为本国的殖民扩展效力B.鼓动列强划分势力范围C.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D.要求深入中国内地传教24.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B.孙中山为首革命派力量强大C.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D.辛亥革命促使清朝同时结束25.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
这种现象增多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企业发展迅速B.实业救国深入人心C.政府提倡消费国货D.列强经济侵略加深26.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封建包办婚姻表示不满并以实际行动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
与此同时,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大量涌现。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文化革新推动了思想解放B.西方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封建伦理观念已荡然无存D.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变27.1921年1月1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连续讨论3天,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
结果经过激烈讨论,与会18人中“赞成波尔失委克主义者十二人”。
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
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C.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D.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28.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
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
这体现孙中山A.节制资本的思想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关注工农的利益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29.1929年,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在给贺龙及湘鄂西前委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中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
”这表明周恩来A.重视推广井冈山经验B.抵制党内泛滥的“左”倾错误C.认为革命尚处于低潮D.党内普遍认可毛泽东的做法30.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
这表明A.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B.抗日救国组织得到广泛支持C.政府需要联合各种抗日力量D.东北民众贯彻全面抗战路线31.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A.国内时局发生变化B.民众渴望结束内战C.国共合作走向破裂D.中美关系发生转折32.抗战时,国民政府首迁内地的企业有:山海炼钢厂1937年9月迁汉阳,济南兵工厂1937年9月迁西安,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
这些企业内迁主要是因为A.东南沿海国土沦陷B.受到日寇的直接威胁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D.政府工业结构的调整3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应是建国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整个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矛盾,而“主要矛盾”是恢复和发展生产。
这一论断A.是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B.基本符合中国的国情C.否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事业的贡献D.具有一定“左”倾色彩34.1953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
据此可推知A.上海引领国营企业发展走向B.上海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C.新中国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D.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起步35.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
由此可见当时A.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B.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D.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3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