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跃迁规则 电子吸收光子就会跃迁到能 量较高的激发态,反之,激发态的电子会 放出光子返回基态或者能量较低的激发态。 光子的能量就是跃迁前后2个能级的能量之 差。
波尔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1) 解释原子稳定存在的问题 (2) 可以解释H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3)解释里德堡经验公式 局限:(1) 多电子原子光谱不能解释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提出了
行星式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 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
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行星式原子模型与
氢光谱的相矛盾。
6-1-2 氢原子光谱
在可见区有四条比较明显的谱线,通常用 H,H,H, H 来表示。
σ= RH (
1
-
1
)
பைடு நூலகம்
n12
n22
式中σ为波数,RH 称为里德堡常数,其值为 1.097105 cm-1,n1
和 n2 为正整数,且 n2 n1。紫外区的 莱曼(Lyman )线系, 在近红外区的(帕邢) Paschen 线系和在远红外区的(巴尔麦) Bracket 线系等谱线的波数都很好地符合 Rydberg 公式。 任何原子被激发时,都可以给出原子光谱,而且每种原子 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 卢瑟福模型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需建立新的原子模型。
光既是连续的波,又是不连续的粒子流。
1924 年,法国物理学家 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并预言了高速运动的电子的物质波的 波长
= h / P = h / mv
式中 h 是普朗克常数,P 是电子的动量,m 是电子的质
量,v 是电子的速度。
2、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科学预言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 电子不仅是一种有一定质量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而且 能呈现波动的特性。(当然其运动还是量子化的)
6-1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6-1-1 原子结构模型---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回顾
1、道尔顿原子论:1803 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化
学原子论:每一种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同,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不相同;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不 能再分;一种原子不会转变成为另一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 了原子的结合方式,是使反应前的物质变成了反应后的物质。
x P ≥ h / 2π
x v ≥ h / 2πm
式中 x 为微观粒子位置的测量偏差,P 为粒子的动量的测量 偏差,v 为粒子运动速度的测量偏差。
对于电子来说,其 m = 9.11 10-31 kg,h/2πm 的数量级为
10-4。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 左右,因此核外电子位置 的测量偏差 x 不能大于 10-12 m,这时其速度的测量偏差 v 一定大于 108 ms-1。这个偏差过大,已接近光速,根本无法接 受。 但是对于 m = 0.01 kg 的宏观物体,例如子弹, h/2πm 的 数量级为 10-32。假设位置的测量偏差 x 达到 10-9 m,这个精
(2) 氢原子的精细光谱不能解释
波尔理论并未彻底抛弃经典力学,使其在计算稍复杂的 原子光谱时有较大的误差;其合理的是:核外电子处于定态 时有确定的能量,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的能量变化,这被 后来的量子力学所继承发展,其“轨道”概念,也被量子力
学赋予了新的内涵。
6-2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6-2-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德布罗意的假设:
要研究电子出现的空间区域,则要去寻找一个函数,用
该函数的图象与这个空间区域建立联系。这种函数就是微观 粒子运动的波函数。 1926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建立了著名的微观粒子的 波动方程,即 Schrö dinger 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 波函数 ,就是解 Schrodinger 方程求出的。
6-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6-3-1 薛定谔( Schrö dinger0方程
Schrö dinger 是奥地利科学家,方程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8 m ( E V ) 0 2 2 2 2 x y z h
2 2 2 2
为其中,波函数,反映了电子的波动性;
四个量子数
对应于一组合理的 n,l,m 取值则有一个确定的 波函数 ( r,, ) n,l,m 其中 n,l,m 称为量子数,因为它们决定着一个 波函数所描述的电子及其所在原子轨道的某些物理量 的量子化情况。如电子的能量、角动量,原子轨道离 就可以由量子数 n,l,m 来说明。
原子核的远近、原子轨道的形状和它在空间的取向等,
m,E,V,等反映了电子的微粒性。
将直角坐标三变量 x,y,z 变换成球坐标三变量 r,, 。 根据 r,, 的定义,有
x = r sin cos
y = r sin sin z = r cos r2 = x2 + y2 + z2 n, l, m (r, , ) = R n, l (r) Y l, m (, ) R n, l (r) : 径向分布函数,由n, l决定 Y l, m (, ): 角度分布函数,由l, m决定
1. 主量子数 n
取值 意义 1, 2, 3, 4 … … n 为正整数 ( 自然数 ) ,
光谱学上用 K,L,M,N … …
表示 。
(1)决定氢原子和类氢离子中电子的能量 E。由于
n 只能取特定的几个值,所以决定了能量 E的量子化。 E = -13.6 Z2/n2 eV n 越大,能量 E 越高。当 n 趋近于无穷大时,E = 0,这是自
对应于一组合理的 n,l,m 取值,则有一个确定的波函数 ( r,, ) n,l,m 波函数 是量子力学中用以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函数,波 函数 叫做原子轨道(orbital)。 1,0,0 就是1s 轨道,也表示为 1s, 2,0,0 就是 2s 轨道,即 2s,2,1,0 就是2pz 轨道,即2pz 。有的原子轨道是波函数的线
实心球
2、电子的发现----汤姆生原子模型: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原子并不是构成物 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 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 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3、原子核的发现----卢瑟福行星式原子模型:
第6 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 理解玻尔理论,建立定态、激发态和电子跃迁的概念; 理 解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2. 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 及其图象表示;掌握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相互关 系及取值。 3. 理解能级分裂、能级交错、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掌握slater 规则,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4. 掌握元素周期表族、周期、区的划分及元素的原子半径、电 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由电子的能量。
(2)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或者 说是电子所在的电子层数。n = 1 表示第一能层 ( K 层 ) ,离 核最近, n = 2,代表第二层; n 越大离核越远。
2 角量子数 l
取值
意义
受 n 的限制,取值为 0,1,2,3,4 … … (n-1) ,
s,p,d,f, g … … 表示 。
1883 年瑞士物理学家巴尔麦提出了下式
=B
n2 n2 -4
(6-1)
作为 H,H,H,H 四条谱线的波长通式。式中 为波长,B 为常数,当 n 分别等于3,4,5,6 时,上式将分别给出这几条 谱线的波长。可见区的这几条谱线被命名为 Balmer 线系。
1913 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堡找出了能概括谱线的波数之间 普遍联系的经验公式
电 子 枪
电 子 束
薄晶体片 感光屏幕 衍射环纹
6- 2 - 2
不确定原理(测不准原理)
在经典力学体系中,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时,能同时 准确地知道某一时刻运动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及具有的动量P。 但是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它的运动完全不同 于宏观物体沿着轨道运动的方式,因此不可能同时测定它的空 间位置和动量。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
能量,光的频率决定于轨道的能量之差:
h = E2 – E1 或 v = (E2 - E1) / h v=13.6 1 ( n 22 1 1 1 ) eV n12 )
h
σ= RH (
n12
n22
电子在这些定态轨道上 运动时,既不吸收能量 又不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 发生跃迁。
n=1,2,3,4…
放出能量, 回到基态。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行为的统 计性规律联系在一起,表现为: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大量微粒运动 表现出来的性质,即是具有统计意义的 概率波。
也就是说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虽然不能同时准确地测
出位置和动量,但它在空间某个区域内出现的机会的多与少,
符合统计性规律。从电子衍射的环纹看,明纹就是电子出现 机会多的区域,而暗纹就是电子出现机会少的区域。
共有 n 个值。 光谱学上用
(1)决定电子绕核运动的角动量的大小。
h M 2
l (l 1)
(2) 在多电子原子中和n共同决定电子的能量。n 相同,l 不同的 原子轨道,角量子数 l 越大的,其能量 E 越大。 即 E 4s E 4p E 4d E 4f (3)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式不断增加。当 n → ∞ 时,电子离核无限远,成为自由电子,
脱离原子核的作用,能量 E = 0。 电子在轨道上绕核运动时,并不放出能量。因此,在通常 的条件下氢原子是不会发光的。同时氢原子也不会因为电子坠 入原子核而自行毁灭。
原子中的各电子尽可能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即原子 处于基态。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电子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能 量较高的轨道上,这时原子和电子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 电子不稳定,可以跃迁回低能量的轨道上,并以光子形式放出
6- 1 - 3
玻尔理论
1913 年丹麦科学家 玻尔 在 普朗克 量子论、爱因斯坦光子 论和 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玻尔理论:核外电 子在特定的原子轨道上运动,轨道具有固定的能量 E。
Be
Bohr 计算了氢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
13.6 E=n2
eV
随着 n 的增加,电子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以量子化的方
例如 n = 4 时,l 有 4 种取值,就是说核外第四层有 4 种 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 l l l l = = = = 0 1 2 3 表示 表示 表示 表示 s p d f 轨道,形状为球形,即 4 s 轨道; 轨道,形状为哑铃形,4 p 轨道; 轨道,形状为花瓣形,4 d 轨道; 轨道,形状更复杂,4 f 轨道。
度完全满足要求,其速度的测量偏差 v 尚可以达到 10-23 ms-1。
这个偏差已经小到在宏观上无法觉察的程度了。所以对宏观物 质,测不准原理无意义。
6-2-3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电子衍射实验中,若使电子一个个射出,这时屏幕上会出
现一个一个的亮点,毫无规律可言,这是电子的粒子性的表现。
但随着亮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其分布开始呈现规律性——得到 明暗相间衍射环纹。这是电子的波动性的表现。所以说电子的 波动性可以看成是电子的粒子性的统计结果。
性组合,例如2px和2py就是2,1,1和2,1,-1的线性组合。
解 Schrö dinger 方程,求解 ( r,, ) 的表达式的同时,还 将求出对应于每一个 ( r,, ) n, l, m 的特有的能量 E 值,对于 氢和类氢离子:
13.6 Z2 E=n2
eV
6 -3 -2
当n=1时能量最低为-13.6 eV,称为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 1913年,波尔总结当时的最近物理学发现,建立 了氢原子核外电子模型,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后 人称波尔理论,要点如下: • 1)行星模型 波尔假定,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是 处在一定的线形轨道上绕核运行的。 • 2)定态假设 波尔假定,氢原子核外电子在轨 道运行时有一定的不变的能量,这种状态称为定 态。 • 基态---能量最低的定态。 • 激发态---能量高于基态的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