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20.86 KB
- 文档页数:4
2017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早期人类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20万年;关于北京人说法正确的是(1)保留猿的大量特征(2)直立行走(3)使用天然火(北京人使用火的理由: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4)过群居生活火的作用:烧烤食物、驱赶野兽、防寒、照明第二课:原始农耕(氏族时期)1、半坡居民:工具是磨制石器;饲养动物;彩陶;纺织、制衣;房屋结构是半地穴式;农作物是粟;黄河流域2、河姆渡居民:工具是磨制石器;饲养动物;水井;房屋结构是干栏式;农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为什么房屋结构不一样?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因为北方地面干燥,风沙大,可以遮风挡雨,还可以取暖;河姆渡居民的房屋结构是干栏式,因为南方降水量多,地面潮湿。
第三课:传说时代1、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2、禅让制当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夏朝:(1)第一个国王——禹;最后一个国王——桀;(2)家天下的开始——启(世袭制);(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因为出现军队、监狱、刑法)2、商朝:第一个国王——汤;最后一个国王——纣王;迁都殷的国王——盘庚3、西周:(1)第一个国王——周武王;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国人暴动的国王——周厉王(2)社会政治制度——分封制(3)被灭的少数民族——犬戎4、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第五课:青铜器和甲骨文1、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商朝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春秋2、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称霸的原因: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的口号;鱼盐之利)3、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周王室衰微第七课:战国1、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2、晋分三家:赵、魏、韩3、商鞅变法——秦国灭六国的主要原因(作用:秦国国力最强,为以后灭六国奠定基础)4、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设计(作用:防洪灌溉)第八课:百家争鸣1、道家:——(1)创始人:老子,春秋时期,学说收集《道德经》;(2)代表人物:庄子(3)主要思想: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儒家——(1)创始人:孔子,春秋时期,学说收集《论语》);核心思想——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2)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3)主要思想:以德治国,主张仁政和礼治3、法家——(1)代表人物:韩非子(2)思想:以法治国4、墨家——(1)代表人物:墨子(2)思想:兼爱、非攻第九课:秦统一中国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2、秦王嬴政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秦始皇管理地方的方式——郡县制4、秦始皇统一的文字——小篆5、秦始皇统一的货币——圆形方孔钱6、秦始皇对儒家的态度——焚书坑儒7、秦长城的起征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抵御匈奴)8、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量,衡是重量)第十课:秦末农民起义1、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2、直接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第十二课:汉武帝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解决诸侯势力的措施——推恩令(主父偃提出)2、汉武帝对儒家态度——独尊儒术3、西汉最鼎盛时期——汉武帝4、汉武帝统一的货币——五铢钱第十三课:东汉兴亡1、光武中兴——刘秀2、农民起义——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第十四课: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1)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2)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作用是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作用是沟通西域(3)、作用——(1)密切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丝绸之路的第一人——张骞3、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因为张骞开通西域的一条商路来往商品最多的是丝绸4、出发点:长安5、最远到达的地方——大秦(古罗马)6、通过丝绸之路,东方传入西方的物产和技术——丝绸、茶叶、陶瓷、凿井、冶铁;西方传入东方——汗血马、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舞蹈、魔术7、西汉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8、标志今天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西汉(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9、东汉出使西域的人物:班超(班超派甘英到大秦,后来班勇出使西域)第十五课:两汉科技文化1、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前期2、造纸术的改进:蔡伦3、医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对症治疗;治未病)4、神医——东汉末年的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5、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6、道教——东汉末年兴起(青城山)7、佛教——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白马寺)第十六课: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交战双方——曹操---袁绍;特点——以少胜多;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赤壁之战:交战双方——曹操对孙刘联军;特点——以少胜多;作用——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考范围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发现于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记法:河水长干....)2、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住半地穴式的房屋,(记法:半黄半粟....)会制造彩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1、炎黄大败蚩尤――涿鹿之战。
2、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神州轩辕自古传)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禹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商朝:汤建立。
最后一个国王纣是有名的暴君(炮烙之刑)。
3、西周:,周武王建立。
4、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5、西周分封制①目的:为巩固统治。
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著名的青铜器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2、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尊王攘夷;)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3、战国时期主要战役:①桂陵之战(围魏救赵)②马陵之战(减灶计)③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使得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1、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的,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以下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提纲:
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 人类的起源
-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 人类进化的重要里程碑
2. 文明的发展
- 农业文明的出现与意义
- 各大文明古国的兴起(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
3. 中国古代
-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列国纷争、思想家的出现)
-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4. 世界古代文明
- 古埃及帝国的崛起和衰亡
-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成就
- 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5. 道教和佛教的出现
- 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实践
-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 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影响
7.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 秦朝统一的成果和问题
8. 汉朝的兴起和辉煌
- 汉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
- 汉朝的科技成就和文化繁荣
9.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不同文明间的互相吸收和借鉴
10.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实践
-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影响
以上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此提纲进行整体的复习和梳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做习题、复习纲要等方式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1.1 人类起源及文明的诞生•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考古发现•文明的定义和特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概念1.2 中国古代文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历史传说•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和思想文化的繁荣1.3 印度、希腊罗马和埃及文明•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产生和发展•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和文化•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文明二、中世纪世界2.1 封建社会的兴起•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欧洲和中国封建制度的异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2.2 欧洲的封建社会和宗教改革•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君主专制制度•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世俗与宗教法律的冲突2.3 由中世纪到近代•文艺复兴和它的影响,人性主义的兴起•开拓沿海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科技的进步和非洲大陆的殖民化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3.1 主要的政治制度•哪些王朝采取了什么形式的政治制度•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的基础•政治、社会制度的关系3.2 科技和文化艺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长城、京剧等文化遗产的起源和发展•文学、历史和哲学经典的影响3.3 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传奇故事•文化交流对中外文化的影响四、列强入侵和民族抗争4.1 列强入侵和中国的危机•鸦片战争和中英条约的签订•中法战争和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国家危机引发的思想启示4.2 义和团和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前的激进运动•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失败原因•辛亥革命的发生和背景4.3 民族英雄和抗争精神•中华民族英雄的事迹和成就•爱国主义和抗争精神的形成•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抗争的影响五、总复习•重点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基础理论的概述和辩证方法的运用•历史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七年级复习资料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会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1)时间:9000-7000年前(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大战蚩尤,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水稻,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民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黄帝的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缧丝。
6、通过部落联盟民主会议推举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尧——舜——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精简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1、人类的起源:约300万年前,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1、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
2、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在涿鹿打败蚩尤,炎黄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华夏族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
所以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
3、炎帝、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炎帝、黄帝是“人文始祖”。
4、禅让制: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奴隶制王朝),都城在阳城。
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分封宗亲、功臣和先朝贵族。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夫的等级制度,巩固了西周统治。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青铜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3.金文:商、周时期,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⒈春秋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尊王攘夷)、晋文公(标志:城濮大战胜利,退避三舍)、楚庄王、秦穆公、吴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家分晋)(方位:东南西北在中间)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民族交融。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时开始使用,在战国时得到推广,战国称为(铁器时代)。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
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七年级上册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一、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元谋人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长江流域云南省元谋县生产生活方式:能够制作工具(是区别人和猿的标志)知道使用火(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意义: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1921年遗址最先被发现,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生产生活:群体生活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
特点: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身高平均157厘米,能够直立行走。
地位: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意义: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3万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特点:已经具有现代人的特征生产生活: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有审美观念。
穿孔骨针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一、半坡居民的生活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农作物:粟农工具:骨器,角器原是饲养业:猪和狗原始手工业:彩陶(鱼纹彩陶盆)陶埙、纺轮、骨针、骨锥二、河姆渡人的生活时间:距今约7000年地点: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房屋: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农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农工具:骨耜原始饲养业:猪、狗和水牛三、原始农业的发展兴起于:中国的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发展:由“刀耕火种”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一、史前人类的生活
1.史前人类的起源
2.史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史前人类的文化和艺术
二、古代文明
1.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2.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
3.古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
三、中世纪欧洲
1.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2.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的影响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四、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
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与文化
2.秦朝的政治变化与社会影响
3.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五、世界各国的近代化进程
1.近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变革
2.东亚各国的近代化进程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变革
六、现代世界的全球化
1.全球化的概念和背景
2.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
七、历史与我们的生活
1.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2.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3.如何学好历史,增强历史意识。
2017年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立足教材,全面精读,熟悉教材,并将各课,各单元的知识要点梳理出
来,按照互相联系的顺序排列,形成知识体系,弄清知识点在大纲中的合适位置。
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内在联系深化理解,准确记忆。
时间:2017年4月中旬完成
第二轮: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专题复习
对知识按照不同的角度重新整合,形成历史知识专题。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形成专题的角度有时间,空间,事件类型等依据。
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形成准确历史认识。
时间:2017年5月中旬完成
第三轮:综合知识,联系现实,考前模拟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式。
做近几年的中考历史题,同时配备以模拟试题进行考前演练。
模拟要做到精选,精炼,精讲,要限时限量务必有效果出成绩。
时间:2017年6月初完成。
中考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1、元谋人: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2、北京人:地点在北京周口店,距今70万至20万年。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火种。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1、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距今6000年。
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食是粟(小米),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
半坡人的陶器是最具特色的彩陶,石制的纺轮说明他们会简单额纺织、制衣;2、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
住房是干栏式房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主食是水稻(大米),用骨耜耕作;懂得挖掘水井3、原始农业的发展:这是人们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
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3课:1、炎黄联盟:在阪泉之战中,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炎黄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的前身),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炎帝的发明: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
3、黄帝,名轩辕。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4、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舜、禹依次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其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5、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传说有后人杜撰或夸张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只有考古资料证实的才是真实的历史(史实。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是夏朝2、分封制:一种社会等级制度①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②内容:A、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依据),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对象)分封到各地;B、受封者的权力:1、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2、受封者可以再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远古时代1. 人类的发展与汉人的起源•人类的发展和演变•汉人的起源和原始社会•汉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2. 夏、商、周三代与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商、西周的建立与发展•奴隶社会的形成和特征3. 中国文字的产生与青铜文化的形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青铜文化的形成和特点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两河流域文明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兴起和特点•埃及文明的兴起和特点2. 波斯帝国与中国古代的维系•波斯帝国的崛起和征服•中国与波斯帝国的交往和影响3.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中国古代的维系•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特征•中国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交往和影响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分裂与争霸•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诸侯国的争霸和纷争2. 儒家与道家的崛起与发展•儒家学派的兴起和思想内容•道家学派的兴起和思想内容3.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跨越•秦、楚、赵、魏、韩、齐六国的崛起和发展•断藤战国时期的器物、乐器和冶金技术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一与法制建设•秦朝的建立与发展•兵马俑的发现和丰富埋葬习俗的讲解2. 胡服骑射与汉化政策•胡服骑射政策的推行和影响•汉化政策的制定和结果3. 汉朝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汉朝文化的特点和成就•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第五单元古代中国的三国时期1. 三国时期的乱世•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形成和发展•各个国家的争斗和战争2. 美人计与火烧赤壁•西施的美人计和其背后的故事•火烧赤壁的战争和结果3. 三国之终与东汉的衰落•三国的合并和东汉的衰落•诸葛亮的才能和东吴的崛起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提纲,包括了各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提纲来对这个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理解和记忆,为下个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2017秋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2017秋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春秋战国的纷争)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东周的建立建立时间(公元前770年),建立者(周平王),都城(洛),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二、春秋争霸1、春秋争霸的原因是什么?周王室衰微2、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3、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4、管仲改革的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措施:(1)政治上,改革内政(2)经济上,发展生产(3)军事上,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4)外交上,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影响: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5、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什么?(1)通过管仲改革,齐国国富兵强(2)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深得民心(3)盛产鱼盐,经济富庶6、晋楚争霸: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大战),与之有关的成语是(退避三舍)。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7、吴越争霸——成语(卧薪尝胆)8、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和训练军队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国富兵强。
9、如何评价春秋争霸战争?(1)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2)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指的是?(按顺序,注意地图)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赵魏韩)田氏代(齐)3、战国时期三大经典战役是?(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桂陵之战:交战双方是(齐、魏),将领(孙膑、庞涓),成语(围魏救赵),结果(齐)胜。
马陵之战:交战双方是(齐、魏),军事谋略是(减灶计),结果(齐)胜。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秦、赵),将领(白起、赵括),成语(纸上谈兵),结果(秦)胜。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要点资料一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我国
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
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
教训。
2、措施:①轻徭薄赋;②奖励农桑;③提倡节约;④“以德化民”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四、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都城:洛阳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要点资料二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目的:巩固统治)
(1)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接受汉族先进文
化。
(2)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3)作用: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要点资料三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出现,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提供了较为充足稳定的食物,成为他们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考点点击]1.识记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2。
识记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别展示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生活场景,是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人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两地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农业、手工也和畜牧也等生产部门,同时会制造陶器,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3.识记知道炎黄、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炎帝、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民族。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尧舜禹都是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称为禅让制.其中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知识图解]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017 届中考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新)
1 、知道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知道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北人:70 —20 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的,使用
打击石,会使用天然,着群生活,是期人类原始会。
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距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位于浙江余姚河
姆渡,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房屋为干栏式房子,会制造陶器。
半坡遗址: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河流域,位于西安半坡,主
要农作物为粟,种菜,房屋为半地房子,能制造彩的彩陶。
2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
黄
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3 、知道夏西周三的更及建立者。
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启继位,王位世制替了禅让制。
公元前1600 年,商汤建立了商朝。
商王庚把都迁到了。
公元前1046 年,周王领导了牧野之战,灭商朝,建立了周朝,都城在京,历史
上称为西周。
周幽王时“烽火”,西周结。
4 、知道春秋争霸中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和战国七雄的名称、方位。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
用。
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邑,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公元前221 年。
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公元前7 世中期,成为第一个霸主。
争霸余年,王打败军,做了中原霸主。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文公称霸,卧薪尝胆——勾践
春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
西北到中间)七雄并立的局面。
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
兵)。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时国王:秦孝公;时间:公元前356 年
主要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5 、了解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史实。
公元前230 年到公元前221 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⑴政治上:创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具体表现: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B、中央政府设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⑵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和度量衡。
⑶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⑷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危害:压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⑸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长城:“西起洮、东到辽东”;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中原和岭南地区)
6 、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民族上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的势力;②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③军事上:北击匈奴,夺取了河
套和河西走廊;④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7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 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 年(汉宣帝时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保护往来商旅;这一机构的设置也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丝绸之路:
1 、丝绸之路(起点)长安------- 河西走廊------- 阳关,玉门关------ 葱岭------ 西亚,
欧洲,这条路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称为“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8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三国名称、方位、建立者及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200 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
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后几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以汉王朝丞相的身份南下,企图统一全国,孙权与刘备组成
联军,在赤壁打败曹军。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都城是洛阳。
221 年,刘备建立汉,又称蜀汉或者蜀。
都城
是成都。
222 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城是建业(今江苏南京)。
魏,蜀,吴的建立,标志三
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30 年吴国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最早交
往记载。
三国方位:魏国(北方);吴国(东方);蜀国(西方)。
9 、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措施(内容): A 、迁都洛阳(公元494 年);北魏政权是鲜卑族建立的,439 年北魏再次统一黄河流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用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
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
倡尊老、老的风气。
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
10 、知道“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知道甲骨文。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11 、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百家争鸣”。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的言论记载在《论语》一书里。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的教育方面的重大贡献:
(1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4 )、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知新”。
12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原则,他医
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近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