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实验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4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遗传算法实验报告一、问题描述对遗传算法的选择操作,设种群规模为4,个体用二进制编码,适应度函数,x的取值区间为[0,30]。
若遗传操作规定如下:(1)选择概率为100%,选择算法为轮盘赌算法;(2)交叉概率为1,交叉算法为单点交叉,交叉顺序按个体在种群中的顺序;(3)变异几率为0请编写程序,求取函数在区间[0,30]的最大值。
二、方法原理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群体进化机制形成的一种全局寻优算法。
与传统的优化算法相比,遗传算法具有如下优点:不是从单个点,而是从多个点构成的群体开始搜索;在搜索最优解过程中,只需要由目标函数值转换得来的适应值信息,而不需要导数等其它辅助信息;搜索过程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点。
目前,该算法已渗透到许多领域,并成为解决各领域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遗传算法中,将问题空间中的决策变量通过一定编码方法表示成遗传空间的一个个体,它是一个基因型串结构数据;同时,将目标函数值转换成适应值,它用来评价个体的优劣,并作为遗传操作的依据。
遗传操作包括三个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
选择用来实施适者生存的原则,即把当前群体中的个体按与适应值成比例的概率复制到新的群体中,构成交配池(当前代与下一代之间的中间群体)。
选择算子的作用效果是提高了群体的平均适应值。
由于选择算子没有产生新个体,所以群体中最好个体的适应值不会因选择操作而有所改进。
交叉算子可以产生新的个体,它首先使从交配池中的个体随机配对,然后将两两配对的个体按某种方式相互交换部分基因。
变异是对个体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基因值按某一较小概率进行改变。
从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方面来说,交叉算子是产生新个体的主要方法,它决定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而变异算子只是产生新个体的辅助方法,但也必不可少,因为它决定了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交叉和变异相配合,共同完成对搜索空间的全局和局部搜索。
三、实现过程(1)编码:使用二进制编码,随机产生一个初始种群。
遗传算法求函数最大值实验报告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遗传、交叉和变异等机制,逐步优化解空间中的个体,以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遗传算法来求解一个函数的最大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函数作为实验对象,即f(x) = x^2,在x的范围为[-10, 10]。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使函数值最大的x。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遗传算法中的基本元素,包括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选择策略、交叉和变异操作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二进制编码方式,将x的范围[-10, 10]离散化为10位的二进制编码。
适应度函数即为f(x) = x^2,它表示个体的适应度。
选择策略采用轮盘赌选择算法,交叉操作采用单点交叉,变异操作采用随机位变异。
接下来,我们需要初始化种群,并迭代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在每一代中,我们根据适应度函数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评估,并根据选择策略选择父代个体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
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产生新的子代个体,并替代原有种群中的个体。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设置了100个个体的种群,并进行了100代的迭代。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多次迭代,算法逐渐优化到了最优解。
最终找到了使函数值最大的x,即x=10,对应的函数值为100。
总结起来,本次实验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展示了遗传算法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适当选择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和操作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遗传算法在更复杂问题上的应用,并通过改进算法的参数和操作策略来提高算法的性能。
环境配置1.安装anaconda,并配置环境变量2.Win+R运行cmd打开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中创建并激活所需的Python环境,也可直接使用默认的base环境a)创建:conda create -n [新环境的名字] python=[Python版本号]比如:conda create -n myEnv python=3.7b)激活环境:conda activate [环境名]。
激活成功后命令行前面会有个括号显示当前使用的环境名:3.检查当前环境下是否已有需要用到的库,若没有,则需要安装a)查询命令:conda listb)安装新的库:conda install [库名]也可指定库的版本号:conda install [库名]=[版本号]4.执行指定的python文件:python [.py文件名]如果.py文件不在当前路径下,需要指定文件的完整路径完成下列实验1,2以及3、4、5任选其二。
实验1:产生式系统1.基本要求1.1掌握产生式系统的基本原理1.2运行产生式系统的示例代码1.3尝试向示例代码中添加新数据,并完成相应的推理2.实验报告2.1总结产生式系统的基本原理2.2产生式系统的源代码分析与实验记录2.3尝试向示例代码中添加新数据,并完成相应的推理3.作业无实验2:AStar求解八数码问题1.基本要求1.1掌握AStar算法的基本原理1.2编写并运行AStar算法求解八数码问题的示例代码。
给定矩阵初始状态,允许将0与相邻的4个数字之一交换,直到矩阵转变为目标状态。
输出每一步交换后的矩阵例12.实验报告2.1 总结AStar算法的基本原理2.2 如何描述八数码问题中两个状态间的距离?2.2 如何根据状态距离将八数码问题转换为AStar寻路问题?3.作业提交编写的AStar求解八数码问题代码实验3:AStar求解迷宫寻路问题1.基本要求1.1掌握AStar算法的基本原理1.2编写并运行AStar算法求解迷宫寻路问题的示例代码。
实验一 二进制编码函数优化一、实验目的利用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求解最优化问题,了解整个利用二进制编码的过程,选择,交叉,变异等等。
使适应性函数值逐步逼近最优解,并进行在Visual C++ 6.0进行仿真,编译。
二、实验仪器机械楼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三、实验内容及步骤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优化如下测试函数: (1) De Jong 函数F1:极小点f 1(0, 0, 0)=0。
(2) De Jong 函数F2:极小点f 2(1,1) = 0。
(3) De Jong 函数F3:对于]0.5,12.5[--∈i x 区域内的每一个点,它都取全局极小值30),,,,(543213-=x x x x x f 。
要求:对每一个测试函数,分析不同的种群规模(20~100)、交叉概率(0.4~0.99)和变异概率(0.0001~0.1)对优化结果的影响,试确定最佳参数组合。
四、实验报告(1)De Jong函数F1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优化结果的折线图如图1所示:其中迭代数为100代,结果基本逼近最真实值。
图1 De Jong函数F1二进制编码优化结果折线图(2)De Jong函数F2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优化结果的折线图如图2所示:其中迭代数为100代。
图2 De Jong函数F2二进制编码优化结果折线图(3)De Jong函数F3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优化结果的折线图如图3所示:其中迭代数为200代。
图3 De Jong函数F3二进制编码优化结果折线图实验二 实数编码函数优化一、实验目的利用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求解最优化问题,并分析不同的变异方式(均匀变异、非均匀变异、自适应变异)的优化结果有什么区别。
并进行在Visual C++ 6.0进行仿真,编译。
二、实验仪器机械楼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三、实验内容及步骤采用实数编码方式优化如下测试函数: ⑴De Jong 函数F1:极小点f 1(0, 0, 0)=0。
遗传算法实验报告遗传算法实验报告引言: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交叉等操作,逐步优化问题的解。
本实验旨在探究遗传算法在解决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一、实验背景遗传算法最早由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兰德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灵感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
遗传算法通过基因编码、适应度评估、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模拟了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和变异,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遗传算法解决一个经典的优化问题,验证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
同时,对遗传算法的参数设置和操作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算法的性能。
三、实验步骤1. 问题定义:选择一个经典的优化问题,例如旅行商问题(TSP)或背包问题。
2. 解空间建模:将问题的解表示为染色体,设计基因编码方式。
3. 适应度函数定义:根据问题的特点,设计一个能够评估染色体解的适应度函数。
4.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组初始染色体,作为种群。
5.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函数,选择一部分较优秀的染色体作为父代。
6. 交叉操作:通过交叉操作,生成新的子代染色体。
7. 变异操作:对子代染色体进行变异操作,引入新的基因变异。
8. 适应度评估:计算新的子代染色体的适应度。
9. 父代替换:根据适应度函数,选择一部分较优秀的子代染色体替换掉父代染色体。
10. 终止条件判断: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步骤5。
11. 输出结果:输出最优解及其适应度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组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并计算出其适应度值。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遗传算法在解决优化问题中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遗传算法的参数和操作过程,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遗传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优化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二:遗传算法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遗传算法matlab示例程序辅助学习2.理解遗传算法的原理及机制二、实验原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模拟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它是由美国Michigan大学J.Holland教授于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并出版了颇有影响的专著《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GA这个名称才逐渐为人所知,J.Hilland教授所提出的GA通常为简单遗传算法(SGA)。
遗传算法是从代表问题可能潜在的解集的一个种群(population)开始的,而一个种群则由经过基因(gene)编码的一定数目的个体(individual)组成。
每个个体实际上是染色体(chromosome)带有特征的实体。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即多个基因的集合,其内部表现(即基因型)是某种基因组合,它决定了个体的形状的外部表现,如黑头发的特征是由染色体中控制这一特征的某种基因组合决定的。
因此,在一开始需要实现从表现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编码工作。
由于仿照基因编码的工作很复杂,我们往往进行简化,如二进制编码,初代种群产生之后,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逐代(generation)演化产生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在每一代,根据问题域中个体的适应度(fitness)大小挑选(selection)个体,并借助于自然遗传学的遗传算子(genetic operators)进行组合交叉(crossover)和变异(mutation),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
这个过程将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一样的后生代种群比前代更加适应于环境,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decoding),可以作为问题近似最优解。
三、实验条件1.Matlab 7.0以上版本遗传算法演示程序2.IE6.0,能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资料四、实验内容1.启动GA示例程序1)启动Matlab 7.02)单击help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demos”3)在“demos”窗口左边的树形选择栏选择“toolbox”中“Genetic Algorithm and Direct Search Demos”分支,“demos”窗口右边即为遗传算法示例程序列表。
遗传算法实验报告豆实验报告:遗传算法在问题求解中的应用1. 引言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适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
在遗传算法中,通过模拟“遗传、变异、选择”等进化过程,逐渐进化出最优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代码,使用遗传算法解决一个优化问题,并对结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2. 实验目标本实验要求使用遗传算法解决一个函数极值求解问题。
具体要求如下:- 目标函数:f(x) = 3x^4 - 4x^3 - 12x^2 + 2x + 6- 变量范围:-10 <= x <= 10- 求解目标:找到使得f(x)取得最大值的x的取值。
3.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采用Python语言编写代码,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个体,并将其编码成二进制串表示。
(2)选择操作:通过计算适应度函数值,按照一定的策略选择个体。
这里采用轮盘赌选择策略,适应度越高的个体被选中的概率越大。
(3)交叉操作:随机选择两个个体,按照一定的概率进行交叉操作。
采用单点交叉的方法,将两个个体的某一位进行交换。
(4)变异操作:对选中的个体按照一定的概率进行变异操作。
这里采用单点变异的方法,随机选择一个位点进行变异。
(5)迭代操作: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迭代次数达到设定值或者达到了较好的适应度值)为止。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运行1000次实验,并进行统计,得到了一组实验结果。
最终,遗传算法找到了一个较好的近似解,f(x)取得最大值时的x的取值为2.976,并且f(x)取得的最大值为102.441。
下面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4.1. 初始种群影响初始种群的选择对于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找到全局最优解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次实验,我们随机生成了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初始种群,经过实验发现,初始种群越大,算法在相同条件下的迭代次数越少,收敛速度越快。
4.2. 参数选择遗传算法中的参数选择也对算法求解效果有一定影响。
遗传算法实验报告遗传算法实验报告引言: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基因的变异和交叉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遗传算法程序,探索其在求解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一、实验背景遗传算法最初是为了模拟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提出的。
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遗传算法可以逐步优化解空间,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遗传算法适用于各种优化问题,如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遗传算法程序,研究其在求解优化问题中的效果。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实现一个简单的遗传算法程序;3. 运用该程序求解一个具体的优化问题。
三、实验步骤1. 确定问题:选择一个具体的优化问题,如旅行商问题;2. 设计编码方式:将问题转化为遗传算法可以处理的编码形式,如二进制编码;3.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初始种群;4. 评估适应度:根据问题的目标函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5.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选择优秀的个体作为父代,采用轮盘赌等方法进行选6. 交叉操作:对选出的父代进行交叉操作,生成新的个体;7. 变异操作:对新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引入随机性;8. 更新种群:将原种群和新生成的个体合并,更新种群;9. 判断终止条件: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最优解;10. 输出结果:输出找到的最优解。
四、实验结果本实验选择旅行商问题作为优化问题进行求解。
旅行商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找到一条最短路径,使得旅行商可以依次访问一系列城市并回到起点。
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 初始种群大小为100个个体;- 迭代次数为1000次;- 交叉概率为0.8,变异概率为0.01;- 最优解为路径长度为1000的路径。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遗传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遗传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问题的最优解,但并不能保证一定找到全局最优解;2. 实验中的参数设置对算法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参数设置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3. 遗传算法适用于解决各种优化问题,但对于复杂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优化和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遗传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一 二进制编码函数优化一、实验目的根据给出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并用C 语言编程实现。
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通过不断调整种群规模、进化代数、交叉因子和变异因子等参数,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
重点:掌握二进制编码的编程过程。
二、实验仪器Acer Aspire V5-472G ,Windows 7 旗舰版,64位操作系统 Intel(R) Core(TM) i5-3337 CPU @1.8GHz 1.80 GHz Microsoft Visual C++ 6.0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三、实验内容及步骤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优化如下测试函数: (1) De Jong 函数F1:极小点f 1(0, 0, 0)=0。
(2) De Jong 函数F2:极小点f 2(1,1) = 0。
(3) De Jong 函数F3:对于]0.5,12.5[--∈i x 区域内的每一个点,它都取全局极小值30),,,,(543213-=x x x x x f 。
要求:对每一个测试函数,分析不同的种群规模(20~100)、交叉概率(0.4~0.99)和变异概率(0.0001~0.1)对优化结果的影响,试确定最佳参数组合。
四、实验报告(1) 根据De Jong函数F1:极小点f1(0, 0, 0)=0。
给定Cmax=100,MaxGeneration=100,在此基础上改变A:Popsize(20、60、100)、B:Pc(0.3、0.6、0.9)、C:Pm(0.1、0.05、0.001)等参数,设计一个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根据正交实验表进行实验。
将正交实验因素和实验结果整合成一个正交实验表,如表1.1.1所示。
其中M表示best达到0的最小迭代数,N代表Average的收敛性,收敛为1,不收敛为0。
对实验结果M、N两项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均值响应表,如表1.1.2所示。
表1.1.1 函数F1正交实验表表1.1.2 函数F1均值响应表通过分析均值响应表,得到较优的组合为A1B1C2和A1B1C1。
遗传算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优化算法,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遗传算法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来解决特定的优化问题,观察其性能和效果。
二、实验原理遗传算法模拟了生物进化的过程,通过对一组潜在的解决方案(称为个体或染色体)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逐步迭代优化,以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的解。
在遗传算法中,每个个体都由一组基因表示,这些基因对应于问题的参数。
适应度函数用于评估每个个体的优劣程度,适应度高的个体更有可能被选择进行繁殖,产生下一代个体。
选择操作通常基于个体的适应度比例,适应度高的个体有更高的概率被选中。
交叉操作将两个父代个体的基因部分组合,生成新的子代个体。
变异操作则以一定的概率随机改变个体的某些基因,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三、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 Python 编程语言,主要依赖的库有 numpy 用于数组操作,matplotlib 用于结果可视化。
四、实验步骤1、问题定义确定要优化的问题,例如求解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或者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
定义适应度函数,用于衡量每个个体的优劣。
2、编码方案确定如何将问题的解编码为染色体的形式。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二进制编码、实数编码等。
3、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初始个体,组成初始种群。
4、选择操作根据个体的适应度计算选择概率,使用轮盘赌选择或其他选择方法选择父代个体。
5、交叉操作对选中的父代个体进行交叉,生成子代个体。
6、变异操作以一定的概率对个体的基因进行变异。
7、迭代更新重复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生成新的种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满意的解)。
8、结果分析对最终得到的最优个体进行解码,得到问题的解。
分析遗传算法的性能,如收敛速度、解的质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以求解函数 f(x) = x^2 在区间 0, 10 上的最大值为例,进行了遗传算法的实验。
1、适应度函数定义适应度函数直接采用目标函数 f(x) = x^2 ,即适应度越高,函数值越大。
关于遗传算法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理解和掌握遗传算法的应用及意义,能用一门自己擅长的语言实现遗传算法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对遗传算法的重要,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有效的运用和借鉴!需要指出的是遗传算法并不是能保证所得到的就是最佳的答案但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二、实验原理和题目:1.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空间搜索的算法,它通过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操作以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理论,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来寻找所求问题的答案。
其求解过程是个最优化的过程。
一般遗传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随机产生一个确定长度的特征字符串组成的初始种群。
(2)对该字符串种群迭代地执行下面的步骤a和步骤b,直到满足停止准则为止:a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字符串的适应值;b应用复制、交叉和变异等遗传算子产生下一代种群。
(3)把在后代中表现的最好的个体字符串指定为遗传算法的执行结果,即为问题的一个解。
2.通过编码、设置种群、设置适应度函数、遗传操作、解码产生需要的解。
f(x)=x*sin(x)+1,x∈[0,2π],求解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实验条件硬件:微型计算机。
语言:本实验选用的为C++语言。
四、实验内容:建造针对f(x)的遗传算法程序,然后进行运行求解。
五、实验步骤:1. 确定基本功能:本实验是实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解。
2. 对f(x)进行编码:用一个二进制矢量表示一个染色体,由染色体来代表变量x的实数值,这里精度取小数点后6位数,变量x的域长为2π,整个区间被分为2π*1000000个等长的区间。
由于2π*1000000在23位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呢,所以,编码长度为23位。
3. 设计适应度函数:由于要求f(x)的最值,所以适应度函数可根据f(x)做适当的改变。
最大值:f(x)=x*sin(x)+5;最小值:f(x)=1/(x*sin(x)+5 );4. 针对f(x)的设计并且实现遗传算法程序:遗传操作主要包括复制、交叉和变异。
实验说明一、模拟退火1、实验环境C++语言编写,可以在任意支持C++的编译器下编译。
2、代码说明(1)、请在编译时,把tsp数据文件放入工程目录下,如果要更改数据文件请修改两处地方:第一处为第6行的城市数目,第二处为第289行的数据集名称。
(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第110行的初始温度,下降速率,第144行的结束温度,第162行每次迭代次数。
3、实验结果运行计算机配置Intel 1.6G双核CPU,2G内存。
Benchmark 模拟退火解 最优解 计算时间 Tsp10 2.691 2.691 4.5sTsp20 24.52 24.52 14.6sAtt48 34290 33523 62.7sSt70 711 675 85.8sEil76 578 538 93.3s二、遗传算法1、实验环境C++语言编写,可以在任意支持C++的编译器下编译。
2、代码说明(1)、请在编译时,把tsp数据文件放入工程目录下,如果要更改数据文件请修改两处地方:第一处为第6行的城市数目,第二处为第521行的数据集名称。
(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第8行的染色体数目和第182行的结束迭代数。
3、实验结果运行计算机配置Intel 1.6G双核CPU,2G内存。
Benchmark 遗传算法解 最优解 计算时间 Tsp10 2.691 2.691 1.6sTsp20 24.52 24.52 28.1sAtt48 38698 33523 154.6sSt70 856 675 200.6sEil76 756 538 215.0s三、粒子群优化1、实验环境C++语言编写,可以在任意支持C++的编译器下编译。
2、代码说明(1)、请在编译时,把tsp数据文件放入工程目录下,如果要更改数据文件请修改两处地方:第一处为第6行的城市数目,第二处为第816行的数据集名称。
(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第10行的种群体数目和第189行的结束迭代数。
3、实验结果运行计算机配置Intel 1.6G双核CPU,2G内存。
R课程遗传算法实验报告及源代码1. 简介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使用遗传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实现源代码。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遗传、变异和选择等操作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使用遗传算法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并通过实现源代码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具体问题的背景和目标将在下一章节进行介绍。
3. 实验过程本实验包括以下步骤:3.1 确定问题和目标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并明确了优化的目标。
该问题将在下一章节进行详细描述。
3.2 设计遗传算法根据问题的特点和目标,我们设计了适当的遗传算法。
该算法包括基因表示、交叉和变异操作等关键步骤。
具体算法细节将在下一章节进行说明。
3.3 实现源代码基于所设计的遗传算法,我们使用R语言实现了相关的源代码。
代码将在附件中提供。
3.4 运行实验我们使用实现的源代码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所得结果将在下一章节进行展示和分析。
3.5 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通过比较不同参数设置和算法策略的实验结果,我们评估了算法的性能和有效性。
具体分析和讨论内容将在下一章节进行描述。
4. 具体问题描述和实验结果本章节将详细描述选择的问题和实验结果。
由于篇幅限制,具体内容将在实际报告中提供。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使用遗传算法解决了特定问题,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在优化问题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适用性。
6. 参考文献在实验报告中会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了解该问题和遗传算法的相关理论。
// 在这里插入实现的R源代码。
实验一 遗传算法上机一、实验目的理解遗传算法原理,掌握简单遗传算法的基本求解步骤,包括选择、交叉、变异等 。
掌握随机数生成方法。
学会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模拟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中的生物进化过程,应用选择、交叉、变异等进化算子对种群进行进化操作。
算子如下:选择——采用轮盘赌法选择个体进入交叉配对池;交叉——单点交叉,根据概率交换交叉点后边的位串;变异——根据概率将位串中某一位改变。
最后把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最高适应值个体做为算法运行结果,通常为满意解和近似解。
三、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Matlab 语言。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采用遗传算法求下面函数的极大值⎩⎨⎧=≤≤--+-=)2,1(048.2048.2)1()(100),(21222121i x x x x x x f i 1编码采用二进制编码,用12位二进制表示变量x 1,x 2。
000000000000对应-2.048,111111111111对应2.048。
如x 1的编码为010*********,x 2的编码为110001000100,则染色体为两个位串串起来:010001000000110001000100。
染色体长度为24。
2初始化参数和群体主要确定的参数有:L 、N 、T 、pc 和pm 。
L 为每个参数的编码长度,这里取L=12,。
N 为群体规模,一般取20-100,这里取N=80。
T 为进化代数,一般100-500,这里取100。
交叉概率pc 一般取0.4-0.9,这里取pc=0.8。
变异概率pm 一般取0.0001-0.1,这里取pm=0.05。
已知群体大小为N ,染色体长度为2L 。
则随机产生N 行2L 列的二进制矩阵即可生成初始种群,矩阵元素值非0即1:clc;clear all;% format long;%设定数据显示格式%初始化参数T=100;%仿真代数N=50;% 群体规模pm=0.05;pc=0.8;%交叉变异概率umax=2.048;umin=-2.048;%参数取值范围L=12;%单个参数字串长度,总编码长度 2Lbval=round(rand(N,2*L));%初始种群3解码将24位长度二进制串转换为在约束条件内的两个实数变量x 1和x 2,若变量的取值范围为[Umax,Umin],码串对应的十进制整数为k ,则解码公式公式如下:min min max )12/()(U k U U X L +-⋅-=for i=1:Ny1=0;y2=0;for j=1:1:Ly1=y1+bval(i,L-j+1)*2^(j-1);%x1对应十进制数endx1=(umax-umin)*y1/(2^L-1)+umin;%x1对应解空间数值for j=1:1:Ly2=y2+bval(i,2*L-j+1)*2^(j-1);%x2对应十进制数endx2=(umax-umin)*y2/(2^L-1)+umin; %x2对应解空间数值xx(i,:)=[x1,x2];end4 适应度函数因求求最大值,所以直接将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评价函数func.212221)1()(100unc x x x f -+-=for i=1:Nobj(i)=100*(xx(i,1)* xx(i,1)- xx(i,2)).^2+(1- xx(i,1)).^2;endfunc=obj5 选择选择概率∑=ii i i f /f p累计概率N k i pq k i i k ...2,1,1==∑=采用轮盘赌选择方法,在[0,1]区间内产生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数r ,若r≤q 1则选第一个染色体X 1,否则选第k 个染色体X k (2≤k≤n),满足q k-1≤r≤q k 。
实验四遗传算法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遗传算法的原理、流程和编码策略,并利用遗传求解函数优化问题,理解求解TSP问题的流程并测试主要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旅行商问题,即TSP问题(TravelingSalesmanProblem)是数学领域中著名问题之一。
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n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经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
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
TSP问题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
该问题可以被证明具有NPC计算复杂性。
因此,任何能使该问题的求解得以简化的方法,都将受到高度的评价和关注。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正是基于模仿生物界遗传学的遗传过程。
它把问题的参数用基因代表,把问题的解用染色体代表(在计算机里用二进制码表示),从而得到一个由具有不同染色体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这个群体在问题特定的环境里生存竞争,适者有最好的机会生存和产生后代。
后代随机化地继承了父代的最好特征,并也在生存环境的控制支配下继续这一过程。
群体的染色体都将逐渐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最后收敛到一族最适应环境的类似个体,即得到问题最优的解。
要求利用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最短路径。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参考实验系统给出的遗传算法核心代码,用遗传算法求解TSP的优化问题,分析遗传算法求解不同规模TSP问题的算法性能。
2、对于同一个TSP问题,分析种群规模、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3、增加1种变异策略和1种个体选择概率分配策略,比较求解同一TSP问题时不同变异策略及不同个体选择分配策略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4、上交源代码。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流程图。
2、分析遗传算法求解不同规模的TSP问题的算法性能。
(1)遗传算法执行方式说明:适应度值计算方法:当前路线的路径长度个体选择概率分配方法:适应度比例方法选择个体方法:轮盘赌选择交叉类型:PMX交叉变异类型:两点互换变异(2)实验模拟结果:城市个数历欢最好适应度历次最差适应度运行时间/血688.854388.3543379910146.009154.679352515210.027250.067429720278.942366.18L644025392.002■168,03630430513.155567.738704735627.6336S4.323855240745.577735,756927245727.03S25.06810434图2图1由图1和图2可知,遗传算法执行时间随着TSP问题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大致为线性增长。
实验一遗传算法解决函数优化问题一、实验目的1.掌握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熟练使用MATLAB软件编写遗传算法程序。
3.利用遗传算法解决函数优化问题。
二、实验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类随机优化算法,通过对染色体的评价和对染色体中基因的遗传操作,有效地指导搜索有希望改善优化质量的状态。
标准遗传算法主要步骤可描述如下:1、随机产生一组初始个体构成初始种群。
2、计算每一个体的适配值(fitness value,也称为适应度)。
适应度值是对染色体(个体)进行评价的一种指标,是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所用的主要信息,它与个体的目标值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3、判断算法收敛准则是否满足,若满足,则输出搜索结果;否则执行以下步骤。
4、根据适应度值大小以一定方式(例如赌轮法)执行选择操作。
5、按交叉概率p c执行交叉操作。
6、按变异概率p m执行变异操作。
7、返回步骤②。
三、实验内容1. 选择测试函数,函数可以自定义或者选择以下函数:1)一元函数求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sin10 2.01,2 f x x x xπ=*+∈-[-2,1]x∈2)二元函数求最大值的优化问题2. 根据精度要求确定二进制位串编码码长。
3. 确定初始种群规模N,随机生成初始种群。
4.编写解码程序,并计算适应度函数。
5.确定算法终止条件(指定迭代次数或者其他条件)6.由赌轮法选择进入下一代的个体。
7.随机选择两个个体,选择单点交叉位置,按照交叉概率p c执行交叉操作,得到两个新的个体。
8.随机选择一个个体,按照变异概率p m执行变异操作,得到一个新的个体。
9.记录种群中的个体及截止到目前最好的适应度。
10.达到迭代要求,输出函数最优值和最优解。
四、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教材中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2.根据选择的待优化函数,确定编码方案,编写解码程序和适应度计算函数文件。
3.编写赌轮法选择程序。
五、实验要求1. 控制参数(精度要求、种群规模、迭代次数、交叉和变异概率)自选,绘制流程图。
遗 传 算 法 实 验 大 纲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任庆生
实验一:遗传算法的基本结构
实验目的:了解遗传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掌握遗传算法程序的编写,能够解决基本的问题 实验内容:
1. 根据已经给出的算法流程,编写基本的二元遗传算法程序 2. 利用此程序,求解所给的测试样题(皆为极小化问题) 3. 将基因的表示方式改为浮点型,并修改相应的遗传算子
4. 利用此程序,再次求解所给的测试样题,并与前一次结果进行比较 测试样题:
1.∑==
5
1
21)(i i
x x f ,12
.512
.5≤≤-i x
2.2122212)1()(100)(x x x x f -+-=,048.2048.2≤≤-i x
3.∑==
5
13)(integer
)(i i x x f ,12
.512.5≤≤-i x
4.)
1,0()(30
1
44Gauss ix
x f i i
+=
∑=,28.128.1≤≤-i x
5.)2cos(8)2cos(84),(225y x y x y x f ππ--++=
实验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实验目的:了解遗传算法求解问题的特性
基本要求:通过图像演示,了解算法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实验内容:
1. 编写图像演示程序,可显示染色体在搜索空间中的分布状况 2. 只使用选择算子,观察染色体分布的变化情况
3. 只使用交叉算子,观察染色体分布的变化情况 4. 只使用变异算子,观察染色体分布的变化情况 5. 改变交叉率和变异率,重复3和4 测试样题:
1.2122212)1()(100)(x x x x f -+-=,048.2048.2≤≤-i x 2.)2cos(8)2cos(84),(225y x y x y x f ππ--++=
注意:做此实验时,应注意群体规模带来的实际情况和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实验三:并行遗传算法
实验目的:了解并行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要求:能够在微机上模拟并行环境,有效地解决问题 实验内容:
1. 编程实现细粒度模型
2. 利用细粒度模型求解所给的测试样题 3. 编程实现粗粒度模型
4. 利用粗粒度模型求解所给的测试样题 5. 比较不同参数下的加速比 测试样题:
1.∑==
5
1
21)(i i
x x f ,12
.512
.5≤≤-i x
2.2122212)1()(100)(x x x x f -+-=,048.2048.2≤≤-i x
3.∑==
5
13)(integer
)(i i x x f ,12
.512.5≤≤-i x
4.)
1,0()(30
1
44Gauss ix
x f i i
+=
∑=,28.128.1≤≤-i x
5.)2cos(8)2cos(84),(225y x y x y x f ππ--++=
实验四:组合优化问题
实验目的:利用遗传算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
基本要求:能够解决较大规模的背包问题及TSP问题
实验内容:
1.解决如下背包问题实例:物体集合S={253, 245, 243, 239, 239, 239, 238, 238, 237, 232, 231, 231, 230, 229, 228, 227, 224, 217, 213, 207, 203, 201, 195, 194, 191, 187, 187, 177, 175, 171, 169, 168, 166, 164, 161, 160, 158, 150, 149, 147, 141, 140, 139, 136, 135, 132, 128, 126, 122, 120, 119, 116, 116, 114, 111, 110, 105, 105, 104, 103, 93, 92, 90, 79, 78, 77, 76, 76, 75, 73, 62, 62, 61, 60, 60, 59, 57, 56, 53, 53, 51, 50, 44, 44, 42, 42, 38, 36, 34, 28, 27, 24, 22, 18, 12, 10, 7, 4, 4, 1},背包容量C=6666
2.解决如下的TSP问题:共有100个城市,分布在一个10*10的正方形网格上
实验五:遗传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用遗传算法进行程序设计
基本要求:能够解决“圣菲轨道”问题
实验内容:
1.编写函数,使之能够根据指定的规则移动人工蚁,并计算出其获取的食物
2.利用遗传程序设计技术求解“圣菲轨道”问题
注:“圣菲轨道”问题的图见教材p17
实验六: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
实验目的: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基本要求:能够对给定结构的神经网络进行权值优化
实验内容:
1.编写BP算法的程序
2.利用BP算法训练网络使之能够解决异或问题及测试样题,观察其训练
速度和质量
3.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权值的优化4.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结构的优化测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