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见危险因素警示录
- 格式:docx
- 大小:43.25 KB
- 文档页数:32
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1. 护士作业危险(1)生理性危险①疲劳:由于护士长时间工作,夜间倒班,时常处于超since 的压力下,容易导致身心疲惫,降低注意力,影响正常作业效率。
应采取添加休息时间,定期体检的方法进行防护。
②暴露于辐射:X射线可以将不可视的射线转化为可以看得见的图像,但过多的辐射也可能危害护士的身体。
应尽量避免过多的清除,同时要采取屏蔽护具以及每年进行规范的辐射检测等方法进行防护。
(2)物理性危险①被刺伤:护士经常使用注射器等刺伤器械,容易导致自身受伤,再加上许多疾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影响护士职业操作安全。
应采取防护服装,使用专门针头,定期检查器械等方法进行防护。
②物体撞击:护士常常在紧张的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导致物体的撞击,可能对护士的健康有害,应尽量避免大的作业区。
任务中要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进行定期体检,如发现有不适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2. 护士作业环境危险①污染物:护士常常会遇到各种污染源,包括化学品、游离细菌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容易影响护士的健康。
应采取穿戴防护服装,使用检测仪器等方法进行防护,必要时人员应立即离开环境。
②噪音:护士工作地点常会存在很大的噪音,影响护士的正常休息,严重时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应尽量控制噪音源,减少设备的使用,并注意穿戴耳塞等防护用品。
3. 护士精神和心理健康危险①抑郁症:由于工作压力大,护士容易产生抑郁,甚至患上抑郁症。
应进行定期检查,了解自身心理状况,同时调整心理状态,避免一些精神刺激或不良情绪。
②焦虑:由于工作压力和时间限制,护士容易形成焦虑情绪,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应增强时间管理能力,提升任务处理能力,以及学会正确运用休息,调整压力等方法。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1. 安全风险点
1.1 患者暴力行为
患者可能因疾病、情绪等因素产生暴力行为,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可能受到威胁。
1.2 感染风险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存在感染风险。
1.3 身体伤害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因为搬运患者、操作设备等活动而导致身体伤害,如脊椎损伤、扭伤等。
1.4 工作压力
护士由于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迫等原因,可能经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
医院应建立患者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包括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2 加强感染防控管理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感染防控制度,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加强护士对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和培训。
2.3 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
医院应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场所情况,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腰带、操作工具等,减少身体伤害的风险。
2.4 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医院应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包括定期体检、心理辅导和压力释放等,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
3. 总结
医院护士岗位存在患者暴力行为、感染风险、身体伤害和工作压力等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以上风险的发生,医院应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加强感染防控管理、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和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一、危险因素:1、针刺伤:护士本身的防护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违反操作流程,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所造成。
2、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不足:某些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飞沫、菌尘、血液、体液传播,感染不易切断,护理操作明显多于其它病人,护士自身防护不当,思想上轻视和麻痹,防范措施落实差是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重要的问题。
3、心理社会因素:护士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同时护士又承担社会职能(婚育等)易造成身心疲惫,使护士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
4、环境因素:住院病人的人数大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护士与床位的比例未达标;病房内不能实行严格的空气消毒,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病房空气流通差,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率。
二、防范措施:1、加强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每位护士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2、锐器伤的防护管理:一切锐利的针器均应按要求放置在锐利针器盒内,包括:输液针头、抽血针头、刀片等;使用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禁止将针帽复回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防止被刺伤,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3、防喷溅的防护管理: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4、医护人员手部的防护: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及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医护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室应设置洗手设施,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在流动水下洗手,医护人员必须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
6、常用器具类消毒:(1)氧气湿化瓶:为了降低呼吸道的感染率,现普遍改用一次性湿化瓶,有效期3天,3天内检测湿化瓶内百分百无菌;如使用非一次性湿化瓶,其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并晾干后备用;病人吸氧用一次性吸氧管,每日更换,气管切开病人每班更换吸氧管。
临床护理常见危险因素警示录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
因此,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危险医嘱警示录(一)共性类危险医嘱警示护理人员在执行任何医嘱时,必须认真仔细核对,严格落实两人核对制度。
一人值班时应请当班医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1.凡无职业医生执照的医生或进修医生开立的医嘱又无上级医生签名、有涂改或字迹不清的医嘱不执行。
2.非抢救状态时的口头医嘱、抢救时非两人复述的口头医嘱不能执行。
3.需做皮试的药物且未开皮试的医嘱不执行。
如首次注射青霉素或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无做皮试医嘱或未做皮试,其医嘱不能执行,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4.做新开医嘱时,对于医生所开的医嘱,尤其是药物的拉丁文不清楚或有疑问时,务必向医生核实后执行。
5.多巴胺肌内注射医嘱不能执行,因多巴胺静脉外用药易致局部组织坏死。
6.大剂量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推注不执行。
成年人>0.4mg、小儿:2岁以上>0.04~0.06mg/kg,2岁以下>0.02~0.04 mg/kg 的毛花苷C静脉推注不执行。
医生开错毛花苷C剂量(如0.4 mg 写成0.4),护士不能错误执行医嘱。
主班护士执行医嘱时应认真核对,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7.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肌内注射医嘱不能执行,因静脉外用药易致局部组织坏死。
8.硫普罗宁与胸腺素合用医嘱不能执行。
硫普罗宁类与胸腺素有配伍禁忌,不能合用,易致致死性过敏反应。
9.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增高患者)静脉输注葡萄糖一定要在葡萄糖内加入相应剂量胰岛素,否则医嘱不能执行,直接输注葡萄糖易致血糖增高。
10.医嘱药品用法不当,如吗啡静脉注射不能执行(使用呼吸机时可以静脉注射)。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物理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医源性损伤等方面分析医院护士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物理性损伤及防范1.机械性损伤:医院内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包括跌伤、撞伤和阻塞等。
为了预防这些损伤,医院应保持地面干燥、整洁,物品放置稳妥。
对于昏迷、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及婴儿,应使用床栏保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同时,病室内的走廊、浴室和厕所应设置扶手,供患者活动不便时使用。
在精神科病房,应注意将刀片、剪刀等锐器、钝器收藏好,不让患者接触到。
护士在操作时应掌握操作规程,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皮肤粘膜,并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的通畅。
2.温度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包括热水袋、热水瓶所致的烫伤,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煤气、酒精、汽油等所导致的各种烧伤,以及各种电器如烤灯、高频电刀等所导致的灼伤。
为预防温度性损伤,护理人员在应用冷、热疗法时,应严格掌握操作要求,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鼓励患者及时反映不适。
3.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在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上,如压疮等。
为了预防压力性损伤,护士应定期翻身、按摩患者,保持床铺的整洁和干燥。
二、生物性损伤及防范1.病原体感染: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
为预防病原体感染,护士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同时,医院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
2.过敏反应: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为预防过敏反应,护士在给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好急救准备。
三、化学性损伤及防范1.药物错误:药物错误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产生不良反应。
为预防药物错误,护士应熟悉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严格遵守用药规程,并进行双人核对。
2.药物配伍禁忌:不正确的药物配伍可能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
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
1. 跨感染:因为护理环境存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患者容易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2. 药物错误: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服用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给药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等情况,造成患者不良反应或药物过量。
3. 跌倒和坠床:患者可能因为生理弱点、药物副作用等原因而导致跌倒或坠床,造成头部损伤、骨折等伤害。
4. 压疮:长时间卧床、不能正常活动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特别是在身体特定部位如脊椎、臀部等压力较大的区域。
5. 患者安全:如误吸、输液错误、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工具遗留在体内等因素可能会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
6. 营养不良: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因为食欲不振、限制饮食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7. 疼痛管理:不正确的疼痛评估和管理可能导致患者疼痛难以控制,影响患者恢复。
8. 患者自杀:住院期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引发自杀行为。
9. 其他:如手术失误、误诊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护理风险。
护理中的三大危险因素如何预防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预防这些危险因素是维护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护理中的三大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1. 患者跌倒患者跌倒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或年龄较大的患者。
为了预防患者的跌倒,护士应该:(1)评估:在患者入院时,应进行全面的跌倒风险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行动能力、使用辅助设备等因素。
(2)环境布置:护理环境的布置对于预防跌倒至关重要。
保持房间整洁、地面无滑倒物品、床边有扶手椅等措施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3)辅助设备:对于需要协助行走的患者,应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例如助行器、拐杖等,帮助他们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4)患者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跌倒风险和预防措施的教育,例如提醒患者不要自行下床、提醒家属协助患者行走等。
2. 医疗相关感染医疗相关感染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接触医疗设备、手术程序或医护人员而导致的感染。
这些感染可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并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医疗相关感染,护士应该:(1)手卫生:护士应正确、频繁地洗手。
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接触污染物品之前和之后,都应进行手卫生。
(2)消毒和无菌操作:在进行各种操作时,护士应遵循正确的消毒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操作区域和设备都是洁净的。
(3)培训和教育:护士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手卫生和感染预防的教育。
(4)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护士应遵循医生的嘱托,在适当的时机使用抗生素,并注意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3. 药物错误药物错误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药物错误,护士应该:(1)核对身份:在给患者提供药物之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给予的药物是正确的。
(2)正确使用药物:护士应具备正确的药物知识,包括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途径等,以确保正确地为患者提供药物。
. 护理安全警示护理安全隐患100例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1、饮水呛咳防范措施: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防范措施:⑴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3、气压伤防范措施: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4、氧中毒防范措施: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5、管道脱落防范措施: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防范措施: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杯上面须有贴着醒目床号的药盖,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7、药物剂量有误防范措施:⑴正确抄写口服卡。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
⑶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
(如开博通每片12.5mg,有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外勤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8、漏发(多为病人不在)防范措施:⑴准备一个卡片,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
⑵对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护理常见危险因素警示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
因此,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共性类危险药品警示1.头孢类药物【危险因素】(1)易发生过敏反应(2)用药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面色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3)个别头孢类药物于喹诺酮类药物混合时可发生浑浊。
【防范措施】(1)使用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时备药物过敏急救盒,结果阴性者方可使用,应现配现用。
(2)用药前询问患者饮酒史(用药前24h无饮酒),并在使用时向患者详细交代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及停药一周内禁饮酒。
(3)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使用时,两种液体之间应用其他液体冲管。
(4)凡头孢舒巴坦类药: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前必须做两种(青霉素、先锋5号)皮试,因舒巴坦中含有青霉素。
其中有一种皮试结果阳性者该药则不得使用。
(5)结果阳性者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在病历、输液卡或治疗本及床尾做好阳性标记,并做好交班。
(6)发生过敏立即抢救。
2.青霉素类药物【危险因素】易发生过敏反应【防范措施】(1)使用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时备用药物过敏急救盒,结果阴性后方可使用,并现配现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结果阳性者向患者或家属告之,在病历、输液卡或治疗本及床尾做好阳性标记,并做好交班。
(3)发生过敏立即抢救。
3.20%甘露醇注射液、高渗性药物、化疗药物等【危险因素】用药时发生血管外渗漏后可引起渗漏局部组织坏死【防范措施】(1)用药前让患者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穿刺时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后确定在血管内方可开始滴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注射局部皮肤情况。
(2)使用20%甘露醇时要快速滴入(3)提醒患者自身加强防护和观察(4)出现渗漏立即处理4.10%氯化钾注射液【危险因素】(1)输入浓度过高可致心搏骤停。
(2)易和10%氯化钠、0.9%氯化钠混淆而酿成错误。
【防范措施】(1)只能静脉滴注,执行医嘱时注意药物浓度,不可超过3‰,即100ml液体内10%氯化钾不可超过3ml、250ml液体内不可超过7.5ml,500ml液体内不可超过15ml。
(2)不可静脉推注以免发生高钾血症引起心脏骤停,静脉滴注时用红色输液卡警示。
用药过程中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3)将10%氯化钾用红色标签做成醒目标识,专柜专锁,用药前加强核对(4)若医嘱是口服水剂氯化钾,应根据血糖情况选择合适的稀释液,如水、果汁、牛奶等。
若量较多,应分次口服。
5.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毛花苷C等)【危险因素】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洋地黄类中毒,易发生心律失常。
【防范措施】(1)每次应用洋地黄制剂前应数脉率,必要时听心率,成人脉率<60/min;婴儿脉率<90/min;年长儿脉率<70/min,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2)毛花苷C加稀释液稀释后方可使用,用药过程中应缓慢注射不少于5min,并密切观察心率变化。
(3)钙剂与洋地黄制剂有协同作用,应避免同时注射。
(4)严格按剂量用药,为保证剂量准确,当注射用药<0.5ml时要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用1ml注射器吸药,口服药则要与其他药物分开服用。
(5)当出现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黄绿视、视物模糊、嗜睡、头晕等毒性反应时,应停服洋地黄,并与医生联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地西泮注射液【危险因素】静脉推注过快可以引起呼吸抑制。
【防范措施】静脉推注时严格控制速度,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不少于2min,过快可以引起呼吸抑制。
7.利尿合剂(多巴胺+呋塞米)【危险因素】过快易致患者头晕、脉搏增快、血压增高。
【防范措施】应严格按医嘱滴速输注。
8.钙剂(10%氯化钙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危险因素】(1)药液外渗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
(2)静脉推注过快可致心搏骤停。
【防范措施】(1)静脉推注前应选择好血管,确定穿刺针在血管里方可注射钙剂,以避免药液外渗造成组织坏死。
(2)为防止心搏骤停,在补充钙剂时,可将10%葡萄糖酸钙5~10ml 用20~3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10~15min),或静脉滴入,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输注下一步液体时要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器,否则易形成溶液浑浊。
9.多巴胺注射液【危险因素】用药速度过快和剂量过大时易致高血压【防范措施】(1)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血压变化随时调整输入速度,尽量在用药的同时监测血压变化,每0.5~1小时测量1次。
(2)密切观察输液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严防药液渗漏。
(3)使用红色输液卡警示。
10.硝普钠注射液【危险因素】(1)易引起血压降低过快导致休克。
(2)渗漏可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遇光易分解变性,造成氰化物中毒。
【防范措施】(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尽量用泵给药,以便准确控制速度;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每5分钟测血压1次。
(2)选择合适的静脉并尽量用留臵针,用药过程严密观察注射局部皮肤。
(3)注意避光,并每隔4小时更换1次,防止氰化物中毒。
(4)使用红色输液卡警示。
11.喹诺酮类药物【危险因素】(1)少数药物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
(2)此类药物可影响骨骼发育,18岁以下患者禁用。
(3)与其他药物配伍易发生变色或影响其药效。
(4)此类药物可发生光毒性反应。
【防范措施】(1)注意药物说明书的配伍禁忌。
(2)不执行18岁以下注射此类药物的医嘱。
(3)不执行与此类药物合用的医嘱。
(4)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12.胰岛素【危险因素】易发生低血糖反应【防范措施】(1)注射前严格核对给药剂量。
(2)给药时用1ml注射器抽吸,保证剂量准确。
(3)使用胰岛素笔时必先摇匀再注射。
(4)给药过程中应监测血糖变化。
注射后患者原地休息,不可外出,半小时后按时就餐。
13.阿昔洛韦【危险因素】快速静脉滴注该药物时,易致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防范措施】对肾功能不良患者禁用。
使用该药物时应准确使用有效剂量,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滴速,随时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14.氯丙嗪,异丙嗪针剂【危险因素】易导致血压下降、呼吸抑制。
【防范措施】肌内注射前需测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禁用,注射时注意观察呼吸的变化。
15.氨茶碱注射液【危险因素】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相近,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
静脉注射时,如用量过大、浓度过高、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心脏强烈兴奋,甚至血压剧降、惊厥等严重反应。
【防范措施】(1)注意用药剂量;静推时速度要慢。
(2)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10min。
(3)静脉滴注维持量为0.8~1.0mg/kg,日注射量一般不超过1.0g,儿童每次用量为2~3mg/kg。
(4)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需慎用。
(5)氨茶碱必须遵医嘱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
(6)使用红色输液卡警示。
16.阿托品针剂【危险因素】(1)过量可致中毒,表现为烦躁不安、幻觉、谵妄、运动失调、激动、定向障碍、昏迷、惊厥,严重中毒时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
(2)阿托品有0.5mg、1mg、5mg等多种剂量,易发生混淆而导致剂量错误。
【防范措施】(1)使用时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剂量,并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2)将各种剂量分开放臵并标识明显,注意区分各种剂量的适应证,0.5mg的剂量一般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1mg、5mg一般用于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
(3)术前使用阿托品,成人剂量最大不超过0.5mg。
儿童使用阿托品、苯巴比妥时要减量,应遵医嘱正确执行。
(4)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患者禁用阿托品。
17.硫酸镁注射液【危险因素】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很接近,镁中毒首先表现为膝反射消失,随后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搏骤停。
【防范措施】(1)硫酸镁的每天用量15-20g,滴注速度不超过2g/h,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膝反射、呼吸及肌张力。
(2)出现毒性作用时,可用10%的葡萄糖酸钙解毒。
18.甲胺蝶呤针剂【危险因素】(1)剂量有多种类型,外包装相似,易错用导致出血性肠炎等粘膜损伤。
(2)大剂量易引起肝、肾损害,导致死亡。
(3)推注快易引起消化道症状和心率增快。
【防范措施】(1)药品分类放臵,用药时严格核对剂量。
(2)慢推15-20min,剂量7.5-15mg。
(3)推注和口服后的第3天补充叶酸。
19环磷酰胺针剂【危险因素】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该药渗出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防范措施】(1)用药时应观察患者的小便,(2)使用前应确定穿刺针在血管内,使用后应确定此药在血管内无渗漏。
(3)输液顺序放在其他液体的中间或之后,要严格控制滴速。
20.临床上常见需做皮试的药物【危险因素】细胞色素C注射剂、降纤酶注射剂、青霉素注射剂、先锋霉素类注射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胸腺素注射剂、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抗蛇毒血清注射剂、α-糜蛋白酶注射剂、有机碘造影剂(泛影葡胺、碘化油等)、清开灵注射剂、门冬酰胺酶等易致过敏,严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
【防范措施】(1)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使用前需做过敏皮试,皮试时必备药物过敏急救盒。
(2)泛影葡胺必须做碘过敏试验,做皮试前做好急救及抗过敏治疗准备。
21.激素类(甲泼尼龙、泼尼松等)【危险因素】种类多、剂量不一,易致消化道出血、向心性肥胖及其他不良反应。
突然停药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
【防范措施】应分类放臵,用药时认真核对剂量,向患者交代药物的不良反应。
甲泼尼龙剂量不一(有40mg、0.5g的剂量),药物不良反应多,注意核对。
水痘患儿禁用激素。
大剂量用药后不可突然停药。
22.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定)]【危险因素】此类药物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易致心律失常。
【防范措施】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变化,并应在心电监护监测下给药。
2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危险因素】(1)对血管有刺激性,易导致静脉血管炎,如发生血管外渗漏可致局部组织坏死,(2)可致心律失常(3)与氯化钠配伍可发生乳白色浑浊。
【防范措施】(1)穿刺时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并尽量选择留臵针建立静脉通道,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注射局部有无漏渗。
(2)静脉注射应稀释后缓慢注射,观察心率与心律变化,应在心电监护下使用,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碘过敏患者禁用。
(3)不可与生理盐水配伍。
24.胸腺素针剂、铁剂【危险因素】易致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