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20
工仪表及自动化 (自制课后答案终极版)1.什么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它有什么重要意义?答: 化工自动化是化工、 炼油、 食品、 轻工等化工类型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在化工设备上, 配备上一些自动化装置, 代替操作人员的部份直接劳动, 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 这 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化工自动化。
它的重要意义如下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者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人 身安全的目的。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 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 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 以适应当代信息技术 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的需要。
2.化工自动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 ①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仪表对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 指示或者记录的部份 ②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对某些关键性参数设有自动信号联锁保护装置, 是生产过程中的 一种安全装置③自动控制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 某种周期性操作。
自动开停车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地投入运行或者 自动停车。
④自动控制系统 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 ,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偏 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调回到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3.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有什么不同?答;开环控制系统不能自动地觉察被控变量的变化情况, 也不能判断控制变量的校正作用是否 适合实际需要。
也就是最本质的区别是闭环控制系统有负反馈。
开环系统中, 被控变量是不反 馈到输入端的。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及时了解被控对象的情况, 有针对性的根据被控变量的变化 情况而改变控制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系统的工作状态始终等于或者接近与所希翼的状态。
4.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环节组成? 答:主要由测量与变送器 、自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组成。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均可概括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动化装置控制下的生产设备,称为被控对象;另一部分是为实现自动控制所必须的自动化仪表设备,简称为自动化装置,它包括测量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等。
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调节器及执行器四大部分组成。
2.术语a)被控对象?调节器?执行器?测量变送器?b)被控变量,y?设定值,g?测量值,z?偏差,e?干扰,f?调节参数?在被控对象中,需要控制一定数值的工艺参数叫做被控变量,用字母y表示。
被控变量的测量值用字母:表示,按生产工艺的要求,被控变量希望保持的具体数值称为设定值,用字母譬表示。
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叫做偏差,用字母e表示,e=g-z。
在生产过程中,凡能影响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种种因素称为干扰,用字母,表示。
用来克服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参数叫做调节参数。
c)反馈?负反馈、正反馈?把系统(或环节)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重新返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做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能够使原来的信号减弱,也就是反馈信号取负值,那么就叫做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正值,反馈信号使原来的信号加强,那么就叫做正反馈。
自动控制系统绝对不能单独采用正反馈。
d)闭环系统?一个一个信号沿着箭头的方向传送,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被控对象的被控变量值达到或接近设定值为止,所以这种自动控制系统是闭环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3.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照工艺过程需要控制的参数值即设定值是否变化和如何变化来分类,而将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三大类。
按调节器具有的控制规律来分类,如位式、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等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5.过渡过程a)静态、动态?自动控制系统的平衡(静态)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平衡(动态)才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基本知识点及重点难点分析2011年9月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内容提要基本术语:反馈量,扰动量,输入量,输出量,被控对象;基本结构:开环,闭环,复合;基本类型:线性和非线性,连续和离散,程序控制与随动;基本要求:暂态,稳态,稳定性。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能够针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找出其被控对象、输入量、输出量,并分析其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2、基本内容(1)开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但不能自动补偿扰动对输出量的影响。
当系统扰动量产生的偏差可以预先进行补偿或影响不大时,采用开环控制是有利的。
当扰动量无法预计或控制系统的精度达不到预期要求时,则应采用闭环控制。
(2)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反馈环节,它能依靠反馈环节进行自动调节,以克服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闭环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但是闭环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
(3)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给定环节、检测环节、比较环节、放大元件、被控对象和反馈环节等部件组成。
系统的作用量和被控量有:给定量、反馈量、扰动量、输出量和各中间变量。
结构图(又简称框图)可直观地表达系统各环节(或各部件)间因果关系,可以表达各种作用量和中间变量的作用点和信号传递情况以及它们对输出量的影响。
(4)在不同输入量作用下,对系统的输出量的要求,揭示出反馈控制系统的本质特征——输出跟随输入。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有:稳定性——系统能工作的首要条件;快速性——用系统在暂态过程中的响应速度和被控量的波动程度描述;准确性——用稳态误差来衡量。
3、基本知识模块(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2)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组成和基本环节(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4)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本章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从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入手,重点介绍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要求和系统类型的划分原则,进一步揭示对自动控制的本质要求——两个能力: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输出跟随输入。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2013-12-28)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化工自动化的内容:自动检测系统、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的目的: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扰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控制而回到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化装置、受自动化装置控制的被控对象。
其中自动化装置还包括测量元件与变送器、自动控制器、执行器等。
各部分的作用:1、测量元件与变送器:用来感受被控变量的变化并将它转换成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
2、自动控制器:它接受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工艺需要保持的设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发送出去。
3、执行器:通常指控制阀,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相应地改变阀门的开启度,克服扰动的影响,最终实现控制要求。
◆方块图是由传递方块、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综合点、分支点构成的表示控制系统组成和作用的图形。
【方块图中要具体化的东西:给定值、操纵变量、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每一个方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称为“环节”。
方块内填入表示其自身特征的数学表达式。
方块间用带有箭头的线条表示其信号的相互关系及信号的流向。
【不代表物料联系】线旁的字母表示相互间的作用信号。
◆与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的区别:【流程图比方块图具体,且图中各项箭头指向含义不同】1、采用方块图可直观地显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的联系,以便对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2、而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则是在控制方案确定以后,根据工艺设计给出的流程图,按其流程顺序标注有相应的测量点、控制点、控制系统及自动信号、联锁保护系统的图。
在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上设备间的连线是工艺管线,表示物料的流动方向,与方块图中线段的含义截然不同。
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第一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液位自动控制的方框图方框图中, x 指给定值;z 指输出信号;e 指偏差信号;p 指发出信号;q 指出料流量信号;y 指被控变量;f 指扰动作用(主要是进料量的变化,注意:此为对液位控制而言)。
当x 取正值,z取负值,e= x- z,负反馈。
其他控制系统用同一种形式的方框图可以代表不同的控制系统当进料流量或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出口物料温度变化时,可以将该温度变化测量后送至温度控制器TC。
温度控制器的输出送至控制阀,以改变加热蒸汽量来维持出口物料的温度不变。
小结:自动控制系统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举例:乙烯生产过程中脱乙烷塔的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T 温度,P 压力(真空度),L 物位,F 流量I 指示,R 记录,A 报警,C 控制(调节)塔顶的压力控制系统中的PIC-207,PIC的组合就表示一台具有指示功能的压力控制器。
LIC-201是一台具有指示功能的液位控制器。
FRC-210表示一台具有记录功能的温度控制器。
PIC-207表示压力指示调节仪表,该仪表为就地安装,工段号为2,仪表序号为07。
第三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被控变量的给定值不变2.随动控制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给定值随机变化第四节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当干扰作用于对象,系统输出y发生变化,在系统负反馈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系统重新恢复平衡。
常用的是阶跃干扰。
采用阶跃干扰的优点:这种形式的干扰比较突然、危险,且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也最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这种类型的干扰,那么一定能很好地克服比较缓和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形式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分析、实验和计算。
举例: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一、基本要求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和联系;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术语,了解方块图的意义及画法;3. 掌握管道及控制流程图上常用符号的意义;4. 了解控制系统的分类形式,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意义;5. 掌握闭环控制系统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过渡过程的形式和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二、常用概念1. 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自动检测,自动保护,自动操纵,自动控制系统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被控对象和自动化装置(测量元件与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
3. 被控对象:对其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的机器或设备4. 被控变量:生产过程需保持恒定的变量5. 操纵变量: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6. 干扰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外来因素7.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期望值,可固定也可以按程序变化8. 偏差:给定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值9. 闭环系统:系统的输出被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的系统10.开环系统:系统的输出被反馈到输入端,执行器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控制的系统11.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12. 反馈:把系统的输出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后送到输入端,并加入到输入信号中的方法13. 负反馈:反馈信号的作用方向与给定信号相反,即偏差信号为两者之差(e=x—z)14. 正反馈:反馈信号的作用方向与原来的信号相同,使信号增强(e=x+z)三、问答题1. 控制系统按被调参数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哪几类?简述每种形式的基本含义。
答:定值控制系统:给定值为常数随动控制系统:给定值随机变化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2.在阶跃扰动作用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形式? 其中哪些形式能基本满足控制要求?答:1.非周期衰减过程2.衰减振荡过程3.等幅振荡过程4.分散振荡过程1,2能基本满足控制要求,但1进程缓慢,只用于系统不允许震振荡时3. 试述控制系统衰减振荡过程的品质指标及其含义。
《仪表与自动化》第二版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3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环节组成?解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四个环节组成。
1-5题1-5图为某列管式蒸汽加热器控制流程图。
试分别说明图中PI-307、TRC-303、FRC-305所代表的意义。
题1-5图加热器控制流程图解PI-307表示就地安装的压力指示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7;TRC-303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温度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3;FRC-305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流量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5。
1-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各起什么作用?解测量变送装置的功能是测量被控变量的大小并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送往控制器;控制器接受测量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被控变量的设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气压或电流)发送出去执行器即控制阀,它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的开启度,从而改变操纵变量的大小。
1-8.试分别说明什么是被控对象、被控变量、给定值、操纵变量、操纵介质?解:被控对象(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或机器。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
控系统通常用该变量的名称来称呼,如温度控制系统,压力制系统等。
给定值(或设定值或期望值)——人们希望控制系统实现的目标,即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它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能按程序变化的。
操纵变量(调节变量)——对被控变量具有较强的直接影响且便于调节(操纵)的变量。
或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
操纵介质(操纵剂)——用来实现控制作用的物料。
1-11题l-11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A、B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不变。
绪论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高技术之一,也是中国今后重点发展的一个高科技领域。
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社会的一大标志。
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在促进产业革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等部门,由于采用了自动化仪表和集中控制装置,促进了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动化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力工具之一。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目的如下。
(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在人工操作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五官、手、脚,对外界的观察与控制其精确度和速度是有一定限度的。
而且由于体力关系,人直接操纵设备功率也是有限的。
如果用自动化装置代替人的操纵,则以上情况可以得到改善,并且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使生产过程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从而可以大大加快生产速度,降低能耗,实现优质高产。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多数生产过程是在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下进行,还有的是易燃、易爆或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气味的场所,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人只要对自动化装置的运转进行监视,而不需要再直接从事大量而又危险的操作。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能力的目的。
如离心式压缩机,往往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喘振而损坏机体;聚合反应釜,往往因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影响生产。
假如对这些设备进行必要的自动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4)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为逐步地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从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看,首先是应用一些自动检测仪表来监视生产。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生产处于手工操作状况,操作工人根据反映主要参数的仪表指示情况,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生产过程单凭经验进行。
对于那些连续生产的工厂,在进出物料彼此联系中装设了大的贮槽,起着克服干扰影响及稳定生产的作用,显然生产是低效率的,花在设备上的庞大投资也是浪费的。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对生产过程各种单元操作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使得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
因此,要使这类工厂生产运行正常,必须要有性能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仪表。
此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大参数的简单控制,同时,串级、比值、多冲量等复杂控制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所应用的自动化技术工具主要是基地式气动、电动仪表及单元组合式仪表。
此时期由于还不能深入了解生产对象的动态特性,因此,应用半经验、半理论的设计准则和整定方式,对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参数整定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仪表的更新非常迅速,特别是计算机在自动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常规仪表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促进常规仪表不断变革,以满足生产过程中对能量利用、产品质量等各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由于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给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各种新型控制系统相继出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现代自动化技术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对生产过程中重要参数的自动控制了。
概括地说,现代自动化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现代自动化技术已发展为综合自动化,其应用的领域和规模越来越大,控制与管理一体化的系统已提到议事日程,因此,其社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大;自动化技术显示了知识密集化、高技术集成化的特点,它是信息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等相结合的现代高技术,在发展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软设备所起的作用日益被重视;自动化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日益增加,各种智能仪表不断出现,控制的精度越来越高,控制的方式日益多样化,自动化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减轻和代替了人们的体力劳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们的脑力劳动。
由于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等行业,生产工艺、设备、控制与管理已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一方面,从事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和熟悉生产工艺与设备;另一方面,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等工艺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自动控制的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艺技术人员认识到:学习仪表与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对于管理与开发现代自动化生产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仪表与自动化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及各环节的作用;能根据工艺要求,与自动控制设计人员共同讨论和提出合理的自动控制方案;能在工艺设计或技术改造中,与自动控制设计人员密切合作,综合考虑工艺与控制两个方面,并为自动控制设计人员提供正确的工艺条件与数据;能了解生产对象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能了解基本控制规律及其控制器参数与被控过程的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能了解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及物位)的基本测量方法和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在生产控制、管理和调度中,能正确地选用和使用常见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能在生产开、停车过程中,初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能在自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和分析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以便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能在处理各类技术问题时,应用一些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观点来分析思考,寻求考虑整体条件、考虑事物间相互关联的综合解决方法。
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它应用自动控制学科、仪器仪表学科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各类生产过程,特别是石油、化工等连续生产工过程。
然而,石油、化学工程本身又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学科,石油、化工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而石油、化工工艺更是类型纷繁。
对于熟悉石油、化学工程学科的人员,如能再学习和掌握一些检测技术和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必能在推进石油、化工自动化事业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1 仪表及自动化发展状况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控制理论被称为“20世纪上半叶三大伟绩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控制理论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源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
在自动化的发展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任务的需要、理论的开拓与技术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显示了一幅交错复杂,但又轮廓分明的画卷,三者间表明出清晰的同步性;第二,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控制论更是一门广义的学科,在自动化的各个领域,移植和借鉴起了交流汇合的作用。
自动化技术的前驱,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如指南车的出现。
至于工业上的应用,一般以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作为正式起点。
工业自动化的萌芽是与工业革命同时开始的。
这时候的自动化装置是机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随着电动、液动和气动这些动力源的应用,电动、液动和气动的控制装置开创了新的控制手段。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控制理论有了很大发展。
电信事业的发展导致了Nyquist (1932)频率域分析技术和稳定判据的产生。
Bode(1945)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了易于实际应用的Bode图。
1948年,Evans提出了一种易于工程应用的求解闭环特征方程根的简单图解方法—根轨迹分析方法。
至此,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理论,这就是今天所谓的古典控制理论。
古典控制理论最辉煌的成果之一要首推PID控制规律。
PID控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无时间延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极为有效,直到目前为止,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有80%~90%的系统还使用PID控制规律。
经典控制理论最主要的特点是:线性定常对象、单输入单输出、完成镇定任务。
即便对这些极简单对象的描述及控制任务,理论上也尚不完整,从而促使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控制理论迅猛发展,这是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Pontryagin,1962)和动态规划方法(Bellman,1963)等最优控制理论为特征的,而以采用Kalman滤波器的随机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系统(LOG)(Kalman,1960)宣告了时域方法的完成。
现代控制理论在航天、航空、制导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现代控制理论中首先得到透彻研究的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描述控制系统本质的基本理论的建立,如可控性、可观性、实现理论、典范型、分解理论等,使控制由一类工程设计方法提高成为一门新的科学。
为了扩大现代控制理论的适用范围,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系统辨识与估计、随机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鲁棒控制等各种理论分支,使控制理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现代控制理论虽然在航天、航空、制导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对于复杂的工业过程却显得无能为力。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优化与控制问题,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理论相结合,逐步发展形成了大系统理论(Mohammad,1983)。
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多级递阶优化与控制(Mesarovie,1970)正是应用大系统理论的典范,实际上,大系统理论仍未突破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框架,除了高维线性系统之外,它对其他复杂系统仍然束手无策。
对于含有大量不确定性和难于建模的复杂系统,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学习控制和基于信息论的智能控制等应运而生,它们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自动控制系统结构来看,已经历了四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以基地式控制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像自力式温度控制器、就地式液位控制器等,它们功能往往限于单回路控制,时至今日,这类控制系统仍没有淘汰,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但所占的比重大为减少。
20世纪60年代出现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单元组合仪表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
所谓单元组合,就是把自动控制系统仪表按功能分成若干单元,依据实际控制系统结构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
因此单元组合仪表使用方便、灵活。
单元组合仪表之间用标准统一信号联系。
气动仪表(QDZ系列)为20~100kPa气压信号。
电动仪表信号为0~10mA直流电流信号(DDZ—Ⅱ系列)和4~20mA直流电流信号(DDZ—Ⅲ系列)。
单元组合仪表已延续30多年,目前国内还广泛应用。
由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主要是PID控制和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例如串级、均匀、比值、前馈、分程和选择性控制等)。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最初是直接数字控制(DDC)实现集中控制,代替常规控制仪表。
由于集中控制的固有缺陷,未能普及与推广就被集散控制系统(DCS)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