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大学生毕业后去向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622.00 KB
- 文档页数:4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用于解决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方法。
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并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指标重要性,找
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在大学生就业中,层次分析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就业选择: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各种就业选择,如何在众多的职位中找到最适合
自己的就业方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将自己的职业需求和个人
能力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业选择。
2. 就业岗位评价: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需要对不同的职位进行评价,包括工
作条件、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考虑。
层次分析法可以将这些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并通过层次比较,得出不同职位的综合评价,帮助大学生做出更加准确的就业决策。
3. 就业准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行一
系列的就业准备工作。
层次分析法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哪些准备工作是最重要的,如何合
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4. 就业机构选择: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就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民营企业等。
层次分析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对不同的就业机构进行评价,并根据
自身需求和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机构。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科学地做出就业决策,提高就业
的质量和效果。
在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时,大学生也需要注意客观性和实用性,尽量
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确保决策结果的有效性。
还可以结合其他决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使决策更加全面和准确。
层次分析法大学生就业选择问题摘要: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这个问题,面对着各行各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为大学生对所提供的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大学生对所提供的工作的满意程度,根据所得数据解决问题。
关键词:就业、层次分析法、决策、目标、权向量一.问题的提出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通过投简历,面试等方法,现有四个单位可以供他选择。
即:C1政府机构,C2化工厂,C3清洁工人,C4销售。
如何从这四个工作岗位中选择他比较满意的工作?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通过研究,最终确定了六个准则作为参照依据,来判断出最适合且最让他满意的工作。
准则:B1课题研究,B2发展前途,B3待遇,B4同事关系,B5地理位置,B6单位名气;通过这六个标准来评判出最满意的工作。
二.模型的假设一.该毕业生是文科生,但在大学期间也辅修了很多理科方面的学科,文理科兼懂。
二.四个单位对毕业生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一样。
三.该毕业生对这四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都可以胜任。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第一层:目标层,即对可供选择的工作的满意程度A ;第二层:准则层,即课题研究B1,发展前途B2,待遇B3,同事关系B4,地理位置B5,单位名气B6;第三层:方案层,即政府机构C1,化工厂C2,清洁工人C3,销售C4。
根据以上层次结构模型,我做了一份就业选择满意度的调查表,对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首先让被调查者针对图示的某一层对其上一层某种因素影响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再将数据的分值看作服从随机变量的分布,再利用数学期望计算出平均分。
设ξ表示某个问题的分值,根据概率论以及数理统计所学的知识点,得出ξ服从离散型分布如下。
(其中i n 为打分值为i ξξ=的人数,N 为被调查的总人数) 根据数学期望的定义,我们有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 5i i i E P ξξ==∑由调查数据和公式可以得到就业选择的整体评分表(表2,表3)表3就业选择的整体评分表3.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权向量:构造成对比较矩阵A,第二层准则层对第一层目标层的成对矩阵A:即A=111420.5112420.510.51530.5 0.250.250.210.3330.333 0.50.50.333310.333222331⎡⎤⎢⎥⎢⎥⎢⎥⎢⎥⎢⎥⎢⎥⎢⎥⎣⎦运用SAS软件求解得出A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即W13=0.38122380.44265620.40457180.10565730.26943220.6413177⎡⎤⎢⎥⎢⎥⎢⎥⎢⎥⎢⎥⎢⎥⎢⎥⎣⎦归一化0.1700.1970.180?0.0470.1200.286⎡⎤⎢⎥⎢⎥⎢⎥⎢⎥⎢⎥⎢⎥⎢⎥⎣⎦,λ=6.5856436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0.11712871.24CICRRI===0.0944586<0.1,则一致性检验通过,W13可以作为权向量。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一现实,如何科学地指导大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成功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案例、优势以及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指导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 正文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各因素之间的比较和评价,建立一个层次结构,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佳选择。
在层次分析法中,首先确定决策目标,然后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多层结构,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
接着,对每个层次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使用判断矩阵来量化各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计算各元素的权重,最终得出最优决策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在大学生就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面对复杂的就业选择时,大学生可以利用AHP方法建立决策框架,明晰各自的就业目标、准则和方案,有助于他们做出科学、客观的职业选择。
通过量化和比较各因素的重要性,大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就业需求和优势,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道路。
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比较和评价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科学、系统的决策方法,有助于他们在就业选择中做出更加准确和合理的决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2.2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案例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我们可以以大学生个人的就业选择为例。
本科生毕业文题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毕业生就业意识的分析作者:***学号:****所属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时间:******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毕业生就业意识的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向问题,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并巧妙借用Shapley值的算法建立了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综合多方面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向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创造性地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向的主观因素进行量化。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自身问题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两个方面。
确定了个人感情、性格因素、家庭因素、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等因素在大学生就业方向所占比重。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就业意识;理性因素;感性因素;归一化;Shapley值Based 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raduate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analysis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direction, using hierarch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lever Shapley value of th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a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omprehensive many factor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direction in all analysis. Creative will influence the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of subjective factors evaluated.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ts problems, mainly displays in sensibility factors and rational factors two aspects. Sure the personal feelings, personality factors, family factors, working environment, welfare, social status and social value in factors such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rection.Key word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Rational factors; Sensibility factors; Shapley value一、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收稿日期:2006-05-16作者简介:常少健,男,在校本科生,从事生物工程研究。
大学生毕业选择----相关问题的层次分析摘 要: 大学毕业生面对各种出路时,往往难以抉择,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引进层次分析法(AHP )模型,通过对定性因素加以量化和构造判断矩阵,然后对各种可能决策方案做出评价,最后求得最佳决策,为毕业生的出路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字:层次分析法(AHP ) 一致性指标 因素判断矩阵1 问题提出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和研究生扩招步伐的加速,考研似乎成了当今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徘徊在人生的岔路口,常常不知如何选择,是就业、考公务员从政还是考研,每年都会使许多学生为之彷徨,迷茫。
毕业前究竟是精心准备考研,还是为就业积累经验去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毕业后的选择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难题。
随着高校扩招,本科生教育正在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而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还是属于高级别的精英教育,这也就注定了如此快速的增长不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
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部分一心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而同样在公务员的考试中也不愧为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同样很大。
其中,在考研人群中,有相当—部分应届生考研并非是出于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而只是为了追求文凭或逃避就业压力,所以高校本科生应学会理性分析,对自己的今后发发展方向合理的定位.作出一个人生职业规划,不要盲目迷信文凭。
在明确自己发展目标之前不妨积累一些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成使自己己经成熟起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2 基本假设2.1假设文中所列准则因素均符合层次分析法的具体结构要求; 2.2模型中各个分析因素具有全面性;2.3假设在短时间内,题中各层因素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3 符号说明Z :目标层因素;n y :准则层因素,83,2,1 =n ;ij a :表示因素 i y 与因素j y 对目标Z 的影响程度之比,83,2,1, =i i ; A :表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因素判断矩阵;n B :表示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成对比较阵,83,2,1 =n ; m F :表示方案,3,2,1=m ;4 问题分析本文是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毕业选择多方面因素了解的情况下,就三种常见的毕业抉择(考研、就业、考公务员)进行了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把一些定性的因素加以量化。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选择问题应用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个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通过投简历,面试等方法,现有三个单位可以供他选择。
即:C 即上海钢铁有限公司 B1、联想电脑(广州)有限公司 B2、三一重工集团B3。
如何从这三个工作岗位中选择他比较满意的工作?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通 过研究,最终确定了四个准则作为参照依据, 来判断出最适合且最让他满意的工 作。
准则:准则层A ,即发展前景A1、经济收入A2、单位信誉A3地理位置A4;通 过这四个标准来评判出最满意的工作。
第一层:目标层乙即对可供选择的工作的满意程度 Z ;第二层:准则层A,即发展前景A1、经济收入A2、单位信誉A3地理位置A4; B,即上海钢铁有限公司 B1、联想电脑(广州)有限公司 B2B3o首先,我发三份调查给我们寝室的同学,统计比较分析目标层与准则层成对 比较矩阵,三人各自写出目标层与准则层成第三层:方案层 、三一重工集团 建立结构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每一格表示a jj - A/A j,即横行对应值比竖列对应值之比)调查1意见调查2意见计算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由已知成对比较矩阵A ,利用matlab 编程求得A 相对于目标层Z 的权向量为:©二{0.4987,0.2745,0.2268,0.0949.为衡量结果是否能被接受,萨蒂构造了最不一致的情况,几对不同的矩阵的B3 =由公式a ij%」j =1,2,3求得a 的几何平均值,列出逆对称矩阵 A 为:1 1霸1 1V 30315|_痂同样地方法,可写出目标层 C 与准则层B 之间的比较对称逆矩阵分别为:V 451 ^451 1菠,B 2 =1?75 1n的比较矩阵,采取1/9,1/7,……7,9随机取数的方法,并对不同的n用100-500 的子样,计算其一致性指标,再求得其平均值,记为RI.参考随机一致性指标为⑴计算矩阵A的相关数值:CI= 0.0719 ,RI=0.90 ,CR=CI/RI=0.0799v0.1则认为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摘要】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本文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确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出各个因素对于就业选择的优先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加明智地做出决策。
本文总结了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指导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环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大学生就业、因素、优先级、模型、价值、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渠道日益狭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借助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关键因素,建立相应的模型,为大学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就业选择,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
就在于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效率。
1.2 研究目的大于2000字的内容,请稍等片刻,我马上为您生成。
1.3 研究意义大的统计,排版格式等。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通过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确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和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各种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就业选择建议。
分析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优先级可以有效指导学生们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就业规划,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大学生就业选择问题摘要: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这个问题,面对着各行各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为大学生对所提供的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大学生对所提供的工作的满意程度,根据所得数据解决问题。
关键词:就业、层次分析法、决策、目标、权向量一•问题的提出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通过投简历,面试等方法,现有四个单位可以供他选择。
即: C1政府机构,C2化工厂, C3清洁工人,C4销售。
如何从这四个工作岗位中选择他比较满意的工作?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通过研究,最终确定了六个准则作为参照依据,来判断出最适合且最让他满意的工作。
准则:B1课题研究,B2发展前途,B3待遇,B4同事关系,B5地理位置,B6单位名气;通过这六个标准来评判出最满意的工作。
二.模型的假设一•该毕业生是文科生,但在大学期间也辅修了很多理科方面的学科,文理科兼懂。
二•四个单位对毕业生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一样。
三•该毕业生对这四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都可以胜任。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第一层:目标层,即对可供选择的工作的满意程度A;第二层:准则层,即课题研究B1,发展前途B2,待遇B3,同事关系B4,地理位置B5,单位名气B6; |第三层:方案层,即政府机构C1,化工厂C2,清洁工人C3,销售C4。
根据以上层次结构模型,我做了一份就业选择满意度的调查表,对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首先让被调查者针对图示的某一层对其上一层某种因素影响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再将数据的分值看作服从随机变量的分布,再利用数学期望计算出平均分。
设•表示某个问题的分值,根据概率论以及数理统计所学的知识点,得出•服从离散型分布如下。
(其中n i为打分值为.二i的人数,N为被调查的总人数)根据数学期望的定义,我们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5E八i Ri -0由调查数据和公式可以得到就业选择的整体评分表(表2,表3)表12.4322.4322.432 0.608 1.216 4.864表就业选择的整体评分表万案准则 政府机构 化工厂清洁工销售课题研究 1.663 4. 989 0.8315 0.8315 发展前途 4.837 1.612 0.403 1.612 待遇 2.499 4.167 0.833 5 同事关系 4.803 4.803 0.801 1.601 地理位置 0.634 1.268 1.902 4.437 单位名气4.2821.4270.7144.2822.画出结构图目标层A方案层C3.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权向量: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A ,第二层准则层对第一层目标层的成对矩阵 A:-111 42 0.5]11 2 4 2 0.5 A=10.5 1 530.50.25 0.25 0.2 1 0.333 0.3330.5 0.5 0.333 3 1 0.333222 331 一准则层B对工作的满意程度G :政府机构C 2:化工厂C 3 :清洁工人C 4 :销售地理位置5B同事关系发展前途2B课题研究单位名气6B运用SAS 软件求解得出A 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 CR=0.0944586<0.1,则一致性检验通过, RI 1.24以作为权向量。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从不同层次和不同因素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复杂问题的定量分析、排序和选择。
在大学生就业中,层次分析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确定就业的目标和重要因素。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个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例如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空间等。
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这些因素进行分层,对每一层进行权重的确定,从而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对就业的需求和优先级。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就业选择的优劣。
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往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和岗位,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就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不同的就业选择分解为不同的因素,并进行权重的赋值,从而得到不同就业选择的总体评估和排序结果,为大学生提供选择参考。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制定就业方案和目标的具体实施。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决策,以确定具体的就业方案和目标。
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就业方案和目标分解成多个因素和子目标,并通过权重的计算和比较,指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方案和目标,并且为实施提供指导。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决策的风险分析和控制。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如经济形势不稳定、行业竞争激烈等。
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找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帮助大学生降低就业风险,增加就业成功的概率。
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大学生毕业后去向问题作者:杨之光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10期
[摘要]层次分析法(AHP)是运筹学下的一个分支方法,是一种将与决策相关的各个因素逐一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各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对解决一些定性问题有参考价值。
本文从大学生角度出发,首先列举出大学生面临的毕业选择及其利弊,通过假设一名学生对各项影响因素看法的权重,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各种选择的权重对比来辅助大学生进行选择,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大学生;毕业;判断性指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59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0-0-02
1 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和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下降,使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困扰着我国大学生的重要问题,而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也比以前有所增加,比如:出国继续深造或创业。
那么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说,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成为了摆在面前的关键问题。
2 基本假设
笔者假设,在以下的模型是从以一个大学生的主观角度来进行分析设定的。
在本例中所有各列的准则因素均符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要求,模型分析各个因素较为全面,各项因素的权重是从一名大学生的角度而设计的。
而且笔者假定一个人选择了读研或是出国,那在他完成学业之后还是会选择就业和创业两种方式。
但是由于他在就业或创业的时间上始终比同龄人有所欠缺,在部分因素上存在劣势。
3 问题分析
在对当下大学生的选择有了初步了解,并进行概括之后,可以假设有4项选择:考研、出国、就业和创业。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各项因素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用两个模型分别陈述其优劣来说明这一点,最后用权重之比来判断那个选择是对于这位大学生来讲是最好的。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模型一般都由三层组成,有些模型的准则因素过多导致了决策层会被分为不止一层。
处在同一层的元素彼此对上层元素有影响,同
时又对下层元素起到了支配的作用。
笔者从最顶层出发,通过两两比较,用描述判断矩阵的方法来描述这一名大学生对不同选择差异的权重,通过对问题较为准确的分析,得出元素相互两两比较的次序。
通过合理的设定和权重的分析,各个矩阵间往往都是符合一致性假设的。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4项选择之间优劣两项的权重情况,再通过对每种选择的优劣之比确定出对这位大学生最合理的选择方案。
4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比较权重
在大学毕业出路的选择上,可以大致分为考研、出国、工作和就业4个方向,只需设定这4种目标即可。
在Yaahp软件中首先画出这4项备选方案。
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将4条道路的益处分为能力提升、经济利益的增加和知识水平提高3个部分。
再一次细分为8个有利因素如图1所示。
笔者分别用1、3、5、7、9来表示不同的重要性特征,1表示比较的双方同等重要,3表示较重要,5表示重要,7表示很重要,9表示绝对重要。
2、4、6、8分别表示位于每两个标度的中间值。
将各种选择可能产生的优势大致归结为3类,分别是能力提升、经济效益、知识提高,然后分析出成对对比矩阵,见表1。
另一方面,大学生无论作出哪样的选择,相比其他选择不仅会有优势,也会有劣势。
通过对这些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最终确认了主要的4个方面的问题。
将各种选择可能产生的各项弊端大致归结为4类,分别是专业知识的缺乏、时间流失、成本增加和事业的风险,然后分析出成对对比矩阵。
决策目标“专业知识缺乏”(B1)的重要性比较,决策目标“时间流失”(B2)的重要性比较和决策目标“成本增加”(B3)的重要性比较图省略。
选择创业、就业、出国、考研所面临的事业风险的大小,见表3。
在此之后对上述各项的两两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往往由3部分构成:①计算一致性指标CI;②查找相应的一致性随机性指标RI;③计算一致性比例CR。
在得出这些关系之后,可以使用MATLAB和Yaahp等软件进行运算。
5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的使用,可以得出每一项的特征值和最终方案的权重比较情况,结果由表4所示。
显而易见,可以得出结论,就这名大学生的个人偏好来说,选择大学毕业之后继续出国深造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6 模型推广及评价
(1)本文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选择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考虑概括了他所面临各种选择的利弊,具有推广性。
(2)本文使用了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一个定性问题引入定量模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比单一框图显得更加丰富,结果的可信度也大大提高。
(3)本文的实用性比较强,也可以按照每个人不同情况来调整权重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因人而异。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高瑞.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的数学模型[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