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壮哉_少年游!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1
壮哉少年游阅读理解
《壮哉,少年游》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表达了作者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
首先,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旅行的魅力和意义。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人文风情和历史遗迹,让读者感受到了旅行的美好和价值。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自己在旅途中的成长和体验,强调了旅行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作者在旅行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经历,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挑战的勇气。
这种探索精神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和勇气,也鼓励了读者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此外,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在旅行中寻找美丽和感动,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种热爱和追求不仅让作者在旅行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收获,也让读者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热情和信心。
最后,文章以“壮哉,少年游”为主题,强调了青春年少时的宝贵和机遇。
作者认为年轻人应该抓住机遇,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不断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
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年轻人,也适用于每一个人,鼓励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壮哉,少年游》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它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美好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表达了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同时,它也鼓励读者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壮哉,少年游》教案《壮哉,少年游》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迁、徐霞客、白居易、沈括的游历故事。
2.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学做读书笔记。
情感态度价值观:呼唤学生走进山水之间去陶冶性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搜集课外资料。
课上小组研读,扫清字词障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集体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1.正确辨别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并付之与行动。
教学过程一、小组合作,初读课文。
学生在小组中自读自学,学习要求如下:1.熟读课文,落实字词,不懂的地方集体查阅工具书掌握。
2.小组集体填写读书摘记卡片。
(卡片如下)现在我们就结合预习资料和同学们制作的读书摘记卡片了解课文人物和他们的游历故事。
(小组成员讲解,各小组补充)仿照上面的读书摘记,自己制作另外3个人物的摘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做读书摘记的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点拨,直到学生会自己做摘记。
三、再次回文,品读经典句段。
1.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就热衷于游历、考察、探索。
云间峰巅、莽莽深林、海角沙滩、瀑布飞泉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或骑马,或乘船,或步行;走一路,游一路,写一路;搜集掌故,仿古猎奇,考察史实,凭吊遗迹。
3.登高,使白居易写出了这样精美的诗句;游山,解开了沈括心中的疑惑。
出示三段话,让学生体会句子中标点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
顿号用于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设计意图:回文诵读,在重温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交流标点的用法,明晰容易混淆的几个标点所不同的作用。
教学过程以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在读中找依据说理由。
四、联系生活,畅谈旅游经历和出游计划。
14* 壮哉,少年游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并灵活运用“热衷、掌故、芳菲、栩栩如生、疑惑不解”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给课文分段,总结各段的意思。
通过学习课文,说说你怎么看待“游历”这个问题及有什么新的打算。
情感目标:了解和游历有关的故事,能正确看待游历,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灵活运用“热衷、掌故、芳菲、栩栩如生、疑惑不解”等词语。
三、教学难点:说说你怎么看待“游历”这个问题及有什么新的打算。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法、学法:合作学习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旅游过吗?都去过哪里?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学者,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就热衷于游历、考察、探索。
(二)理清思路,检查预习。
1.从文中找依据谈中心问题。
选文中你感兴趣的和游历有关的故事,读一读,然后再谈你怎么看带游历这个问题。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3)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三)课堂练习: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
2.从课文中找出与意思相符的成语:好像活的一样,形容生动,逼真____。
3.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旅游,曾有名句:人间四月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为引号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壮“哉”,少年游_。
A.zāi B.zài5.选择正确的字填空:旅行为后来撰著《史记》_定了坚实的基础。
A.垫 B.奠第二课时一、品读1.引导阅读二、三、四、五自然段: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和“游历”有关的故事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3)小组讨论:介绍了哪些和“游历”有关的故事4)引导学生交流: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到祖国各地去旅行为后来撰著《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写成一部真实记录祖国山水地貌的专著——《徐霞客游记》;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旅游,每当登高赏景时,便游兴大发,必吟诗作歌,倾泻他那满腔的激情;宋代,科学家沈括游历的故事。
壮哉,少年游本课教材分析(请自己写一写)《将军与孤女》同步练习1.多音字组词.削xiāo( ) 晃huǎnɡ( ) 挑tiāo( )xuē () huànɡ()tiǎo(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促()残暴()考虑()探望()慈爱()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急促()进攻()残忍()危险()允许()4.选词填空。
急促急忙1.听到门外()的脚步声,他知道这次又难逃厄运,又要挨骂了。
2.当教练看到对手打出了一个10比0的小高潮后,他()叫了暂停。
残忍残暴3.在澳洲,这头高大凶猛的野兽曾经()地将一个村子的人全部杀掉了。
4.歹徒使用暴力将人质()地杀死了,第二天他就被警察拘捕了。
5.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那是1975年3月的那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刀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又急忙返回。
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见总理声音细微,便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知道李冰声音有点嘶哑她万万没想到总理病情处在这样危重的时刻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总理呵您放心吧这件事我会处理的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
"李冰强忍着泪,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1.给课文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2。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肃静:____________________侧耳倾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松( ) 热闹( )强壮( ) 响亮()4.缩写句子。
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合适的词语填空.______________的铃声______________地杀害______________的孩子______________地抚摸2.句子加工厂。
《壮哉,少年游》教学设计(读书摘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迁、徐霞客、白居易、沈括的游历故事。
2、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学做读书笔记。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搜集课外资料。
课上小组研读,扫清字词障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集体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呼唤学生走进山水之间去陶冶性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做读书笔记。
2、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并付之与行动。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凭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古事)踏勘:①铁路、公路、水库、采矿等工程进行设计之前在实地勘察地形或地质情况。
②在出事现场查看。
2、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人和国外青少年游历的故事。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旅游过吗?都去过哪里?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多是在课堂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古人的求知模式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学者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就热衷于游历、考察、探索。
【教学意图】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旅游话题导入新课,为学生体会古人游历的作用做准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落实字音字义,将课文读熟。
不懂的地方集体交流。
2、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作者对少年游历的称赞。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中国古代四位名人的游历故事。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现代社会,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重视少年游历。
第四部分(第七自然段):作者呼唤青少年“去旅行”。
【教学意图】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段落大意,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
四、由小组合作到独立完成读书摘记卡。
1、小组先集体填写关于司马迁的读书摘记卡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壮哉,少年游14* 壮哉,少年游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并灵活运用“热衷、掌故、芳菲、栩栩如生、疑惑不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给课文分段,总结各段的意思。
3.体会逗号、分号和句号的不同用法。
4.学做读书摘记。
能力目标:明白文章中讲述的游历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情感目标:了解游历的故事,培养自己的兴趣,做出自己的打算。
教学重点本课结构清晰,故事简练,学生易于理解。
同时文章用词优美,讲究遣词造句,所以引导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优美词句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突出,学生的经历使然,虽有认同但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
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游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旅行中、在生活中长见识,学知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古今中外的游历故事。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自己的旅行经历。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教师板书:(壮哉,少年游)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情。
课件展示1.指名读课文,并说说通过读文章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生答: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到祖国各地去旅行。
生答: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旅行家。
2.教师出示关于基本内容的课堂练习,学生用抢答的方式汇报预习情况。
三、引导学生品读,了解游历故事。
1.学生小组读3-5自然段,讨论:文章中介绍了哪些关于游历的故事?分别是怎样介绍的?2.教师抓住要点引导学生交流:(1)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到祖国各地去旅行,为后来撰著《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写成一部真实记录祖国山水地貌的专著——《徐霞客游记》。
(3)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旅游,吟诗时留下疑点,宋代科学家沈括游开阔情操培养知识陶冶视野广阔的大自然壮丽的诗句精美的天地坚实的基础三、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史记》《史记》是西汉有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 " 二十四史 " 之首,记录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
与以后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 前四史 " 。
《史记》对后代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开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以后历代 " 正史 " 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以为是一部优异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以为此书"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 。
《史记》全书包含十二本纪 ( 记历代帝王政绩 ) 、三十世家 ( 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 、七十传记 ( 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此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 、十表( 大事年表 ) 、八书( 记各样典章制度记礼、乐、乐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以日志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经 34 年旅游,写有露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 17 篇和《浙游日志》、《江右游日志》、《楚游日志》、《粤西游日志》、《黔游日志》、《滇游日志》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 60 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别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 卷、 12 卷、 20 卷等数种,主要按日志述作者1613~1639 年间旅行察看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尽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沈括沈括 (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
嘉佑八年 (1063 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