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幼儿园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教案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9.51 KB
- 文档页数:4
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设计背景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
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2、基本活动:(1)教师示范:a、先给小猫排队b、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c、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3、巩固复习:(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活动延伸: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2一、活动准备: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
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空间方位》,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辨别长短,认识前后和上下方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大小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
2. 让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长短,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
3. 让学生能够认识前后和上下方位,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前后、上下方位。
教学重点: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长短不一的铅笔、图片、卡片。
学具:大小不同的积木、长短不一的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球,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比较球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大小概念。
(2)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引导学生辨别长短,并进行排序。
(3)教师通过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前后、上下方位。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以及方位。
4. 随堂练习学生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辨别大小、长短,以及方位。
六、板书设计1. 大小:用不同大小的球表示。
2. 长短:用长短不一的铅笔表示。
3. 方位:用图片和卡片表示前后、上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中大小不同的两个物品,并描述它们的大小。
(2)用绳子摆出长短不一的顺序,并拍照。
(3)观察家中物品,描述它们的前后、上下方位。
2. 答案:(1)例如:爸爸的鞋比我的鞋大。
(2)例如:从长到短:绳子1、绳子2、绳子3。
(3)例如:电视在沙发的后面,书在桌子的上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大小、长短,提高观察能力。
(2)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方位,提高空间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如何确保教学内容与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比较》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进行认识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进行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球、长短不同的铅笔、前后不同的玩具车、上下不同的图书。
2. 学具:每人一套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导幼儿发现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不同。
(2)请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球,引导幼儿认识大小,并进行比较。
(2)教师展示长短不同的铅笔,引导幼儿认识长短,并进行比较。
(3)教师展示前后不同的玩具车,引导幼儿认识前后,并进行比较。
(4)教师展示上下不同的图书,引导幼儿认识上下,并进行比较。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进行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比较。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并分享他们的比较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大小:用大、小两个球表示。
2. 长短:用长、短两支铅笔表示。
3. 前后:用前、后两个玩具车表示。
4. 上下:用上、下两本图书表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物品,并进行比较。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能够正确进行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属性的比较,如粗细、高矮等。
同时,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大小的概念与辨别,长短的比较与排序,前后位置的识别,上下空间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四个概念。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前后、上下位置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重点:大小的比较、长短的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长短不一的铅笔、前后位置的动物卡片、上下空间的积木。
学具: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主题的学习卡片,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小不同的球、长短不一的铅笔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大小的概念与辨别: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球,讲解大小的概念,并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
(2)长短的比较与排序:教师拿出长短不一的铅笔,讲解长短的概念,并进行铅笔排序的练习。
(3)前后位置的识别:教师展示前后位置的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识别前后方向。
(4)上下空间的感知:教师用积木搭建不同的上下空间,让幼儿感知上下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利用学具进行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练习。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四个主题词。
2. 各主题相关的图片和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物品。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要求体现四个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幼儿表现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观察并找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事物,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进行。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能够直观地认识这些基本的空间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区分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能够直观地认识并区分这些空间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一的球、长短不一的铅笔、前后位置不同的玩具车、上下位置不同的图片。
学具:每组一套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导他们说出“这个球大,那个球小”等。
通过提问,让幼儿描述玩具车的位置关系,如“哪个车在前面,哪个车在后面”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结合教具进行演示。
通过举例,让幼儿学会如何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幼儿操作学具,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邀请幼儿发言,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小、长短、前后、上下2. 板书内容:大小:用不同大小的球进行示例。
长短:用不同长度的铅笔进行示例。
前后:用前后位置不同的玩具车进行示例。
上下:用上下位置不同的图片进行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帮助幼儿找到生活中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每个例子用一句话描述,如:“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
”2. 答案:示例1:这个铅笔比那个铅笔长。
示例2:小兔子在前面,大灰狼在后面。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及教学反思(精选多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及教学反思《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含反思!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
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
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
(二)基本部分:1.复习巩固区别大小。
出示许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让幼儿观察。
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之间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
2.复习巩固区别长短。
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
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幼: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
师:请大花走长绳小花走短绳。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每人取一根毛线绳,互相比较长短。
说出谁的长谁的短。
3.复习巩固区别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观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教学目标:1. 复习大小的比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2. 复习长短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测量和比较长短的能力。
3. 复习前后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时间顺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复习上下的概念,培养孩子的空间位置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教具准备:1. 图片卡片或实物,包括不同大小的物体、不同长度的物体、在空中和地面上的物体等。
2. 常见的比较词语卡片,如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
3. 板书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导入:1. 通过展示几张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大小,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差异。
2.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大小比较的概念,解释“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一:比较大小1. 准备几组图片或实物,每组有两个物体,要求学生观察并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差异。
2. 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比较,如“大”、“小”等。
3. 练习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大小比较,如比较长方形和圆形的大小。
活动二:测量长短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长短的概念,解释“长”和“短”的概念。
2. 展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要求学生观察并尝试使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它们的长短。
3. 引导学生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指、书的宽度等)进行长度的测量和比较。
活动三:前后的顺序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前后的概念,解释“前”和“后”的概念。
2. 展示一些事件的图片或卡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3. 提问学生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前后顺序,如早上刷牙和吃早餐,上学和回家等。
活动四:上下的位置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上下的概念,解释“上”和“下”的概念。
2. 展示一些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图片或卡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练习描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下移动的变化,如书在桌子上和地上的位置。
总结:1. 复习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相关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位置、方向和大小概念;2.能够正确描述和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应用所掌握的概念;4.提升小班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准备1.讲台、黑板、白板、画板笔等;2.学生用的色带、纸作为教学道具。
3.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熊去森林玩》作为导入,教师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在学生中引入本课所要学的内容: “三只小熊”从家里出发到森林去玩,因为不知道路线,所以在中途迷路了。
它们的前后、左右有哪些不同呢?老师将所有的问题都抛给学生,并且在问题中引入相关的语言。
(2) 活动一:画“我家”的地图。
为了能加深学生对于“前后、左右”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画图来来便更易于表达和考虑。
教师分发纸和色带,让学生可以根据您所发的色带,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家的地图。
(3) 活动二:比较大小1.教师拿出两只球,通过比较礼物球、花球的高低来引入“大小”概念;2.让幼儿拿出两个自己平常玩具的进行比较,判断大小;3.放大幼儿感知上的大小,在场地上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我分组,按照所拿的物品大小进行比较。
比如,组内有若干只球,让幼儿自发的将球从大到小安排。
(4) 活动三:分组选择1.教师用“面包名字”让学生进行班级分组,要求每个小组一名幼儿依次走到前面,并点出老师所说出“前、后、左、右”等不同的指示,同时让大家观察、判断指示的方向;2.分组比赛:比赛过程中,老师用“前、后、左、右”等词语来进行语言指引,幼儿跑步经过谁,继续往前跑等等;(5) 活动四:判断长度1.教师现场放置不同的材料,比如几块大小不一致的彩色木块、一把量角器等道具,将教具摆放在一起;2.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任何走到某一个教具前,用两手在宽和长的方向上比较,判断哪一个更长 / 更短。
小班数学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基本概念。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其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长短概念的掌握和应用。
3.前后位置的认识与辨析。
4.上下方位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班数学教材。
2.为学生准备纸张、笔、卡片等教具。
3.确定教学方法和具体教学步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小、长短、前后和上下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小班数学教材进行简单的讲解和说明。
第二步:学习1.将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学生拿出一个物品,其他成员分别用卡片标注物品的大小及长短,然后由组长对标注进行审核,确认标注是否准确。
2.制作物品牌,分为大、中、小三个牌子,并在教室中随机放置不同大小的物品,由学生根据物品大小来按照顺序贴上相应的牌子,检验其大小辨别能力。
3.讲解前后、上下等概念,并通过教具、实物、卡片等方式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等概念的辨析和应用。
第三步:检测设计小测试,让学生独立解决大小、长短、前后和上下等问题,检测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正确指导。
第四步:总结通过小组讲评和个人总结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以及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对不足进行反思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应符合小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
2.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3.在课堂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以上为本次小班数学课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小班数学教学过程有所帮助。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基本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运用这些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小不同的玩具、长短不一的绳子、图片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元素的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2.老师再拿出两根长短不一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根长,哪根短。
(二)主题活动1.活动一:大小比较(1)老师将大小不同的玩具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观察并分类。
(2)老师提问:哪些玩具是大的?哪些玩具是小的?(3)老师与幼儿一起将玩具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活动二:长短比较(1)老师将长短不一的绳子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观察并分类。
(2)老师提问:哪些绳子是长的?哪些绳子是短的?(3)老师与幼儿一起将绳子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3.活动三:前后、上下感知(1)老师带领幼儿在教室里走动,引导幼儿感知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
(2)老师提问:什么是前面?什么是后面?什么是上面?什么是下面?(3)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前后、上下的游戏。
(三)巩固练习1.老师拿出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关系。
2.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猜谜游戏。
2.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这些概念。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概念的理解程度。
2.评估幼儿在巩固练习环节的表现,检验他们对这些概念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2.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4-5岁)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幼儿对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3.提高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视觉教具(如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2.幼儿园教室中的实物(如花瓶、椅子、书桌等);3.电脑/投影仪;4.活动道具(如小球、绳子等);5.幼儿绘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理解,让他们描述一下不同的概念;2.出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图形卡片或实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二、学习活动(25分钟)1.视觉教学(10分钟)a.利用电脑/投影仪,出示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进行比较、判断大小,并按顺序排列;b.出示长短不同的线段或实物,让幼儿比较、判断长短,并按顺序排列;c.出示前后关系的图片,比如一只猫在一只狗前面,让幼儿描述这两个动物的位置关系;d.出示上下关系的图片,比如一个杯子在一个盘子上方,让幼儿描述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2.体验活动(10分钟)a.要求幼儿找出教室中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事物,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和讨论;b.让幼儿用绳子在地上画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图形,并将实物放置在相应的位置;c.让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改变物体的位置,比如将一些物品按照大小排列,或将线段按照长短排列。
3.操作练习(10分钟)a.分发彩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绘制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图形,并用彩色笔标出物体之间的关系;b.出示一些图形、线段或实物,让幼儿进行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排序练习。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集体游戏(10分钟)a.游戏1:大家手拉手站成一排,教师每次指定一个孩子走到前面或后面,其他孩子要根据指令改变位置;b.游戏2: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比赛看谁能按照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要求在地面上快速排列一组物体。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认识物体”中的第三节“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学会通过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比较,区分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长短不同的玩具、图片、卡片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尺子、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幼儿发现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关系。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教具,讲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测量、比较。
(2)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
(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成果。
(2)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小:用不同大小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表示。
2. 长短:用不同长度的线条表示。
3. 前后、上下:用图片表示,如小猫、小狗的前后关系,苹果、香蕉的上下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让家长帮忙拍照,记录观察过程。
答案:(1)示例:我的玩具汽车比玩具飞机大,我的铅笔比尺子短,电视在沙发前面,书在桌子上面。
(2)图片、文字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围绕《认识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身边的形状》中的第2节“大小、长短”和第3节“前后、上下”。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并理解这些基本的空间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四个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长短不同的玩具、图片若干,用于展示前后、上下的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大小、长短不同的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练习表达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绘画作品,并讨论如何区分这些概念。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小、长短不同的图形,标注名称。
2. 展示前后、上下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物品,区分它们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家长辅助幼儿完成作业,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寻找生活中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活动,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班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概念进行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和比较空间对象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书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场景的图片,如教室、公园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讲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比较两张纸的大小、三根木棒的长短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答案。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进行分析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和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择一些玩具或书本,按照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进行分类。
教师在学生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进行分类,并拍下照片,下节课分享。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能够按照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等进行分类即可。
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1.认识大小和长短的概念;2.理解前后和上下的关系;3.通过感官体验,掌握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4.增强观察和分类的能力;5.培养探究和发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四个方面展开。
具体内容如下:1. 认识大小教师可以将几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按照大小先后排列。
通过亲身感受差异,学生可以认识大小的概念,并掌握一些描述大小的词汇。
2. 理解长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明显长短区别的物体,如筷子、铅笔、橡皮等等,并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比较,领会长短之间的区别,并能够用简短准确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差异。
3. 理解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黑板前,让学生感受前后的差异,并引导学生说出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加深学生在前后方向上的感性认识。
4. 理解上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玩“玩具穿越小门”的游戏,让孩子将玩具从小门的上口送到下口,反复操作后掌握上下的概念。
三、教学步骤对于每个方面,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感性认识通过物品比较、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四个概念。
2. 归纳总结将比较过的物品用语言描述出区别,进一步理解四个概念。
3. 巩固练习根据所学理解做出不同的动作或操作,加深对四个概念的认识。
4. 小结通过重点回顾,帮助学生留下一些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感性认识:采用“让学生看、让学生摸、让学生比较”等方式进行感官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感性认识。
2.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解释,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四个概念。
3.巩固练习:采用亲身体验和小游戏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小结:通过重点回顾,帮助学生留下一些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测试、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对四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活动名称: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二.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孩子行动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
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
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
(二)基本部分:1.复习巩固区别大小。
展示许多大大小小的球,大大小小的锅,让孩子观察。
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
小孩子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
2.复习巩固区别长短。
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
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幼: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
师:请大花走长绳小花走短绳。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
每个孩子拿一根羊毛绳,互相比较它的长度。
谁的名字长,谁的名字短。
3.复习巩固区别前后。
展示娃娃,让孩子观察哪个是正面,哪个是背面。
师:请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请小花到娃娃后面玩。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换活动一次。
游戏:看谁反应快。
老师:小华站在老师前面,大华站在老师后面。
再次交流活动。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 理解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关系; -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学数学教材一册第六章第一节;•教具:图片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观察一张图纸和相关物体的图片卡片,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可以逐个展示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特点,并鼓励他们描述这些特点。
2. 探究大小关系教师利用小黑板绘制大小比较图形,例如画出一个较大的圆圈和一个较小的正方形,然后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 这两个图形谁大谁小? - 为什么这个图形更大,那个图形更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较大图形的面积更大,较小图形的面积更小,并由此引出大小的概念。
3. 探究长短关系教师将长短比较图形进行展示,例如画出一条较长的线段和一条较短的线段,然后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 这两条线段谁长谁短? - 为什么这条线段更长,那条线段更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较长线段的长度更长,较短线段的长度更短,并由此引出长短的概念。
4. 探究前后关系教师将前后比较图形进行展示,例如画出一个小人和一个汽车,问学生以下问题: - 小人站在汽车前面还是后面? - 为什么小人在汽车前面,不在后面?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人在汽车前面,说明小人的位置位于汽车之前,由此引出前后的概念。
5. 探究上下关系教师将上下比较图形进行展示,例如画出一只鸟飞在树上和一只蝴蝶停在花朵上,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 鸟在树上飞,蝴蝶在花朵上停,鸟和蝴蝶分别在什么位置? - 为什么鸟在树上,蝴蝶在花朵上,不是相反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鸟飞在树上,蝴蝶停在花朵上,由此引出上下的概念。
6. 拓展应用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提出相关问题,例如: - 树叶在树枝的哪一部分? - 你站在同学的前面还是后面? - 桌子的长短是如何进行比较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教师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教案: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复习小班数学学习的内容,包括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图片或物品。
2. 准备若干个问题或情景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入门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大球)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复习大小的概念。
2. 导入新课(10分钟):a. 展示一些长短不同的物品(如长绳、短绳),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长度,从而复习长短的概念。
b. 展示一些前后不同的物品(如前面的小车和后面的小车),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位置关系,从而复习前后的概念。
c. 展示一些上下不同的物品(如上面的书和下面的书),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位置关系,从而复习上下的概念。
3. 活动与讨论(20分钟):a. 准备若干个问题或情景的图片,如一只小鸟在树上还是地上、一个足球在门内还是门外等,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或描述情景中的位置关系。
b. 进行一些小组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大小、长度及位置关系,并在小组中讨论和比较。
4. 总结复习(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复习掌握的概念。
教学反思:这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
通过一些图片和物品的展示,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比较,帮助他们加深对大小、长短、前后、上下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图片和物品的描述和讨论是关键环节。
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同时,要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确保他们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的准确性。
在活动与讨论环节,小组活动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和讨论彼此的观察和发现,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