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13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题库名词解释:第二章: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性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2、教学方法:通常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
3、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5、解释结构模型法第三章:1、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他是反应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第四章:1、实地试验:实地试验是教学系统设计结果实施前形成性评价的最后一个阶段,执行人员(通常指教师)要在一个与教学材料最终使用环境尽可能相像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评价。
2、进行中的评价:进行中的评价是指在教学实施之后,就教学对学习者的学习、工作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5、协作学习: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6、启发式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第五章:1、学习资源: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
2、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3、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第5章教学系统设计一、单选题1.在教学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
A.素质B.学习质量C.接受能力D.理解水平【答案】B【解析】在教学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学习资源包括信息、人员、材料(教学媒体软件)、设备(硬件)、技巧和环境。
但要使它们在学习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2.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B.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论C.香农-韦弗传播模式D.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答案】B【解析】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论。
加涅在揭示学习内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与各内部过程相应的、对内部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即教学活动,从而较完整地论述了产生学习的内因和外因。
3.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分析,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A.自学能力B.学习技巧C.有效学习D.创新意识【答案】C【解析】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分析,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因为教学设计是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
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自己完成的。
二、多选题1.()是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A.传播者B.信息C.媒体D.接受者E.效果【答案】ABCDE【解析】不论哪种模式的传播过程,通常可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效果。
2.静态视觉图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
A.线条B.形状C.大小D.质感E.色彩【答案】ABDE【解析】静态视觉图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线条、形状、质感和色彩。
这些基本要素都可以单独存在,但是在视觉图像中往往形成一定的组合,使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影响他们的感受。
三、填空题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特定的______而由多个组成要素通过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一定______的整体。
第一章1 名词解释(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则在理性与创造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简单而新颖的设计特色,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及综合主题设计的任务分析法;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人们对传播理论的研究由早期的“枪弹论”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模式”,使得教学设计由先前的“单向灌输”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现在“多向交互”设计理念。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资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完成目标,这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必要时,也可由教学设计人员辅助进行。
1.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 system design简称ISD又称为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 教学过程模式: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为理论基础;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3.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4.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任务分析方法。
5. 场依存性学习风格: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6. 场独立性学习风格: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数学成绩上。
7.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8. 抛锚式学习模式:①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②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③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9. 随机进入式学习模式:①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②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10. 支架式学习模式:①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②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③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11. 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目标是针对某个人还是某些人B 行为(behavior):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以下为陶江伟一、概念题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编写学习目标ABCD模式:为了便于记忆,研究者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u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4、媒体内容: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激的符号成分。
具体包括:画面资料、画面组合序列、教师的活动、语言的运用、刺激的强度等内容。
5、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定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广义)何克抗的定义,指个体关于特殊只是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侠义)7、学习需要分析:它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9、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ID1的代表性模式是()。
A.狄克·凯瑞模式B.加涅模式C.肯普模式D.斯金纳模式2【多选题】(2分)根据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哪三个层面()。
A.单元教学设计B.活动教学设计C.课堂教学设计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3【多选题】(2分)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行为维度包括()。
A.运用B.记忆C.发现D.知识4【单选题】(2分)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这便是教学系统设计的萌芽。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杜威D.加涅5【判断题】(1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加涅。
A.对B.错6【判断题】(1分)古代教育思想家认为学习过程是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是“知”、“智”、“能”等因素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使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是德业并行,德、才、学、识全面发展的过程。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在马杰的ABCD表述法中,教学目标最基本的部分是()。
A.标准B.对象C.行为D.条件2【多选题】(2分)以下学习结果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实验规则B.圆的面积计算C.化学元素名称D.欧姆定律3【单选题】(2分)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称为()。
A.层级分析法B.信息加工分析法C.归类分析法D.解释模型分析法4【多选题】(2分)在以外部表述法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是()。
A.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B.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C.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D.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5【多选题】(2分)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学习者的特征B.社会的需要C.学科的特点D.媒体的选择6【判断题】(1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没有任何的相同点,是相互独立的。
1、有人认为“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二者研究对象相同,是性质上的低层次重复和名词概念间的混同与歧义”,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答: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层次上都有所区别:研究对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学科性质: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较高理论层次的学科);教学设计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在学科层次上较低一级)。
理论基础:教学论通过对教学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即以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本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条件与方法;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两者对教学理论的强调也不同,教学论只是依据理论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而教学设计不仅强调教学理论还强调学习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更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总之,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是描述性的还不是规定性的理论;而教学设计本身并不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是规定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理论。
2、回顾我国教学设计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答:我国从80年代晚期开始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通过翻译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开设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出版专著等,到目前为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90年代以来,进行了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改革试验,成果斐然。
97年,何克抗教授提出学教并重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1 名词解释(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
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选出来的课件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丙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意义的因素。
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广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人物,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
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时间的统称。
狭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第一章教学设计概述1、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理解教学设计的定位和层次?答: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的学科特点与学科定位、教学设计的层次。
定义: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的系统决策过程。
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设计理论为基础,应用整体优化论的观点和系统科学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从而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和提高。
学科特点与学科定位:综合性(学科基础)、应用性(多种模式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创造性(复杂系统需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解决问题),因此是一门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学科,起到了联结学科的作用。
层次:教学系统设计——属于宏观设计层次,所涉及的教学系统比较大,比如远程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新的专业、一个培训系统或者一个学习系统的建立。
教学过程设计——对于一门课程或单元,直至一节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
对一门课程或单元的教学设计叫课程教学设计,一般由教研机构或教师、专家组共同来做;对一节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叫课堂教学设计,把对知识单元或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叫做自主学习教学设计,这两种由任课老师来做。
教学产品设计——包括网络课程、教学媒体资源、教学环境、教具学具等。
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上一个设计层次的输出正是下一个设计层次的输入。
整个系统的输入为社会需求,最后的输出为改善教育教学绩效的最佳设计方案(或产品)。
每一个设计层次都组成一个完整的子系统;评价随时在进行,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
2、教学设计的哲学基础有哪几种?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其哲学基础理论是教育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思想是整体优化论,所依据的方法体系是系统科学方法论。
整体优化论:整体优化论由两部分组成——整体论、优化论。
整体论认为,对事物的研究要关注其整体性,不仅要注意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运行,更强调系统与其所处外部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优化论认为,对教育的优化应该表现在教育绩效的提高上面,发挥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90)一、名词解释1、系统方法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3、认知发展4、学习风格5、学习需要分析6、教学策略7、支架式教学策略8、最邻近发展区9、抛锚式教学策略10、研究性学习11、“先行组织者”12、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二、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2、简述梅格卢斯的细化理论。
3、简述克内克的学习风格研究中对学习者的情况分析,举例说明。
4、简述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
5、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6、简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7、简述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原则。
8、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特点。
9、试述教学设计的定义,并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0、简要叙述网络教学评价的过程。
11、应如何理解教学设计的定义,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12、简述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
13、简述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14、简述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15、简要说明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
17、简述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18、简述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步骤。
19、请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并说明其基本教学过程。
20、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以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为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模式。
21、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为什么以学习理论的发展作为依据,是怎么划分的?22、简述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并用它解释自主学习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23、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简述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含义及其区别。
三、论述题1、试述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与设计内容。
2、试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总结网络课程/课件脚本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流程。
4、列举某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说明其特点及其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
5、结合你的实践经验,试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笔记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一、名词解释: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把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育系统或教学系统。
3、教学系统的基本层次:机构层次的系统、管理层次的系统、教学层次的系统、学习层次的系统。
4、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子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
5、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6、细化理论: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
7、成分显示理论:8、ITT:9、教学处方理论:六个基本概念、一个理论框架、三条基本原理、两个关于教学设计的知识库。
10、肯普模式:11、史密斯—雷根模式:二、思考题:1、有人认为“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二者研究对象相同,是性质上的低层次重复和名词概念间的混同与歧义”,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答: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层次上都有所区别:研究对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第5章教学系统设计1.试谈谈你对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理解。
答:目前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主要还是强调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设计活动的一个子集合,是一种在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后理性认识活动,是理论的应用活动。
它与一般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丰富的个体差异性。
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
关于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几种不同观点:(1)“计划”说——把教学系统设计界定为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划或计划的过程。
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
(2)“技术”说——“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经验和环境应该促进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3)“方法”说——把教学系统设计看做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4)“过程”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2.查阅近几年我国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的文章和书籍,分析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设想。
答: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
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1)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在我国,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协同发展,理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___________、教学理论和____________指导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的____________相互结构组织形式。
2.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________、智慧技能、________、动作技能和________。
3、教学设计应用_________________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他们的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________________。
4、系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___________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___________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_______________作为理论基础。
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________、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________。
6、在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具有分类学特征的内容分析;___________适用于分析操作过程或问题求解过程有关的教学了;________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
7.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的"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________,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________,以期达到最大效益。
8、学习目标描述中马杰的ABCD法则的英文全写: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C是条件、D是_____________。
9、面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_____________;重视______________;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重视_____________。
10、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进行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4.教学材料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包括以下方面:注意、____、记忆、_____。
5.在教学评价中,按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
6.第三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_______、完成体验阶段和_____。
8.利用计算机确定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可以使用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9.在电子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媒体质量水平主要从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0.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包括两大部分工作,分别是软件的__________和软件的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2.对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分析的方法是()。
A.只能观察 B.只有问卷C.只好用态度量表 D.态度量表、观察、问卷、会谈都可以3.学习动机对学习与保持的影响是()。
A.学习动机越高越好B.学习动机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利的C.学习动机对学习与保持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D.学习动机对学习只产生正的作用4.“在化学实验时,一不小心,药物会泼溅出来”,这在学习需要的分析中属于()。
A.感到的需要 B.表达的需要C.紧急事故需要 D.预期的需要5.“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中,属于()。
A.识记 B.领会C.运用 D.综合6.在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从如下所述中的哪一个层次开始?()A.课程 B.单元C.节次 D.知识点7.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
第一章1 名词解释(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则在理性与创造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简单而新颖的设计特色,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及综合主题设计的任务分析法;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人们对传播理论的研究由早期的“枪弹论”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模式”,使得教学设计由先前的“单向灌输”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现在“多向交互”设计理念。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资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完成目标,这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必要时,也可由教学设计人员辅助进行。
当然,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等,由于系统设计涉及内容面广,设计难度较大,而且一旦完成就要投入范围很大的场合去使用和推广,因此,这一层次的设计需要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来共同完成。
答:我认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虽然也说明了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这对教学效果不利,诸如教学系统设计不能最终落到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上。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来驱动学习,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要求设计能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
虽然说建构主义为核心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真实任务和真实环境。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但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强调了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认为“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
教学设计者眼中的学习者主要作为个体学习者存在,所使用的分析工具和教学处方都是基于个体心理学的。
这种基于个体心理学的教学设计理论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践中以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尽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中新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习,然而由于其学与教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学习理论基础的不同,这两类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和效果也就必然不同。
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无论是从哪方面上来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中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它涵盖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只是这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状况灵活地支持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利用其公共部分和相互跳转特性实现主导----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
所以目前这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如果单从教育这方面来考虑教学模式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模式就是没有模式,“事实上,尊重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和特性是一个根本原则,这一原则应导致摈弃任何标准化的教学形式。
”既知教,所以兴;既知教,所以废。
我比较提倡“因材施教”,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中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一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
答:我认为运用线性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时确实易使设计的教学机械、呆板、流于形式,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这种模式下设计出来的教学抑制了学生主观性、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局限化,机械化,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全方面地发展,而且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相当辛苦,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这种线性教学设计模式也有它的优点,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教学过程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学设计模式完全有利于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式,虽然它有很多地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它以教师为主,教师是权威者,能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的授课,教师能够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大方向,从而能够进行更好的教学。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也是如此的,有需要我们舍弃的一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一面。
第二章1名词解释.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
一定的行为指向、意图、意愿,对活动结束时的结果有特定的构想。
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选出来的课件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丙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1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转化”、解释、推断等。
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
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
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2 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是动作活动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知觉是导致动作活动的“情境——解释——行动”连锁中基本的一环。
知觉包括感觉刺激(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动觉)、线索的选择和转化。
情绪定势。
在教师指导下,或根据自我评价表现出来的外显的行为行动。
从事这一行动的先决条件是作出反应的准备状态,即产生外显的行为行动和选择适当反应的定势。
所谓反应的选择,是指决定哪些反应是满足任务操作的要求而必须作出的。
这一行动是他对刺激和情境要求能够作出种种反应的行为库的一部分,并且是一种适当的反应。
这种反应比前一层次的反应更复杂,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可能包括某种模仿。
动。
在这一层次上,个体(学生)已经掌握了技能,并且能够进行得既稳定而又有效,即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一动作。
3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克拉斯伍等人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出奉献。
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
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的和可以预测的。
布卢姆是以学习心理学为依据,把人的认知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以此为框架,针对人在这六个阶段不同的认知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形成他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的分类。
他的分类是一个层级系统,后一层学习任务的开展以前一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最基础的是“知识”层级。
这一层的学习任务就是“知道”,而学生只有在达到了“知道”的学习目标后,才能谈得上“领会”和“运用”。
由于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系统符合人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认知规律,对教师如何处理教学材料,如何开展教学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教学就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设计达标训练。
加涅从信息论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
他把学习过程看作是由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这三个基本阶段组成。
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是否达到了学习要求,通过鉴别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输出是否是预期的信息输出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学生能够陈述一个概念,说明他知道这个概念。
如果学生在操作时能够遵循某个规则,说明他学会了这个规则。
所以,通过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来制定教学目标,就是从对学习信息可能的输出方式反推出对学习的要求。
对教学指导有实用价值,尤其有利于对学习的反馈控制。
把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与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作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分类的大框架是完全一致的。
也就是说,加涅和布卢姆等都把学生的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尽管两个分类系统使用名称不同,但三个领域的划分标准是一致的。
知识对应于言语信息,理解、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对应于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情感领域相当于态度,心因运动技能相当于动作技能。
但两人分类的出发点不同。
布卢姆以认知心理学为出发点,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对学习目标分类,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在什么阶段向学生输入什么样的教学信息。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以学生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信息输出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目标,更注重反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