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687.50 KB
- 文档页数:100
人教版同步导学案课时练答案语文九年级篇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156页)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的影响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人教版)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沁园春雪》的影响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至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不少影响救援久远的经典著作。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从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里节选出来的。
他们题材各异,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他们风格各别,有的雅,有的俗;他们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
阅读这些小说,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并使我们获得审美享受。
3.中招考点:(1)概括文章故事情节(2)人物描写方法及分析人物形象(3)环境描写的作用4.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小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但概述故事情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点泛泛而谈,不能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答题格式还不够规范。
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准确默写本单元重点生字词。
2.通过复习,能梳理出文章故事情节3.通过复习,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4.通过复习,能说出环境描写的作用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整理生字词,让学生找出识记生字词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梳理文章故事情节的指导和练习,让学生总结出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指导和联系,让学生总结出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4.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指导和联系,让学生总结出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指导(一):内容:本单元四篇课文方法:自学时间:15分钟要求:整理重点本单元生字词及文学常识趱zǎn 行虞yú候尴尬gāngà这厮sī朴pō刀恁nèn地省xǐng得崎岖qíqū兀的wùdì剜wān 唣zào 忒tuī面面厮觑qù聒guō噪阮ruǎn、嗔chēn 庖páo官鸡肋lèi 食讫qì佯yáng 簏lù谮zèn 叱chì退麾huī军绰chāo刀主簿bù带挈qiè醺xūn 腆tiǎn着啐cuì紧攥zuàn桑梓zǐ商酌zhu ó锭dìng子瘟wēn 腻nì烦平仄zè揣chuǎi摩应场yáng蘅héng 暧ài 诌zhōu 颦pín 纨wán 画缯zēng 鳏guān复习检测(一)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趱zǎn 行虞yú候尴尬gāngà这厮sī朴pō刀恁nèn地省xǐng得崎岖qíqū兀的wùdì剜wān 唣zào 忒tuī面面厮觑qù聒guō噪阮ruǎn、嗔chēn 庖páo官鸡肋lèi 食讫qì佯yáng 簏lù谮zèn 叱chì退麾huī军绰chāo刀主簿bù带挈qiè醺xūn 腆tiǎn着啐cuì紧攥zuàn桑梓zǐ商酌zhu ó锭dìng子瘟wēn 腻nì烦平仄zè揣chuǎi摩应场yáng蘅héng 暧ài 诌zhōu 颦pín 纨wán 画缯zēng 鳏guān2.文学常识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是什么?⑵小说情节由()、()、()和()四部分构成。
智取生辰纲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一起在文中体验众英雄是如何从杨志手中“智取生辰纲”的吧。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虽然好汉们共聚梁山,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列字音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 gà)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兀.的(wù)喏.喏连声(rě)草芥.(jiè)剜.口割舌(wān)忒.认真(tuī)舀.酒(yǎo)啰唣.(zào)面面厮觑.(qù)聒.噪(guō) 晁.盖(cháo)三阮.(ruǎn)庵(ān)2.理解下列词语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一沁园春雪 (1)二《雨说》 (5)三星星变奏曲 (9)四外国诗两首 (12)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17)参考答案: (22)五〈傅雷家书〉两则 (28)六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2)七敬业与乐业 (37)八致女儿的信 (41)第二单元测试题 (46)参考答案: (52)九故乡 (57)十孤独之旅 (62)十一我的叔叔于勒 (67)十二心声 (72)第三单元测试题 (76)参考答案 (84)十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94)十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98)十五短文两篇 (103)十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08)第四单元水平测试题 (112)参考答案 (118)十七智取生辰纲 (124)十八杨修之死 (129)十九范进中举 (134)二十香菱学诗 (139)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44)参考答案 (149)二一陈涉世家 (155)二二唐雎不辱使命 (159)二三隆中对 (163)二四出师表 (168)二五词五首 (174)综合性学习:话说风流人物 (179)第六单元测试题 (183)参考答案: (189)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导学案(含25 篇课文
导学案,五个综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讲读主备: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
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
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顿失tāo 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2、背景链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俗语。
凡读过《红楼梦》,没有不知道大观园的。
它“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真不愧“芳园应锡大观名”。
现存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作为背景的。
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衬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现。
如果说《红楼梦》展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那么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红楼梦》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
我们今天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字词积累1、重点字蓼溆(lio xù)戗金(qiàng)篾片(miè)银箸( zhù) 调停( tiáo)发怔( zhèng)麈尾(zh) 岔气(chà)促狭( cù)筵席( yán)铁锨( xin )2、多音字强(jiàng)强嘴哄(hng)哄骗省( shng)省会夹(ji)夹住( qiáng)强壮(hng)哄动(xng)省捂(jiá)夹衣(qing)勉强(hòng)哄抢3、形近字篾(miè)篾片镶( xing)镶嵌蔑(miè)蔑视攘(rng)推攘4、重点词调停:劝说双方停止纠纷。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导学案(教师版带答案)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5.我看/穆旦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梁启超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8.论教养/利哈乔夫9.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第四单元:14.故乡/鲁迅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6.孤独之旅/曹文轩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20.创造宣言/陶行知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22.范进中举/吴敬梓23.三顾茅庐/罗贯中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第一单元一、《沁园春·雪》导学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 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郊野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茫茫的冰雪时,他的感受怎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的基本特点。
2.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所具有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4.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认为北国的雪“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那一代领袖心中北国的雪又是何种景象呢?这一节课,就先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北国雪的风姿,同时也体会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部编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导学案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4《你是人间四月天》5《我看》x第二单元导学案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教养》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导学案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第四单元导学案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导学案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谈创造性思维》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导学案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讲读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审定:罗有志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2、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āng 素裹()顿失 tāo tāo()江山多 jiāo()一代天 jiāo()4、诗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5、背诵比赛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②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③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7、《心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
9、简答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②“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③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应怎样理解这个词?二、研讨展示: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讲读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审定:罗有志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2、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āng 素裹()顿失 tāo tāo()江山多 jiāo()一代天 jiāo()4、诗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5、背诵比赛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②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③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7、《心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
9、简答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②“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③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应怎样理解这个词?二、研讨展示: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1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介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3.掌握课文注释中列出的重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背诵全词。
2.学生能够品味诗词语言,学习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词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品读上阕,领略画面的意境,并品味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学习一些简单的写景方法。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恰同学少年》,我最欣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指点江山的自信与自强。
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一面。
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毛泽东的另一方面——诗人毛泽东。
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政治家。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乐章。
”特别是他的一首《沁园春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一起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训练,体会情感1.借助工具书或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第一单元)一、作家作品1.《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他不仅是中国卓越地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而且还是造诣颇深地文学家和诗人,诗词代表作《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都收入《毛泽东诗词全集》.2.《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当代诗人,是新时期朦胧诗地代表诗人之一.4.《外国诗两首》,其中《蝈蝈与蛐蛐》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作者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二、文体常识1、词地特点“词”是诗歌地一种韵文形式,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古代地词,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都能合乐歌唱.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地文体.每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和词地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地乐调,决定着词地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词牌名还有“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词地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2、现代诗歌地特点现代诗歌,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地新体诗歌,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地优秀传统地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地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地.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地特点.三、字音字形1.正音字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襁(qiǎng)褓(bǎo)田圃(pǔ)留滞(zhì) 禁(jìn)锢(ɡù) 喑(yīn) 哑静谧(mì)劫难(jiénàn)颤(chàn)动朦(ménɡ) 胧(lónɡ) 栖(qī)息喧(xuān)响沉浸(jìn)2.形近字惟(惟一)竞(竞赛)喑(喑哑)缕(不绝如缕)茸(毛茸茸)唯(唯独)竟(竟然)暗(黑暗)镂(镂空)葺(修葺)3.多音字可:可(kě)是;可(kè)汗数:数(shù)字;数(shǔ)风流人物;数(shuò)见不鲜分:分(fēn)寸;分(fèn)外调:曲调(diào);调(tiáo)整汗:汗(hàn)水;可汗(hán) 颤:颤(chàn)动;颤(zhàn)栗折:折(zhé)腰;折(shé)本撒:撒(sā)手;撒(sǎ)种[四、词语积累重点词语: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地一片.惟余,只剩.莽莽,文中是无边无际地意思.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地壮丽景色.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风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地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地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地意思.寒浅:初春时淡淡地余寒.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襁褓:包裹婴儿地布或被.润如油膏:滋润得像脂肪.形容土地温润、肥沃.劫难:灾难,灾祸.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喧响:声音大而杂.五、名句精华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作者巧用比喻、拟人地修辞手法,把静态地“山”“原”比喻成舞动地银蛇和奔跑地巨象,化静为动,使静态地山脉和高原,有一种奋发地态势和竞争地活力.而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雄心勃勃地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地气概.思路点拨:1)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地作用2)联系作者地思想感情.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这句是整首词地主旨句.“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地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地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地主题.作者相信“今朝”地风流人物定能不负历史使命,创造出空前伟大地业绩,表达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地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思路点拨:诗词地尾句多数是点睛之笔.3.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地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地心意.(郑愁予《雨说》)赏析:“苹果”在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真正地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地自由、快乐、幸福,就像甜美地“苹果”一样.“你们嘴里地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地心意”,句中不仅暗含了一种祝福地力量,而且不露声色地卒章显志,照应标题,体现了诗歌地含蓄美.思路点拨:理解诗地意象.意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地具体形象.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地爱地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地祝福和希望.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LDAYt。
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1课课文题目:《沁园春∙雪》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3、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积累∙欣赏《念奴娇·昆仑》毛泽东·词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翻译】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了人世间春天的景色。
玉龙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身上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身鱼腹。
你千年的功劳罪过,究竟是何人曾经予以评说?今天我要对你说昆仑:不要这么高峻,也不要堆这么多的雪。
我想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截呢?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予美洲,一截留给中国。
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同样感受到凉爽与火热。
(写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到陕北,毛泽东登岷山西望之时。
)【赏析】《念奴娇•昆仑》主题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
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诗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
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
此句用得灵妙自然、恰切精当。
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喻,指夏日从此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
然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学习路径】☆☆导入课文: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的一首词轰动了陪都山城,连蒋介石都读出了其中的王霸之气,你知道这首词的名称吗?教师学生批注栏:下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
“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显得诗人内心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接着是“安得倚天抽宝剑”一句,令人联想到稼轩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二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以及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甚至还令笔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倚天屠龙记》。
而诗人毛泽东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剑斩玉龙吗?最后二行带有预言性质,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潜在之意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
这理想是世界▲▲▲基础练习:1、注音。
分.(fâ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今朝.(zhāo)2、解释下列词语 ,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无边无际。
风流人物: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X|k |b| 1 . c|o |m折腰:鞠躬,倾倒。
这里是称颂、赞美。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化、思想统治。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思考练习3、课文解读(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指出来。
①上阕部分。
②“余”、“失”写静景;“舞”“驰”写动景。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由一个“望”字领起。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②极为传神地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和高原写活了。
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①虚景。
②“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③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的意境。
④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6、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①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
②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8、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
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放在一块加以辩证综合就调出一个恰切的温度,另外,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含而不露,辗转达意,却又一语中的,最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读者立即知道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
通过昆仑这个意象传达的大同理想,其实还是个两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适合《礼记》那个本土的型号,也适合马克思那个舶来的型号。
我们得参照作者的平生、思想,才能给这个理想贴上特别的标签——这是文艺写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10、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进行分析品味。
“惜”。
“惜”字有丰富含义:①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②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③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④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11、探索:谁是真正的英雄?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12、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智力练习比较品读:甲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毛泽东一生对雪情有独钟,甚至不允许扫除院子中的雪。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三位诗人对雪的喜爱?请各写出一句。
毛: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王: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甲诗歌颂的仅仅是雪花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由“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你联想起哪位诗人的绝唱?又联想到春天的哪一位使者?①歌颂的不仅仅是雪,还应该包括具有雪的精神品质的人们。
②联想到毛泽东的“飞可能天网恢恢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读者具有理解主动性的一个例子。
1.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2.《沁园春∙雪》的影响: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雪迎春到”。
③联想到梅花。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绝唱,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由“梨花开”你又联想到哪位文人墨客的名句?①严酷的风雪是一种逆境意象,但这里诗人把它当作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感情的豪迈变酷寒为美,没有逆境的感觉。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
一片银白世界,在诗人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