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日记
- 格式:doc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14
亲情延续的生命
——慰问重病患者民情日记
2012.1.3.今天一大早,我就从青岩赶赴二十余公里外的马铃乡凯坝村开展帮促工作。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颠簸,于10:10抵达该村。
早晨的农村很寂静,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羞涩的微笑,大清早就觉得心情特别的好。今天终于感觉到了太阳的温暖。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去看望一个重症病人户,也是我到该村帮扶工作的重点对象。村里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寨子间的路和出行路都实现了硬化,但是农户之间的路却很难走,大约走了十余分钟的小路,村干部带我们来到修建不久的平房屋前停下了脚步,从屋里走来一个中年男子,我正在迟疑,村干部开始和他介绍了我们的来意。从他们的简单交谈中,我得知这位中年男子就是重病户魏国娣的丈夫,眼前的这个小平房就是他们一家四口的栖身之所。
走进房屋,一扇破旧的大门敞开着,我们很“轻易”的进了他的“家”,踏进屋里,眼前的情景着实让我们震惊。漆黑的屋里可以看清有几张凳子。家徒四墙壁都是黑黑的,倍感阴凉。家中没有什么家什,除了一台老式电视机外,再难找出一样电器。黄才全客气地张罗着我们在屋里坐,但很是为难,因为没有一张称心
的椅子。我们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来到重病人的房间,这时,黄才全从卧室叫起了正在卧床休息的魏国娣,也许这是我见过的最为简陋的卧室了,杂乱的一张木床,破旧的被子和衣物堆放在上面。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从床上缓慢的坐起来,语言迟缓地和我们打招呼,村干部介绍他就是魏国娣。我上上下下打量了眼前的妇女,头发蓬松,睡衣简陋,与我在医院见过的重病人形象基本相符,然而一脸的消瘦和自信却着实出乎意外,一个从面容上看严重超出实际年龄且身患癌症的农村妇女。
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得知她原来身体很好,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是她做,在2009年后因患病曾到贵阳医院去医治花费一万多元。生病后,她家里缺乏劳动能力,育有两男孩,长子初中毕业已有十八岁在家做点农活,二子还在念初中。丈夫整天在家照顾病人的生活,目前全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我们送上慰问金500元,送大米70斤,油10斤,看望病人后并嘱咐她的丈夫做好悉心照顾病人。
“为什么没有申请政府给予困难补助呢?”,我们迫切地问。她的丈夫憨憨地笑道,说:“我已向村里申请了,不知道有没有一点希望……”。从村干部的回答中,我们得知村里已经向民政申请给予了一点补助。
“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我们又开始迫切地问。她的丈夫又满脸笑容自信地说:“政府对我们不错了,只是家里有这样一个重病人,什么也做不了,我只好呆在家里照顾病人
了…….”他的乐观和自信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2012.5.15我们再次来到的贫困户重症病人魏国娣家,了解到病人的情况较为严重。现在病人癌症转移后双眼已失明,不能下床行走,整天在家里卧床不起。每天还需要该村的村医生对症治疗才能有一点病情的缓解,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她的丈夫照顾所有生活。因病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生活极为困难。我们送上慰问大米一袋20斤,油10斤,看望病人后并鼓励其家属耐心照顾。做好病人的后期疗养。来到的另一位重症病人周友文家,是邻近凯伦村人。,家境本来不是很好,但祸不单行。其患了中风瘫痪重病后在花溪医治花费去几万元,因病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生活极为困难。我们送上慰问大米一袋20斤,油10斤,看望病人后并鼓励其病人坚持治疗,早日康复。我们送去了慰问金,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走出病人周友文的家,天空虽多了一点彩云,但那火红的太阳还是离不开照耀着我们。
下图中为花溪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驻凯坝村挂职干部和局领导到重病户慰问。
图左1为卫生局领导,图中为凯坝村挂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