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31.33 KB
- 文档页数:8
一、伪膜性肠炎是什么?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
此病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故为医源性并发症。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
病情严重者可以致死。
近年研究证实,伪膜性肠炎患者粪中分离出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能产生具细胞毒作用的毒素和肠毒作用的毒素,其中前者是伪膜性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这些毒素均可使仓鼠发生致死性回盲肠炎。
毒素可造成局部肠粘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致使组织缺血坏死,并刺激粘液分泌,与炎性细胞等形成伪膜。
在健康人群的粪便中,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阳性率5%,住院病人携带率约13%,无症状的克隆病患者约8%,在50%新生儿及15%~40%的婴儿粪中,虽可分离出此菌,甚至可有毒素产生,但并无致病作用。
广谱抗生素应用之后,特别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的应用,抑制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本病还可发生于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极度低下,或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如各种大手术后,特别是胃肠道癌肿手术后,以及其他有严重疾病如肠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等患者,因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有利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繁殖而致病。
二、伪膜性肠炎的症状?(一)腹泻。
是最主要的症状,多在应用抗生素的4~10天内,或在停药后的1~2周内,或于手术后5~20天发生。
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轻型病例,大便每日2~3次,可在停用抗生素后自愈。
重者有大量腹泻,大便每日可30余次之多,有时腹泻可持续4~5周,少数病例可排出斑块状伪膜,血粪少见。
(二)腹痛。
为较多见的症状。
有时很剧烈,可伴腹胀、恶心、呕吐,以致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手术吻合口漏等。
(三)毒血症表现。
包括心动过速、发热、谵妄,以及定向障碍等表现。
重者常发生低血压、休克、严重脱水、电解质失平衡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少尿,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
1例伪膜性肠炎的观察护理摘要】报告1例伪膜性肠炎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护肠粘膜、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腹泻次数,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护内环境稳定,做好心理护理,人工气道护理等,经积极对症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护理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附有伪膜。
此病常见于应用抗生素之后,病史大多有大手术史及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史,故为医源性并发症。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性,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可以致死。
近年研究证实,伪膜性肠炎患者类中分离出的难辨梭装芽孢杆菌,能产生具细胞毒作用的毒素和肠毒作用的毒素,其中前者是伪膜性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症状特征:发热、腹痛、恶心、腹胀、大量腹泻、腹泻物呈绿色海水样或黄色蛋花样稀便,脱落的伪膜;腹泻后腹胀减轻,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脱水征象,精神错乱,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胀气及肠鸣音减弱。
我院R I C U于2009年1月收治了1例伪膜性肠炎的患者,通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8岁。
以“间断腹痛10月,再发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当日夜突发腹部撕裂样疼痛,考虑癌肿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急诊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1期吻合肠管,留3根腹腔引流管。
术后第一日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进行性下降。
升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效差,气管插管后于当夜23:00转入R I C U。
转入后,查体:左肺湿罗音,呼吸机辅助呼吸,补液、升压,全静脉营养,泰能抗感染,持续胃肠减压。
第三日夜出现腹泻,8-9次,量约800m l,墨绿色稀水便。
之后连续5日每日大量腹泻,3000-4000m l。
粪涂片查到霉菌。
医院管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假膜性肠炎的护理
假膜性肠炎是化疗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难辨梭状芽抱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肠道急性炎症。
病变可发生在整个肠道或肠道的某一部分,并可呈节段性分布。
主要表现为应用化疗药物后(特别是应用氟尿喀咤)出现腹痛和腹泻,而且症状逐渐加重,腹泻次数增多,粪便由黄色稀便逐渐转变为米汤样或海水样,上浮有灰白色或黄绿色假膜,患者因大量体液丢失引起严重的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以致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患者化疗期间(特别是应用氟尿喀喏的患者)认真记录每日排便的次数,排便次数增多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
(二)及时、准确留取粪便标本,可疑假膜性肠炎的患者要留取粪便做厌氧菌培养,并及时送检(要在30分钟内)。
(三)大便次数多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包括粪便量及性质),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遵医嘱静脉输入液体,并给予对症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甲硝嘎等。
(四)患者大量腹泻、体力消耗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护士要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保护患者防止发生意外,有条件时应专人护理。
(五)病情较轻者可进流食,多喝酸奶,以增加肠道内革兰阴性杆菌。
病情严重者禁食,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热量。
同时要遵医嘱口服乳酶生或地衣芽泡杆菌(整肠生)。
(六)假膜性肠炎患者要实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便盆每日消毒,床边备有消毒液,护理人员及家属接触患者后要泡双手。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腹泻与假膜性肠炎有关。
(二)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腹泻引起的肛周皮肤受损有关。
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黏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假膜,其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病,因此,有人称其为CD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
Henoun报道CDAD占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人的25%。
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及家族史询问病人既往身体状况,尤其是近期是否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感染,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达10次/日,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的病人可有血便。
顽固腹泻可长达2~4周。
2.评估病人腹痛的情况80%~90%的病人会出现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症状近80%的病人有发热。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因病人腹泻、发热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5.评估病人精神状态有些病人可表现为精神委靡、乏力和神志模糊,严重者可进入昏迷状态。
(三)辅助检查评估 1.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多在(10~XXXX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及家族史询问病人既往身体状况,尤其是近期是否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感染,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达10次/日,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的病人可有血便。
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黏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假膜,其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病,因此,有人称其为CD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
Henoun报道CDAD占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人的25%。
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及家族史询问病人既往身体状况,尤其是近期是否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感染,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达10次/日,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的病人可有血便。
顽固腹泻可长达2~4周。
2.评估病人腹痛的情况80%~90%的病人会出现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症状近80%的病人有发热。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因病人腹泻、发热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5.评估病人精神状态有些病人可表现为精神委靡、乏力和神志模糊,严重者可进入昏迷状态。
(三)辅助检查评估1.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多在(10~20)×109/L以上,甚至高达40×109/L或更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有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常或酸碱平衡失调。
2.粪便检查大便涂片如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提示葡萄球菌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培养及毒素测定对诊断假膜性肠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内镜检查是诊断假膜性肠炎快速而可靠的方法轻者内镜下可无典型表现,肠黏膜可正常或仅有轻度充血水肿。
严重者可见黏膜表面覆以黄白或黄绿色假膜。
早期,假膜呈斑点状跳跃分布;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隆起,周围有红晕,红晕周边黏膜正常或水肿。
假膜相互融合成各种形态,重者可形成假膜管型。
假膜附着较紧,强行剥脱后可见其下黏膜凹陷、充血、出血。
皱襞顶部最易受累,可因水肿而增粗增厚。
4.X线检查腹平片可见结肠扩张、结肠袋肥大、肠腔积液和指压痕。
气钡灌肠双重造影显示结肠黏膜紊乱,边缘呈毛刷状,黏膜表面见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结节状阴影、指压痕及溃疡征。
5.B超检查可见肠腔扩张、积液。
6.CT检查提示肠壁增厚,皱襞增粗。
(四)心理社会因素评估(1)评估病人对假膜性肠炎的认识程度。
(2)评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性格类型。
(3)评估患者是否缺少亲人及朋友的关爱。
(4)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及恐惧心理。
(5)评估患者是否有经济负担。
(6)评估病人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五)腹部体征的评估其中10%~20%的病人在查体时腹部会出现反跳痛。
三护理问题1.腹泻由于肠毒素与细胞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肠毒素通过黏膜上皮细胞的cAMP系统使水、盐分泌增加所致。
2.腹痛由于肠内容物通过充血、水肿的肠管而引起的刺激痛。
3.体温过高由于肠道炎症活动及继发感染所致。
4.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静脉输液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腹泻、肠道吸收障碍所致。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肠道炎症所致腹泻有关。
7.有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腹泻有关。
8.潜在的并发症-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与肠黏膜基底层受损,结肠扩张有关。
9.潜在的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与腹泻、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受损、液体和纤维素有关。
10.焦虑由于腹痛腹泻所致。
四护理目标(1)患者主诉大便次数减少或恢复正常排便。
(2)患者主诉腹痛症状减轻或缓解。
(3)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4)患者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增加,贫血症状得到改善。
(6)保持体液平衡,患者不感到口渴,皮肤弹性良好,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
(7)患者住院期间肛周皮肤完整无破损。
(8)患者住院期间,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能够及早发现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
(9)患者住院期间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或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能够及早发现,得到及时纠正;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达到正常水平。
10.患者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
(3)病人大便次数多,指导病人保护肛周皮肤,每次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擦拭,并用温水清洗、软毛巾蘸干,避免用力搓擦,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发红,可局部涂抹鞣酸软膏或润肤油。
(4)将日常用品放置于病人随手可及的地方,定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各项生理需要。
(二)心理护理(1)患者人院时主动接待,热情服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消除恐惧心理。
(2)病人腹痛、腹泻时,应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三)治疗配合(1)观察病人大便的次数、性状、量以及有无黏液脓血,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
(2)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避免肠穿孔及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
(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变化,注意观察热型,遵医嘱应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观察病人有无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尿少等脱水表现。
(5)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一般给予高营养低渣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6)指导病人合理用药,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四)用药护理(1)抗菌治疗(2)保证患者每日液体入量,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自身情况合理调节滴注速度。
(五)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假膜性肠炎的病因、疾病过程以及预防方法。
(2)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避免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
(3)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服用方法,教会病人自我观察。
(4)嘱病人注意腹部保喛,避免受凉,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参考文献[1]史玮.伪膜性肠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05).[2]王云,张丽岩.胃癌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12) .1 症状体征PME的原发病可轻可重,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力及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不同而有区别。
大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5~10天,也可早到数小时或迟在停药后3~4周。
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甚至急腹症。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为草绿色或棕黄色,多达8~10次/d,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病人可有血便。
其他症状如:腹痛(80%~90%),反跳痛(10%~20%),近80%病人有发热及外周血象增高。
以暴发性中毒性巨结肠甚至肠穿孔为首发表现者高达7%。
有作者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将PMC分为两型:1.水泻直肠黏膜正常或轻度水肿,在直肠、乙状结肠有典型的假膜。
此型一般为自限性,停用抗生素后,腹痛及发热逐渐缓解,腹泻一般在2周之内减轻、消失。
肠黏膜恢复正常需2~4周。
2.血性腹泻常见于使用青霉素,尤以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后或在用药过程中,水泻2~3天后转成肉眼血便。
病变主要位于右侧结肠,常见于肝曲,黏膜呈节段性红斑,脆性增加。
病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克、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病死率高。
腹泻可顽固长达2~4周。
2 用药治疗由于PME大多由抗生素诱发,如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确诊的患者,应及早停用有关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使用止泻药或抗胃肠蠕动药物。
轻症者可自行缓解。
因绝大部分PME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致,应针对细菌采取治疗措施。
1.抗感染治疗?临床常用万古霉素、甲硝唑、杆菌肽等。
万古霉素适用于中-重度病人,一般125~500mg,4次/d,用7~14天,治疗后2~4天症状可消失。
但复发率较高,可达5%~55%。
可能由于应用万古霉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形成孢子,停药后孢子和无性生殖体增殖而致复发;再次感染。
有人提出用逐渐减量法以减低复发率。
第一周,口服万古霉素125mg每6小时一次,第二周125mg每12小时一次,第三周125mg,1次/d,第四、五周125mg,2天一次,第六、七周125mg3天一次。
甲硝唑疗效亦较好,250~500mg每天3次,7~14天,重症者静点500mg每6h1次。
杆菌肽口服吸收少,肠中有效浓度高。
一般用2500U每天4次,7~14天。
多用于上述药无效或复发者。
2.吸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考来烯胺4mg每天4次,用7~14天,适用于中度病情或复发者。
由于它可使万古霉素活性下降,故不能与其合用。
污泥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可中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已用于临床,50000U静点,每天2次。
3.替换大便菌丛?以正常大便悬液保留灌肠,能抑制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但此疗法可输入肠道病原已少用。
还可用乳酸杆菌制剂1g,4次/d,用7~14天。
乳酸杆菌可降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毒力。
对于多次复发的病人的治疗,在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口服7~14天控制症状后,在随后的3周内应再予以下述的一种药物以促进控制疾病并建立正常的菌丛,可选择的药物有:考来烯胺4g,每天4次口服,用药3周或乳酸杆菌制剂1g,4次/d,口服,用药3周或万古霉素125mg,口服,隔天一次,用药3周。
对于暴发性或症状顽固者以及并发急腹症者,如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应外科手术治疗。
有人建议在围手术期使用肠道外的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并在手术时予胃肠道内灌注万古霉素。
3 饮食保健轻症伪膜性肠炎患者可清淡饮食,进食比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同时可进食含有益菌群的酸奶。
严重病例或恶心呕吐剧烈者需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4 预防护理本病预后往往相当严重,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防止本病的发生。
首先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假膜性肠炎的发病率,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取得预期的疗效之后应及时停药。
对老年体弱手术者,尤其是进行腹腔和盆腔大手术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易于诱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抗生素。
对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强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发生严重的假膜性肠炎。
要经常向医务人员介绍有关假膜性肠炎的发病动态,防止耐药菌株的滋长。
外源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可能是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有人从医院的地板、盥洗室的用具,以及护理假膜性肠炎病人的工作人员的手和粪便中检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其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