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川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9.02 KB
- 文档页数:6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2.掌握党中央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的方针及意义3.了解“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成就4.理解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包含的内容、原则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的分析,理解其内容的含义和特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有机结合的史实,深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
3. 通过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史实分析,提高学生综合理解问题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国情提出的,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全面理解并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方面的伟大成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对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讲述,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及改造完成的意义。
4.通过对1954年宪法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航程提供了法律保障,提高遵纪守法观念。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历史学习任务也比较枯燥,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1954年社会主义宪法教学难点:1.对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的分析2.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原因的分析3.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条件的分析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这就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目标展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一、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把握过渡时期总线路和“一五”打算制定的条件和大体内容二、识记过渡时期的概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3、明白得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打算的逾额完成及其重大意义◇进程与方式:一、通过对过渡时期总线路内容的教学,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育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体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一、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咱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熟悉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强盛而尽力学习的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五”打算的要紧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公布1954年宪法的性质课前预习1953年-1957年):(1)过渡时期是指:(年—年)(2)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大体任务:以苏联帮忙中国建设的个项目为中心,以进展为主,成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第一个五年打算期间,被誉为“走在时刻前面的人”是。
(4)第一个五年打算的结果:使我国初步成立起独立的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国家全然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3、三大改造: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采纳;工商业采纳“”,政策。
(1)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成立起制度,我国进入到课中探究1、说一说: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线路是什么?2、记一记:我国开始有打算的经济建设的时刻和第一个五年打算的任务别离是什么?3、议一议:“一五”打算以进展重工业为主的缘故是什么?4、记一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刻是什么?会议的内容是什么?五、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中的全然制度是什么?六、记一记:三大改造的时刻和内容别离是什么?7、议一议:三大改造完成有何历史意义?课堂小结现代工业要起步,穷白面貌要改变,“一五打算”展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简介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1951年春开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简称中财委)着手试编;1952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8月,中财委编出“一五”计划轮廓草案;1953年4月,中央批准下达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同年,中财委会同国家计委根据中央指示,并参考苏联国家计委意见,对“一五”纲要又修改了一次;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8人小组,陈云任组长,开始全面编制工作。
到1955年3月31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中央委员会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
同年6月,中央对“一五”草案作了适当修改,建议由国务院通过并提请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55年7月30日通过)。
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开始实行2年之后才编制出来。
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时指出,“这是由于我国资源缺乏调查,统计资料也很少,有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我们又没有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建设工作的经验又很不够。
而且,从国家的整个情况来说,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到1953年7月底才实现了停战。
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个工业单位中的主要部分——第二批91个单位,也到1953年5月才确定。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过去两年,只能一面进行建设,一面编制长期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原苏联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内容标准】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基础知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逐步实现,逐步。
2、“一五”的时间:年——年;其重要任务是:以帮助中国建设的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为主,建立的初步基础。
3、“一五”期间我国坚持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和技术革新运动;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的是。
4、意义:我国已初步,为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刘少奇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它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过去反动阶级制定的宪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代表了,是我国人民建设的纲领。
三、三大改造
1、时间:开始于年,到结束。
2、内容:、和。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定的条件和基本内容。
2、识记过渡时期的概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及其重大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重工业在“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中突出地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国情的教育。
2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探究教学法。
3重点难点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难点:对1954年宪法的性质的认识。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5 川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5 川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5 川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记住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时间、任务及其主要成果3、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及其性质;4、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5、记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二、能力与方法1、让学生了解“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2、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2、“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在于中国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必要性、《54宪法》的特点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步骤一:回顾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1、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建立人民政权(1949年10月)2、和平解放西藏,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年5月)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53年7月)4、土地改革,满足农民需要(1950年6月—1952年12月)活动2【讲授】步骤二:新课讲解导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从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历史.经过三年经济的恢复,1952年人民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国民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及路线。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从新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过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过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新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对我国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过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的政治制度的建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和优势的理解。
3.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过程。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一、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把握过渡时期总线路和“一五”打算制定的条件和大体内容。
二、识记过渡时期的概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
3、明白得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打算的逾额完成及其重大意义。
(二)进程与方式:一、通过对过渡时期总线路内容的教学,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育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体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对重工业在“一五”打算工业化建设中突出地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熟悉国情的教育。
2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探讨教学法。
3重点难点重点:“一五”打算的要紧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公布。
难点:对1954年宪法的性质的熟悉。
4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去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中意的答卷。
可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尽管通过三年尽力,咱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较,还有专门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这节课咱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活动2【教学】教学新课一、第一个五年打算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线路,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慢慢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慢慢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打算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大体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量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显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川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川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川教版的全部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能力培养:(1)通过对“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运用图、表格、史料等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正确使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各抒己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创新的能力。
3.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其历史责任感。
(2)通过对模范人物事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
学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实施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等内容,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总结导入:(略)知识结构设计:(略)课后作业:社会实践调查新中国诞生以后,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上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能力培养:(1)通过对“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运用图、表格、史料等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正确使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各抒己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创新的能力。
3.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其历史责任感。
(2)通过对模范人物事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学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实施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等内容,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总结导入:(略)知识结构设计:(略)课后作业:社会实践调查新中国诞生以后,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上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知识梗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先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然后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实施“一五”计划,通过经济建设发展了生产力,三大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同时,通过宪法的颁布,使民主政权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建立起来了。
一、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1)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党纲的内容。
(2)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革命已经完成党纲中哪一部分的革命任务?接下去应该怎么办?(3)教师给学生讲清楚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概念,主要要给学生讲清楚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为使学生明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可引导学生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资本主(4)教师提出新中国成立时,尚有一部分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要继续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5)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只有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了人民政权,才有可能向社会主义过渡。
因此,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本身,也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
(6)教师指出向社会主义过渡,也需要一定经济基础。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哪些事情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时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国营经济的建立,二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利用教材中的“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通过表中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的百分数,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的百分数来具体、形象地说明建国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请同学读书回答下列问题:(1)过渡时期是指哪段时间?这个时期社会形态发生怎样变化?(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时间提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思考:“一化”与“三改造”的关系怎样?教师总结: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一化”与“三改造”的关系,也称作“一体两翼”的关系,“一体”是指一个主体,即工业化,“两翼”是指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启发学生思考:想一想:一体和两翼之间是怎样的?(联想一下:飞机的机身和机翼、鸟儿的身体和翅膀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工业化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同时也说明:这是一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那么,过渡时期总路线预计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呢?据此,党首先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读书回答: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学生先看课本,包括表格和毛泽东的话来回答。
提示:建国初年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式?教师总结:因为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严重的国际威胁: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重工业是国防的基础,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加强国防实力。
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
三、三大改造1.农业出示问题:经过1947年和1950年两次土改,中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总结: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问题:农民的经济政治地位有哪些改善?总结:土改后,我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成为土地的主人。
那么个体所有制下,农业的发展情况怎样?为什么要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则材料:材料:(1)土改后,农村出现了部分新情况: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人有重病,或无力耕种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据调查1954年浙江省龙游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2)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去占领。
”(3)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共和国重大事件记实》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对个体农业改造的原因有哪些?阅读课本后回答:(1)对农业改造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2)采取怎样的步骤和方法?对个体农业改造的步骤:互助组:土地个体、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土地集体所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低级→高级教师总结: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大量的个体农业经济。
这一情况使广大农民对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准备。
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能够减少阻力,保证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从而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对手工业的改造党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步骤。
在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同时,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思考回答: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就突出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必须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具体采取怎样的步骤?私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个体经营↓国家资本主义:初级:生产资料私有,产销联合→高级:生产资料公私共有。
生产资料国家支配↓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
实现了和平过渡。
各抒己见:你如何看待和平赎买政策?启发学生:从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去考虑。
(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什么表现)教师总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消极的一面,又有拥护党和政府的进步的一面。
这一政策既限制了资本主义过分发展给过渡任务完成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又在改造中对资本家的待遇、工作、生活尽量做出妥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家的利益,做到把企业的改造同人的改造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进步作用,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新途径,是伟大创举。
出示材料:对工商业改造完成后,一位曾被称为“纺织大王”的民族资本家说:“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讨论: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1)这说明党的和平改造政策是非常成功的。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由于党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民族资本家的革命和生产热情并没有受到挫伤,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统一战线”得以发展。
(2)说明了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选择。
(看课本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格)说明了什么?到1956年底,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公有制成分占了绝对优势。
而过渡时期总路线预计要三个五年计划15年时间,这样就提前了11年时间。
由于速度过快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三大改造的后期,工作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遗留一些问题。
但是成绩是主要的,意义是重大的。
4.三大改造的意义学生看课本回答:(1)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到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在经济上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经济建设的迅速进行创造了条件。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四、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阅读课本回答:(1)宪法在哪次会议上诞生的?什么时间?宪法的名称?(2)宪法规定了怎样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阅读课文中材料回答:(3)诞生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文件?二者关系怎样?宪法的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宪法的制定,使我国有了立国的总章程,有了根本大法,这标志我国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为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过去革命的成果和今后应走的道路,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这两条原则肯定下来,这就给全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明确和正确的道路。
宪法的颁布提高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但一段时间以后,宪法规定的许多原则都遭到破坏,使我国的历史出现了曲折。
课改沙龙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在中国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在世界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教材的布局来看,本课上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十月革命,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对学生来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中也有较多的理论问题是他们不熟悉的。